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 行程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将现实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准确列出方程。
-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程进行求解。
-在实际问题中,对时间和速度进行合理的赋值,以简化计算过程。
举例:在追及问题中,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追及者与被追及者的速度差,即相对速度,对追及时间的影响。如果两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_1\)和\(v_2\),且\(v_1 > v_2\),那么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v_1 - v_2\),这是解决追及问题的关键。
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面对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能够根据这些关系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包括相遇、追及和单一行程问题。
-能够识别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构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相对速度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行程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两个物体的相遇过程,演示行程问题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行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直观的教具演示、实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并突破难点。

北师大数学初一上-行程问题-专题分类整理-带部分答案

北师大数学初一上-行程问题-专题分类整理-带部分答案

行程问题一、弄清行程问题中基本的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行程问题常见类型1、普通相遇问题。

2、追及(急)问题。

3顺(逆)水航行问题。

4、跑道上的相遇(追急)问题三、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所谓等量关系就是意义相同的量能用等量连接的关系。

若路程已知,则应找时间的等量关系和速度的等量关系;若速度已知,则应找时间的等量关系和路程的等量关系;若时间已知,则找路程的等量关系和速度的等量关系。

在航行问题中还有两个固定的等量关系,就是: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通讯员问题】牢牢把握住关键隐含条件——时间相等。

【火车过桥问题】桥长+车长=路程速度×过桥时间=路程【火车错车或超车问题】A车长+B车长=路程速度和×错车时间=错车路程速度差×超车时间=超车路程【流水行船】船速: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河流中水流动的速度顺水船速:船在顺水航行时的速度逆水速度:船在逆水航行时的速度相遇问题1、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分钟跑36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跑240米。

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分析:本题属于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速度快者比速度慢者恰好多跑一圈,即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2.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区倡导大家锻炼身体,聪聪和明明兄弟两人决定每天早起跑步,明明每秒跑4米,聪聪每秒跑6米,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分析:①用线段图表示为:聪聪x秒跑的路程:明明x秒跑的路程:②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即列方程):3.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的速度是乙的4/3倍。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大全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大全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大全
初一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相关的基本公式和概念:
1. 路程=速度×时间,这是最基本的公式,描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 路程÷时间=速度,这个公式描述了通过除法来计算速度的方法。

3. 路程÷速度=时间,这个公式描述了通过除法来计算时间的方法。

4. 相遇问题:两个物体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开始运动,最终在某一点相遇。

在相遇问题中,关键是确定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

5. 追击问题: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后面开始运动,并试图追上它。

在追击问题中,关键是确定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

6. 流水问题:涉及水流对物体的影响,如船在河流中航行或顺流而下的皮筏。

在流水问题中,需要考虑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7. 静水速度:在没有水流影响的河流中,船的速度称为静水速度。

8. 水速:水流的速度。

9. 顺水速度:船顺流而下的速度,等于静水速度与水速的和。

10. 逆水速度:船逆流而上的速度,等于静水速度与水速的差。

此外,利润问题也有一些基本的公式,如现价=原价×折扣率等。

以上是初一数学中行程问题的一些基本公式和概念,需要更多信息可以查阅教辅或咨询数学老师。

(完整)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完整)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1.甲、已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

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3.甲、乙两人练习50米短距离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

(1)几秒后,甲在乙前面2米?(2)如果甲让乙先跑4米,几秒可追上乙?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行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5.5米,乙每秒跑4.5米。

a)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b)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c)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d)甲先跑10米,乙再和甲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5、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6、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如果同向跑,每隔133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反向跑,则每隔40秒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的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经过了几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在七年级上册数学中,行程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行程问题的一些基本公式: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frac{s}{t}$
其中,$v$ 是速度,$s$ 是距离,$t$ 是时间。

2. 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公式:$s = vt$
其中,$s$ 是距离,$v$ 是速度,$t$ 是时间。

3.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 = \frac{v - v_0}{t}$
其中,$a$ 是加速度,$v$ 是末速度,$v_0$ 是初速度,$t$ 是时间。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 ut + \frac{1}{2}at^2$
其中,$x$ 是位移,$u$ 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5. 相对速度公式: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相对移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者速度之和或之差(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方向)。

6. 追及问题公式: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移动时,如果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追赶物体的速度必须大于被追赶物体的速度。

7. 相遇问题公式:当两个物体在相反方向上移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者速度之和。

这些公式是解决七年级上册数学中行程问题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行程相关的问题。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1、相遇问题:1)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2)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2、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1)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2)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3、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1、甲乙齐自行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求乙的速度。

18.752、A、B两地相距230千米,甲队从A地出发,两小时后,乙队从B地出发与甲相向而行,乙队出发20小时后相遇,已知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求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5,63、甲、乙两车自西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乙车速度是每小时72千米,甲车开25分钟后乙车开出,吻几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

5/64、甲乙两位同学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1)如果甲让乙先跑5米,几秒后可追上乙?10(2)如果加让一先跑1秒钟后,几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13三辆汽车A、B、C各以不变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知:B比C迟5分钟出发,出发后20分钟追上C;A比B迟10分钟,出发后50分钟追上C。

那么A出发多长时间追上B?解:设A,B,C三车速度分别为x,y,z由条件:(5+20)*z=20*y(10+5+50)*z=50*x设追上时间为t,则:(t+10)*y=t*x解之得:t=250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5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乙先做25天,在合作完成。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九大题型:
1. 相遇问题:
公式:总路程 = (甲速度 + 乙速度) × 相遇时间
2. 追及问题:
公式: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公式: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 追及时间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与追及:
公式:外圈路程 - 内圈路程 = 快者速度× 时间 - 慢者速度× 时间
4. 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5. 航行问题:
公式: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公式: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6. 火车过桥问题:
公式:车长 + 桥长 = 火车速度× 火车过桥时间
7. 流水问题:
公式:船速的(1 - 水速/船速)× 时间 = (顺水路程 / 顺水时间)× 时间
8. 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9. 行程问题中的线性关系:
公式: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行程问题详细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行程问题详细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行程问题详细解析行程问题是反映物体匀速运动的应用题,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

但它们反映出来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纳为:速度×时间=路程。

【典型例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96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思路分析】: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则甲车实际行了5-1=4小时,行驶的路程为:90×4=360千米.已知全程为960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知乙的速度为:(960-360)÷5.综合算式为:[960-90×(5-1)]÷5。

解答::[960-90×(5-1)]÷5=[960-360]÷5=600÷5=120(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120千米.【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数量关系:乙车行驶的路程=两地的距离-甲车行驶的路程;还要明白由于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实际上甲车少行驶了1小时,也就是说两车行驶的时间是不相等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甲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乙车行驶的路程=两地的距离-甲车行驶的路程”计算出乙车行驶的路程,最后利用“速度=路程÷实际”就可以计算出乙车的速度。

【典型例题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75%,乙车超过中点16千米。

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路分析】:甲车行了全程的75%,乙车超过中点16千米,即乙车行了全程的50%加上16千米,而6小时内,甲比乙多行6×4=24(千米),根据上述分析,全程的75%减去全程的50%,就等于(16+24)千米,或者:全程的50%加上16千米,再加上24千米,等于全程的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能追上小明吗?
等量关系式: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解题思路:一般设追及时间为x(两者的时间是一样的),把快行距和慢行距表示出来,把原距也算出来,这样方程就出来了。

例1、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只列不算)
小明什么时候遇到爸爸?
等量关系式: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解题思路:一般设相遇时间为x(同时性),把快行距和慢行距表示出来,确定原距,同上即可药到病除。

例2、甲、乙两人相向而行,A、B两地相距285米,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只列不算)
魔鬼训练(只列方程不计算,魔鬼还是由人情味的)。

1、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750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向飞行,飞了半小时到达同一中途机场,如果甲飞机的速度是乙飞机的1.5倍,求乙飞机的速度。

2、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3、军校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训练,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4、矿山爆破为了确保安全,点燃引火线后人要在爆破前转移到300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人离开的速度是5米/秒,问引火线至少需要多少厘米?
5、小明和小丽同时从学校出发到运动场看体育比赛,小明每分钟走80米,他走到运动场等了5分钟,比赛才开始,小丽每分钟走60米,她进入运动场时,比赛已经开始3分钟,问学校到运动场有多远?
6、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从出发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7、甲、乙两站相距51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慢车行驶两小时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快车开出后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顺流逆流问题:
船在顺水中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船在逆水中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1、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要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