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丰收的秋天》
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

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丰收的秋天》章节,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季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学习秋天的诗歌和故事,以及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及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体验、实践,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丰收的农作物图片、秋天的诗歌音频、故事书、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户外秋天的景象,如树叶变黄、落叶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丰收的农作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
(2)讲述秋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特征。
(2)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关于秋天的故事或诗歌。
4. 诗歌学习(5分钟)(1)播放秋天的诗歌音频,让幼儿跟读。
(2)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5. 手工制作(10分钟)(1)发放手工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指导幼儿动手制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中的秋天故事。
(2)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丰收的秋天》2. 内容:秋天的特征:树叶变黄、落叶、丰收等。
秋季农作物:稻谷、玉米、南瓜等。
秋天的诗歌:《秋天的信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秋天2. 答案要求:幼儿需用画笔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如树叶、农作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秋天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丰收的秋天》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丰收的秋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美丽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丰收的秋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与丰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和观察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认识秋天的农作物和果实。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秋天美丽景色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秋天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如“金黄的稻谷”、“硕果累累”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秋天的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丰收的果实模型、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学生学习秋天的词汇和句型,如“金黄的稻谷”、“硕果累累”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秋天景色,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描述秋天景色的例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彩笔和画纸描绘出秋天的景色。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秋天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丰收的秋天》2. 主要内容:秋天的词汇:金黄的稻谷、硕果累累、丰收等。
秋天的句型: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稻谷成熟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秋天景色,用彩笔描绘出来,并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秋天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歌、故事等,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认识常见的丰收果实。
2.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秋天的果实,体验丰收的喜悦。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丰收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秋天的果实、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环境布置:营造丰收的氛围,如挂上果实图片、设置丰收角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秋天的果实,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秋天的知识。
第二环节:主题活动1.故事分享(1)教师讲述《丰收的秋天》故事,让幼儿了解秋天的丰收景象。
(2)邀请幼儿谈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他们感受丰收的喜悦。
2.观察实践(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果实,如苹果、葡萄、柿子等。
(2)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果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手工制作(1)教师出示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果实模型。
(2)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果实作品。
4.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让果实更好地生长。
(2)邀请各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秋天的变化,分享丰收的喜悦。
2.环保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捡拾垃圾等。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秋天果实的认识。
2.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绘画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秋天的美好,认识丰收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收获的秋天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收获的秋天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大班收获的秋天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大班收获的秋天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收获的秋天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知识技能目标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⑵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⑶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3、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诵读法。
⑵品析语言美,想象画面美。
⑶与课后《秋景》(美国狄金森)及其他写秋的诗句作比较阅读。
着重品析在内容、感情、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教学重点)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录音机。
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吟咏古诗,走进秋天1、导入新课: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
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
同学们知道哪些咏秋的诗句?(学生背诵诗句。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是豪迈的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是寂寥的秋。
秋天还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深情的怀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幻灯展示)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重庆万州人。
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作出版诗集《汉园集》,1937年出版散文集《画梦录》。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
大班语言教案丰收的秋天(通用

大班语言教案丰收的秋天(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丰收的秋天》。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节“秋天的色彩”,详细讲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和色彩,以及农作物丰收的景象;第二章节“秋天的故事”,通过讲述勤劳的农夫和丰收的果实,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丰收的农作物。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
教学重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丰收的农作物,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丰收的果实图片、秋天的风景画、农夫劳作图、故事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秋天的风景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中的内容,引导幼儿发现秋天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实图片,讲述农夫辛勤劳作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丰收的农作物,并学习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4. 小组讨论(10分钟)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扮演农夫、果实等角色,加深对秋天丰收景象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丰收的秋天》2. 板书内容:秋天的颜色:金黄、橙黄、红色、绿色等丰收的农作物:稻谷、苹果、柿子、葡萄等描述秋天的句子:例句:“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的地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秋天,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金黄色的稻田,稻谷熟透了,弯弯的像小河一样。
秋天真美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农田,实地观察丰收的景象,加深对秋天农作物的认识。
组织幼儿开展“秋天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幼儿收集关于秋天的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能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交谈。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二、活动准备:1、幼儿多次了解过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获许多的水果、蔬菜,并知道其中的一些名称。
2、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3、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丰收的季节”展览。
三、活动过程:(一)自由探索。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你们喜欢秋天吗?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对秋天的认识)。
(二)引导发现。
1、观看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谈话,拓展话题。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小结: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一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2、秋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在别人谈话过程中,积极参与谈话和补充谈话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知道秋天是各种植物收获的季节。
)(三)交流讨论。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的名称、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交谈,提醒幼儿围绕话题轻声谈话,不影响别人。
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体裁的文字美。
2、体验秋天的优美景致以及庄稼丰收的喜悦。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体裁的文字美。
活动难点:体验秋天的优美景致以及庄稼丰收的喜悦活动准备:1、秋天的图片一副,秋天各种果子成熟的图片2、字卡:丰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节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主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2、你觉得这幅画面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致?说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3、你觉得秋天美吗?美在哪里?三、幼儿学习诗歌《丰收的秋天》四、学习词语:丰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节五、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1、秋天的稻田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2、出示秋天果子、庄稼成熟的图片,让幼儿感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丰收的秋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丰收的秋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美丽的季节》中的《丰收的秋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丰收景象,学习描述秋天景色的词语,通过故事和儿歌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色。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色,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重点: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丰收景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丰收的果实图片、故事课件、儿歌录音、画纸、彩笔。
幼儿准备: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户外秋天的景色,引导幼儿说出秋天到了,果实丰收的观察发现。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丰收的秋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述的秋天景色和丰收景象。
3.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丰收的果实图片,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图片中的果实,如:金黄的稻谷、红彤彤的苹果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找秋天”的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找出与秋天相关的物品,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5. 儿歌学习(5分钟)播放儿歌《丰收的秋天》,带领幼儿学唱,感受秋天的美好。
6. 绘画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景色,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7. 分享交流(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伴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丰收的秋天》2. 内容:秋天的季节特征丰收的果实描述秋天的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秋天景色,并用词语描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对秋天景色的描述能力,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秋天的足迹,收集秋天的果实,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

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丰收的秋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学习秋天的风俗习惯,以及培养幼儿对秋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认识秋天的农作物,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秋天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秋天的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重点:培养幼儿对秋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以及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丰收的秋天挂图、农作物模型、秋天的故事书、音乐CD、绘画材料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天空、气温等方面的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秋天特征,讨论秋天的农作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挂图和农作物模型,讲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播放秋天的故事书和音乐CD,让幼儿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秋天的氛围。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2)开展“秋天的农作物”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引导幼儿思考秋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讨论如何关爱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丰收的秋天2. 内容:(1)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变色、气温降低、天空晴朗等。
(2)秋天的农作物:稻谷、玉米、南瓜、苹果等。
(3)秋天的风俗习惯:中秋节、重阳节、秋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秋天请幼儿用彩笔、贴纸等材料,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景象。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完成一幅秋天的画作。
2. 作业题目:秋天的农作物请幼儿用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秋天的农作物模型。
答案:根据所学的农作物知识,完成一个农作物的手工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丰收的秋
天》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体裁的文字美。
2、体验秋天的优美景致以及庄稼丰收的喜悦。
活动重点:
欣赏诗歌体裁的文字美。
活动难点:
体验秋天的优美景致以及庄稼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秋天的图片一副,秋天各种果子成熟的图片
2、字卡:丰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节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你觉得这幅画面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致?说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3、你觉得秋天美吗?美在哪里?
三、幼儿学习诗歌《丰收的秋天》
四、学习词语:丰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节
五、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1、秋天的稻田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2、出示秋天果子、庄稼成熟的图片,让幼儿感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3、教师小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