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初中物理面试试讲万能稿

初中物理面试试讲万能稿
引言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一堂物理试讲课程。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探索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并研究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内容
我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力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力是物体运动和状态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我们都会与力打交道。
让我们来看一下三个重要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重力
重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力,它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这就是为什么物体会落下来,而不会漂浮在空中。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重力也就越大。
同时,重力也与物体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
弹力
弹力是指物体恢复原状的力。
当我们把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它会产生一个与拉伸或压缩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弹力。
弹力是一种储存能量的力,当我们松开手时,储存的能量会释放出来,并使弹簧恢复原状。
摩擦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它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并使物体停下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摩擦力,比如当我们走路时,我们的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结论
通过今天的课堂研究,我们了解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这三种重要的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弹力使物体恢复原状,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理解这些力对我们理解物体运动和状态的原因非常重要。
我希望今天的试讲对大家有所帮助,并让大家对物理学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教资面试-逐字稿【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试讲)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 (1)片段1运动的描述 (1)片段2速度 (4)片段3匀速直线运动 (7)片段4测量平均速度 (11)第二章声现象 (14)片段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4)片段2声音的特性 (17)片段3声音的利用 (19)片段4超声 (23)片段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6)第三章物态变化 (30)片段1温度计的使用 (30)片段2熔化和凝固 (33)片段3升华与凝华 (37)第四章光现象 (41)片段1光沿直线传播 (41)片段2光的反射 (44)片段3平面镜成像规律 (47)片段4凸面镜和凹面镜 (50)片段5光的折射 (53)片段6光的色散 (56)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9)片段1凹透镜和凸透镜 (59)片段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3)片段3眼睛和眼镜 (67)片段4望远镜 (71)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75)片段1密度 (75)片段2用量筒测量密度 (79)第一章机械运动片段1运动的描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定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参照物这个知识点,学生能够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正确的认识并会做出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并会根据参照物的选定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难点】能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不同。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节日燃放的烟花、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布朗运动。
解释说明:无论从宏观世界还是到微观世界,宇宙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着,而如何正确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引出今天的课程——运动的描述(板书)环节二:生成新知(一)机械运动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动现象。
.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
2024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简案+逐字稿

初中物理简案+逐字稿《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简案 (3)《电路的短路、断路和通路》逐字稿 (5)《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简案 (8)《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逐字稿 (1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简案 (1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逐字稿 (17)《蒸发》简案 (20)《蒸发》逐字稿 (22)篇目一:1.题目:《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2.内容:3.基本要求:(1)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简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路的短路、断路和通路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的过程,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课程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短路、断路和通路的特点2.短路的分析与识别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火灾的新闻报道,学生从报道中得出电路短路引起火灾,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追问:短路是什么样的电路状态?除了短路还有哪些电路状态?借着学生的疑问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1.通路和断路教师黑板上展示电路元器件,找一名学生动手连接,连接完毕后提问:为什么灯泡没有发光?学生回答:开关未闭合。
教师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讲授法引出通路和断路的定义,并结合放学回家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2.两种短路教师将电路中再增加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后让两个灯泡都正常发光。
提问:怎样操作才能使左边的灯泡发光而右边的灯泡熄灭呢?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想到取下灯泡、连接导线的方法,教师让学生黑板前操作验证猜想。
教师演示更加简洁的方法——将导线直接接在右侧灯泡两端,结合实验现象讲解用电器短路状态及特点,并介绍另外一种短路的情况(电源短路)及其危害。
【巩固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完善补充。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关于电路连接的题目。
2.互联网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如何监测和预防家庭电路出现短路状态呢?五、板书设计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1.通路和断路:接通—>通路切断—>断路2.短路:(1)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工作(2)电源短路:电源被烧坏《电路的短路、断路和通路》逐字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02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电路的短路、断路和通路》,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初中物理面试试讲

初中物理面试试讲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试讲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力的三要素。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当我们推门时,门会打开;当我们拉桌子时,桌子会移动。
这些现象都与一个物理概念有关,那就是“力”。
力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个概念,它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状态。
那么,力有哪些特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力的三要素。
新课内容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受到的影响程度。
例如,用相同的力推一个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轻的物体会比重的物体移动得更远。
2.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比如,当我们向上推一个物体时,它会向上移动;向下推时,它会向下移动。
3.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决定了力对物体产生影响的具体位置。
例如,当我们推一个杠杆的一端时,杠杆的另一端会抬起来。
实验演示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准备一个弹簧秤、一个橡皮筋和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首先,我们用弹簧秤测量不同重量的物体对橡皮筋产生的拉力,观察力的大小如何影响橡皮筋的伸长程度。
然后,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橡皮筋的伸长方向如何变化。
最后,改变力的作用点,观察橡皮筋的形变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力的三要素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是影响力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布置作业请大家回家后,观察并记录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力的三要素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
下节课我们将分享各自的发现。
结束语感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的试讲到此结束。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课后与我交流。
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希望我的试讲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物理教师面试试讲万能模板

中学物理教师面试试讲万能模板引言您好,我是今天的面试者,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是一名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物理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我看来,物理学是一门既有意义又有挑战的学科,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授课和引导,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物理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动手中理解物理学的规律和方法。
课堂设计本次试讲的主题是"运动学中的力学方程"。
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汽车行驶时的力学原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物理中的力学概念。
2. 概念讲解:我将清晰地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概念,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作用。
3. 公式推导:我将通过推导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让学生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如何应用力学方程求解物理问题。
4. 实例演示:我将提供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参与解答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巩固他们对力学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与展望:在课堂结束前,我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展望,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继续探究的动力。
教学评价为了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解释概念、公式推导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探讨并解决一些力学问题,观察他们在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表现。
- 作业布置:通过给学生一些书面作业,让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解答问题,检验他们对物理学概念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结语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1.题目:《摩擦力》2.内容:3.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 (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 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
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
(他找准了变量。
)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2 0 2 0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万能模板

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万能模板一、出题方向物理学科的题目大多来源于人教版教材,各个学段都可能出现考题,其中实验和活动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试讲课题初中1.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力学)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光的折射4.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学)5.欧姆定律(电学)高中1.牛顿第一定律2.机械能守恒定律3.平抛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5.力的合成与分解三、试讲模板1.引入问题(0.5分钟)同学们大家看一下这个影片片段,或者说同学们看一下我演示的这个现象,然后思考一下该现象跟物理有什么关系?播放“XXX" 的影片片段,自己演示现象,复习知识,生活常见现象,创设情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堂课的课题。
2.科学猜想(1分钟)同学们咱们大胆猜测一下你们看到的这个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 或者说可能是什么引起的?)提问并且设置学生答案。
同学们,科学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方法,但它不是无根据的幻想,是有客观根据的。
猜想是否正确,要靠实验来检验。
被实验肯定的猜想,就是实验规律;被实验否定的猜想,应该放弃,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开始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了。
(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以适当提示,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总结出各组的猜想。
)3.设计实验(1分钟)同学们我们现在得开始设计实验了,设计实验之前得先知道我们的实验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设计实验,注意在实验中需要记录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开始设计实验:(1)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研究?(2 )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需观察、记录什么?(3 )列出实验原理、所用的器材和具体步骤。
经过讨论,确定利用什么装置进行探究。
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
4.分组实验,探索研究(3分钟)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引导学生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试讲逐字稿[全能模板]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试讲逐字稿[全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de6bf5d8bd63186bcebbcb9.png)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1.题目:《摩擦力》2.内容:3.基本要求:(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教学设计逐字稿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
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
(他找准了变量。
)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摩擦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
(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
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
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
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
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
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
(他找准了变量。
)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
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那么在研究接触面与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时,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老师的操作试着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三组代表你来说一下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好请坐,他们组说,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先用木板作为接触面,然后改为玻璃板,最后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分别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好。
既然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
【巡视并确定制作正确的表格】
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设计的是否一致【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由于我们需要控制的的量有四个,所以表格包括了物体重力、接触面、接触面积、速度、以及弹簧测力计示数这五项。
接下来,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交流。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并指导】
好,时间到!【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数据】
根据这几组表格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好,这位同学你最积极,你来说说,恩,请坐,他说摩擦力与重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重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结论吗?
老师对摩擦力和重力有关有疑问,认为不大确切。
为什么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你就能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并将食指放在桌面上①轻轻向前推手指;②用力向前推手指。
手指向前推动的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谈一下体验。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请坐,他说手指前进越来越困难,那也就是摩擦力越来越大)。
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摩擦力变大呢?
(同学们反应很快,是由于手对桌面所施加压力不同,压力大、摩擦力大。
)因此,我们对上述结论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
那么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是否有关呢?
请同学利用桌面器材继续实验。
同学们要注意在研究接触面积时,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应控制相同。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好,时间到。
通过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大家一起说,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
)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能够得到: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巩固提高
现在老师有一问题: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接下来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站在老师的右边,认为摩擦力越小越好的站在老师左边,现在开一个辨论会,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
擦力越小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
正、反双方在辩论时,一次一人发言,各举一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自由辩论。
【学生自由辩论,老师主持纪律】
由于时间关系自由辩论此结束,请正反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扫视、点头】
(恩,请同学们回到自己座位上。
)
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
四、小结作业
那么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和大家分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