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注意事项
元宵节教你怎么吃汤圆最好消化

元宵节教你怎么吃汤圆最好消化元宵节教你怎么吃汤圆最好消化“正月十五闹元宵”,今天是元宵节,餐桌上肯定少不了寓意“团团圆圆、阖家幸福”的美味汤圆。
吃上去油润绵软、入口即化的汤圆,馅料丰富,做法也是五花八门,面对莹白如玉甚至五彩缤纷的汤圆品种,您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才能既吃得美味又吃得健康吧!不同人群选不同的馅吃汤圆,您可别吃错馅料、站错队。
营养师提醒,汤圆好吃,但大多摆脱不掉“黏、油、甜”的特点,所以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汤圆要限量,即每天不能超过4个。
也就是说,在我们吃含油量大的糯米汤圆时,要注意减掉进餐中其他主食的量。
如果吃了4个带馅儿的汤圆,就要减掉两小勺米饭的食量,并且减掉饮食中5-10克的油量,不要吃油大的食物,要选择清淡的炒菜来搭配汤圆。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馅料的汤圆适合不同人群。
从馅料上可以粗略地把汤圆分为3类,即“口味类、坚果类、豆类”。
红果馅、巧克力馅、草莓馅等口味类汤圆的含糖量多些,但脂肪含量不是很高,对于需要限制脂肪摄入量的“胆囊炎和胰腺疾病等人群”,口味类汤圆是不错的选择;芝麻馅、花生馅、核桃馅、五仁馅等坚果类汤圆,油脂含量会多些,血糖不好的人群不能吃得过甜,建议在少吃汤圆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坚果类,忌食相比之下含糖量更高的口味类汤圆;红豆沙馅、绿豆沙馅等蛋白质过高的豆类汤圆,建议肾功能不好的人群忌食。
绿色汤圆吃时要警惕如今,市场上的汤圆外皮颜色也是五花八门,除了“白如羊脂”的传统外皮,还有在糯米粉中加绿茶粉或蔬菜汁制成的绿色汤圆、加胡萝卜汁制成的橙色汤圆和加入巧克力的深褐色汤圆。
在彩色汤圆的选择上也要格外注意,忌食用菠菜汁做成的绿色汤圆,因为菠菜焯水后,其中的草酸成分会转移到菠菜汁中,坚果类、豆类馅中都含有钙的成分,草酸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沉淀,增加患结石病的风险。
胡萝卜里所含的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所以胡萝卜汁和面制成的汤圆,营养价值更高些。
浓茶汤圆易消化不良正因为汤圆有“黏、油、甜”的特点,所以有些人会用浓茶水来解黏腻,这是万不可取的危险吃法。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和含义是什么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和含义是什么元宵又名汤圆,“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5068网小编整理了“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和含义”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元宵节吃汤圆的原因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
从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
那么,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
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
元宵佳节有哪些习俗呢

【导语】元宵节是⼀个普天同乐的⽇⼦,俗话说:“正⽉⼗五闹元宵”,⼀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闹,也道出了元宵节与其它节⽇的不同之处。
以下是整理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欢迎阅读!1.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1.吃元宵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项重要习俗。
汤圆,⼜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亦称“汤圆⼦”、“乳糖圆⼦”、“汤丸”、“汤团”,⽣意⼈则美其名⽇:“元宝”。
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品,所以⼈们⼜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叫元宵,南⽅称汤圆。
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馅两种,有馅元宵⼜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法分,有⼿中搓制、元宵机制和⽵匾⽔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梁⽶⾯等。
2.猜灯谜 猜灯谜⼜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种传统民俗⽂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活动。
每逢农历正⽉⼗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的彩灯上供⼈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迎合节⽇⽓氛,所以响应的⼈众多,⽽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
灯谜增添节⽇⽓氛,展现了古代劳动⼈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活的向往。
3.赏花灯 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习俗,古时城⾥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
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均可破常规,出游嬉闹。
4.踩⾼跷 踩⾼跷是民间盛⾏的⼀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跷的是《列⼦·说符》篇:“宋有兰⼦者,以技⼲宋元。
宋元召⽽使见其技。
以双枝长倍其⾝,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惊,⽴赐⾦帛。
”从⽂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跷就已流⾏。
据说踩⾼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给⾃⼰的腿上绑两根长棍⽽发展起来的⼀种跷技活动。
5.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如何煮汤圆才是正确的方法

如何煮汤圆才是正确的方法
首先,选择好的汤圆是煮汤圆的第一步。
在购买汤圆时,要选
择外观光滑,没有裂缝的汤圆。
这样煮出来的汤圆才能保持完整的
外观,口感也会更好。
另外,要注意选择新鲜的汤圆,避免购买时
间过长的汤圆,以免影响口感。
接下来是准备煮汤圆的材料。
首先是水,要选择足够的水量,
以确保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不会粘连在一起。
其次是锅具,选择一个
宽口的平底锅,这样汤圆在煮的时候可以充分展开,不易糊锅。
最
后是火候,要选择中小火,避免水煮沸时溢出造成汤圆粘连。
在煮汤圆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搅拌,避免汤圆沉底粘锅。
同时,要注意观察汤圆的煮熟程度,一般来说,当汤圆全部浮起并煮
沸后再煮1-2分钟即可。
过长的煮沸时间会导致汤圆变得过软,口
感不佳。
最后,煮好的汤圆要及时捞出,放入清水中过一遍,这样可以
去除表面的黏性,让汤圆更加美观。
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碗中,淋上适量的糖水或者芝麻酱,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就做好了。
总的来说,正确的煮汤圆方法包括选择好的汤圆、准备好煮汤圆的材料、掌握好火候和煮的时间、以及处理煮好的汤圆。
只有这样,才能煮出口感好,美观大方的汤圆。
希望大家在煮汤圆的时候能够按照这些方法来操作,做出一碗美味的汤圆,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团圆的幸福。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欢度节日,并且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那就是吃汤圆。
吃汤圆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所流传,这里将介绍一些汤圆的历史背景和品尝汤圆时的相关习俗与意义。
汤圆,又称元宵,是一种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食品。
它有一个独特的圆形,象征着团聚和圆满。
汤圆的制作过程是将糯米粉搅拌成团,再将它们分别包裹入各种馅料中,比如花生、红豆或黑芝麻。
将这些包好馅料的小球放入开水中煮熟,形成了柔软的外皮和丰富的馅料,制作出了可口的汤圆。
汤圆作为元宵节的代表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元宵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汉朝时期,当时是为了纪念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贤臣艾兰朵。
据说他是一位非常聪明且有才华的官员,对于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因为妒忌而被陷害,最终被处死。
艾兰朵的妻子非常伤心,于是决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给丈夫烧香,并且把糯米粉搓成团,投入江中,以祭奠他的灵魂。
后来人们效仿她的做法,逐渐发展成了元宵节的习俗。
除了纪念这位贤臣之外,吃汤圆的习俗还有其他的意义。
一方面,汤圆的形状象征着团圆,因此它是一种寓意团聚、和谐与幸福的食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团聚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代表着团圆和离别的交替。
因此,吃汤圆成为了让家人团聚在一起的象征之一,在国内外的华人社群中广受喜爱。
另一方面,吃汤圆还有一层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因为汤圆的形状与满月相似,有时也被称为“元月圆”,寓意着一年的开始。
在这一天吃汤圆,人们祈求来年平安顺遂、和气吉祥。
放入汤圆中的馅料也有讲究,比如花生馅表示来年更加平安、红豆馅表示事业顺利、黑芝麻馅表示财富充裕。
通过欣赏和品尝汤圆,人们体验着美味与祈福的双重愉悦。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享受汤圆的同时,还有一些附加的习俗活动。
汤圆多久可以煮熟 汤圆浮起来就是熟了吗

汤圆多久可以煮熟汤圆浮起来就是熟了吗马上要过元宵节了,汤圆也已经买好了,但这汤圆都是冷冻的,不知道要煮多久才熟呢?一、汤圆多久可以煮熟10分钟左右可以煮熟。
一般汤圆的包装袋上都有提示,按照包装上的提示做法操作煮熟即可,通常是水开后,将汤圆的生坯放入沸水中,用勺子轻轻搅动,使其不粘锅,大火煮浮起后改小火,中间加几次冷水,大概十分钟后,就可起锅开吃。
切勿着急吃就煮几分钟捞出,否则汤圆多为冷冻食品,可能里面还没熟,但也不要煮太久,不然表面的糯米皮容易胀破裂开,导致露馅不好吃,还易糊,导致汤圆黏在一起,口感不好。
二、汤圆是冷水煮还是热水煮建议使用热水煮。
生活中煮汤圆一般都是使用热水,不宜用冷水煮,否则煮出来的汤圆要么就是夹生的,要么就是糊的,需要掌握“沸水下,文火煮”的方法,当汤圆下锅以后,将火转小点,或者加入点冷水,让水保持一种似开非开的状态。
一般需要中途再加2-3次冷水,因为汤圆在第一次水开,加入冷水后,就能让汤圆在受热又骤然受冷的刺激下,快速凝结表皮,这样反复操作2-3次,可让汤圆外皮紧实,香软滑口。
三、汤圆浮起来就是熟了吗是的,汤圆充分膨胀后,浮力大于重力,就会浮起来。
生汤圆比较密实,密度比水大,放入水中时重力大干浮力,就会沉在锅底。
汤圆入锅后随着水温的升高,汤圆馅和皮吸饱了热水以后会逐渐膨胀起来,体积随之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多,所受的浮力增大。
四、煮汤圆可以放点什么醪糟醪糟和汤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搭配方法,醪糟中含有多种酶,营养丰富,还可以起到助消化、活血补血的作用,搭配汤圆不仅营养,还可以增强汤圆的口感。
水果丁如果是甜汤圆的话,还可以与各种水果丁一起搭配,如:香蕉、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含有丰富的果酸,不仅能够减少汤圆的甜腻感,还可以增强汤圆的口感。
牛奶汤圆还可以放一些牛奶一起煮,这种吃法很适合小孩食用,不仅有营养,还会使汤圆闻起来透着一股奶香。
枸杞枸杞颜色鲜红,味道甘甜,营养价值非常高,有清肝明目的功效,还可以抗氧化、抗衰老、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对于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盛出来的热汤圆,可以撒少许枸杞调色调味,增加营养价值,一举多得。
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

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元宵节的饮食习俗1、汤圆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
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
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
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
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
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
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元宵节养生注意事项1、早餐不宜食用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它营养。
这样的食品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而元宵外皮的部分多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
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每顿限一二两,适当减少主食数量除了早餐不适合吃元宵外,最好也别把元宵当正餐,上午早饭后九、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元宵还可以,但每次吃个一、二两也就足够了。
元宵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
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庆祝团圆和繁荣。
而在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本文将介绍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含义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汤圆是一种由糯米制作的圆形汤团,外层软糯,内陷甜美。
它的形状象征着团圆、和睦和完整。
根据历史记载,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朝。
宋代文人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写道:“正月十五夜,食汤圆。
”从此,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流传至今。
吃汤圆的传统习俗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
相传汤圆最早起源于南方的一种食物,名为“寿角”。
据说,寿角的制作方式与汤圆类似,由糯米制成,形状也是圆滚滚的。
汤圆因此被赋予了祝寿和长寿的含义。
当时,吃汤圆被认为是为了祈求来年平安、健康和团圆。
所以,在元宵节的这一天,人们会以吃汤圆来祈福和庆祝。
除了祝福和庆祝的含义外,元宵节吃汤圆还有着其他的象征意义。
汤圆的外部是柔软的,象征家庭的和睦和谐;而内部的甜馅则象征着甜美的人际关系。
吃汤圆的过程也寓意着人们共同团聚、温馨和幸福的时刻。
此外,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吃汤圆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元宵节吃汤圆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传统。
人们通过吃汤圆来表达对家庭、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汤圆,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加强了人们的感情纽带。
吃汤圆的习俗也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团结、和谐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总结起来,元宵节吃汤圆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
它象征着团圆、和睦、甜蜜和幸福。
无论是寓意还是庆祝的含义,吃汤圆都代表了人们对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
同时,吃汤圆的习俗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人追求团结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譬如,汤圆是一种和飘飘白雪祈福;汤圆是一種和充滿美好願望。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元宵节吃汤圆都是一个喜庆又温馨的传统习俗,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美好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吃汤圆注意事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除夕刚过又逢元宵,鞭炮礼花的声色还未消失,各式汤圆又粉墨登场了。
”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很多讲究习俗的人,特别是老年人都认为”不吃汤圆就不算过元宵”,但吃汤圆有讲究。
●吃汤圆应浅尝辄止
专家提醒()大家,吃汤圆应浅尝辄止,不宜多吃,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市面上的汤圆大多用糯米做成,而糯米含较多支链淀粉,黏性大,不易消化。
以往几年,老年人吃汤圆误吞假牙、小孩子囫囵吞汤圆卡住喉咙等一些因吃汤圆不注意而引起的病例不在少数。
老年人、小孩由于牙齿不全,不方便咀嚼,而且吞咽时肌肉协调性较差,若吃汤圆
时不注意很容易滑入食道,卡住气管,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老年人、中风患者、儿童食用汤圆时应特别留意,吃的时候应将汤圆分割成小块食用,细嚼慢咽,小口小口吃,不要太急太快或过量,也不要边吃边说话或是边吃边玩,以免消化不良或呛到,对于使用假牙或者蛀牙患者,更要多加注意,饮食后要及时漱口,以免糯米黏牙,损害牙齿和假牙。
●慢性病患者不宜吃
医生还强调,汤圆热量高,慢性病患者不宜多吃,最好不吃。
特别是高血脂、高血压或是糖尿病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汤圆,建议食用汤煮的无馅小汤圆,因为甜汤圆含糖量高,会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诱发酮症酸中毒。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的病人应尽量少吃汤圆,因为汤圆是由糯米做成的,黏性较大,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反酸甚至腹泻。
痛风患者,要特别留意芝麻及花生汤圆,这些汤圆油脂
含量很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发生的可能。
溃疡病患者也应少吃汤圆,特别要避免吃油炸汤圆,因为吃汤圆将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同时专家还建议,为避免摄取太多的热量,吃汤圆的同时可多吃一些含高纤维的食物,煮甜的汤圆时尽量少放或不放糖,煮咸的汤圆时可放些青菜。
元宵的制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
元宵也叫”汤
圆”、”圆子”。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今天恰缝是我们华人颇为看重的元宵佳节,想必很多人家里早已备上满满当当的元宵、汤圆。
一顿吃不完的元宵甚至连续几天里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不过这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和汤圆来也是一样。
在我们享受美味的时候,千万莫要把握好食用元宵的尺度。
曾有营养学家指出糯米虽然可以开胃调虚,但做成糕饼,如元宵,质地细腻了,就不宜被肠胃消化。
《本草纲目》也早有记载,糯米粘滞、难化。
《本草逢原》也说,糯米若做粘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这么一看,吃元宵的利弊还真不少,下面不妨让我们具体看一看吃元宵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热量〕元宵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热量很高,对于体重过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
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
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发生的可能。
四颗芝麻元宵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的热量,而无馅小汤圆大约四十颗才等于一碗饭的热量,因此可以吃无馅汤圆减少热量摄取,或是以快步走一小时等运动方式消耗这些热量。
〔外皮〕无论北方元宵或南方汤圆,其外皮均以糯米粉为食材。
糯米含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小孩,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
〔馅〕元宵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
无论甜、咸馅,其中油脂含量均很高,为求美味,常会使用猪油。
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
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
〔汤〕甜馅元宵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里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
若是无馅小汤圆,甜汤可以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除了可减少糖分外,
也有补身驱寒的功效。
咸汤圆则可放小虾米及蔬菜,多一些钙质及纤维质的补充。
但需注意的是,汤中不要再放太多的油脂或调味料。
此外,有几类人群是不适合吃元宵的,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胰腺炎、胆囊炎患者以及胃肠道功能比较弱的人。
如今虽然元宵汤圆也都有了”无糖型”的,但事实上元宵和汤圆很难做到真正无糖,因为糯米做的皮里和馅里是无法根本去除糖分的。
因此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是”无糖型”元宵也不主张吃。
如果一定要吃,建议上述人群每次吃元宵或汤圆的量不要超过3个,而且一定要在每天的主食摄入中减去半两。
最后笔者建议:正月十五吃元宵乃传承已久的民风民俗,享受美味自然顺理成章,但切不可过度食用,让幸福的冲动损伤了我们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吃元宵的时候还是要提倡少食为佳、点到为止,因为与各种节日的喜庆氛围相比,
拥有一个健康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