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现象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05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解析版)

答案:A。
2.(2021•仙桃模拟)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
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在变短
B.一直在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解:如下图,人沿路走近某一盏路灯,路灯发出的射向人头顶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
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远离路灯时,路灯发出的射向人头顶的光线与
解: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 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所以图 甲是日食的成因图。 答案:直线传播;甲。 13.(2021•南京模拟)如图所示,透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 烛焰、 两个小孔和人眼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 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 个像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者“倒立”)。
专题 05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
【核心考点讲解】
一、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若同种介质不均匀,则光的传播路径也会发生弯曲,
例如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会发生折射。
2、现象解释及应用
(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激光准直仪;(4)射击瞄准;(5)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
(6)垂柳成荫;
解:(1)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 屏,为了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 A 端; (2)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u 和光屏(像)到小孔的距离 v 有关,当 v<u 时,成缩小的像;当 v>u 时成放大的像;当 v=u 时成等大的像,且像与物体大小的比 值等于像距与物距的比值。所以当静物与小孔的距离不变,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 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同时变暗。 答案:A;变大;变暗。 15.(2021•南京模拟)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小明做了下面几个小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直线上的传播特性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直线上的传播特性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直线上的传播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当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它呈现出直线传播的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在直线上的传播特性,包括光的速度、折射、反射等相关概念和现象。
一、光的速度光的速度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表示为c。
根据狭义相对论,光速被认定为自然界中的极限速度,为299,792,458米/秒。
当光穿过其他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的速度会发生改变。
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在均匀介质中光线的传播沿着直线的规律进行。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和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均匀性所导致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但仍然保持直线传播的特性。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离直线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在两种介质的边界上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值的比例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斯涅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四、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遇到界面时,从界面上反射回来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光线始终位于反射面的法线上。
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θ1 = θ2其中,θ1为入射角,θ2为反射角。
五、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某些介质或光学器件时,不同波长的光被分散成不同的方向或位置的现象。
根据光的不同波长,它们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会有所差异,导致光的色散现象。
著名的色散现象包括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彩光谱以及彩虹的形成等。
六、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当光通过一个尺寸接近或小于其波长的开口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著名的衍射实验是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通过双缝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能以极高的速度沿着直线传播。
这种直线传播的现象被称为光的直线传播。
本文将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特性以及与其他波动的比较。
一、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是基于波动理论的。
当光通过透明介质,如空气或真空时,光波在空间中传播,并按照直线路径行进。
这与声波传播不同,声波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衍射和折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特性1. 速度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约为299792458米每秒,这也是光速的定义值。
相对于其他物质中的光速,它在真空中能以最快速度传播。
2. 路径直线:光在真空中传播时会按照直线路径行进,不会发生偏折。
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阳光直接照射到物体上的原因。
3. 不需要介质: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介质的支持,即使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这一特性使得光成为天文学、通信等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
4. 光线的衰减:尽管光的直线传播非常迅速,但在传播过程中,光会发生弱化和衰减。
这一现象导致了长距离通信中的信号衰减问题。
5. 光的偏振:光的直线传播还涉及到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振动方向可以垂直于传播方向或与传播方向平行,这决定了光的偏振状态。
三、光的直线传播与其他波动的比较与声波相比,光的直线传播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支持才能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其次,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声速。
此外,光波长比声波短得多,因此在干涉和衍射实验中产生的效应也不同。
与电波相比,光波长更短,频率更高。
电波的直线传播通常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而光的直线传播则在光纤通信和光学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光的直线传播是光波在空间中以直线路径行进的现象。
它具有路径直线、速度快、不需要介质支持等特点。
与声波和电波相比,光的直线传播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对于理解光学原理以及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无质量的电磁波,速度极大,每秒约30万公里。
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电磁波,又可以被看作是由光子构成的微观粒子。
光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其中直线传播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路径传播的现象。
当光线没有受到任何物体的干扰时,它会沿着直线路径一直传播下去。
这是因为光是一种有规律振动的电磁波,它的电场和磁场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以正弦函数的形式变化。
在同一介质中,当光线受到外力干扰时,它的传播路径可能会改变或发生偏折。
光的直线传播是由光的高速度和光经过的时间短暂性决定的。
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快,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几乎是直线传播的,因此我们平常看到的光线也是直线的。
当我们看到光照射到物体上并反射回来后,我们才能感知到物体的存在和位置。
这种直线传播的特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来判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光的直线传播在很多现象和实际应用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当我们使用激光束照射物体时,激光光线几乎是直线的,这样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操作目标物体。
另外,光的直线传播也是光学成像原理的基础,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放大和观察物体。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光的直线传播可能会发生偏折。
这是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不同介质导致折射现象的影响。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改变,光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偏折现象称为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特定的关系。
这种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例如光在水中的折射使得物体在水中看起来不在原来的位置。
在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光的衍射。
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窄缝、孔洞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的偏离直线传播路径的现象。
当光通过狭缝或孔洞时,光波会发生弯曲并扩散出去,使光线变得模糊,从而使人眼无法分辨清晰的图像或细节。
光的直线传播例子

光的直线传播例子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米/秒,光线沿直线传播。
下面将以太阳照射大地为例,详细介绍光的直线传播。
一、太阳照射大地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不仅提供了光和热能,还支持了生命的存在。
当太阳升起时,它向地球发出了大量的光线。
这些光线穿过大气层并照射到地面上。
二、光的波动性在空气中,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
当太阳发出光线时,它们会形成一系列电场和磁场振动,并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三、折射现象当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它们会遇到不同密度和折射率的介质。
这些介质包括水汽、氧气、二氧化碳等。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四、反射现象除了折射现象外,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线遇到一个平滑的表面时,它会被反射回来,并沿着与入射角相等的角度反射出去。
五、光的粒子性在某些情况下,光也表现出粒子性。
当光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它们会被吸收或散射。
这种粒子被称为光子。
六、总结在太阳照射大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介绍折射和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的传播方式以及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七、应用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对于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通信领域中,人们利用纤维光缆将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在医学领域中,人们利用激光进行手术治疗;在能源领域中,人们研究太阳能发电技术等等。
总之,深入了解和掌握光的直线传播方式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推动科技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二上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讲解

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重点掌握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4.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要点诠释: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要点诠释: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知识点三、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如下图:(2)日食、月食: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
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Ⅲ区。
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
当月球全处于Ⅰ区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全食;若月球部分处于本影区Ⅰ、部分处于半影区Ⅱ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偏食,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3)【高清课堂:《光的传播》】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如图所示:成像特点:倒立、实像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析(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05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核心考点精讲】一、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若同种介质不均匀,则光的传播路径也会发生弯曲,例如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会发生折射。
2、现象解释及应用(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激光准直仪;(4)射击瞄准;(5)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6)垂柳成荫;(7)手影;(8)日食、月食;(9)立竿见影;(10)用太阳伞遮阳;(11)队列看齐;(12)探照灯光柱。
二、小孔成像1、小孔形成的像可能是放大的,缩小的或者等大的。
2、小孔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相对于物体)。
3、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
4、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
【必刷题型精练】1.(2022•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2.(2022•广西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墙上手影B.水中倒影C.水中“折筷”D.海市蜃楼3.(2023•西安模拟)水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平均每100年发生约13次,时间在5月或11月初。
当水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三者能连成直线,便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其道理和日食类似。
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
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水中倒影C.墙上手影D.杯中铅笔4.(2022•天津模拟)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B.C.D.5.(2022•宁波中考)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6.(2022•济南模拟)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像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7.(2022•盐城模拟)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光的直线传播》课件

2023《光的直线传播》课件contents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散射•光的其他特性目录0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的形成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遮挡,在物体的背面形成黑暗的区域,这种现象称为影子。
它是光直线传播的直接证据。
日食和月食当月球绕地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处于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日食现象。
而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上会出现月食现象。
这两种现象都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就会形成物的倒像,这就是小孔成像。
它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导致光线通过小孔后不能沿直线传播,而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最终汇聚到屏幕上形成倒像。
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太阳、灯泡、萤火虫等。
光源和光线光源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几何线称为光线。
光线是假想的,因为实际传播的光没有确切的线条。
光线光线从光源发出,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被挡住时会形成影子。
光线特征光的传播速度光速定义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光速,用符号c表示,约为每秒 299,792,458 米。
要点一要点二光速影响因素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会降低,这是因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与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光的能量逐渐损失,从而速度降低。
光速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光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光学领域,如摄影、光学仪器制造等。
同时,光速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参与许多重要公式和理论的计算。
要点三02光的反射反射现象反射现象是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发生的,与折射现象一样都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
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包括平面镜成像、水面的倒影等现象。
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包括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两个基本内容。
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雷声和闪电同时 发生,为何先看 到闪电?
二.光速
(1)真空或空气中的光 速取为
c 3 10 m / s
8
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 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 绕地球运行7.5圈. 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 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 km/h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 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 到地球的距离!
(2)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3)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4)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 注意:光年是 长度 单位。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相关的现象
1)、激光准直2)、影来自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 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 影。
手影:
3)、日食的形成:
为什么?
阴 影 区
日 食
太阳
月亮
地球
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 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 太阳,形成日食。
4)、月食的形成: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 太阳的光线无法照到月球,人 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为什 么?
月 食
阴 影 区
月亮
太阳
地球
5)、小孔成像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 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 纸板,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
做小孔成像。请你做一做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