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院交接流程(新)
产房与病房交接流程

产房与病房交接流程产房与病房交接流程是指在医院中,将产房的孕妇和新生儿转移到病房的过程。
这个交接流程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护理。
下面是产房与病房交接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一、交接前准备1. 产房护士将整理好孕妇和新生儿的病历、医嘱、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确保完整和准确。
2. 病房护士提前准备好病床、床单、被子、毛巾等生活用品,并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整洁。
3. 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进行沟通,确认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包括病情、饮食、用药等,以便做好交接准备。
二、交接过程1. 产房护士将孕妇和新生儿的病历、医嘱等资料交给病房护士,并进行详细的口头交接,包括孕妇的分娩过程、新生儿的出生情况、产后处理等。
2. 产房护士将孕妇和新生儿转移到病床上,并与病房护士一起确认孕妇和新生儿的身份信息,确保无误。
3. 产房护士将孕妇和新生儿的生活用品和个人物品交给病房护士,并进行登记,确保物品的完整和安全。
4. 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一起进行体温测量、血压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三、交接后工作1. 病房护士将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及时记录在病历中,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流,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 病房护士根据孕妇和新生儿的医嘱,合理安排饮食、用药和护理措施,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协调。
3. 病房护士定期观察和记录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 病房护士与产房护士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共同制定和调整护理计划。
四、交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1. 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在交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问题和疑虑。
2. 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要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流程,确保交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要保持专业素质,尊重孕妇和新生儿的权益,保护他们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4. 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要随时关注孕妇和新生儿的需求和意见,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匡助。
新生儿室与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与对方护士将病人送入病房,在床边简单交班,共同 查看患儿皮肤情况和各管道情况,然后在护士办公室 再次交接班,核对转送的口服药和输液,交待对方应 注意的情况和注意事项,并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护士单独值班时可由值班医生护送病人,但应在护理 记录中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尤其是病人的皮肤情况 并在电话中与对方交班;如有必要应在下班后前往该 科进行床边交班。
55
新生儿室与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 转出医嘱
明确病人 转往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
责任护士书写 护理交班记录
责任护士 转送病人
床边交班
备注
主班护士处理临时医嘱“转 XX 科”,核对住院费用, 需退药时进行退药处理。
主班护士通知对方科室做好准备,并简单交待病人的 情况,通知责任护士做好转出准备。
根据病人情况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单,详细记录病人有 无皮肤破损、褥疮等,如应详细记录范围、深度等; 整理病历(将病人所有资料整理好),准备好病人未执 行的治疗和服药。填写转科交接登记本。
产房与病房交接班规范流程

产房与病房交接班规范流程一、背景介绍产房与病房交接班是医院产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为了确保交接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标准化的交接班规范流程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交接班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
2. 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连续护理,避免漏诊漏治。
3. 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三、交接班流程1. 时间安排交接班时间应在早上8:00和下午2:00进行,确保医护人员的交接班时间充足。
2. 交接班人员产房交接班由产科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病房交接班由产科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完成。
3. 交接班地点交接班地点应选择在专门的交接班室或者专用的交接班区域,确保环境安静和私密。
4. 交接班内容(1)产房交接班内容:a. 孕妇信息:包括孕妇姓名、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等。
b. 分娩过程:包括分娩开始时间、宫缩情况、胎心监护情况等。
c. 分娩结果:包括新生儿性别、Apgar评分、出生体重等。
d. 分娩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情况。
e. 产程用药:包括催产药物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f. 产程操作:包括阴道检查、破膜、导尿等操作情况。
g. 产程特殊情况:包括胎儿窘迫、羊水污染等情况。
(2)病房交接班内容:a. 孕妇信息:包括孕妇姓名、孕周、分娩方式等。
b. 产后护理:包括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情况。
c. 新生儿护理:包括新生儿喂养、体温监测等情况。
d. 用药情况:包括产后用药和新生儿用药情况。
e. 产后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
f. 产后康复:包括产后恢复情况和产后康复指导。
5. 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应由交接班人员共同完成,包括交接班时间、交接班人员、交接班内容等。
交接班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医疗文书的一部分。
6. 交接班确认交接班人员在完成交接班后,应进行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全文结束》》年10月16日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禁在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3、婴儿交接时严禁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4、交待家属带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及两苗接种,出生后20天内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名(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6、做好新生儿交接登记,确认无误家属与交接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1、为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产房新生儿出生后佩戴“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做为确认新生儿身份的依据。
产房与病房交接班规范流程

产房与病房交接班规范流程一、交接班前准备1. 交接班时间:每日早、晚各一次,分别为早班交接和晚班交接。
2. 交接班地点:产房办公室或指定交接班区域。
3. 交接班人员:产房护士长、产科医生、病房护士长、病房护士。
二、早班交接班流程1. 早班交接班开始时间为上午8点。
2. 产房护士长与产科医生将昨晚及今早的重要情况进行汇报,包括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手术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
3. 产房护士长将产妇及新生儿的相关资料整理并交给病房护士长,包括产妇的产程记录、新生儿的喂养记录等。
4. 病房护士长与病房护士将昨晚及今早的病情进行汇报,包括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
5. 病房护士长将病房的相关资料整理并交给产房护士长,包括产妇的护理记录、新生儿的喂养记录等。
6. 产房护士长与病房护士长共同核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药物使用情况,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交接班结束后,产房护士长与病房护士长签字确认,交接班记录由产房护士长保存。
三、晚班交接班流程1. 晚班交接班开始时间为下午8点。
2. 产房护士长与产科医生将下午及晚间的重要情况进行汇报,包括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手术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
3. 产房护士长将产妇及新生儿的相关资料整理并交给病房护士长,包括产妇的产程记录、新生儿的喂养记录等。
4. 病房护士长与病房护士将下午及晚间的病情进行汇报,包括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
5. 病房护士长将病房的相关资料整理并交给产房护士长,包括产妇的护理记录、新生儿的喂养记录等。
6. 产房护士长与病房护士长共同核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药物使用情况,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交接班结束后,产房护士长与病房护士长签字确认,交接班记录由产房护士长保存。
四、交接班注意事项1. 交接班时,产房护士长和病房护士长应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2. 交接班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无关人员。
病人交接流程

(1)ICU 与病房转接流程
(2)病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 说明
(3) 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说明
⑷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流程流程说明
(5)急诊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说明
⑹急诊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⑺急诊与ICU转接流程
流程
⑻手术室与ICU转接流程
⑼手术室与麻醉后检查治疗室(PACU)转接制度
(10)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11)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流程
通知择期手术患者
了解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无慢性病,药物不良反应等 患者基本信息,有无饮水及进食,有无感冒等 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病人一起核对患者
医生开具手术医嘱 手术室准备手术(手术通知单) 认真核对医嘱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 病房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及护理记录
进行术前宣教及术前准
携带手术中所需用品 如病例,药品,胸片、CT 等 做好交接记录 如术前针的名称,生命体征等 患者进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
心理护理,减少焦虑,做好术前准备。
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

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新生儿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专门负责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和护理。
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
1. 新生儿接收当新生儿出生后,首先由产科医生进行初步的检查和护理,然后将新生儿送往新生儿科。
在新生儿科,护士会进行详细的接收工作,包括记录新生儿的基本信息、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等,以及进行初步的健康评估。
同时,护士会询问父母关于新生儿的家族史和孕期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2. 新生儿健康评估在接收工作完成后,医生会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这包括对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肌张力、反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
医生还会检查新生儿的眼睛、耳朵、口腔、颈部、心脏、肺部、腹部和生殖器官等器官,以确保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新生儿护理在健康评估完成后,护士会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
这包括为新生儿进行清洁、更换尿布、喂养、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的生理指标等。
护士还会指导父母正确地护理新生儿,包括喂养、睡眠、洗澡、换衣服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同时,护士会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4. 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新生儿科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血液、尿液等样本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新生儿可能患有的遗传代谢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等疾病。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5. 家庭护理指导在新生儿即将出院时,护士会对父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这包括如何正确喂养新生儿、如何给新生儿洗澡、如何更换尿布、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指导。
护士还会向父母介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常见健康问题和处理方法,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6. 合作与沟通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中,医生、护士、家属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至关重要。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WORD格式整理关于印发《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的通知各科室: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2013 年10月16日专业技术参考资料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禁在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3、婴儿交接时严禁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4、交待家属带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及两苗接种,出生后20天内做新生儿疾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