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事故的急救常识

合集下载

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

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

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交通事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件,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并挽救生命。

下面将介绍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以帮助大家在意外发生时能够正确应对。

一、确保安全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在道路上,应立即警示其他车辆,并尽量将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再次受伤。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被其他车辆撞击。

二、拨打急救电话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事故的发生,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如事故地点、伤者人数和伤势情况等。

急救中心会根据情况派遣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三、判断伤势严重程度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对伤者进行初步的伤势判断。

首先要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出血,应及时止血。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伤者是否出现严重的外伤或骨折等情况。

四、保持伤者稳定在急救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持伤者的稳定。

首先要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不能自主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等辅助设备。

其次要保持伤者的体温,可以使用毯子等保暖措施。

同时,还要避免过度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五、止血和包扎在交通事故中,伤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出血情况,因此我们要及时止血和包扎伤口。

可以使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并加压止血。

如果伤者出血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紧急止血。

同时要注意,如果伤者有外露的骨折,不要试图复位,而应固定伤肢并保持伤者的平躺姿势。

六、避免移动伤者在急救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过度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如果伤者没有生命危险,可以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后再进行移动。

如果伤者有生命危险,需要进行紧急转移,要注意固定伤者的颈部和背部,以避免脊柱损伤。

七、提供心理支持在交通事故中,伤者可能会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可以跟伤者进行简单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安全感。

交通事故现场自救常识

交通事故现场自救常识

交通事故现场自救常识
交通事故现场自救常识
每个驾驶人都不愿意发生交通事故,可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该怎样处理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交通事故现场自救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翻车或坠车时:
1.尽快跳车,不要朝翻车方向跳车,以防跳出车外后被车体压住。

2.无法跳车时,尽量固定身体,驾驶员抓紧方向盘,两脚勾住脚踏板。

3.伤员被压时应抬离车体后再急救。

车落入水中时:
1.紧双手紧抓扶手或椅背,身体后仰,紧贴靠背,随车体翻滚。

2.车辆下沉时最好立即从车窗逃出,尽快发出求救信号。

3.车辆坠落时,应紧闭嘴唇,以防咬伤舌头,关闭车门和所有车窗,阻止水涌进。

4.逐渐下沉中,保持镇定,耐心等待,不要急着打开车门。

5.当水位不再上升时,尽快开门逃生,若门无法打开,可用修车工具或受伤缠上衣服后打破车窗玻璃逃生。

紧急救护:
1.先抢救后治伤,先重后轻,充分利用现场资源。

2.对脊柱受伤者决不能随意移动,否则会导致瘫痪,严重时会当场死亡。

3.颈椎受伤时,尽快上颈托,避免随意晃动颈椎。

4.可使用四人平托法或脊柱固定板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

5.对怀疑颅脑外伤的.伤员,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呕吐的表现,可让伤员侧卧、头部偏向一侧。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不愿面对却又无法完全避免的意外事件。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正确、迅速的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事故现场的初步处理(一)确保安全在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如果车辆还能行驶,应将车辆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影响交通和引发二次事故。

打开危险警示灯,在车辆后方适当距离处放置警示标志,夜间还应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二)立即停车当事人应立即停车,拉紧手刹,关闭发动机。

如果有人受伤,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

(三)保护现场尽可能保持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不要随意移动车辆、物品和伤者。

如果需要抢救伤者,应标记好位置。

现场的痕迹、物证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至关重要。

二、人员伤亡的处理(一)急救措施如果有人员受伤,应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采取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例如,对于出血的伤口,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对于骨折的伤员,要避免随意搬动,可用木板、树枝等进行简单固定。

(二)安抚伤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量安抚伤者的情绪,让其保持冷静,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加重伤势。

三、报警与通知相关部门(一)拨打报警电话 122向交警详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类型、车牌号码、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等信息。

(二)通知保险公司及时通知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

四、事故责任的认定与处理(一)配合交警调查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交警的现场勘查和调查,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相关信息。

(二)责任认定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五、车辆及财物损失的处理(一)车辆定损在交警处理完现场后,及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车辆定损。

定损过程中,应提供真实、完整的车辆维修记录和相关费用凭证。

(二)财物损失评估对于事故中造成的其他财物损失,如道路设施、货物等,应进行评估和登记,以便后续的赔偿处理。

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急救知识

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急救知识

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急救知识交通事故是常见的交通安全问题之一,发生意外后的应急处理和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正确的应急处理和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的伤害程度,保护事故受害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步骤和必备的急救知识。

一、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1. 确保安全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如果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应尽量将车辆靠边停放并打开危险警示灯,避免引发二次事故。

若事故地点不安全,如车辆油箱破损可能引发火灾,应立即远离事故现场。

2. 拨打紧急电话紧急电话可以是警察、120急救电话或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助于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3. 给予援助如果能够安全操作,应尽量给予事故受害者援助。

检查他们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如有异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同时,尽量避免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如果有合适的急救包或医疗用品,可以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4. 保护现场保持交通事故现场的原貌很重要,以便警察能够准确勘查事故现场。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时,可以设置警示标志或使用棉布、毛巾等物品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免进一步事故的发生。

二、交通事故中的急救知识1.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施救者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的紧急急救措施,有助于维持受害者的生命体征。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者没有意识、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CPR。

应先检查呼吸道是否堵塞,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 减轻颈椎伤害在交通事故中,颈椎受伤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如果怀疑受害者可能存在颈椎伤害,应尽量避免移动他们,以免加重伤势。

可以通过稳定受害者的头部和脖子来保护颈椎,直到救援人员到达并给予专业处理。

3. 止血和包扎交通事故中可能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及时止血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受害者有大面积出血,应先将伤口抬高并用干净的布或衣物进行直接压迫,以尽快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包扎。

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

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

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往往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正确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交通事故的急救原则,以便人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1. 保护现场和自己在交通事故发生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迅速评估事故现场的危险性,如果可能,将车辆移至安全地点。

同时,打开危险报警灯,以警示其他车辆。

在拯救伤者之前,确保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2. 呼叫急救电话在保护自己和现场安全后,立即打电话给急救中心。

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事故地点和伤势情况,以便他们能够派遣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在通话时,尽量保持冷静,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按照他们的指示采取行动。

3. 评估伤者的状况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你可以进行初步的伤势评估。

检查伤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没有正常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外伤,如骨折、大出血等,应立即停止出血,并进行简单的固定处理,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4. 不要移动伤者在交通事故中,伤者可能存在颈椎骨折等严重伤害。

因此,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随意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如果伤者身处危险区域,可以将其移至安全地点,但要尽可能保持其头颈的相对固定。

5. 控制出血在交通事故中,伤者可能存在大出血的情况。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伤者出血严重,应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同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6. 保持体温和舒适交通事故可能发生在恶劣的环境中,伤者可能受到寒冷或其他不适的影响。

因此,尽量保持伤者的体温和舒适。

如果可能,用毯子或衣物覆盖伤者,以保持体温。

避免将伤者暴露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7. 与伤者保持沟通在急救过程中,与伤者保持沟通非常重要。

鼓励伤者保持清醒和镇定,并告诉他们救援人员已经在路上。

通过与伤者的交流,可以提供安全感,并减轻他们的紧张和恐惧。

关于交通事故救援常识

关于交通事故救援常识

关于交通事故救援常识倘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在现场的人们除了应马上报警,第一时间呼叫120急救中心外,还需要怎么办呢?交通事故救援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关于交通事故救援常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关于交通事故救援常识“在自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帮助解救身边的人。

”钱医生强调,车祸互救的原则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先打120呼救,在救护车赶到前,再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1.常识:重伤员优先救助应急处理方法: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昏迷伤员应迅速解开衣领,采取侧卧位,以保证呼吸畅通,防止窒息。

2.常识:脊柱、脊椎受伤者不能随便搬应急处理方法:脊柱受伤后,不要随便翻身、扭曲。

应等待医生到现场救援。

搬运伤者时,最好有3名以上救护人员,平起平放将伤员移至硬木板上,要有专人扶住伤者的头部,使其与身体轴线一致,防止摆动和扭转。

3.常识:不要轻易给伤者喝水应急处理方法:对神志不清的重伤者,如果盲目地让他喝水,可能会把水喝进气管而窒息。

让麻醉后的伤者喝水,可能会造成胃部残留的液体反流误入气管而窒息。

4.常识:不同部位出血,止血方式不同应急处理方法:一般身体受伤出血,只要按压住伤口,简单包扎即可。

如果局部出现大量搏动性出血,且血液色泽比较红,很可能是动脉血管破裂,除了采用加压的方法外,还要用到包扎止血。

要是出现大片肌肉出血的严重状况,就要用到填塞的方法,应尽量找到干净的毛巾或衣物将伤处塞住并绑紧。

交通事故逃生的技能普通车祸应急处理方式:用手机或相机取证后,所有人前往护栏外的安全地带等待救援,不要站在路中跟对方理论,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车祸翻车应急处理方式:先迅速将车辆熄火,并且调整坐姿,四肢找寻支撑点确定身体固定后,慢慢放下身体,再逃生。

车门无法开启应急处理方式:敲侧窗玻璃时,要用小锤尖锐的一头用力敲打车窗边缘,而不是车窗正中央。

车辆落水应急处理方式:汽车落水后车门受到车外水压的作用,很难打开。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常识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常识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常识我们面对交通事故通常都会很慌张,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应急问题。

现在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一下道路交通应急常识。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知识1、车辆发生撞击事故前一瞬间,乘客要握紧扶手、椅背,同时两腿微曲用力向前蹬地。

车辆翻滚时,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减轻头部,胸部受到的冲击。

必要时司机应迅速躲离方向盘,抬起两脚,以免因受到挤压而受伤;2、行人、车辆出现险情或发生事故,应立即拨打122或者110报警电话,清楚表述案发时间、方位、后果等;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者其它特征,等候交通警察来处理;3、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到100米处设置警示标志;若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先行撤离现场回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4、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应表明事故车和人员位置。

同伴应检查伤者的受伤部位并采取止血、包扎或固定等初步救护措施。

注意保持伤害者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5、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上述情况,驾驶人员要迅速离开车辆,并尽可能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距离外放置警告标志,能够移动的机动车应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应急车道或服务区停放,以免二次事故的发生;6、若果伤员被挤压夹在事故车内,救助人不要生拉硬拖,应用机械拉开或切开车辆施救;车辆压住伤员,不要轻易开动车辆,应用顶升工具(如千斤顶等)或发动群众抬起车辆,再救出伤员;7、跳车时,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以防止跳车时被车挤压。

落地时,应双手包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抛开一段距离,避免二次受伤;8、车辆落水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在设法从安全的出口处离开车辆,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9、车辆撞损可能起火甚至发生爆炸,因此要尽快逃离车辆,必要时要用脚、肘甚至裹着衣物的拳头击碎车窗玻璃逃生,过路行人不要围观。

驾驶员急救知识

驾驶员急救知识

驾驶员急救知识一、引言驾驶员急救知识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伤员的急救需求,可能会拯救生命或者减轻伤害。

本文旨在提供驾驶员急救知识的标准格式文本,以匡助驾驶员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

二、常见急救知识1. 创伤急救- 切勿挪移伤者: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伤者没有生命危(wei)险并且没有其他紧急情况,应避免挪移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 控制出血:使用手套,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并保持压力,直到出血住手或者医务人员到达。

- 骨折固定:如果怀疑伤者有骨折,应尽量保持伤者的身体稳定,避免挪移受伤部位,并使用固定带或者可用的物品固定骨折部位。

2. 呼吸急救- 人工呼吸:如果伤者住手呼吸,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

先确认气道通畅,然后将自己的嘴对准伤者的嘴,用力吹气,使胸部抬起,然后松开嘴,让伤者呼气。

每分钟进行12-20次呼吸,直到伤者恢复呼吸或者医务人员到达。

- 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心脏住手跳动,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重复这个循环,直到伤者恢复心跳或者医务人员到达。

3. 中毒急救- 确认中毒原因:如果怀疑伤者中毒,应尽快确认中毒的原因,例如化学品、药物或者食物中毒。

- 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中毒情况,并按照医务人员的指示进行急救措施。

4. 意外伤害急救- 烧伤急救: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以降低烧伤程度。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覆盖烧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 窒息急救:如果伤者窒息,应即将进行背部拍击或者腹部挤压,以匡助伤者排出阻塞物。

三、急救知识的重要性1. 拯救生命:驾驶员急救知识使驾驶员能够在发生意外伤害时迅速采取行动,为伤者提供急救措施,从而拯救生命。

2. 减轻伤害: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防止伤情进一步恶化,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交通事故的急救常识
关于交通事故的急救常识一:1. 救护车在出现交通事故
时的正确行驶
一定要按照交通管理有关条例与规则行驶。

救护车的行驶车道.
救护车在行驶时,为本车行驶考虑一条能畅通的车道,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伤员,特别是对一些需立即动手术的伤员。

救护车在行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行车前方如出现障碍,应逐渐减速,而不要突然刹车,以防与后车碰撞。

(2)救护车应在离出事地点一段距离时就停下来,并尽可能停
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保证再度起动时车辆平稳,并仍靠右行驶。

(3)救护车必须打开警示灯、响装置,必要时司机可打开车门
以便及时观察。

另外,可将后车盖打开。

(4)确定事故地点后,离事故地点尽可能远些,并打亮三角警
告指示标志。

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至少距离事故地点100 米以外
就应出示警告标志。

(5)对迂回曲折的道路或者凹凸不平的小路,要细心注意障碍
物。

(6)对川流不息的车辆,应要求放慢车速行驶。

交通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协助处理。

(7)在高速公路上,要警惕因前面的汽车司机出于好奇而突然减慢自车速度而引起后车碰撞前车的事故。

2.从车行道上把受伤者拖出来把受伤者拖出,使其离开车
行道的方法。

3.从车内把受伤者拖出来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按图⑹所示将其从车内拖出。

4.如何抢救呼吸中断者
呼吸中断后,应立即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否则会由于缺氧而危及生命。

呼吸中断者的症状表现为无呼吸声音和无呼吸运动。

抢救方法:抬下颔角使呼吸道畅通无阻,这种措施在很多场合下对恢复呼吸起很大作用。

如果受伤者仍不能呼吸,那就要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如果上述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时,就要检查嘴和咽喉中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5.如何抢救昏迷不醒的受伤者可能产生昏迷的原因:
(1)天气炎热的原因。

(2)缺氧。

(3)各种原因中毒。

(4)暴力刺激大脑。

关于交通事故的急救常识二:减速伤
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 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
"等。

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

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
同时发生于一体。

因此,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

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

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

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

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

骨折处进行固定。

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 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地上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

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
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

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3、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员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关闭百叶窗和点火开关后,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

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

当人身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边滚动边脱去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好露在外面的皮肤和头发。

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离开汽车后,不要着急脱掉粘在烧伤皮肤上的衣服,大面积的烧伤可用干净的布单或毛巾包扎,如有可能尽量多喝水或饮料。

与此同时,没受伤的人员要尽快用灭火器、沙土、衣物或篷布蒙盖,使车辆灭火,但切忌用水扑救。

当司机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
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

如果车辆侧翻在路沟、山崖边上的时候,应判断车辆是否还会继续往下翻滚。

在不能判明的情况下,应维持车内秩序,让靠近悬崖外侧的人先下,从外到里依次离开。

否则,车辆产生重心偏离,会造成继续往下翻滚。

如果车辆向深沟翻滚,所有人员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

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防止跳车时被车体挤压,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

若在车中感到将被抛出车外时,应在被抛出车外的瞬间,猛蹬双腿,增加向外抛出的力量,以增大离开危险区的距离。

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车辆在行驶中一旦刹车失灵,乘车人绝不能盲目跳车。

因为司机会减挡降低车速,如减挡失败,司机应将车辆开到靠近山体的一边去,必要时用车体侧面与山体刮撞,所以,乘车人应该抓紧车内的固定物,以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

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

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司机和乘客维持5 至10 分钟,应首先使儿童、老人和妇女的头部保持在水面上。

若车厢内的水面大致相等、有空间时,应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如果岸边无人救护,掉到水里的人神志清醒,应尽量采用仰
卧位、身体挺直、头部向后,这样可使口、鼻露出水面,继续呼吸,如果是公共汽车或载有儿童的车辆,可手牵着手、牵着衣服、牵着脚,形成人链,一起脱离汽车逃出水面。

交通事故中的迎面碰撞,受到致命危险的主要是司机。

一旦遇有事故发生,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机一侧时,司机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踏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

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员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员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