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中药实验课教案模板范文

中药实验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中药实验二、授课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三、授课学时:2学时四、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中药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验内容:1. 实验一:中药饮片的外观鉴别2. 实验二:中药提取物的制备3. 实验三:中药有效成分的鉴定六、实验器材与试剂:- 实验器材:显微镜、研钵、筛子、漏斗、烧杯、蒸发皿、酒精灯、滴定管等。

- 实验试剂:甲醇、乙醇、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七、实验步骤:实验一:中药饮片的外观鉴别1. 预习:学生预习相关中药学知识,了解中药饮片的外观特征。

2. 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中药饮片的外观观察,记录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

3.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不同中药饮片的特点。

4. 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二:中药提取物的制备1. 预习:学生预习中药提取的相关知识,了解常用提取方法。

2. 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中药提取物的制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渗漉法等)。

3.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提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

实验三:中药有效成分的鉴定1. 预习:学生预习中药有效成分鉴定的相关知识,了解常用鉴定方法。

2. 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鉴定,如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3.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鉴定结果,判断中药中是否含有特定有效成分。

4. 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

2. 使用试剂时,注意剂量控制,避免浪费。

3.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台,保持实验室整洁。

九、实验评价:1. 实验操作技能:根据操作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进行评分。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分析能力进行评分。

3. 团队协作:根据团队协作情况、沟通能力进行评分。

医学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医学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医学精品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一、课程背景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识别、鉴别和评价中药的真伪、优劣。

本课程通过实验课的形式,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中药鉴定方法与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中医药人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

2. 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3. 学会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中药鉴定,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5. 增强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提高传承和创新中医药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 中药的性状鉴定3. 中药的显微鉴定4. 中药的理化鉴定5. 现代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以及各种鉴定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演示法:教师示教,演示各种鉴定技术的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中药鉴定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中药鉴定学教材。

2. 实验材料:提供各种中药样本、实验仪器和试剂。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的中药鉴定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验操作16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

第5-8课时:讲解中药的性状鉴定,包括外观、气味、滋味等。

第9-12课时:学习中药的显微鉴定,包括细胞组织学、粉末显微镜等。

第13-16课时:了解中药的理化鉴定,如比重、硬度、溶解度等。

第17-20课时:学习现代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中药鉴定实验教案模板范文

中药鉴定实验教案模板范文

一、实验名称中药鉴定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中药粉末的制备、制片和显微测量的技术。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中药粉末的制备与制片2. 显微镜观察中药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3. 显微测量技术4.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撰写四、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解剖针、镊子、剪刀、解剖盘、放大镜、培养皿、酒精灯、火柴、实验记录本等。

2. 试剂:水、酒精、甘油、盐酸、碘液、显微镜油镜等。

五、实验步骤1. 中药粉末的制备与制片(1)取一定量的中药样品,研磨成粉末。

(2)用解剖针将粉末均匀地铺在载玻片上。

(3)用盖玻片覆盖粉末,轻压使粉末均匀分布。

(4)用显微镜油镜观察制片。

2. 显微镜观察中药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1)观察中药粉末制片,注意观察细胞形状、大小、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2)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如导管、纤维、韧皮部、木质部等。

3. 显微测量技术(1)使用显微镜测量细胞和组织的尺寸。

(2)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4. 实验报告撰写(1)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描述中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中药鉴定实验的要点。

(3)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等内容。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烫伤等事故。

2.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节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3.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整洁,不要随意丢弃废弃物。

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等内容。

2. 实验结果应准确、清晰,数据可靠。

3. 实验讨论部分应结合实验结果,对中药鉴定实验的要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八、实验时间2课时九、实验评价1.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2. 实验结果准确性3. 实验报告质量4. 实验讨论深度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中药鉴定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研究、生产、销售等工作奠定基础。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一、课程概述中药鉴定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定。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药学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

2、能够根据中药的各项特征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中药鉴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2)中药鉴定的历史和发展;(3)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2、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1)根类中药的鉴定;(2)茎类中药的鉴定;(3)叶类中药的鉴定;(4)花类中药的鉴定;(5)果实类中药的鉴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地观察、实验操作。

3、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1)中药的真伪鉴别方法;(2)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四、教学资源1、教材:《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等相关书籍。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滴定管等实验器材。

3、教学地点:中药鉴定实验室、药用植物园等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个学时,分为个教学周。

每周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X周: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时);常见根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常见茎类中药的鉴定(学时);常见叶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常见花类中药的鉴定(学时);常见果实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学时);实验操作和实地观察(学时)。

第X周:复习和考试(学时)。

六、考核方式及标准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

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占总评成绩的%。

最新3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最新3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1.花类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
2.丁香和金银花的显微鉴别特征
提示性回忆相关的内容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50
二、实验内容
1.红花的显微鉴定
2.金银花的理化鉴定
3.丁香的理化鉴别
进行示教
30
三、布置作业
1.写出金银花的性状特征
2.绘出丁香和红花的粉末特征
3.绘出金银花的粉末特征
4.写出丁香和金银花的理化鉴别结果
教学难点
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横切显微鉴别特征
课前准备
显微镜、药材(人参、甘草粉末)、试剂、微量升华装置等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1.园参与山参的鉴别要点
2.人参与甘草的粉末鉴别方法
提示性回忆相关的内容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50
二、实验内容
1.人参的粉末鉴别
2.甘草的的粉末鉴定
3.含有人参药材中成药的鉴别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三、复习提问
1.中成药的鉴别方法
2.二妙丸的鉴定方法
提示性回忆相关的内容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50
四、实验内容
1.中成药的显微鉴定步骤
2.分析中成的处方
3.二妙丸的鉴定
进行示教
30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中成药显微鉴定的步骤
2.绘出二妙丸的显微特征图
进行示教
40
三、新课教学
1.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粉末制片;表面制片;解离制片;徒手制片
30
四、布置作业
1.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2.用徒手制片方法进行制片操作

中药鉴定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中药鉴定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中药鉴定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药材的形态、组织结构、理化性质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的中药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光学显微镜下的中药材组织学观察实验目的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组织结构及其特征,了解中药的种属、产地、品质等相关信息。

实验器材与试剂•组织学切片(已经制好的制品)•光学显微镜•显微照相机实验步骤1.取一块中药材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形态、细胞壁等组织结构,并拍照记录。

3.对组织学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中药材的种属、产地、品质等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切伤手指或破坏切片。

•观察时要注意镜头调整和光线的合理使用。

实验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中药指纹图谱分析实验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材进行分析,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为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实验器材与试剂•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药样品•色谱柱•水相液和有机相液实验步骤1.将中药样品研磨成粉末,加入等量的甲醇,并在冰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超声振荡30分钟。

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建立中药指纹图谱。

3.对色谱谱图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要保证色谱柱的清洁和稳定。

•分离液的配制要求准确,以确保分离效果和定量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实验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中药鉴定学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为中药研究和药物探索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2024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2024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案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鉴定实验•贵重中药的鉴定实验•中药制剂的鉴定实验•实验操作规范与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报告撰写与成绩评定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的目的010203学习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断面等外观特征,掌握常见中药的性状鉴别方法。

中药性状鉴定中药显微鉴定中药理化鉴定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和内含物等微观特征,学习显微鉴别技术。

运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中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色谱法、光谱法、滴定法等。

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与安排知识目标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熟悉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中药鉴定实验,具备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考核要求通过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操作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目标与要求中药鉴定基础知识中药的分类与命名分类依据常见分类方法命名原则性状鉴定的内容鉴定方法注意事项显微鉴定的意义常用显微技术显微特征观察显微鉴定步骤常用中药的鉴定实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茎木类中药的鉴定实验目的了解茎木类中药的性状特征,掌握显微鉴别方法。

实验材料杜仲、厚朴等茎木类中药饮片。

实验步骤观察饮片外观性状,进行显微制片观察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与分析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并鉴定中药品种。

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目的大青叶、番泻叶等叶类中药饮片。

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01020403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并鉴定中药品种。

了解叶类中药的性状特征,掌握显微鉴别方法。

观察饮片外观性状,进行显微制片观察组织结构。

贵重中药的鉴定实验贵重中药的种类与特点贵重中药的种类贵重中药的特点贵重中药的真伪鉴别嗅闻气味观察外观形态使用专业仪器尝试口感通过尝试贵重中药的口感,如味道、口感等,判断其真伪及品质优劣。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

花序特征
注意花类药材的花序类型、花的着生 方式等特征,如菊花头状花序单生或 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
气味
嗅闻花类药材的气味,口尝其滋味, 如玫瑰花香气浓郁,味微苦、涩。
果实种子类药材鉴别
形状
观察果实种子类药材的形 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如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 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特征
注意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表 面颜色、质地、皱纹等特 征,如山楂表面红棕色至 棕红色,有多数灰白色的 小点。
鉴定。
理化鉴定法
物理常数测定
通过测定中药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折射率等,判 断其真伪和纯度。
01
化学成分分析
利用化学方法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 提取、分离和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和 性质。
02
03
仪器分析方法
运用光谱、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对 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生物鉴定法
药效学实验
掌握质量标准
熟悉中药的质量标准,如含水量、 灰分、浸出物等指标,以便准确 评估中药的品质。
显微鉴定法
制备显微样品
01
将中药粉碎成细粉,通过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备成显微样品。
观察组织构造
02
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特征,如细胞形态、排列方式、
内含物等。
辨识显微特征
03
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进行准确
02
03
采集原则
注意事项
根据中药的生长周期和药用部位, 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和方法,保 证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避免采集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 资源。
中药炮制方法及目的
炮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二、新课教学
1、大黄、黄连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2、药材性状鉴别
四、布置作业
1、绘制大黄、黄连粉末图
2、记录理化鉴别实验结果。

进行示教
板书设计
实验三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一、药材性状鉴别
二、大黄、黄连粉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课题
实验四
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根及根茎类中药(二)
教学
重点
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横切显微鉴别及药材性状
时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1、药用植物学中显微镜的使用
2、相关知识(淀粉粒、簇晶、气孔、纤维、导管)的一般性知识。
提示性回忆相关内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二、引入课题
显微镜是药材粉末鉴定的重要工具,所以准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新课教学
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粉末制片;表面制片;解离制片;徒手制片
课题
实验五
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教学
重点
大黄、黄连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教学
难点
大黄、黄连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课前
准备
显微镜、药材(大黄、黄连粉末)、试剂、微量升华装置等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显微测量技术
提示性回忆相关内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5.碳酸钙晶体(钟乳体)
(三)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定
四、布置作业
绘制各类细胞后含物的特征图
进行示教
板书设计
实验三、细胞壁性质、各类细胞后含物的特征观察和性质鉴定
一、实验内容
(一)细胞壁性质1.木质化细胞壁2.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3.纤维素细胞壁
(二)各类细胞后含物特征观察1.淀粉粒2.糊粉粒3.菊糖4.草酸钙晶体5.碳酸钙晶体(钟乳体)
(三)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定
二、报告要求:绘制各类细胞后含物的特征图
课题
实验四、显微测量
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掌握显微测量技术
教学
重点
目尺的校订
教学
难点
目尺的校订
课前
准备
显微镜、药材(关木通粉末、金银花粉末)、目尺、台尺、试剂等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1、药用植物学中显微镜的使用
2、粉末制片方法。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1、细胞壁和细胞后含物的类型
2、细胞壁和细胞后含物的特征和鉴定
提示性回忆相关内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40
二、新课教学
(一)细胞壁性质
1.木质化细胞壁
2.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
3.纤维素细胞壁
(二)各类细胞后含物特征观察
1.淀粉粒
2.糊粉粒
3.菊糖
4.草酸钙晶体
3.观察保护组织:甘草木栓组织。
4.观察分泌组织:金银花腺毛、人参树脂道。
三、布置作业
绘制所观察到的各种类型组织特征图。
进行示教
板书设计
实验二、各类组织细胞特征观察
一、实验内容:
1.机械组织:黄连韧皮纤维、石细胞。
2.输导组织:甘草具缘纹孔导管,人参梯纹、网纹导管。
3.保护组织:甘草木栓组织。
4.分泌组织:金银花腺毛、人参树脂道。
四、布置作业
1、绘制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图。

进行示教
板书设计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中药(二)
一、药材性状鉴别
二、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课题
实验五
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根及根茎类中药(三)
教学
重点
当归、桔梗粉末显微鉴别及药材性状
教学
难点
当归、桔梗粉末显微鉴别
四、布置作业
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试验种制片方法进行制片操作,然后在镜下观察,并绘出川贝的淀粉粒、大黄的簇晶。
进行示教
板书设计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制片方法
一、显微镜的使用三、特化细胞壁的染色
二、制片方法1、木质化细胞壁:间苯三酚+浓硫酸(盐酸)
1、粉末制片2、角质化或木栓化细胞壁:苏丹Ⅲ试液
2、表面制片3、树胶、黏液质:钌红试液
3、解离制片
4、徒手制片
课题
实验二、各类组织细胞特征观察
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1.掌握中药材的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观察方法。
2.掌握中药材的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显微特征
教学
重点
各类组织的显微特征
教学
难点
分泌组织的显微特征
课前
准备
1、在不同物镜下,分别校订目尺
2、用40倍物镜测量关木通导管具缘纹孔外径长度;分别用10倍和4倍物镜测量金银花的花粉粒直径和其一种非腺毛的长度。

进行示教
板书设计
实验二显微测量
一、校订目尺
二、用40倍物镜测量关木通导管具缘纹孔外径长度;分别用10倍和4倍物镜测量金银花的花粉粒直径和其一种非腺毛的长度。
教学
难点
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横切显微鉴别及药材性状
课前
准备
显微镜、药材(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横切显微鉴别及药材性状)、试剂等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大黄、黄连粉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提示性回忆相关内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30
二、新课教学
1、药材性状鉴别
2、甘草粉末鉴别,人参粉末、横切显微鉴别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都晓伟教授总学时:64
课题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制片方法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2、掌握制片方法
教学
重点
1、显微镜光学部分的正确应用
2、粉末制片方法
教学
难点
粉末制片法
课前
准备
显微镜、药材(麦冬、关木通、大青叶、大黄粉末、川贝粉末)、双面刀片、试剂等
显微镜、干草粉末,人参粉末,黄芩粉末,黄连粉末,黄柏粉末,厚朴粉末,肉桂粉末,金银花粉末,薄荷粉末,山药粉末,丁香粉末,桔梗粉末。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10’
一、复习提问
各类组织及其特征
提示性回忆相关内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30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机械组织:黄连韧皮纤维、石细胞。
2.观察输导组织:甘草具缘纹孔导管,人参梯纹、网纹导管。
提示性回忆相关内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40
二、引入课题
显微测量是显微鉴别的重要内容,所以准确掌握显微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三、新课教学
1、在不同物镜下,分别校订目尺
2、进行实际测量:用40倍物镜测量关木通导管具缘纹孔外径长度;分别用10倍和4倍物镜测量金银花的花粉粒直径和其一种非腺毛的长度。
四、布置作业
二、报告要求
绘制所观察到的各种类型组织特征图。
课题
实验三、细胞壁性质、各类细胞后含物的特征观察和性质鉴定
授课时数
4
教学
目标
掌握细胞壁性质、各类细胞后含物的特征观察和性质鉴定
教学
重点
细胞壁和各类细胞后含物的特征观察
教学
难点
细胞后含物的特征观察
课前
准备
显微镜、川贝母粉末,党参粉末,甘草粉末,大黄粉末,猪苓粉末,穿心连粉末,山药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