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霞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
温暖民心的“姑娘书记”

温暖民心的“姑娘书记”作者:林晶晶来源:《党员生活·下》2018年第01期不久前,刚刚参加完十九大的许旭,迫不及待地回到社区,想与居民们分享参加盛会的喜悦。
“许书记回来了!我们的十九大代表回来了!”这天的八里岔社区,像过节般热闹,居民们兴高采烈地奔走相告。
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一百多位居民把会议室里挤得满满当当,不少人在会议室外踮着脚张望。
当许旭开始宣讲时,刚刚还热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
一种家人般亲切感和自豪感,弥漫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走不完的上班路“姑娘,我有个事你得帮我解决!”“许书记早呀,我有点事想跟你聊聊。
”每天清晨,许旭从家里出发,走到社区有15分钟的步行路程。
可与居民们一路家长里短聊来,顺带解决点鸡皮蒜毛的小事, 15分钟的路程足足能走上2小时。
“要是有人来办公室找不到许书记,我就让他们去社区转转,保准一找一个准。
”八里岔党委副书记虞拥军笑言,“许书记的岗位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上班路上。
”这“走不完”的上班路,许旭已经走了13年。
许旭出生农家,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大姐早嫁,身为二姐的她,成了家中的“小家长”,事无巨细地照顾弟妹们。
中专毕业后,她卖过菜、做过临时工,用并不富裕的收入供养弟弟妹妹上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苦和累我不怕。
”许旭笑着说。
1997年,她被推荐到随州市农科所,从事试验示范工作,每天跟农果蔬菜打交道。
“我在农村长大,种菜真是种腻了。
”许旭开着玩笑,其实她心里明白,自己喜欢搞服务又爱管“闲事”,更适合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2004年,依托棉花原种场组建的八里岔社区正式运转,急需社区干部,34岁的许旭心动了,主动申请到社区工作。
“社区的待遇可比农科院的差了不少,你咋想的?”大家都不理解许旭为什么要跑去一穷二白的八里岔社区“自讨苦吃”。
那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八里岔社区,“无资产、无资源、无办公场所”,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糟糕。
并且,伴随着老企业破产改制,1000多人失业,社区有大量的矛盾纠纷、难事琐事需要化解。
2024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2《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

2024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2《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谋求互利共赢》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认识到互利共赢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实现互利共赢。
在教材中,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互利共赢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对于互利共赢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认识到互利共赢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互利共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只有通过互利共赢,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互利共赢的概念。
2.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互利共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2.相关案例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些案例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互利共赢?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互利共赢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操练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的案例,还有哪些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互利共赢?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理解互利共赢的实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谋求互利共赢》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互利共赢的含义,认识到互利共赢的重要性,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谋求互利共赢。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互利共赢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互利共赢的原则,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互利共赢的含义,认识到互利共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互利共赢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互利共赢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互利共赢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互利共赢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运用互利共赢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互利共赢场景,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角色扮演剧本,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互利共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互利共赢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互利共赢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案例,提出解决方案,锻炼他们运用互利共赢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选取部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分享,让大家共同讨论,加深对互利共赢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的案例,还有哪些生活中的场景可以运用互利共赢的原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 《谋求互利共赢》 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 《谋求互利共赢》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谋求互利共赢》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理解互利共赢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如何谋求互利共赢。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共赢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合作和共赢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及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理解互利共赢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谋求互利共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共赢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互利共赢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难点:如何谋求互利共赢,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互利共赢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共赢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互利共赢的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案例材料:与合作、共赢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合作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合作?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合作共赢相关的案例,如企业合作、国家间的合作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双方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教师提问:“这些案例中体现了哪些互利共赢的原则?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FF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FF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飞窜.(chuàn)魁梧.(wú)恐吓.(hè)不省.人事(xǐng)B.顷.刻(qǐng)盘桓.(huán)戏谑.(xuè)呱呱..坠地(guā)C.熏陶.(tāo)勾.当( gòu)瞥.见(piē)顿开茅塞.(sè)D.筵.席(yán)拮据.(jū)撩.逗(liáo)间不容发.(fà)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取义成仁不屑置辩无精打采端祥B.千钧之力提心掉胆一气呵成鲁钝C.如坐针毡断章取义丰功伟迹嬉闹D.矫揉造作经世奇才腐草为萤濡养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去掉“通过”或“使”)B.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班级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加。
(把“增加”改为“增强”)C.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华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制造并设计了适合各个消费群体的产品,目前已经成功坐上国产手机厂商的头把交椅。
(将“头把交椅”改为“第一名位置”)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4. 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是编年体史书。
B.《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退休后重返黑土地 续写人生新篇章

退休后重返黑土地续写人生新篇章作者:晨光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5年第04期为了使40多年前插队落户的乡亲们过上富足生活,两位年过六旬的老知青,一个放弃高薪返聘的外企工作,告别九旬父母和出生不满百日的孙女;另一位带着患脑溢血半身不遂的丈夫,双双回到当年下乡的那片黑土地,分别担任村支书和种植合作社法人代表、董事长,带领村民走上现代化农业致富之路。
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乡亲们的赞扬,而她们也在释放余热和正能量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难以抗拒黑土地深情的召唤昔日知青还姐妹再次下乡“插队”2011年5月的一天晚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徐桔桔的手机响了,电话是当年的知青好友贾爱春打来的。
62岁的贾爱春性格直爽,风风火火,徐桔桔沉静内敛,做事颇有主见,性格反差很大的她们当年住在一个宿舍,成了最要好的姐妹。
从当年插队的那片黑土地返城多年,两人从未断过联系,友情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发浓厚。
2009年9月,贾爱春回到当年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黑龙江省逊克县奇克镇山河村。
让她难过的是,40多年过去了,乡亲们的日子过得依旧不好,原来的村成了屯,并入了另一个村子,乡亲们收入微薄,村民活动室也被征用,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村里这种情况,贾爱春便想为乡亲们做些什么。
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给乡亲们盖一间活动室。
在她的奔走下,2011年5月初,一座白墙红瓦的两层小楼建了起来,贾爱春为之取名“知青会馆”。
开馆那天,许多曾在此插队的知青闻讯赶来见证这一喜事,他们中大多是上海知青,徐桔桔当时被韩国一家企业聘用,无暇前来。
庆典期间,一位叫郭冬生的老人偷偷找到贾爱春,提了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要求:“你也看到了,山河村现在很落后,你能不能找一个上海知青来当村官,带着大家奔好日子!”听了这个请求,贾爱春心里一震。
她了解了一下,山河村不少上了年纪的乡亲们都有郭齐生老人的想法:想找一个有能力的上海知青带着他们奔小康。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识与修改(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识与修改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乡学校近十年的变化,既是四川教育发展的缩影,又投射出四川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性巨变。
B.汪德芬长期扎根于扶贫一线,她的扶贫历程挽救了很多濒临绝境的家庭。
C.美国政府要求欧洲盟友一同封杀华为5G项目,德、法两国公开拒绝,而且还被德国“翻旧账”回怼。
D.世界空间静电领域“奠基人”张丰认为,印度洋大地震起因是由宇宙场空间静电变异所致,“变异”“边缘”就在兰州。
2.下面是某单位下发的精神文明创建要求的部分内容,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B.小区附近的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无小广告乱张贴乱涂画,照明灯完好。
C.地面无积存的垃圾、纸屑、烟蒂、废弃物现象。
D.从大门口到小区楼栋口沿途有楼梯或有台阶的地方,设有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能够保证乘用轮椅者和老年人正常、安全通行。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电影《我要当老师》的天津首映是一场文化盛事。
②电影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彰显了教师职业的尊贵地位。
③通过这部影片,使观众体会到教师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④这是对电影艺术的精彩展示和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深入宣传与实践。
A.第①句B.第①句C.第①句D.第①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北京冬奥会成功闭幕后,学校开展了“话说冬奥”。
B.“停课不停学”期间,能不能做到自律、自觉、自立,是同学们在学习上成功的关键。
C.一场初雪如期而至,飘落到学校的各个角落,粉妆玉砌的校园让同学们怦然心动。
D.认真倾听完他那感人的报告和慈样的面容,在座的同学无不潸然泪下。
5.下列句子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传统戏剧进校园”宣传活动,使我校师生对戏剧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B.5月22日10 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经过精心设计,外形憨态可掬,深受大家喜爱。
烟台才女企业家徐春霞耕耘“福缘地”

烟台才女企业家徐春霞耕耘“福缘地”作者:侯泽萍来源:《中关村》2018年第07期“福缘地”这三个字,不仅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更饱含着企业矢志不渝的责任担当。
烟台福缘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传统的环保公司转型而来,核心团队长期致力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以及土壤修复等生态环保领域。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伟大号召后,徐春霞带领团队,尝试将环保的理念和方法植入到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解不断深化并积极投身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福缘地”人秉承“变废为宝”和“生态修复”的理念,以文化公司为核心,成立了烟台福缘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坚持植物酵素技术为核心,研发推出系列环保洗涤系列产品,创建国内首个“模块化绿色循环加工系统”,服务于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
目前,公司旗下有北京凯达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烟台福缘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马兰花开科技有限公司,“福缘地”像半岛明珠烟台的市花“紫薇”一样,万紫千红春满园,公司的植物酵素系列产品和服务农业的创新模式,不断收获着消费者的好评和当地百姓的夸赞。
不久前,我们借着徐春霞董事长来京参加北京中关村科技博览会的机会,再次采访了她;近日记者又奔赴烟台“福缘地”实地参观了现场。
今日“福缘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循环理念实践中”,“芝麻开花节节高”,更上一层楼,一个“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福缘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关村》:我们这次来“福缘地”采访,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这几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咱山东视察工作,胶东大地沸腾了……徐春霞:是啊!老百姓欢天喜地,大街小巷,开口闭口,都在传诵着习总书记的暖心话语。
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建设,让祖国大地不断地绿起来、美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 (第一课时 )
【课前导学】
(一)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合作意识,以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合作,养成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能力]
能正确地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理解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知识 ]你提出的问题是:
1.
2.
(二)课前准备
全班同学分成政治组、科技组、经济组、体育组、文化组、生活组等六个小组,搜集有关合作的资料、图片等,课上交流。
(三)自主学习,预习检测
1、环视我们的周围,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合作的场景。
在家庭、学校、社会,在生活中的每个地方,每个人总是与亲人、同学、同事或朋友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结成了这样或那样的合作关系。
可以说,合作,。
2、(1)生活需要合作。
合作是一种,也是一笔。
(2)合作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具有积极作用。
①通过合作,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彼此交流、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弥
补,提高。
同时,通过合作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合作中感受群体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等积极
的。
②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的成功。
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借助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往往可以使自己的获得成功。
同时要想把事业坚持到底,仅仅靠信念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有友情的滋润,这样才能在遭受挫折时得到鼓励,从中获得力量,进而有勇气迈向新的征程.
(3)善于合作,是的要求。
(一)设置情景,激情导课
寓言欣赏《天堂和地狱》
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什么不同,上帝带这个到一座房屋前,房屋有两扇门。
打开左边那扇门,看到里面的人正准备吃饭,他们使用的筷子长像竹杆那么长,当饭菜上平的时候,这些人都抢着夹菜自己吃,但由于筷子太长了,总是吃不了,只好干瞪眼。
而在右边那扇门里面的人也是用很长的筷子不断地夹菜吃饭,但他们却是由对面的人夹给自己,自己夹给对面的人吃,这样,吃得不亦乐乎。
上帝就说:“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把你从这个寓言中想到的道理,选择一个最能表达你的意思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A博爱 B自由 C平等 D公正 E合作
生答:。
点拨: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生活需要合作,因此,要求我们现在就需要树立合作意识,
生活之路更宽畅(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释疑解惑
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活动一:合作大家谈----感受合作
请政治组、科技组、经济组、体育组、文化组、生活组等六个小组,展示搜集的有关合作的资料,全班同学畅谈体会和认识,并作出总结: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探究:是否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来说,合作都比独自面对效果好?(举例说明)
点拨:在解决简单问题时,独自面对比众说纷纭的效率高;面对复杂问题,群策群力却比孤军奋
战更有效。
生活需要合作:
活动二:抓皮球----体验合作
老师准备好了一只小皮球,各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尝试:用两个手指去拿与五个手指去拿。
思考:用两个手指去拿与五个手指去拿有何差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你有何体会?
设问:我们的祖先靠什么成为万物之灵?又靠着什么创造奇迹?
总结: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
活动三:感悟合作
1、阅读P61材料,思考:张艳、陈刚和耿杰三人联合办报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上的合作对自己的学习和品德修养有什么帮助?
2、回想一下,自己与他人进行过哪些合作?自己从与他人的合作中收获了什么?
(参考教材P62页)
总结:合作(1)可以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等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3、阅读美国学者朱克曼的研究故事,以及“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的诞生(教材P69页)
分组讨论:两则材料表明了什么?为什么个人事业成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项任务的完成中合作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三)总结概括,升华认知
与同学交流对科技领域“神七”成功发射的幕后故事以及体育领域2008年奥运会印象最深的团队合作故事的感受。
朗读小诗“我要合作”(教材P63页)
【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一、看谁选得对
⒈下列关于合作的观点,正确的是()
A.国家之间既要竞争又要合作B.家庭内部不需要分工合作
C.与别人合作是无能的表现D.国家强大了就不需要合作
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这句话是说()
A.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B.合作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C.有了合作,就拥有了一切
D.合作学习能弥补知识的不足
⒊考试时,小华把答案给小明抄。
这样做()
A.是合作精神的体现
B.是违纪行为,不利于他们的进步
C.是真挚友情的表现
D.能使他们共同提高成绩
⒋学习中的互相合作()
①会使学习差的同学养成不动脑的习惯②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和才干③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水平④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个人的学习成绩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A.任何人要顺利完成工作都需要合作
B.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C.好汉之间不需要合作
D.好汉其实是徒有虚名的
⒍波音747飞机上的450万个零部件是由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万个中小企业参加协作、分工生产出来的。
这强调了社会化大生产仍然需要()
A.斗争
B.合作
C.竞争
D.发展
二、知识探究:
7.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
”
⑴萧伯纳的话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⑵请你说出几句与这段话表达相同意思的谚语或警句。
⑶说一说,今后你在学习上的打算。
8. 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梦之队”输光了,美国篮球再也不神了。
尽管在两年前的世锦赛上美国队“不可战胜”的神秘面纱就被撕去,但本届奥运会上输给小国波多黎各队,而且是大输不是小负,却使美国篮球脸面丢尽、威风一落千丈。
拥有超级球员,个个技术精湛的美国篮球队输球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