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31例

例, 选取 夹脊 、 门、 中等 穴施 行 温针 灸 , 配合推 拿 手法 治疗 ; 照组 2 例 给 予 西药治 命 委 并 对 8 疗。 结果 : 疗组 总有效 率 9 . 。 示 : 治 68 提 温针 灸配合推 拿 治疗 重症肌 无 力具 有 温经通 络
、
益 气养血 、 骨健 肌 的作 用 。 壮
讨
论 祖 国医 学认 为黄 褐 斑 的病 因 与脏 腑 功
温 针灸 配 合推 拿 治疗 重 症肌 无 力 3 1例
杨 斌 贾成文 殷可婧 李芳 琴 陕西 中医学院 (1 0 6 7 24 )
摘 要 目的 : 察 温针 灸配合 推 拿 治疗 重症肌 无 力 的疗 效 。方法 : 9例 患者 随机 分为 治疗 组 3 观 5 1
阴阳失调 , 血不 和 , 滞血瘀 , 脉不 畅 , 血不 能上 气 气 经 气 荣 于面 而致 黄褐斑 形成 。 膈俞 是八 会穴 中 的“ 血会 ” 它 ,
于6 mm×6 mm 的胶 布上 , 于耳 穴并 按压 。嘱患者 每 贴 日按 压 3 ~4次 , 次 2 3 n 以 耳 部 微 热 , 痛 为 每 ~ mi , 微
表 2 治疗组 前后及 对 照组 血清 性激 素水 平 变化
[] 罗小光 , 4 杨
2 0 . 3 2 :O —5 . 0 7 1 ( ) 1 9 1 O
勤 .灯 盏 花 与 中 药 内 服 外 敷 联 合 运 用
对 女 性 黄 褐 斑 患 者 血 清水 平 的 影 响 r].中 国 中 医 基 础 杂 志 , J
[] 杨同平、 志愿 六味地黄丸对 7 5 徐 1例 女 性 黄 褐 斑 患 者 血 清雌 二 醇 水 平 的影 响 [] 国 医论 坛 ,0 7 2 () 3 . J. 2 0 ,2 5 :0
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

中医中药凄未东姿鬟豢未至强蕊至歪蟹至i曼曼矍璧熬;黧黧星篓羹篓黑至W至or至ld系H至ea至lth垂D至ig爰es未t M捌e垂di歪ca至l P至er未i o壶di c垂al鎏臻豢;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杨玉兰杜娟李坤久【中图分类号]R25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156--01【摘要】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造成视物障碍,中气下陷,风邪入侵,面部经络所致.【关键词】针刺;重度眼肌无力;治愈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造成视物障碍,中气下陷,风部取穴,疏通局部经气.邪入侵,面部经络所致.病例1:患者林某,男性.64岁,职业:内蒙古医院主任医师.初诊时间:1992年3月16日.主诉:右眼睁不开半年余。
病史:半年前右眼不适有异物感,随后睁不开伴有头疼,面部肌肉抽搐,经北京上海等地医院检查确诊为右眼重度肌无力,眼脸下垂。
曾用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无效,于1992年3月16日来我门诊针灸治疗.查:右上眼脸完全下垂,睁不开,上下眼脸完全相接无裂缝。
平视时看不到跟裂,可见右部面肌轻度抽搐,脉弦缓.诊断:重度眼肌无力.针灸处方:睛明,太阳,阳白,风边,太冲(健),合谷(健).针刺方祛:先刺主穴,腈明穴,用切指行进针法,固定局部,将针准确地刺人5.8分依次刺阳白穴,向下平刺透鱼腰,针尖刺至眼框上孔即鱼腰穴.风池穴针尖刺至健侧眼球方向刺1-5~2寸.太阳穴,直刺至S~8分深,或放血刺。
合谷,太冲均直刺0.5.1寸,留针30分钟用无菌干棉球压住针孔防止出血.出针后,病人右眼可轻微睁开,平视时可见眼裂.第二次针灸后,眼裂增宽。
第三次针刺后这为主任医师高兴的说:“半年来,我第一次能看书了。
”经五次治疗,右眼能自如地睁闭,眼裂和健侧同等宽大,完全恢复正常.经随访至今未复发。
这位主任医师握着我的手说:“祖国医学的深奥、巧妙、神了,我可真信服了。
”方解:睛明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主穴、太阳、阳明、少阳经脉均循行于面部,能宣泄患部的郁热,睛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阴跷脉五脉的交会穴,有疏通经脉眼部经气的功能,故能治疗眼科诸症.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经脉通过头部最常用穴.太阳穴是经外奇穴,可清目止痛。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导语:针灸是我们中医疗法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我们不但可以采用针灸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采用针灸来起到减肥美容等作用,所以针灸的治疗方法深
针灸是我们中医疗法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我们不但可以采用针灸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采用针灸来起到减肥美容等作用,所以针灸的治疗方法深受人们的喜欢,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呢?答案是肯定的,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本病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等原因而使脾胃气虚,倦怠乏力。
本病隶属中医“虚劳”范围。
辨证最初常为一侧或两侧的眼睑下垂,于傍晚疲劳时出现,伴有复视,经一夜休息后症状可好转或消失。
随后出现颈肌、肩背肌肉、上肢肌、躯干肌和下肢肌无力,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
症状的暂时减轻、缓解、复发和恶化交替出现,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治则本病治宜健脾益气。
穴取阳明经、任脉经为主。
针灸主穴:足三里、关元、气海。
配穴:眶睑下垂加配阳白、风池;颈项无力加配风池、颈夹脊;上肢无力加配肩髃、曲池、合谷;下肢无力加配环跳、伏兔、阳陵泉、太冲。
注意事项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需坚持长期治疗。
2.如出现呼吸肌麻痹,以及影响心肌时需及时抢救。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那就是针灸了,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申脉、照海为主穴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9例

明( 腾 喜龙 ) 试验 阳性 。满 足 ( 1 ) + 任何 以上 2个条 件 ( 眼肌 型 ) 。予 E l 服溴 吡斯 的 明片 ( 剂 量 不详 ) , 服 药
胡某 , 女, 2 8岁 。2 0 1 2年 5月 l 1日初诊 。
主诉 : 眼睑轻 度 下垂 2月 余 。病 史 : 2月前 患者 复视, 于某 医院就 诊 , 诊 断 为外 展 神经 麻 痹 , 治 疗 一
故 来 我 院就 诊 。刻 诊 : 双 眼 睑 下 参照 B a t o c c h i 的诊 断标 准[ 1 : ( 1 ) 不 段 时 间 后 未 显 效 , 朝轻 暮 重 , 且 外展 不 能 , 伴 复视 , 神疲乏力 , 劳 累 同程 度 的 波 动 性 或 晨 轻 暮 重 的 眼 外 肌 无 力 ; ( 2 ) 垂, 吞咽 、 咀嚼 、 构音均无异常 , 建议 到 哈 医 大 A C h R — A b滴 度 升 高 ; ( 3 ) 异 常神 经 电生 理 ( R N S和, 后加重 , 1 . 2 诊 断标 准
选用 1 . 5寸 毫 针 , 针刺深度 为 0 . 5 ~ O . 8寸 , 根 据 病 情 1 3 %, 高频 电刺 激时递 减 3 5 %, 疲 劳试 验 ( + ) , 新斯 的
+ ) 。西 医诊 断 : 重症 肌无 力 ( 眼肌 型 ) 。中医 运用 -  ̄ 1 , / 泻 手 法 .每 日针 刺 治 疗 1次 ,每 次 留 针 明试 验 ( 上胞 下 垂 证 。辨 证 : 髓海 空 虚 , 筋 肉失 荣 。治 4 0 mi n . 每隔 1 0 a r i n行 针 一次 , 每 次行 针 3 a r i n , 1 5 d为 诊 断 : 1 个疗 程 , 共 治疗 2 6个 疗 程 。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
重症肌无力是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
临床主要表现在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缩(下肢尤多)和眼外肌无力,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严重者危及生命。
多因湿热侵淫,气血不运或脾胃亏虚,精微不输或肝肾亏损,髓枯筋疫而致本病。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一
叩刺部位:九连环(位居背正中线,即第1、3、5、7、9、11胸椎棘突与第1、3、5腰椎棘突之下方凹陷中,共9穴)、阿是穴。
操作规程四种类型均用梅花针叩刺九连环穴.每穴叩刺部位呈鸡蛋大的圆形,从内到外.施以轻度至中度手法叩刺,每日叩打1次,然后再叩刺患部(阿是穴),如眼肌型即在眼周围叩剌,以局部红晕微出血为宜。
操作间:隔每日1次,缓解为止。
主治重:症肌无力。
技市重症肌梅花针疗法二
叩刺部位: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脾虚湿热型配阴陵泉、大椎、曲池;脾气虚弱型配气海、百会;肾阴亏虚型配肾俞、太溪、然谷;眼肌无力配阳白、攒竹、丝竹空、合谷、申脉;咽喉肌无力配廉泉、人迎、列缺、照海;上肢肌无力配肩髃肘臂腊、曲池、手三里、
合谷;下肢肌无力配环跳、承扶,髀关、伏兔、血海、解溪。
操作规程:对上述所选穴位施以轻度叩刺为宜。
操作间隔:每2~3日叩打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重症肌无力。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 刘小斌教授 2008 年 7 月 21 日(第一次)5 克 2008 年 11 月 10 日(第五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克 柴胡 10 克山萸肉 15 克 淮山 30 克云苓 20 克杜仲 15 克 狗脊 15 克 甘草 5 克陈皮 5 克 2009 年 1 月 17 日(第七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 山慈菇 15 克 杜仲 15 克 肉苁蓉 15 克 石斛 15 克 甘草 5 克 陈皮 5 克 2009 年 5 月 23日(第十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 柴胡10 克山萸肉 15 克杜仲 15 克 甘草 5 克 陈 皮 5 克 肉苁蓉 15 克 千斤拔 30 克 茯苓 20 克 2009 年9月14日(第十三次) 北芪 60克 五爪龙 60 克 党 参 30陈皮 5 克 2008 年 9 月 6 日(第三次) 北芪 60 克 五 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 麻 10 克 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石斛 15 克杞 子 20 克菟丝子 15 克 淮山 30 克 甘草 5 克陈皮克 肉苁蓉 15 克 石斛 5 克 杞子 20 克 甘草 5 克 五爪龙 3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 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 杜仲 15北芪 60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夜交藤30 克谷芽30 克2010 年 2 月8 日(第十五次)北芪60 克五爪龙60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杜仲15 克肉苁蓉15 克2010 年8 月7 日(第十七次)北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杜仲15 克制何首30 克2011 年7 月23 日(第十八次)北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克甘草 5 克陈皮5克茯苓20 克山药20 克石斛15 克女贞子15 克制何首乌30 克2012年3月17 日(第十九次)黄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熟党参30 克白术15克当归10 克广升麻10 克柴胡10 克酒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盐杜仲15克肉苁蓉15 克石斛15 克稻芽30 克千斤拔30克2012 年12 月31 日(第二十次)黄芪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柴胡10 克酒萸肉15 克甘草 5 克茯苓15 克山药20 克石斛15 克千斤拔30 克五指毛桃60 克熟广升麻10 克陈皮 5 克制何首乌30 克。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概述】重症肌无力是自身乙酰胆碱受体(AChR)致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所致的慢性疾病。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三型:眼型、延髓型、全身型;部分患者可呈混合型。
主要症状特征有受累横纹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治疗后部分可以暂时恢复和改善,不同型的症状特点不一,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发病率为(0.5~5)/10万人口。
20~35岁患病最多。
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于男性。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的“痿证”、“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主骨生髓。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水谷精微生化乏源,则肌肉失于充养;日久元气大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得不到后天的补充,则髓枯骨痿。
【诊断要点】1.以受累骨胳肌群的易疲劳,病情波动为特征。
90%的病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l~2年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
眼型患者可有眼睑下垂、伴斜视、复视;延髓型患者可有声音低弱带鼻音、进食呛咳、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自鼻孔流出,咀嚼肌及面部表情肌无力;全身型患者全身所有横纹肌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可有四肢肌无力、易跌、上楼困难,严重者因呼吸肌无力,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2.部分病者可伴T3I4异常。
63%~95%的患者血清中抗AChR抗体增高,单纯眼肌型病者的阳性率约为30%。
3.胸腺CT、MRI和纵隔充气造影,可见90%以上病者伴有胸腺异常。
4.可疑病人可作疲劳试验、药物试验以帮助确诊。
5.若仍不能确诊者可作肌电图、重复电刺激(衰减在10%以上)。
【辩证分型】1.脾胃虚弱症状: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免疫功能来改善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供参考:
1. 参葛养阴方:
人参、葛根各10克,黄连、栀子各6克,黄连粉2克。
水
煎服。
2. 补肺益气方:
麦冬、黄芪各15克,百合、柴胡、黄连、土茯苓各10克,
生地、南沙参各20克,参麦冬原方适量,煎服。
3. 活血化痰方:
川芎、土茯苓各15克,温疟草、橘皮、车前草各10克,广
陈皮、甘草、红郁金、木瓜片各5克,生姜适量。
水煎服。
4. 养阴滋肾方:
枸杞子、黄耆各15克,山药、淮山药各30克,沙参、麦冬
各10克,水煎服。
请注意,中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应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引言: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称,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当中,其中儿童也不例外,疾病的发生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有没有安全的治疗方法呢?
中医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1、穴位注射:取穴曲池、外关、合谷、风市、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
每次选2-3个穴位,双侧针,每穴注射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混合液1ml,每日1次。
2、耳针:主穴取眼、皮质下、脾。
配穴取肝、肾、内分泌。
毫针刺激后加用压丸,双耳针刺,每次取3-4个穴位,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体针:主穴取中脘、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
眼肌型,加攒竹、鱼腰、太阳、太冲;单纯上睑下垂,加阳辅、申脉;全身型者,加肩YU、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
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2-3个,行补法,留针3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间隔2-3日后,可开始第2疗程。
病因
1、近年来根据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突触后膜乙酰胆硷受体(AChR)发生的病变所致。
2、很多临床现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机制紊乱有关。
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
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
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