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护理

合集下载

吸痰护理的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的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的注意事项吸痰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痰液引流,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吸痰护理的注意事项:1.洗手:在进行吸痰护理前,护士要彻底洗手,使用洗手液清洁双手,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选择合适的时间:尽可能在患者吃饭或饭后1-2小时进行吸痰,避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3.准备必需的器材:准备好吸痰机、痰盂、吸痰管、消毒溶液、护理巾等必需的器材,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4.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将患者置于高位置或半卧位,以便痰液顺利排出。

5.观察患者病情:在吸痰前,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痰液量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6.采用正确的吸痰技巧:握紧吸痰管,通过旋转进入患者气道,避免刺激到气道黏膜。

吸气时,尽量将吸痰管置于最佳位置,以增加吸痰效果。

7.避免过度吸痰:避免过度吸痰,以防止引起气道刺激和裂伤,同时避免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8.注意痰液性质:观察痰液的颜色、黏稠度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9.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吸痰后,及时观察患者呼吸状况,确保气道通畅,如有需要,可通过予氧、气管插管等方式进行辅助通气。

10.消毒器材:吸痰后,要彻底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材,以防止交叉感染。

11.关注患者反应: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如呕吐、咳嗽等,要及时停止吸痰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提供心理安慰:吸痰过程中,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到安心和放松。

总结:吸痰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护理措施和细心的观察有助于提供有效的护理,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要持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吸痰护理 标准

吸痰护理 标准

吸痰护理标准一、确定吸痰的必要性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确定吸痰的必要性:1.咳嗽无力或无法有效咳出呼吸道分泌物。

2.听到患者呼吸道内有明显痰鸣音或哮鸣音。

3.患者呼吸受阻,如呼吸困难、发绀等。

4.患者发生呕吐,且呕吐物易进入呼吸道。

5.患者意识障碍,无法自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二、吸痰前准备在吸痰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吸痰器、生理盐水、纱布、手套等必要的护理用品。

2.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道情况,评估吸痰的必要性。

3.告知患者吸痰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4.确保患者呼吸道湿润,如需要,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湿化液。

5.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需要,可先进行雾化吸入或其他处理。

三、吸痰操作在吸痰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洗手,穿戴手套,检查吸痰器是否完好。

2.将吸痰管插入气道,深度适宜,一般不超过20厘米。

3.开启吸痰器,缓慢吸引气道内的分泌物。

吸引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4.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情况,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吸痰并报告医生。

5.吸痰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免交叉感染。

四、吸痰后处理吸痰结束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1.用纱布清洁患者的口腔和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2.记录吸痰的情况,包括吸出的分泌物量、颜色、性质等。

3.及时清理用过的吸痰器和物品,保持清洁卫生。

4.定期检查吸痰器的性能和消毒情况,确保使用安全。

五、注意事项在吸痰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吸痰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避免损伤。

3.对于意识障碍或无法配合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吸痰护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1. 吸痰护理呀,那目的可是非常重要的哟!比如说,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要清理一样,不清理就会出大问题呀!吸痰护理就是要把呼吸道里的那些讨厌的痰液清理干净,这样才能让呼吸顺畅呀!注意哦,在操作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可不能像个莽撞大汉一样。

2. 吸痰护理能防止痰液堵塞气道,这不就相当于给气道开了一条畅通无阻的路嘛!想象一下,如果气道被痰液堵住了,那得多难受呀!在进行吸痰时,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要是病人有不舒服,那可得赶紧停呀!就像开汽车遇到红灯要停下来一样。

3. 吸痰护理的目的就是让病人呼吸舒服呀,这多重要呀!好比是给 lungs 做了一次大扫除!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呀,总不能拿个大扫帚去打扫小角落吧!
4. 吸痰护理是为了让病人更舒服呀,这就好像给他们的呼吸系统做了一次按摩放松!在吸痰前一定要检查设备是不是完好的,这就跟运动员上场前要检查装备一样重要呀,可不能马虎!
5. 哎呀呀,吸痰护理的目的很明确呀,就是要保障呼吸呀!就像给呼吸上了一道保险一样!但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呀,不然那不就糟糕了嘛!
6. 吸痰护理可是意义重大呢,就像给呼吸修了一条平坦大道呀!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和量,这就像观察天气变化一样重要呢!
7. 吸痰护理就是为了让呼吸更顺畅呀,这是多么关键呀!就像在气道里进行一场清洁大战!注意吸痰的时间不能太长呀,不然病人会受不了的哦!
8. 吸痰护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真的是至关重要呀!它能保障病人的呼吸健康,一定要认真对待呀!所以在进行吸痰护理时,要用心、细心、耐心呀!。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主要使用在呼吸困难、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意识镇静等情况下的患者。

下面是吸痰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前,需要先佩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避免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的发生。

2.安全定位:安全定位是吸痰的前提,需要确保患者的头部向一侧倾斜,保证吸痰管进入口腔而不是气管。

同时,需要让患者向一侧侧卧,以免误吸引起窒息等问题。

3.吸痰管准备:准备好长度适当的吸痰管,同时涂上润滑剂,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并通过喉部进入气管。

4.吸痰操作:一边插管,一边抽吸痰液。

一般来说,需要在轻轻的旋转吸痰管的同时逐渐向下吸痰管内的内容,每个管道不要超过15秒钟。

5.清洗吸痰管:操作完毕后,需要及时地将吸痰管拔出,清洗和消毒吸痰管。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和操作后要洗手,并进行手卫生。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呼吸,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呼吸间隔变短,需要及时停止吸痰操作。

3.操作需要轻柔,不要与患者拉扯,以免造成口腔黏膜和气管
的创伤。

4.操作后要及时记录患者吸痰的情况,如痰液的性质、数量、颜色、气味等,方便下一步护理。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

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

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一】低氧血症1.原因(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

(2)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是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导致吸入氧浓度降低。

(3)吸痰时卷入气体量不足以及气道内注水易引起小气道阻塞和肺不张,导致低氧血症。

(4)吸痰操作过程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引起缺氧。

(5)患者原有缺氧性疾病,吸痰前未将吸氧浓度提高,吸痰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后患者缺氧。

(6)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

(7)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

吸痰护理PPTPPT课件

吸痰护理PPTPPT课件
或平卧位
04
吸痰:将吸痰管 插入病人口腔,
进行吸痰操作
05
观察:观察病人 反应,如呼吸、
面色等
06
记录:记录吸痰 时间、痰量等
07
清理:清理吸痰 器,进行消毒处

08
洗手:操作结束 后,洗手并脱下
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 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
气道
3. 吸痰管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 理
吸痰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吸痰护理的重要性 02. 吸痰护理的操作步骤 03. 吸痰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 04. 吸痰护理的实践案例
吸痰护理的重要性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吸痰护理可以清除呼 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
04
吸痰护理可以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如气胸、
肺不张等。
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痰液
积聚
操作时动作轻 柔,避免损伤
黏膜
定期检查吸痰 管,确保无破
损、堵塞
吸痰后及时清 理吸痰管,避
免重复使用
操作前洗手, 避免交叉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 反应,发现异
常及时处理
吸痰护理的实践案 例
4
案例分析
01
案例背景:患 者因呼吸困难 需要吸痰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案例过程:护 士进行吸痰操 作,包括准备 吸痰器、吸痰 管、润滑剂等
吸痰后,及时清 理吸痰管和吸痰 器,防止交叉感 染
定期对吸痰护理 人员进行培训和 考核,提高护理 质量
启示与建议
吸痰护理需要专 业培训和实践经 验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吸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吸痰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吸痰护理的操作流程,希望对护理人员和家属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准备好吸痰器、生理盐水、护理垫、口腔护理用品等工具和物品。

同时,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即将进行吸痰操作,取得他们的配合。

2. 采取正确体位。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患者的体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应该坐起或半坐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

如果患者无法坐起,也可以选择侧卧位,但要确保头部稍微低于身体,以便分泌物能够顺利流出口腔。

3. 口腔护理。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需要先进行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帮助患者漱口,清洁口腔,以减少吸痰时吸入口腔细菌的风险。

4. 使用吸痰器。

选择合适的吸痰器进行吸痰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器型号和规格。

在使用吸痰器之前,要先吸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以湿润呼吸道黏膜,减少对黏膜的刺激。

5. 进行吸痰操作。

将吸痰器的吸头轻轻插入患者口腔,直至触及咽喉部,然后缓慢向外拉动吸头,同时用另一手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或侧腹部,帮助分泌物顺利排出口腔。

在吸痰的过程中,要注意吸力的大小,避免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

6. 清洁吸痰器。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吸痰器,避免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将吸痰器拆卸下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然后晾干备用。

7. 记录观察。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记录吸痰的时间、吸出的分泌物的性状和颜色等信息,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吸痰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护理工作,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吸痰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吸痰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吸痰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吸痰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吸痰的护理要点:1.事前准备:确保吸痰设备和器材齐全,包括护士帽、口罩、手套、护士衣、无菌吸引器、生理盐水、洗手液等。

确认病人的身份,告知病人和家属操作过程,并取得病人的同意。

2.环境准备:确保吸痰过程中的环境安静、整洁、明亮,并确保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操作区域。

3.体位选择:吸痰前,请确保病人处于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

对于床位病人,可将其置于适当的位置,并提供足够的支撑,以确保其头和颈部保持适当的位置。

对于有小儿病人,可在大人的怀抱中吸痰。

4.洗手:护士在吸痰前应进行手部消毒,用洗手液按正确洗手方法洗手,并穿戴好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

5.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吸痰:将吸引器连接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上,并用生理盐水洗涤口腔和鼻腔,以减少吸痰过程中引起感染的风险。

适当地将吸引器插入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管中,并快速抽吸分泌物。

重复此步骤直至排出的分泌物不再明显。

6.喉咙及口咽吸痰:将吸痰器的软管插入病人的口腔或鼻腔,并注意吸痰器的进入深度和角度,以保护病人的喉咙和气道。

进行吸痰时,应适当运用负压来吸吮分泌物,避免时间过长,防止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

7.结束护理:完成吸痰后,将吸痰器上的分泌物排空,清洗和消毒吸痰器及相关器械,将已用器械放入指定的器械包或废物容器中,进行正确的处理。

与病人沟通,及时整理病人的位置,并给予安慰。

二、吸痰的注意事项:1.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前后,护士必须进行合理的无菌操作,包括洗手、穿戴手套、避免污染护士衣等。

确保吸痰器和其它相关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2.吸痰时要保持轻柔:吸痰过程中,对于病人需保持温和与耐心,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或刺激。

吸痰器的插入和抽吸宜快速且稳定,同时注意检视病人的表情、呼吸和心率等指标,以及观察分泌物的性质和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 1、连接吸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 3、吸痰:左右旋转,向外退出 吸净痰液,每次不 超过15秒,间歇3-5min,连续操作不超过3次。 4、肺部听诊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分类处理,吸痰 管一用一换,吸痰盘4h更换一次 观察记录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 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 时间:不超过15秒
• 手法:外提旋转吸痰法.动作轻柔,严防粗暴
☆如何减轻吸痰时病人的痛苦?
引起吸痰痛苦最主要的原因是憋气
吸痰护理的准确性:进出不超过3次、插管时禁止 同时增加负压、禁止反复提插和粗暴动作; 减少吸痰的盲目性:适当的吸痰时间; 吸痰时机的把握; 吸痰前的充分准备: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翻身
吸痰时的体位:气切病人尽量取平卧位。
☆如何做到有效吸痰?
三、吸痰时要注意的问题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压力:成人13.3-20.0 KPa (100-150mmHg) 小儿不超过13.3(100mmHg)
• 普通患者压力:40~53.3KPa (300-400mmHg)
• 小儿压力:33-40kpa(250-300mmHg)
一、护理目标
能吸净痰液,呼吸道通畅
学习目标
1、掌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识记吸痰压力及不同位置吸痰插入吸痰管的深度
二、人、物、环境要求
护理人员: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准备物品 • 弯盘 纱块 吸痰瓶(内装含氯消毒液200ML) 治疗巾 吸痰连 接管 手套 听诊器 无菌吸痰管数根 生理盐水 呋喃西林液 镊子 电筒 压舌板 快速手消毒液 棉枝 • 治疗盘内治疗碗: 规定右碗为经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用, 左碗为经口鼻吸痰用 环境要求:
☆促进病人自主排痰
促进痰液排除的措施:
☆卧床者抬高床头30至45度,鼓励病人变换体位;
予定时扣背排痰 ☆可离床活动者,鼓励其离床活动。 ☆指导病人深呼吸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 先进行深呼吸3-4次,深吸气后屏气片刻,躯干
稍向前倾,腹肌用力收缩,连续咳嗽三声。
温馨流程参考用语
查对解释:您好,XX先生(小姐)现在您 痰比较多,我来帮您吸出来,吸痰时有点 不舒服,不要紧张。 吸痰前:现在给您吸痰了,有点不舒服, 我会轻点给您吸,请您放松! 吸痰后:痰已经吸干净,现在舒服了吗, 我会经常巡视您的,请您放心,如果我们 未及时巡视到,这里有一呼叫铃,可随时 按铃,我们马上到,谢谢您的合作!
☆如何做到有效吸痰?
气管切开吸痰管插入的深度:
部分不能自行排痰:插入气管套管约10~12cm
完全不能自行排痰:插入12~15cm 咳嗽反射几乎消失的昏迷病人,约15cm
☆如何做到有效吸痰?
三、吸痰时要注意的问题
应根据吸痰指征,适时吸痰。 吸痰前后必须吸氧。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空气清新、流通 合适的温湿度: 温度22-畅 三、操作步骤
核对、评估:
核对医嘱,查病历 查对、解释 评估: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 征、 痰液的量和粘稠情况 2、呼吸状况:有呼吸困难和发绀 血氧饱和度下降、有痰鸣音 3、口鼻腔粘膜情况 有无粘膜损伤、鼻 中隔偏曲、鼻息肉 4、心理状态、合作能力
三、操作步骤
告知: 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合作
(病人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然后再向 病人及家属作适当的解释)
准备:1、吸痰前加大氧流量及拍背或雾化
吸入 2、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患者头转一 侧,颌下铺治疗巾
如何保持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 三、操作步骤
☆吸痰及其注意事项
一、如何把握吸痰的指征
呼吸音减弱
呼吸困难
听到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 在气道导管可以见到分泌物 气管切开病人有咳嗽,痰无法咳出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压力升高 不明原因血氧饱和度下降
☆吸痰及其注意事项
二、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的长度: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的吸痰管长 约30CM,经气管插管吸痰管长约55CM 吸痰管的柔软度:应选择管壁光滑、挺直、富有弹 性的吸痰管。 气道内吸痰管和口腔内吸痰管最好分别选择。 气道内吸痰的吸痰管选择:根据气管套管直径来选 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一般为气管套管内径的1/2, 不可超过2/3,一般可选择直径2-2.5MM的吸痰管 三、吸痰插管深度 插管的深度: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经鼻腔插管 深度22-25CM,经气管切开套管深度为10-20CM,经 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