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并发症及防治进展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肺栓塞的防治进展

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 ec tn o s v r b o ls , V ) p rua eu et rpat P P e y 与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 ec tn o s k p o l t , K p rua e u y h pa y P P) s
呼 吸 困 难 [ 11 需 排 除 高 位 胸 椎 节段 手 术 时 发 生 的 肋 骨 14 ( 2 ̄ ,
骨 折 、 胸 等 )严 重 者 多 急 性 起 病 , 床 表 现 为术 中 或 术 气 ; 临
后 突 然 现 的 呼 吸急 促 [ 1 血 下 降 “2、 动 过 速 [ 2、 19 7l -、 O心 l 2 1 01 , 尖 瓣 返 流 、 腔 堵 塞 甚 至 心 脏 骤 停 “ ; 验 室 检 查 心 J 实 发 现血 浆 D 二 聚 体 含 量 异 常 增 高 1 、 气 分 析 血氧 饱 和 一 1 血 5 度 下 降 - 、 动 脉 流 变 学 紊 67 源性 骨 水 泥 栓 子 阻 肺 , 1 1 外 塞肺 动 脉 引起 肺 血 液 循 环 障碍 , 射 性 核 素 肺 扫 描 显 像 可 放
3
处 理
目前 尚 无 有 关 P VP和 P KP术 后 骨 水 泥 肺 栓 塞 治 疗
Vn n e ma s等 2 9例 椎 体 骨 质 疏 松 性 压缩 骨折 患 者 P P I 9 存 V 术 中用 双 平 面 透 视 机 监 测 到 l 1例 骨 水 泥 绎 静 脉 迁 移 人 肺 循 环 ( .% ) 1 随访 期 间 1 21 , 年 l例 均 尢 临 床症 状 。 K m 等 i l
体 强 化 术 后 发 生 静 脉 内 骨 水 泥 渗 漏 的风 险 更 大 [。Dua 5 1 rn
如何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如何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2月开展pv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6岁。
手术均在C臂X光机监视下完成,术后密切观察及对症治疗。
结果42例伤口均为I期愈合,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大部分即解除,次日可下床行走。
术后X线片复查椎体高度部分恢复,CT片见成形术后的椎体被骨水泥填充并固化。
骨水泥外溢4例,其中1例骨水泥外溢到椎管腔,致左侧硬膜明显受压,神经根受伤,导致左下肢瘫痪,骨水泥取出后,左下肢肌力恢复到3级。
平均随访10月以上,除1例骨水泥外溢到椎管腔外,41例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处无疼痛。
结论pvp治疗老年性压缩性骨折损伤小,在技术熟练的基础上治疗是安全的,效果满意,减少了老年性病人伤后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注意事项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一直是困扰老年病人的一大难题。
虽然很多药物能预防或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但是,一旦外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药物治疗效果甚微,较长的卧床休息会导致较多的并发症,对病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所致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治疗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自2004年12月以来我院开展pv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就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预防其并发症和注意事项问题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6岁。
60岁以下2例,60~70岁14例,70~80岁15例,81岁以上11例,平均74岁。
病史最长3月,最短3天。
42例中共57个椎体,其中T摘要11摘要11个,T 摘要12摘要14个,L摘要1摘要10个,L摘要2摘要9个,L摘要3摘要7个,L摘要4摘要5个,L摘要5摘要1个。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椎体成形术并发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椎体成形术并发症》摘要: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穿刺成功率为98.3%,术中并发症 3.1.1 骨水泥渗漏为最常见的并发症,[1]郑召民,李佛保.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27-328. [2]赵刚,史相钦.经皮椎体成形术190例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8,21(1):46. [3]阮狄克.再谈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J].中国骨伤,2008,21(6):403-404. [4]丁亮华,王祁,张敏,等.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椎体骨折中的运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2):115-116. [5]刘英杰,董彦,杨伟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渗漏的分型及防治[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311-1313. [6]徐韶怡,李义荣,王萍,等.全髋置换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减轻骨水泥对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285. [7]陈珑.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9(29):343-347. [8]孙继桐,余方圆.经皮椎体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4):353-355. [9]Sam J. Arterial injury fowllowing percutaneous vetebral augmentation [J]. Spine,2006,31(3):84287. (收稿日期:2010-12-13)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
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PVP和PKP共86例(104个椎体),发生并发症5例共6个椎体,对其所发生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手术目的
• 该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恢复压 缩椎体的正常高度和形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
手术适用范围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主要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该手术通常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 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02
CATALOGUE
手术并发症种类及原因
骨水泥渗漏
症状,应进行神经减压手术。
感染的处理
若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出 现感染,应立即就医,采取以 下处理方法
1. 局部感染:加强伤口清洁护 理,应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 染扩散。
2. 全身感染:根据病情严重程 度,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清创引流等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的处理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过程中,若 出现神经损伤,应立即采取以下
处理方法
1. 神经根损伤:给予神经保护 、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
2. 马尾神经损伤:需要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保守治
疗或手术治疗。
05
CATALOGUE
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并发症预防策略的重要性
降低手术风险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 显著降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 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可以关注新的技术 手段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手术 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加强培训和教育
对于从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医生和护士,需要加强专 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对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1
骨水泥在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从 椎体内向外渗漏。
02
原因:注射骨水泥时压力过大、 椎体皮质骨缺损或骨折等。
「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如何防治?

「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如何防治?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大部分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椎体成形术操作包括将充气压力球囊穿入椎体,将气囊充气膨胀以修复受损的椎体高度同时形成一个用来充填的空腔。
那么,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防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一起往下看吧~1什么患者选择行椎体成形术首先我们要清楚哪些患者需要施行椎体成形术,一般的门诊检查即可做出决定,必须通过临床检查和确切的影像学检査,确定疼痛原因。
慢性椎体畸形导致的疼痛会因负重活动而加重,休息时会有所减轻。
若突然发生的疼痛在活动或改变体位时加重或者局限于影像学检查所确定的骨折处则表示患者症状是由骨折引起的。
伴发多发性骨折的诊断要综合体格检查、放射线检查、骨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综合判断。
矢状位 T1 加权成像 MR 结果可以区分急性或未愈合骨折和愈合骨折。
急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水肿显示低强度信号,而多数慢性骨折所显示的信号和正常椎体相似。
矢状位翻转复原 MR 成像( T2 加权成像)结果可以区分脂肪和水肿。
在 T1 加权成像中,急性骨折引起的水肿表现出高强度信号。
患有陈旧性多发脊柱骨折的患者也会有慢性背痛,与后部软组织牵拉和脊柱后凸姿势导致的椎旁肌肉疲劳有关。
与急性骨折疼痛相比,脊柱后凸引起的背痛更严重,因为患者要长时间保持直立姿势才不至于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
这种情况下行椎体成形术不能改善背痛情况除非矫正畸形。
2术中采取适宜的探针位置大多数椎体成形术的操作通过经椎弓根入路进入椎体。
但在上胸椎,由于术中仪器所占空间限制了球囊的最佳膨胀,所以不能使用经椎弓根入路。
可选择经椎弓根外进入。
不管选用哪种入路,都应该小心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如果损伤了内侧骨质会有损伤椎管内神经的危险。
同样神经根也有损伤的危险。
器械进入太深,穿透椎体皮质也会导致血管损伤或腹膜后组织损伤。
由于黏合剂会沿入路通道渗漏,所以应避免多次穿刺进入椎体的通路依赖于使用放射性显影技术显示骨性界标。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介 入 放 射 st a,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 防治
苏州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介入科 (1 06 2 50 )
陈
摘要
珑 编译
倪 才方 审校
经皮椎 体成形术是在影像 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 变椎体后 ,向其 内注射 骨水泥 即聚 甲基 丙烯酸
甲酯 ( MM ,以达到止痛及加 固椎体 目的的一项微创技术。该技术主要 用于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瘤、骨髓 P A) 瘤、侵袭性血管瘤 以及骨质疏松 性椎 体压 缩性 骨折 。主要 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 症及 防治。
34 3
性, 但骨水泥渗漏仍是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原 因。骨
水泥可经针道渗漏 , 也可渗入到椎旁软组织 , 概率
为 60 5.%不 等 , 3.%的病例 发生 了椎 管 内 . %- 25 有 75 的渗 漏 , 漏 入 椎 间 盘 的 概 率 为 5 2 % , 水 泥 渗 %- 5 骨
维普资讯
漏入椎旁软组织多是 由于在术前病椎 已在椎体 骨 皮 质破 坏 ,或 在 术 中穿 刺 及 活 检 时 穿刺 针穿 破
神经根痛、 瘫痪甚或直接危及生命 。本文介绍 P P V
的并 发症及 防治 。
一
骨皮质引起 。特别是椎体 的类 圆形结 构使得穿刺 针虽然已经穿破骨皮质 ,但在正侧位 透视 时针尖 似乎仍停 留在椎体 内,这些都加大了术 中穿破骨
疾患 的重 要方法 之 一 。然 而 ,V P P也存 在并 发症 , 虽 然其 发 生率 相对 较 低 , 且 大多 数 病人 对 其有 较 好 并 的耐受 力 , 但有 时也 可造 成 严 重后 果 , 导 致 病 人 可
当骨水泥渗漏进入椎旁软组织 内, 报道 中除了
关于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关于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摘要】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痛性椎体病损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14例因椎体成形术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病例,其中因穿刺引起的2例,骨水泥泄漏引起的11例,手术后继发相临椎体骨折1例,本文分别对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结果]全部病例经过0.5~4.5年,平均3年的随访,2例病人因为原发病加重死亡,其余现存病例没有遗留与并发症相关的临床症状。
[结论]尽管椎体成形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出现一些并发症,但是只要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技术水平,掌握手术技巧这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并发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仍然可以发生潜在的有一定影响的并发症。
本院自2002年12月~2007年1月共治疗痛性椎体病损278例,出现并发症14例,本文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1 一般资料本组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共1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2~83岁,平均69岁。
原发疾病:骨质疏松骨折8例,肿瘤6例。
发生部位:T12椎体2例,L1椎体7例,L2椎体3例,L3椎体1例,L4椎体1例。
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1例,误穿椎体1例,椎体周围骨水泥外漏2例,穿刺针道泄漏1例,神经根管外漏2例,椎管内外漏1例,注入静脉内3例,椎间盘内泄漏2例,手术后相邻椎体继发骨折1例。
临床症状:穿刺部位血肿表现局部疼痛、肿胀;误穿椎体表现原有的疼痛症状不缓解;骨水泥神经管外漏表现一过性神经根放射性疼痛,椎管泄漏由于处理及时没有产生任何不适症状;泄漏到椎体旁出现局部发热、一过性疼痛;静脉血管内泄露、针道泄露无明显临床症状;椎间盘内泄露根据泄露盘内骨水泥的量和形状,产生症状不同,量小或者是片状形态一般没有症状,量大或者是团块状表现腰部酸胀;手术后继发相临椎体再骨折,病人表现再发的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没有出现影响生命体征的并发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成形 术 , 用 山东 龙 冠 公 司生 产 的 国产 球 囊 进 行手 术操 作 。 采 本组 病例 均采 用单 侧 穿刺 圜 病 例选 择标 准 : 痛 性骨 质疏 松 。 疼 性 椎体 压缩 骨 折 , 椎压 缩超 过 1 , 缘压 缩小 于 8 %。 伤 / 前 3 0
1 . 2手 术 方 法
『 键 词 1 体 压 缩 骨 折 ;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 发 症 关 椎 经 并
【 图分类 号】 8 . 中 R6 32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号 】 6 3 7 1 ( 0 0) 1 c 一 3 — 2 1 7 — 2 02 1 1 () 1 1 0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ec t eu y h pat ,K 已 p rua o sk p o ls P P) n y
23 并 发 症 .
20 0 5年 7月 ~ 0 8年 9月 对 我 院 收 治 的 2 20 9例 3 9椎 严 格 选 择 的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骨 折 患 者 进 行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本 组 有 2例 3椎 出现 椎 间 隙渗 漏 , 1例 1椎 出 现椎 旁 少 量 渗漏 , 均无 临床 症 状 。所 有病 例 均未 出现骨 水 泥椎 管 内渗 漏 , 出现 神经 功 能 障碍 , 发生 肺 栓塞 等严 重并 发症 。 者 未 未 患 术后 均无 感染 , 出现 截瘫 、 未 肺栓 塞 、 亡等 严重 并发 症 。 死
文 献 报道 , 骨水 泥渗 漏 的发 生率 很 高 , 且很难 预 防 。 大多数 绝 的骨 水 泥 渗漏 不 会 引起 明显 的临 床 症状 : 在 少 数 情况 下 .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并发症及防治进展Advanced progres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 2broplasty黄新,苗旭东,杨迪生HUA N G Xin ,M IA O X u 2dong ,YA N G Di 2sheng关键词 骨科手术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 K ey w ords Orthopaedics operative methods ; Postopera 2tive complications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 杭州 31003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是一种经皮注射骨水泥的微创放射介入疗法,由G alibert 等[1]1984年首先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
在CT 或X 线的引导下,将骨水泥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 )用专用注射器注入椎体,起到了增加脊柱强度和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卧床时间以及预防椎体再塌陷发生等作用[2]。
自从PVP 应用临床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大,目前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和脊柱溶骨性肿瘤的治疗。
大样本资料表明[3],PVP 的成功率为80%~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0%。
本文就当前PVP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作一综述。
1 主要并发症111 骨水泥渗漏 Shapiro 等[4]报道,经由椎管、神经根管、椎间盘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占所有并发症的11%~73%,有的甚至高达8719%,随着PVP 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骨质疏松的患者以椎间盘渗漏为多见,而原发椎体肿瘤及转移瘤患者多见于椎静脉丛。
一旦发生骨水泥渗漏入椎管需急诊行椎板减压术[5],但手术去除溢出物十分困难,处理不当会使损伤变得更难于处理。
硬膜外渗漏为另一多见骨水泥渗漏的形式,Ryu 等[6]发现PVP 中高达4013%的病例发生硬膜外渗漏,在所有进行PVP 的椎体中,有2615%的椎体术后发生渗漏,且发生的可能性与注射PMMA 的剂量成正相关,T 7以上椎体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性逐渐增加而临床疗效随之降低。
完整的椎体后壁可以防止骨水泥渗漏到硬膜外。
Tsai 等[7]报道了第一例迟发性骨水泥渗漏。
这种罕见的迟发性渗漏,在非血管坏死性椎体疾病和椎体前皮质缺损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易发生。
PVP 在治疗溶骨性损害疾病时,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Reidy 等[8]将尸体的胸椎和腰椎处理成类似溶骨性转移肿瘤对椎体皮质的破坏,测量在PVP 时椎体内和椎体后壁的压力,对照研究发现,骨水泥的注入使椎体内产生很高的压力,在溶骨性转移肿瘤侵害的椎体更为明显,这使骨水泥极易向外渗漏,进一步增加了发生栓塞等并发症的机率。
112 栓塞 由PMMA 渗漏入静脉而引起的肺栓塞是较罕见的并发症,临床可表现为呼吸系统衰竭、低血压、CO 2分压降低等症状,但由于症状往往不典型或不易察觉而被忽视。
Jang 等[9]报道的3例病例中,经胸部X 线检查均发现PMMA栓塞,其中2例有呼吸困难和胸部不适的症状。
Francois 等[10]报道了1例经及时抢救而治愈的较大骨水泥栓子的肺栓塞病例。
最近,Stricker 等[11]报道了1例PVP 中发生的致死性肺栓塞病例,发现时表现为高血压、高碳酸血症和意识障碍,并在尸检时发现了肺内的骨水泥栓子。
骨盆和小腿的静脉栓塞也有报道[12]。
Scroop 等[13]报道1例因骨水泥溢入静脉引起脑栓塞的病例。
所有这些病例表明:实时监测患者体征,术中正确、准确的操作,及时准确发现骨水泥渗漏,防止骨水泥进入静脉是避免此类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对高危患者必须加强术中心血管系统的监测。
113 神经根性疼痛 K elekis 等[14]对4例PVP 手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用012%利多卡因的冰生理盐水100~200ml 对手术区域的神经根局部冲洗灌注10~20min ,减轻了神经根热损伤和化学刺激而无一例发生神经根性痛。
114 脂肪栓塞和急性低血压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报告证实骨水泥的注入引起椎体内压力变化可致脂肪栓塞和急性低血压并发症[15]。
Vasconcelos 等[16]曾报道过1例PVP 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在连续多个椎体的PVP 中发生机率更大[17]。
Aebli 等[17]用20只羊进行实验,发现不论采用什么材料的骨水泥,在注射过程中都会增加椎体内压力,游离的脂滴进入髓腔静脉,从而导致脂肪栓塞。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15],若在椎体注射部位的对侧用穿刺针打开1个孔道,以减缓椎体内压力的增加,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为临床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
115 术后疼痛加重 患者术后常会有复发和加重的疼痛,有的术后即有明显症状,并需要麻醉剂止痛。
原因为骨水泥渗漏或手术椎体局部血肿造成的对周围神经的压迫以及局部压力过高所致。
若CT 检查排除上述原因后的疼痛一般呈自限性,数小时后即可自行消退。
G aughen 等[18]指出疼痛是由于已治疗椎体的结构变异所致。
他们对6例复发疼痛的患者进行再次的PVP,结果在减轻疼痛提高椎体活动度等方面均获满意效果。
邻近椎体新发骨折也可引起术后疼痛的加重, Uppin等[19]报道177例经PVP治疗的病例,有22例(1214%)36个椎体发生新骨折,其中有24个(67%)椎体骨折邻近原已治疗的椎体。
因此,临床医师应对此种情况加以重视,予以鉴别。
116 其他 ①感染:PVP术后感染罕见,仅有1篇报道[20],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而对于任何注射治疗方法(如PVP中需注入骨水泥),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必要的,可增强患者抵抗力,提高疗效。
②出血:术后局部按压针孔3~5min,可有效防止出血和皮下血肿。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过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PVP术前应纠正其血液异常。
③截瘫:罕见,Lee等[21]报道1例由PMMA渗漏入椎静脉引起T11神经根受压迫造成的截瘫病例。
2 防治211 骨水泥渗漏的及时发现和防治 ①应用高清晰影像技术。
目前的影像技术足可以清晰显示病变椎体的情况,而对于危重病人、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溶骨性病变的椎体以及因病变椎体的解剖位置变化不能清晰成像者(如对高位胸椎的侧位摄影易被肩部解剖结构影响成像)可采用CT和X线透视互补成像。
②应用较好的骨水泥显影技术。
目前PMMA是惟一经批准可应用于临床的骨水泥,添加硫酸钡等物质可使其不易透过X线,显影清晰,而且易于在出现较少量骨水泥渗漏时就及时发现并停止注射。
③认真监测,尽可能及时发现骨水泥渗漏。
212 PVP中造影剂的使用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PVP术中如果造影剂快速流向腔静脉或椎旁静脉,看不到椎体内的骨髓结构,则提示针尖直接位于静脉丛内,稍进穿刺针后再造影证实。
禁止向后撤针,因为造影剂可通过已经形成的通道进入静脉。
一般不主张对脊柱恶性肿瘤进行造影,因为注入的造影剂可弥散滞留于瘤组织内,不易排空而影响骨水泥注射的透视效果[22]。
Sarzier等[23]在PVP中鞘内注射造影剂更好显示因骨髓瘤侵蚀造成脊椎管破损的情况,很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对于在实施PVP之前行椎静脉造影一直存在争议。
Vasconcelos等[24]认为对于提高PVP的安全性及疗效没有意义,Mathis[25]发现由于造影剂与骨水泥在流动性质上的差异,造影并不能精确显示骨水泥的路径。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18,26],术前不使用造影剂的PVP并未增加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因此术前造影已不再成为PVP的常规项目。
213 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PKP是一门具有许多潜在优势的全新技术[27]。
Fourney等[28]的实验证实在65例行PKP的病例中,没有发现骨水泥渗漏的病例。
Phillips等[29]发现PKP较PVP 有更好的安全性。
但PKP因其费用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且耗时长,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PVP作为一种微创的放射介入疗法,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不应忽视其对椎体成形术疗效和患者预后的重大影响。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时刻保持对并发症的高度警惕,尽可能应用各项措施和方法杜绝并发症,使椎体成形术(PVP和PKP)解决更多复杂椎体病变,造福广大的患者。
参考文献1G alibert 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2 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Neu2 rochirurgie,1987,33:1662168.2Kallmes DF,Jensen ME.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Radiology, 2003,229(1):27236.3Mc Graw J K,Cardella J,Barr JD,et al.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2 ogy quality improvement guidelines fo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 Vasc Interv Radiol,2003,14:3112315.4Shapiro S,Abel T,Purvines S.Surgical removal of epidural and in2 tradural polymethylmethacrylate extravasation complicating percuta2 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an osteoporotic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Case report.J Neurosurg(Spine1),2003,98:90292.5Peh WC,G ilula LA.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indications,con2 traindications,and technique.Br J Radiol,2003,76:69275.6Ryu KS,Park CK,K im MC,et al.Dose2dependent epidural leakage of polymethylmethacrylate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Neurosurg(Spine1),2002,96:56261.7Tsai TT,Chen W J,Lai PL,et al.Polymethylmethacrylate cement dis2 lodgment following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 case report.Spine, 2003,28(22):E4572E460.8Reidy D,Ahn H,Mousavi P,et al.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in2 travertebral pressures during vertebroplasty of cadaveric spines with and without simulated metastases.Spine,2003,28(14):153421539.9Jang J S,Lee SH,J ung SK.Pulmonary embolism of polymethyl2 methacrylate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 report of three cases.Spine,2002,27(19):E4162E418.10Francois K,Taeymans Y,Poffyn B,et al.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 large pulmonary cement embolus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 case report.Spine,2003,28(20):E4242E425.11Stricker K,Orler R,Yen K,et al.Severe hypercapnia due to pul2 monary embolism of polymethylmethacrylate during vertebroplasty.Anesth Analg,2004,98(4):118421186.12Kraus G J,Achatz W,G orzer HG.Pelvic and leg venous thrombosis asa 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Rofo Fortschr G ebRontgenstr Neuen Bildgeb Verfahr,2003,175(4):5652566.13Scroop R,Eskridge J,Britz GW.Paradoxical cerebral arterial em2 bolization of cement during intraoperative vertebroplasty:a case re2 port.AJ NR Am J Neuroradiol,2002,23(5):8682870.14Kelekis AD,Martin JB,Somon T,et al.Radicular pain after vertebro2 plasty:Compression or irritation of the nerve root?Initial experience with the“Cooling System”.Spine,2003,28(14):E2652E269.15Aebli N,Krebs J,Schwenke D,et al.Cardiovascular changes during multiple vertebroplasty with and without vent2hole: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sheep.Spine,2003,28(14):150421511.16Vasconcelos C,G ailloud P,Martin JB,et al.Transient arterial hy2 potension induced by polymethylmethacrylate injection during percu2 taneous vertebroplasty.J Vasc Interv Radiol,2001,12(8):10012 1002.17Aebli N,Krebs J,Schwenke D,et al.Pressurization of vertebral bodies during vertebroplasty causes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an experi2 mental study in sheep.Spine,2003,28(14):151321520.18G aughen J R J r,Jensen ME,Schweickert PA,et al.The therapeutic benefit of repeat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t previously treated vertebral levels.Am J Neuroradiol,2002,23(10):165721661.19Uppin AA ,Hirsch JA ,Centenera LV ,et al.Occurrence of new verte 2bral body fracture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Radiology ,2003,226(1):1192124.20Deramond H ,Dion J E ,Chiras J.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NewY ork :Springer ,2002.1652173.21Lee BJ ,Lee SR ,Y oo TY.Paraplegia as a complication of percuta 2neous vertebroplasty with polymethylmethacrylate :a case report.Spine ,2002,27(19):E4192E422.22Mc Graw J K ,Heatwole EV ,Strnad BT ,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in 2traosseous venography befor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 Vasc In 2terv Radiol ,2002,13:1492153.23Sarzier J S ,Evans AJ.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to pre 2vent polymethylmethacrylate leakage during percutaneous vertebro 2plasty.Am J Neuroradiol ,2003,24(5):100121002.24Vasconcelos C ,G ailloud P ,Beauchamp NJ ,et al.Is percutaneous ver 2tebroplasty without pretreatment venography safe ?Evaluation of 205consecutives procedures.Am J Neuroradiol ,2002,23(6):9132917.25Mathis J M.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New Y ork :Springer ,2002.812107.26Wong W ,Mathis J mentary :Is intraosseous venography asingnificant safety measure in the performance of vertebroplasty.J Vasc J nterv Radial ,2002,13:1372138.27Lieberman IH ,Dudeney S ,Reinhardt M K ,et al.Initial outcome andefficacy of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 2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pine ,2001,26(14):163121638.28Fourney DR ,Schomer DF ,Nader R ,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 2ty and kyphoplasty for painful vertebral body fractures in cancer pa 2tients.J Neurosurg (Spine 1),2003,98:21230.29Phillips FM ,Todd WF ,Lieberman I ,et al.An in vivo comparison ofthe potential for extravertebral cement leak after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Spine ,2002,27(19):217322178.(收稿日期:2004-04-30 本文编辑:王宏)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进展Advanced progress of diagnosis on 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张彦彩,李盛华ZHA N G Yan 2cai ,L I S heng 2hua关键词 寰椎关节; 脱位; 诊断 K ey w ords Atlanto 2axial joint ; Dislocation ; Diagnosis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笔者就寰枢关节的解剖结构、病理改变、临床症状、X 线投影作一综述,旨在对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作出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