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 26 例

合集下载

以针灸治疗为主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针灸治疗为主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针灸治疗为主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以针灸治疗为主的中医治疗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临床评分方法观察以单纯服用溴吡斯的明作为对照、针灸治疗加服中药贞芪扶正胶囊、贞芪扶正胶囊,评估针灸中药综合治疗对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时有效率针药组为89.42%,中药组为87.37%,对照组为69.45%;针药组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针灸治疗与服用贞芪扶正胶囊能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

标签:重症肌无力;针灸治疗;贞芪扶正胶囊;中医药治疗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胸血管外科(石世华)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受累骨骼肌的病态疲劳和休息后症状缓解。

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可改善症状。

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抗胆碱酯酶、中药及针灸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临床实践表明,本病常需要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方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单纯的某种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综合治疗能较大程度地改善病情。

本病现代医学认为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针灸治疗是祖国医学防病治疗一个重要手段,现代医学对针刺调节神经免疫功能已有深入研究,但以针灸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对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机理研究的文献报道尚少见。

本文就2004~2008年,本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与贞芪扶正胶囊口服联合治疗,并与单用贞芪扶正胶囊进行对比,观察临床疗效,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资料选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共165例,病程1个月~35年,根据改良Osser man分型I型、ⅡA型、ⅡB型分别为42、53、90例;胸腺切除术后78例,胸腺瘤8例、胸腺增生37例、胸腺萎缩33例,85例未行胸腺切除,合并甲亢5例;其中63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并同时服用贞芪扶正胶囊加溴吡斯的明治疗,54例患者接受中药贞芪扶正胶囊加溴吡斯的明治疗,48例患者仅接受溴吡斯的明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探讨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探讨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疲劳和无力。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静脉免疫球蛋白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因此,一些患者和医生开始关注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和实践。

一、中医理论认识重症肌无力中医认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

肝肾不足是指肝肾精气亏虚,影响了脾胃的营卫功能。

脾胃虚弱是指脾胃气血虚弱,影响了肺脾肾三藏的功能。

气血不足是指全身气血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血瘀络阻。

这些因素导致了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调,从而引发了肌肉疲劳和无力。

二、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原则是益气固脱、缓解症状、调整全身气血。

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四神汤等。

这些方剂能够增强体力,缓解肌肉疲劳和无力,改善身体状况。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作用是激活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三阴交、足三里、大椎穴等。

这些穴位能够激发机体内在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肌肉功能。

三、中医治疗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的耐心和坚信等。

同时,中医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疗效不稳定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往往不如西药治疗稳定,因为中医治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调整,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过程。

2. 需要较高的治疗技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技术,但目前大多数医院中医科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治疗效果。

3. 建议结合西药治疗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需要结合西药治疗,但西药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中医治疗的疗效。

四、总结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时间较长,需要病人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31例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31例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31例目的对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进行探讨。

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的62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有着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中医治疗当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出现损伤时就有可能导致重症肌无力[1]。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较为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类型,一般会表现为眼睑下垂,同时患者眼球活动也会受到阻碍[2]。

传统中医认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属于“上胞下垂”、“睑废”,若出现气血瘀滞、风痰上壅、脾虚失运、命门火衰、脾阳不足等均有可能导致该病症的发作[3]。

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对31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者采用了中医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62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为6~64岁,平均年龄为(47.4±3.9)岁,病程为1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4.1±1.7)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为7~67岁,平均年龄为(48.5±4.1)岁,病程为1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9±2.1)年。

上述患者均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具体如下:给予患者强的松治疗,成人患者35 mg/次,1次/d,当病情缓解后减少每日服药量,之后给予患者溴吡斯的明治疗。

小儿患者根据年龄递减药量。

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作用探讨

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作用探讨

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作用。

方法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G3(IgG3)、IgG1以及补体C3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93.33%(28/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9,P>0.05)。

观察组补体C3水平为(1.29±0.13)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0.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81,P=0.0000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complement C3 as (1.29±0.13)g/L than (1.08±0.05)g/L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8.2581,P=0.0000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首先对其实施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20133234,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静脉滴注,80 mg/次,1次/d,连续治疗2周。

2周后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服用3次/d,顿服,剂量50 mg/次,每周减少50 mg的剂量。

在此基础上需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方法的治疗。

本次研究中的主穴取穴为足三里穴、曲池穴、百会穴、气海穴,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临床分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治疗。

本次研究中对四肢无力患者加用外关穴、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大椎穴、肾俞穴和脾俞穴治疗。

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9例

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9例

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9例
钱火辉;齐国豪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0(029)012
【摘要】@@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上胞下垂".笔者在多年针灸临床中以健脾补气、养血荣筋法治疗本病39例,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790-790)
【作者】钱火辉;齐国豪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 [J], 杨庆奎
2.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r临床分析 [J], 方向东
3.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 [J], 方向东
4.补中益气汤结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研究 [J], 于敬妮;刘宝玉;董博
5.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进展 [J], 徐志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进展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进展

O 引言 重症 肌无 力 是神 经 内科 常见 疾 病 ,其 发 病多 为 自身 免疫
性 疾 病所 导 致 。发病 初期 ,患者 通 常表 现为 眼 或肢 体酸 胀 不 适 、视 物模 糊等 ,随着 病情 逐 渐加 重 ,骨 骼肌 会 出现 明显 的疲 乏无 力 症 状 ,且 在 活 动 后症 状 加 重 ,在 休 息 以及 接 受 胆碱 酯 酶抑 制剂 对症 治 疗后 症状 减轻 。 中 医学没 有 明确 对应 病 名 , 与 “痿 证 … ‘睑废 … ‘痦 痱… ‘大 气下 陷”等 病名 相 似 [1-5]o 国 内外 对 于 重症 肌 无 力 目前 尚未 发 现 特效 药 。本 研 究 对 中 医 针灸 治疗 眼肌 型重症肌 无力 的临床 进展作 如下 综述 :
留针 30min。1次 /d,lOd为 1疗 程 ,连 续 治 疗 3个疗 程 后 进
行 疗 效 评 定 。治 疗 眼 肌 型重 症 肌 无 力 30例 ,治 愈 l0例 ,好
转 17例 ,无 效 3例 ,总有 效 率 90%。任 晋 玉等 取 照海 ,申
脉 。配 穴 :百会 ,前 顶 ,囟会 ,神庭 ,阳白 ,丝竹 空 ,攒 竹 ,四 自 ,
提 连 续 操 作 9次 ,之后 再 连 续 进行 9次捻 按 ,针 尖 顶着 有 感
应 的 部位 推努 守气 ,使针 下 继续 沉 紧 ,同 时押手 施 以关 闭法 ,
以促使 针 感传 至病 所 ,产 生热 感 ,守 气 1 r ain,缓 慢 出针 ,按压
针 孔 。其 余 穴位 用针 刺 人 15-25mm,采 用 捻 转 平 补 平 泻 法
列 缺 ,三 阴交 。选 用 1.5寸 毫 针 ,针 刺 深 度 为 0.5—0.8寸 ,根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概述】重症肌无力是自身乙酰胆碱受体(AChR)致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所致的慢性疾病。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三型:眼型、延髓型、全身型;部分患者可呈混合型。

主要症状特征有受累横纹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治疗后部分可以暂时恢复和改善,不同型的症状特点不一,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发病率为(0.5~5)/10万人口。

20~35岁患病最多。

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于男性。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的“痿证”、“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主骨生髓。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水谷精微生化乏源,则肌肉失于充养;日久元气大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得不到后天的补充,则髓枯骨痿。

【诊断要点】1.以受累骨胳肌群的易疲劳,病情波动为特征。

90%的病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l~2年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

眼型患者可有眼睑下垂、伴斜视、复视;延髓型患者可有声音低弱带鼻音、进食呛咳、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自鼻孔流出,咀嚼肌及面部表情肌无力;全身型患者全身所有横纹肌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可有四肢肌无力、易跌、上楼困难,严重者因呼吸肌无力,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2.部分病者可伴T3I4异常。

63%~95%的患者血清中抗AChR抗体增高,单纯眼肌型病者的阳性率约为30%。

3.胸腺CT、MRI和纵隔充气造影,可见90%以上病者伴有胸腺异常。

4.可疑病人可作疲劳试验、药物试验以帮助确诊。

5.若仍不能确诊者可作肌电图、重复电刺激(衰减在10%以上)。

【辩证分型】1.脾胃虚弱症状: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

浅析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儿童型重症肌无力

浅析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儿童型重症肌无力

0 引言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致的慢性疾病。

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的发病高峰在1-2岁。

临床表现以眼肌受累为主。

开始为单侧,后发展为双侧,眼睑下垂、复视及眼球运动不能,而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全身肌型根据病情的发展患儿可出现吞咽困难、发音障碍,或肌无力波及脊髓肌或全身肌肉[1]。

下面将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的针灸疗法分析汇报如下:1 体针疗法1.1 单纯眼肌型取四白、鱼腰、丝竹空、合谷、足三里,用28-30号毫针,向下平刺四白(0.5±0.1)寸,横向平刺鱼腰(0.5±0.1)寸,向下平刺丝竹空(0.5±0.1)寸,直刺合谷(0.8±0.2)寸,直刺足三里(1.5±0.5)寸,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

1.2 延髓肌型取穴分为两组,一取天突、廉泉、翳风、下关、颊车;一取合谷、后溪、内关。

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下沿胸骨后平刺天突(0.8±0.2)寸(不留针),向舌根斜刺廉泉(0.5±0.1)寸,直刺翳风(0.8±0.2)寸,张口直刺耳门(0.6±0.2)寸(不留针)、直刺下关(0.8±0.2)寸,斜刺颊车(0.6±0.2)寸。

直刺合谷(0.8±0.2)寸,直刺后溪(0.6±0.2)寸,直刺内关(1.0±0.2)寸。

针刺天突时,用较强捻转手法行针10-30秒,不留针。

针刺天突、廉泉、翳风,一定要严格把握针刺深度和针刺方向。

每天针刺1-2次,除天突、耳门之外,每次留针30分钟。

1.3 脊髓肌型取穴分为两组,一取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承山;二取足三里、丰隆、绝骨、陷谷、太冲及内侧的二三阴交、太溪。

两组交替取用。

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进行针刺治疗。

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肾俞、气海俞(0.5±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大肠俞、关元俞(0.8±0.2)寸,直刺秩边(1.0±0.2)寸,直刺环跳(2.0±0.5)寸,直刺承山(1.2±0.2)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26例
魏扬震 魏九康
(江西省资溪县人民医院,335300)
主题词 重症肌无力/针灸疗法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间的传递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多由眼睑、咽喉等局部逐渐向下发展到全身四肢肌肉群松弛萎软无力,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加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预后极为不良。

由于病因不全明了,故治疗尚无特效疗法。

笔者用针灸推拿治疗2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亦获良效,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患者,均经地、省以上医院检查确诊久治未愈的病例,男21例,女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9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6年。

2 治疗方法
(1)针灸:针刺穴取印堂、水沟、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气海、涌泉、劳宫穴;艾灸穴取百会、大椎、陶道、八、神阙穴。

(2)手法:每次选3~5穴,粗针弹刺,不留针,针后每穴艾条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潮红,灼热刺痛时停灸,再取自配“痿痹药酒”按摩患部、背部及四肢20~30分钟,使局部皮肤、肌肉、关节乃至全身发热,温暖舒适为宜。

每日1次,12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

(3)痿痹药酒方:羌活、独活、川乌、草乌、当归、川芎、钩藤、玉桂子、鸡血藤、大活血各20 g,北细辛、吴萸子、藏红花各10g,再取75%酒精1000ml,浸泡1周备用。

3 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治疗后肌力达到5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灵活自如;显效:肌力达到3~4级,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活动欠佳;好转:肌力达到2~3级,肢体功能恢复欠佳,手握物不紧,足站立不稳;无效:治疗后症状仍无进展,肌力仍为0级。

(2)治疗效果:本组26例,痊愈21例,显效3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

治疗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3个半月。

4 典型病例
严××,女,19岁,临川县孝桥乡农民。

于1987年10月3日就诊。

病史:今年6月开始,眼睑、双足浮肿,尿蛋白和红白细胞各(+),诊断为急性肾炎,打针服药3天,症状消失,尿检转阴。

1周后,自觉吞食不适,颈部发软,头抬不起来,市医院诊断为感冒、食道炎。

治疗无效,因病情逐日加重,眼睁不开,头抬不起,咽喉梗塞,呼吸、说话困难,手足麻木,于7月20日转南昌某省级医院检查确诊为特发型重症肌无力,治疗40余天见效,能起床走路,带药出院。

在家15天后,旧病复发,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全身四肢萎软无力,二便失禁。

北京某大医院住院治疗,最后复查确诊仍是暴发型重症肌无力(通知病危)。

抢救治疗28天。

因病情继续恶化,于10月3日抬来我所,当时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口唇开裂,不会说话,双眼微闭,全身四肢瘫痪,不能动弹,大便3天未解,尿失禁(自流)。

脉沉细无力,舌苔粗黄。

中医诊断:湿热型痿厥证。

治疗:按常规消毒后,急针刺水沟、内关、曲池、气海、足三里(均无针感),不留针,再取3根艾条捆扎重灸百会、大椎、陶道、中脘、神阙、八等各10~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潮红充血,全身发热,温暖舒适,再取痿痹药酒,按摩患部,全身四肢肌肉关节约20~30分钟,治疗毕,开口说话,自觉全身轻松,手足能动。

10月4日二诊,见效,治疗同上。

针灸7次时,闭经半年后月经来潮,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加针刺三阴交、归来等穴。

本病共针灸按摩两个疗程(24次)痊愈,肌力达到5级,肢体功能恢复

5
4
3

中国针灸 1999年第6期
正常。

2年后随访,本病未再复发。

5 讨论
本病多属虚证,治疗宜用补法。

《内经》特别指出:“治痿独取阳明”。

因阳明属胃经,胃主受纳,消化水谷,吸收营养,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胃络连脾,互为表里,脾主肌肉,运化水谷津液,营养全身四肢百节。

脾胃健旺,则全身肌肉发达丰满,健壮有力,若脾胃功能障碍,必致肌肉瘦削,萎软无力,甚至弛萎不用。

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

笔者以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温中健脾,增强和调整脾胃功能;针内关、血海等穴,补血强心,促进血液循环旺盛,灸大椎、陶道、神阙等穴,补气血,激活整体机能;针曲池、三阴交等穴,滋补津血,调节水液代谢,解毒消炎利尿,针尺泽、涌泉滋阴润肺,治疗咽喉诸疾有效,重灸八穴,补肾强筋,促进经脉气血流通,共为治痿证要穴。

针灸有扶助正气,增强体质,调整阴阳气血,激活整体机能,抵制病邪的作用,只要针法熟练,坚持治疗,就定能获疗效。

(收稿日期:1998203211,赵昕发稿)
氦氖激光照射耳穴治疗儿童弱视19例
李广灿 肖桂华
(江苏省姜堰市人民医院,225500)
弱视是较常见的儿童眼病。

我科采用氦氖激光照射耳穴治疗弱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例弱视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

所有病例均经眼科确诊,其中视力在012以下者8只眼,012~016者24只眼,016~018者4只眼。

2 治疗方法
211 仪器选择
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生产的HNZSQ-2型激光照射器1台,激光输出波长为6328埃,输出功率≥20mW,照射距离为80~100 cm,光斑直径为5mm。

212 取穴
第1组取眼、肝、脾、心、神门,第2组取屏间前、屏间后、肝、心、肾、神门。

两组耳穴交替使用。

每穴每次照射3~5分钟。

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隔3~4天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后作疗效评定。

3 疗效观察
311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裸眼视力在110以上或裸眼视力提高5行及以上。

显效:裸眼视力提高3~4行。

好转,裸眼视力提高2行。

无效:裸眼视力提高1行以下。

312 治疗结果
本组19例36只患眼中,基本治愈18只眼,随访2年以上其视力不减退;显效10只眼;好转5只眼;无效3只眼。

有效率为92%。

4 典型病例
夏×,女,6岁。

就诊日期:1991年8月19日。

主诉:视物不清1月,且有加重趋势。

经眼科检查确诊为弱视,视力左眼014,右眼016,来我科做激光治疗。

1个疗程后,两眼视力均在110,随访2年未复发。

5 体会
耳与眼不但有经络相互联系,两者与五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激光具有热效应、压强效应、光化学效应以及电磁场效应等作用,耳穴通过经络、脏腑功能作用于眼,调节眼的生理功能,以治疗儿童弱视。

其机理还有待于今后更多的临床病例观察以及实验研究。

(收稿日期:1998203206,赵昕发稿)

6
4
3
・1999年第6期 中国针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