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论

合集下载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述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述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述近现代文学是日本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涵盖了明治时期至今。

在这一时期,日本经历了西方现代化的冲击和现代社会的变革,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概述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主要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与特点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引入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其中包括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

在这个时期,受到欧美启蒙思想和浪漫主义的影响,近现代文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现实主义的兴起: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相比,近现代文学更加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以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为基础,以此反映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的真相。

2. 文学形式的多样性:近现代文学中,文学形式的多样化成为一种显著特点。

除了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还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如短篇小说、散文、自由诗等。

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近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阶级差距和性别问题等,通过文学作品呼吁社会改革。

二、代表作品1.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人们的虚伪和空虚,对日本社会的伪善现象提出了批评。

2. 森鸥外的《舞姬》:这是一部以歌舞伎舞蹈剧场为背景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挣扎。

3.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描写了男主人公与一位伊豆舞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对爱情的探索。

4. 大岛纯的《绿与黑》:这是一部反映农村社会和资本主义冲突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和人性的脆弱。

三、对社会的影响近现代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其次,近现代文学的揭示和批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进而推动了社会改革和人们的觉醒。

此外,近现代文学也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影响。

《日本近代文学家名著导读》笔记

《日本近代文学家名著导读》笔记

日本近代文学家名著导读第1讲日本近代文学的概况与特色近代文学的概念:通常日本把明治(1868-1912)、大正(1912-1926)、昭和(1926-1989)的时代称为“近代”,本公开课使用的“近代”的概念指1868-1989的时间段。

1.为何要学日本文学1)语言与文学密不可分日本近代人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生存意义追求、价值取向等等。

2)日本文学从古典名作《源氏物语》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都是世界文学鲜艳的花朵3)学习日本文学,可以使读者学人生、习教养、长知识、拓视野4)日本文学在思想意识、人生理想、处世方法、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文化风俗方面,影响过几代人。

(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等)5)日本文学是一门致知的学问,可以通过对它的学习提高思辨力、审美鉴赏能力等。

2.年号。

明治元年 1868年大正元年 1912年昭和元年 1926年平成元年 1989年3.日本近代文学发展概况前期:1868(苏维埃政府成立)-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期:1918~1970s1)明治元年-明治18年:明治初年代和十年代文学戏作文学/通俗文学(江户时代的通俗文学)启蒙文学、2)明治19年-明治39年:明治的二、三十年代文学3)明治39年-45年-大正末年:明治40年代、大正文学写实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砚友社:红露时代)翻译文学、政治小说浪漫主义文学(森鸥外)自然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强调告白)、反自然主义文学(耽美主义/唯美主义、理想主义(森鸥外、夏目漱石)、白桦派(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有岛武郎)、新思潮派/新现实主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日本最早的国粹主义者提出的口号:和魂洋才4)昭和元年-昭和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前、战中文学【文学史角度,并未留下太多好作品】既成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战后派文学、新感觉派、艺术派文学(如果我们把无产阶级文学说成是革命的文学,艺术派就是文学的革命)、新心理主义5)昭和21年-昭和40年:战后文学太宰治《斜阳》,“斜阳族”、“无赖派”生:哪一个年代的文学最为辉煌?前20年,从封建主义(江户时代)到近代:摸索阶段(新生儿-儿童时代)第二个时代:开始走向青年时代第三个时代:壮年时代(优秀作家最多、优秀作品流传最多)第四个时代:甚至是“不毛时代”第五个时代:最容易体现多元化4.近代文学有什么特点?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日本近代文学概说

日本近代文学概说

二葉亭四迷
彼は逍遥の考えに共鳴し、さらに写実主義を唱 逍遥の えに共鳴し さらに写実主義を 共鳴 写実主義 える根拠 目的を明確にした 小説総論』 根拠と にした『 える根拠と目的を明確にした『小説総論』を発表 した。 したその理論 浮雲』 具体化した 理論を したその理論を『浮雲』に具体化した。近代文学 のスタートとなった。 のスタートとなった。 四迷は当時の不安な社会を 四迷は当時の不安な社会を写し出し、それぞ れの人物 正確や心理を かく描写して、 人物の 描写して れの人物の正確や心理を細かく描写して、近 代写実小説の先駆となった。 代写実小説の先駆となった。 となった
擬古典主義
維新以後の極端な欧化主義の反動で、維新以前の
日本文化を懐かしむ復古主義の風潮が生まれた。硯 友社のメンバたちは写実的な人間描写の中にも、西 鶴や近松など江戸文化の影響を感じさせる作品を発 表した。紅葉は雅俗折衷体を用いて『二人比丘尼色 懺』を著し、『伽羅枕』『三人妻』を発表し、『多情多恨』 で「である調」の文体を確立した。財力が力を振るう時 代の到来を敏感にとらえた『金色夜叉』において声望 をいよいよ高めた。
西洋の近代文学をふまえた日本の最初の 西洋の近代文学をふまえた日本の最初の小説論 をふまえた日本 小説神髄』 発表した した。 『小説神髄』を発表した。 この小説 小説は 作者が日本の伝統的な戯作文学と この小説は、作者が日本の伝統的な戯作文学と 西欧の しい小説 小説の いを探って、全九冊と 西欧の新しい小説の違いを探って、全九冊と書か れたものである。 れたものである。 小説の主脳は人情なり 世態風俗これに なり、 これに次 小説の主脳は人情なり、世態風俗これに次ぐ 勧善懲悪的な文学観を排斥し 勧善懲悪的な文学観を排斥し 文学の独自性を主張し 文学の独自性を主張し 写実主義を 写実主義を唱える

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七章

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七章

(4)强调破坏既成事物,其真义是从精神中发现物质,从理想中发现现 实,以洞察被文明、精神和理想包裹的自然、物质和现实,进而认知 人生。 评价 ① “科学”人性观是后期自然主义作家反封建的武器,但又使作家对现 实感到绝望,使解放的志向跌入挫折和悲观世界之中。 ② 过于求“真”,使小说成为平板的事实记录。 ③ 过分暴露人性黑暗陷入绝望,偏离自我确立,走向自我否定和颓废。 同时对性欲赤裸的描写伤及作品“美”的追求,“真”与“美”不相 融合,文学渐失魅力,降至官能水平。
2、“自传小说三部曲”—《生》、《妻》、《缘》 (1)《生》
①不落美化骨肉亲情俗 套,写母亲实态。 ②描写家庭纠葛,旨在 捕捉人生侧面,从被蔑 视为不道德并被作为丑 而摒弃的领域里,寻觅 内心自然。 ③“平面描写”手法, 描写所见所闻的事实。
(2)《妻》、《缘》
三、“露骨描写”论、“平面描写”论 1、“露骨描写”论 田山花袋在《<野花>序言》和论文《露骨的描写》中提到“客观描 写论”和“无技巧”主张,强调文学不应该是“镀金文学”,必须 “露骨”、“真想”、“自然”。作家要贯穿旁观描写方法,不要 深入人物内心。 2、“平面描写”论 “平面描写”是作者不加入任何主观,也不说明任何内部的现象, 仅是平面地描写自己的现实的经验,也可以说是印象式地无私念地 以旁观的态度来描写客观的自然。以作者的理解就是:“即使是对 客观的事像,也不介入其内部,同样也不介入人物的内部精神世界 ,只把自己所经历所见闻的现象如实的描写出来。也就是说,平面 的描写是主眼。”
第四节 德田秋声
一、生平及创作 二、作品分析 三、印象式描写
一、生平及创作 1、作家生平 德田秋声(1871~1943),日本小说家。原名末雄。生于金泽市一个没 落的士族家庭。曾在书店工作,后从尾崎红叶学习写作,风格受砚友 社影响。与泉镜花、小栗枫叶、柳川春叶并称“红叶门下四金刚”。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新家庭》、长篇小说《足迹》及未完成的长篇小 说《缩图》,都有自然主义倾向。与正宗白鸟、田山花袋、岛崎藤树 并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四巨匠。 2、创作实绩 1908年发表中篇小说《新家庭》,按照自然主义的主张,勾画一对市 井夫妇平庸生活的灰色图画。 《足迹》(1910),以妻子为模特,写了一个信州乡下到京都打工的 女儿的路程。 《霉》(1911)、《糜烂》(1913)、《粗野》(1915)等中长篇小说中 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其中《粗野》是作者前期文学活动 的顶点,“自然主义文学金字塔”。 1941年发表最后一部作品《缩图》,成为后期文学活动的顶点力作。

日本近代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日本近代文学始于19世纪末的明治时期,其发展与日本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日本开始与西方接触,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科技、制度和文化,这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治时期的初期,受政府倡导,一些作家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使其在日本流传开来。

同时,他们也开始创作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作品,这被称为“新体制文学”。

其中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岛崎藤村的《绘图》和田山花袋的《荒潮》等作品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剖析了明治社会的种种问题,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对于日本文学而言,明治时期的新体制文学标志着现代小说的诞生和发展。

20世纪初,日本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时期。

有一派作家试图通过呈现生活的细节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描绘,挖掘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一派作家被称为“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有菊池寛和川端康成等人。

他们注重自然的描绘和人性的探索,作品充满细腻的情感和哲思。

与之相反,还有一派作家将目光投向了社会问题和日本历史的探讨,这一派作家被称为“社会派作家”。

他们的作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公和剥削,并提出了对社会状况的改善和人民疾苦的呼吁。

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宰治,他的作品《人间失格》通过对一个自毁心灵的描述,揭示了战后社会中的绝望和无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文学经历了一次新的变革。

在废核运动和反战情绪的影响下,文学家开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类存在的反思。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以诗人北原白秋为代表的“反战文学”作家。

这些作家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对和平的呼吁,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惜,并通过自然的描绘和对爱与和平的探索,寻求克服战争带来的恶果。

另一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日本文学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群年轻作家开始以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表达为主题,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孤独、焦虑和迷茫的形象。

这些作家的代表作包括三岛由纪夫的《春琴抄》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说PPT课件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说PPT课件
◆翻译小说: 《花柳春话》、《八十天环游地球》
◆自由民权运动与政治小说: 矢野龙溪《经国美谈》 东海散士《佳人之奇遇》 末广铁肠《雪中梅》
2019/11/10
优质
3
二、明治二、三十年代(文学觉醒与实践的时代)
写实的深化:
二叶亭四迷《浮云》等
拟古典主义 砚友社: 尾崎红叶《金色夜叉》等
幸田露伴《五重塔》等
优质
11
《我是猫》
夏目漱石190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是一
部具有独特形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
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
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
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
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
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
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
2019/11/10
优质
9
白桦派(理想主义):
武者小路实笃《友情》 有岛武郎《某女》(或る女) 志贺直哉《于城崎》(城の崎にて)
《暗夜行路》 长与善郎《青铜的基督》
新现实主义(新思潮派、技巧主义):
芥川龙之芥《鼻》、《罗生门》、
《地狱变》、《河童》
菊池宽《远离恩仇的地方》
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
2019/11/10
剧。《舞姬》被誉为日本浪
漫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优质
7
三、明治末期-大正末期(文学成熟和多样化的时 代)
日本自然主义与“私小说”萌芽:追求感情的自然和最直接的经验, 模式为暴露隐私。主张文艺的“无理想”、“无技巧”、“无解 决”。
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 岛崎藤村《破戒》 田山花袋《棉被》(蒲団) 石川啄木《一握沙》、《悲哀的玩具》

日本近代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

啓蒙思想家たち
・当時の最も新しい知識人である洋学者グループに よって明六社が設立された。 1.はじめ「森有礼」 2.中心「福沢諭吉、西周」 3.また「中村正直」 ・彼らは「明六雑誌」を創刊し、学術団体として広く国 民の教育啓蒙に貢献した。
・明治十年代に入ると、思想の新しい焦点と活気は 自由民権運動の方に移り、啓蒙文学は新しい段階と しての「政治小説」の時代に入る。 ・また、文学啓蒙として西欧の文学観念や文学形式 の紹介とその移植・土着化など、様々なこころみが 代後期に行われた読本· 黄表紙· 洒 落本など、娯楽小説類の総称。 黄表紙というのは、江戸時代半ば頃から流行した、絵 入りの滑稽な読み物である。 洒落本というのは、江戸後期、主として江戸市民の間 に行われた遊里 文学。会話を主な内容とし、遊里の事情や恋のてくだ を写実的に書いた「うがち」の手法が特色である。
政治小説
・明治十年代、自由民権運動が高まった。それとともに政 治に関する翻訳も多く行われた。翻訳は政治小説の源流 となった。政治小説とは、政治上の啓蒙、主張、宣伝、風 刺などをその目的とする小説である。 ・政治小説は強力な現実内容を持っている。 ・その文体は古風な漢文体を主体とするもので、人物も類 型的に描かれていなかったために、近代的な文学へと発 展する道を閉ざされていた。
李、森、这场辩论,看起来似乎主要是围绕着要不要改革 服装的问题,实际上却表现了当时中日两国统治者对待社 会改革和东西文化,在观念认识和心态上的重大差异。十 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中日两国统治集团都进行了以 “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近代化改革运动,即中国的洋务运 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个同时相起的运动成效却相 差悬殊,甲午战争,巳见分晓。李鸿章的这种态度除了说 明洋务派企图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本集团既得益外,也反 映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崇古、崇祖、重义轻利、空谈义理 不讲实效的传统观念以及由中华文化优越感而对外采文化 所产生的排斥力。推动改革的深入,必须先要转变思想观 念,一百多年前李鸿章与森有礼的这一场辩论,很值得我 们回味和深思。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论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论

——豆瓣书评
芥川龙之介作品之美,亦建立在人性的丑态毕露上。
说是丑态,却与善恶之道德评价无关。它只管尽职尽责
地反照人类的心灵,那人性最幽深处的光怪陆离。它只 求再深入一点,再广阔一点,不肯回避,不能矫饰。最
后,才看到了那释迦瞑目不语般的悲悯。
人的内心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无疑,没有 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 挣脱出来,却又因此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说得夸张 一点,甚至出现一种想使之重新陷入不幸的心理。于 是,不觉之间开始对其怀有某种敌意,尽管是消极的 敌意。
樋口一叶《青梅竹马》❉❉❉❉❉
“从这时候起,早晚就吹来瑟瑟的秋风,怀炉碳也代 替了上清店的蚊香。石桥附近田村商号磨粉的声音,都仿 佛带着一缕缕的哀愁。在花街拐角,海老妓楼的大时钟的 响声,也缓缓地传来了凄凉的调子。日暮里发出长年不熄
的火光,人们一想到那是烧骨的烟,就会感到无限凄凉;
走过堤坝旁的小径时,馆子后楼传来哀怨的三弦声,使人 不禁停住脚步,抬头倾听,原来是仲之街的艺妓在施展她 的妙技,唱着:蒙你垂怜,同衾枕——这样很平常的歌曲, 也不知道为什么使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个妓女出身的女
西に疲れた母あれば 行ってその稲の束を负い 南に死にそうな人あれば 行ってこわがらなくてもい いといい 北に喧哗や诉讼があれば つまらないからやめろとい い 日照りの时は涙を流し 寒さの夏はおろおろ歩き みんなにでくのぼーと呼ば れ 褒められもせず 苦にもされず そういうものに わたしは なりたい
《银河铁道之夜》❉❉❉❉❉
潮中,基次郎的作品只不过是描写一个宿疾缠身的青年
之心像,内容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心境变化而已。 基次郎的作品为何能深受后世人喜爱,可能是他的 作品不受一般阶级社会观念的影响,纯粹追求刹那的错 觉与瞬间的心情变化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的走向
战前(1927-1945) ◆无产阶级文学: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 ◆新感觉派: 横光利一《旅愁》
(新奇华丽的词语、虚无颓废的色彩、破坏性的思想)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国》
(日本古典的幽雅纤细加西方新心里主义、意识流的影响)
◆新兴艺术派: 梶井基次郎《柠檬》
战后(1945-) ◆无赖派(新戏作派): 太宰治《斜阳》 坂口安吾《白痴》 ◆战后派:
◆唯美派(后期浪漫主义):
小说: 永井荷风《法兰西物语》、《比试》(腕くら べ) 谷崎润一郎《纹身》(刺青)、《痴人之爱》、 《细雪》 诗歌: 北原白秋《邪宗门》 佐藤春夫《殉情诗集》 萩原朔太郎《吼月》(月に吠える)
◆白桦派(理想主义):
武者小路实笃《友情》 有岛武郎《某女》(或る女) 志贺直哉《于城崎》(城の崎にて) 《暗夜行路》 长与善郎《青铜的基督》 ◆新现实主义(新思潮派、技巧主义): 芥川龙之芥《鼻》、《罗生门》、 《地狱变》、《河童》 菊池宽《远离恩仇的地方》 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述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断代
近代(近代前期): 明治时代(1868-1912) 大正时代(1912-1925) 现代(近代后期): 昭和时代(1925-19868-1884)
◆启蒙主义: 中村正直译《西国立志篇》 福泽谕吉《劝学》(『学問ノス丶メ』) ◆翻译小说: 《花柳春话》、《八十天环游地球》 ◆自由民权运动与政治小说: 矢野龙溪《经国美谈》 东海散士《佳人之奇遇》 末广铁肠《雪中梅》
野间宏《阴郁的画》、《真空地带》
(注重社会性和自我意识)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金阁寺》
(性异常和自我陶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对立统 一;肉体的重要→文武两道→ 国粹主义)
◆ 存在主义:
安部公房《壁》、《沙之女》
(探讨战争对人性的扭曲,揭示人存在的荒谬性,反省人的存在价值。)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足球 赛》、《同时代游戏》
(人在闭塞的现实社会中寻找失落的自我、求生存的状态)
◆内向派:
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把日常生活导入“非现实的世界”; 虚无。
古井由吉《杳子》 ◆太阳族(石原慎太郎) ◆透明族(村上隆) ◆现 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山崎丰子)
近代文学的成熟(1905-1926)
◆日本自然主义与“私小说”萌芽: 追求感情的自然和最直接的经验,模式为暴露隐 私。主张文艺的“无理想”、“无技巧”、“无 解决”。
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 岛崎藤村《破戒》 田山花袋《棉被》(蒲団) 石川啄木《一握沙》、《悲哀的玩具》 ◆反自然主义的“高踏派” 夏目漱石《俺是猫》(吾輩は猫である)、 《哥儿》(坊ちゃん)、《明暗》等 森欧外《雁》、《阿部一族》等
近代文学理念的确立(1885)
◆写实主义: 平内逍遥《小说神髓》 《当世书生气质》 二叶亭四迷《浮云》(言文一致体) ◆“砚友社”与拟古典主义: 尾崎红叶《金色夜叉》 幸田露伴《五重塔》
近代文学的发展(1885-1905)
◆前期浪漫主义: 自我觉醒,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张扬。 但性格软弱,导致其不成熟、不彻底。 小说:森欧外《舞姬》 樋口一叶《青梅竹马》(たけくらべ) 泉镜花《高野圣》 诗歌:森欧外《面影》(おもかげ) 岛崎藤村《若菜集》 与谢野晶子《乱发》(みだれ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