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第一章第1节
公文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 (1)---文本资料

关于公文常用序号的几点说明(数字序号顺序)一.序号序号Sequence Number,有顺序的号码,如数字序号:1、2、3……,大写汉字也算数字序号,如:一、二、三……序号可以清晰的分清同一类事物,也可以用序号作文章的小标题。
我们在写文章,特别是在写论文中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我们的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目前较多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
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
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一些资料,在此谈谈有关数字序号的用法,对序号规范写法作一详细说明:二、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一)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第一层为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一、”“二、”“三、”;第二层为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一)”“(二)”“(三)”;第三层为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例如:“1. ”“2.”“3.”;第四层为括号中包含阿拉伯数字,例如:“(1)”“(2)”“(3)”;第五层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例如:“①”“②”“③”或者“1)”“2)”“3)”;第六层为大写英文字母,例如:“A.”“B.”“C.”或者“(A)”“(B)”“(C)”;第七层为小写英文字母,例如:“a.”“b.”“c.”或者“(a)”“(b)”“(c)”;……(二)理科类论文的正文层次标题序号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如“1”,“1.2”,“1.2.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观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把 物质归结为一种具体形态,缺乏实验科学基础,这是 主要的缺陷。
第二节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公元五世
纪至十五世纪)
• 一、宗教简介: •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 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 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 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 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 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
佛教
•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
世纪古印度的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 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 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 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 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的中国佛教(Chinese Buddhism)。由于传入的时间、 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 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 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例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沈约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宋书·符瑞志》原始歌舞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
上古歌谣与初民生活密切相关:源于生活、展现生活、祈愿向上例如: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三七五)己巳卜,贞。
(今)岁商受(年),王占日吉。
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殷契粹编》第九O七片)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易·贲》六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易·离》九四)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易·归妹》上六)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易·中孚》九二)初民歌谣的语言特点:风调简朴、语句平实、声韵协调例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相信语言可以控制自然力,相信自然世界可以随主观意志而改变,正是初民的精神状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神话释义:神话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二章神话.诗经(李治中版)

反映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体现周初靠血缘 亲缘关系、礼乐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巩固统治 的目的。如《小雅·采菽》赞诸侯来朝周王 赏赐,《彤弓》赞周王宴会赏赐有功诸侯, 《小雅·鹿鸣》等。
怨刺诗: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反映厉王、 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 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变风、变雅之作, 反映丧乱,针砭时政。如《雨无正》(《小 雅·节南山之什》),《何草不黄》,《伐 檀》《硕鼠》、《墙有茨》《南山》《载 驱》、《黄鸟》等。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一、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流传最广: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二、其他注释: 郑玄《周礼》“大师”注:
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 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 劝之。 郑众(郑玄《周礼》“大师”注引郑众 语):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 于物。
《诗经》的体制 南陔、白 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六篇笙 诗,有目无辞, 故现存305篇,都是歌词。 根据乐调和内容不同,分风、雅、颂 三
《诗经》本来有311篇,其中
类。
风
,十五国风,各诸侯国的土乐,包 括 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 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诸 侯国的民歌,共160篇。 雅,朝廷正乐,指西周王畿乐歌,有大 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多为舞曲。有周颂 31篇,鲁颂4,商颂5。
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主要用于宗庙祭祀、 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具有典礼、讽谏、 娱乐、外交等功能。 陈诗观风 献诗陈志 赋诗言志 教诗明志
秦以后《诗经》的传播
第一章 刑事案件侦查概述

第一编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理论第一章刑事案件侦查概述第一节基础概念一、刑事侦查学的概念在历史长河中,虽然作为国家职能之一的侦查工作早已存在,但刑事侦查学却只有百年的历史。
在这方面,最早的代表人物,应推奥地利人汉斯·格罗斯 (1847-1915)。
此公毕业于格拉茨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人当地检察机关工作,后又人格拉茨大学任教。
当时欧洲各国正兴起科学侦查。
1893年他第一次撰写并出版了《司法检验官手册》一书,书中一部分内容是论述犯罪现象,一部分内容是论述侦查策略方法和获取证据的技术方法。
格罗斯把多门学科知识融合在一个新的概念之中,并使用“ Kriminalistiks”这一个由他本人创造的新名词,来表示这个新的概念。
这个新名词很快为欧美各国学者所采用,并按发音被译成英文、法文和俄文。
他的那本《司法检验官手册》实际上是现代刑事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的发端。
西方国家学者把汉斯·格罗斯誉为“警察技术奠基人”、“物证技术奠基人”、“刑事侦查之父”。
(一)刑事侦查学的学科名称我国刑事侦查学的学科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还不统一,显得有些混乱。
通常的几种叫法是 “犯罪侦查学”、“刑事侦察学”、“侦查学”、“犯罪侦察学”、“侦察学”、“刑事侦查学”等。
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两个:一是学科名称的中心词问题,即“侦察”与“侦查”的问题;二是学科名称的限定词问题,即“犯罪”与“刑事”的问题。
1、学科名称的中心词我国刑事侦查学的学科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还不统一,显得有些混乱。
通常的几种叫法是 “犯罪侦查学”、“刑事侦察学”、“侦查学”、“犯罪侦察学”、“侦察学”、“刑事侦查学”等。
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两个:一是学科名称的中心词问题,即“侦察”与“侦查”的问题;二是学科名称的限定词问题,即“犯罪”与“刑事”的问题。
我们主张本学科名称的核心词用“侦查”一词。
因为,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察”与“查”的字义就不难看出两者的字义基本相同,它们都有查看、调查、勘查、查核、观察、查究之义,因而 “侦查”与 “侦察”的词义也应该是相同的,联系到“侦察”多数情况下与军事斗争有关的实际情况,更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己明确肯定了“侦查”一词,考虑到法律术语的严肃性与规范性,我们应采用“侦查”一词。
汉语言文学第一编·2014中级导游证·汉语言文学

第一编汉字与导游语言第一章汉字文化导游知识第一节汉字与旅游的关系了解汉字的历史、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熟悉汉字的种类,能识别不同种类汉字的形体特点,熟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掌握《说文解字》(许慎著)划分的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一、汉字概述(一)汉字的历史1、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成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2、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都比较固定的象形文字。
3、我国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说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4、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原始文化的孑遗”。
5、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生活器具,他们是伴随生产工具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交际对语言的需求而产生。
(二)汉字的种类形体演变上划分:1、汉字的形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被后人总结为: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契文、贞卜、卜辞。
出土的甲骨文目前粗略统计有15万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4500多个,其中已识别的约1000多个。
文字内容涉及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文字一般用刀刻写,因而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形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
人体形态:人、大、天、长、目婚丧嫁娶:夫、取、好、孝、保蚕桑稼穑:丰、甫、稻、力、年征战讨伐:戈、殳、矢、武、辟居室宫观:宕、宫、享、京、向(朝北的窗户)星辰日月:日、月、星、雨、虹祭祀占卜:祝、祭、牲、燎、埋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盛行于西周。
当时的青铜器有礼器、食器、乐器、兵器。
礼器中“鼎”最多,乐器中“钟”最多,人们把“金文”叫“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
环境法周珂第一编 第一章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问题与思考
• 6.李某购买了一套两居室房屋,该房屋内长期弥 漫着装修所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使李某 在入住仅三个月后就患病。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 • (1)李某所住房屋的内部环境是否为我国《环 境保护法》上的“环境”的范畴? • (2)李某所受的损害应当如何依法解决?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 (二)在法律上对环境进行定义的方式
• • • • 抽象定义方式 列举定义方式 结合定义方式 间接定义方式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 [小案例]
• 李某购买了一套两居室房屋,该房屋内长期弥漫着装修所 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李某在入住仅三个月后就患病。 请结合上述关于环境概念的内容思考: • (1)李某所住房屋的内部环境是否为我国《环境保护法》 中“环境”的范畴? • (2)李某所受的损害应当如何依法解决?
第一章 国际法的概念与法律性质

3、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作为独立学科发展 的基本背景:二战后国际间经贸 交往的发展致使国际经济格局的 内在张力已逐渐冲破原有国际政 治格局限制而成为国际关系发展 的先导,经贸行为也取代政治外 交行为成为国家间利益调整的最 直接表现方式。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在调整国际经济法律关 系方面的主要区别:
二、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
– 概念: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 整主要由国家间关系构成的国际关 系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 和规章制度等国际行为规范的总称。
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性 国家:最主要、最活跃的国际法主体 类似于国家的政治实体、政府间国际 组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的国际 法主体 私人:一般意义上不能成为国际法的 主体,但在一些特定领域可直接承受国 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国际法制订的国家意志性 主要途径:外交大会缔结条约;于国 际实践中形成国际习惯规则
3、国际法效力的普遍性 普遍国际法、区域国际法和特殊 国际法之区别——普遍国际法的效 力依据? 4、国际法实施的自助性 国内社会:“徒法不足以自行” 国际社会:不存在统一强制性 执法机关,主要依靠国际法主体的 自力救济
第二节 国译名称: 自丁韪良译《万国公法》至日文转 译“国际法” 4、二战前后之发展: “人类法”(law of humanity) (law “世界法”(world law) “超国家法”(supernational law) “跨国法”(transnational Law)
(二)学科名称辨析——国际法、国 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 1、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 (1)公法与私法之区别 (2)国际私法之性质:以跨国或跨 区域的私人间关系为调整对象,解决特 定争端中法院准据法的选择适用问题, 既非国际法,亦非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第一章第1节
一、形声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蹊.跷溪.水栖.身之所休戚.与共
B.夙.愿星宿.追本溯.源沧海一粟.
C.陌.路蓦.然厉兵秣.马拐弯抹.角
D.弹劾.涸.辙荷.枪实弹一丘之貉.
解析:A.溪xī:B.宿xiù:D.荷hè。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磨.盘蓦.地秣.马厉兵暮.鼓晨钟
B.庇.护裨.益筚.路蓝缕刚愎.自用
C.对峙.窒.息叱.咤风云栉.风沐雨
D.畋.猎腼腆.恬.不知耻暴殄.天物
解析:A.磨、蓦、秣读mò,暮读mù;B.全读bì;C.峙、窒、栉读zhì,叱读chì,D.畋、恬读tián,腆、殄读tiǎn。
答案:B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俊俏.捎.带讥诮.峭.壁悄.然落泪
B.寥.落悖谬.屠戮.蓼.蓝未雨绸缪.
C.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
D.诽.谤绯.红徘.徊芳菲.妄自菲.薄
解析:A项依次读qiào shāo qiào qiào qiǎo,B.liáo miù lù liǎo móu,C项依次读àn xīn àn yīn ān,D项依次读fěi fēi pái fēi fěi。
答案:B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缉.拿辑.录修葺.开门揖.盗
B.逡.巡梭.镖唆.使怙恶不悛.
C.砧.板玷.污粘.连沾沾
..自喜
D.诋.毁官邸.抵.牾砥.柱中流
解析:D项都读dǐ,A项依次读jī jí qì yī,B项依次读qūn suō suō quān,C项依次读zhēn diàn zhān zhān。
答案:D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衣袂.(mèi) 症.结(zhēnɡ)
茅塞.顿开(sè) 弄巧成拙.(zhuō)
B.讣.告(bǔ) 缄.默(jiān)
炙.手可热(zhì) 岿.然不动(kuī)
C.戏谑.(xuè) 熟稔.(rěn)
装模.作样(mó) 咄咄
..逼人(duō)
D.炽.热(chì) 木讷.(nà)
有恃.无恐(shì) 长吁.短叹(xū)
解析:B项“讣”应读fù;C项“模”,应读mú;D项“讷”应读nè。
答案:A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崎.岖颀.长畸.形出奇.制胜
B.讥诮.俊俏.地壳.悬崖峭.壁
C.贻.误怡.然遗.失百战不殆.
D.隐讳.教诲.污秽.运筹帷.幄
解析:B.全读qiào。
A.“畸”读jī,其余读qí;C.“殆”读dài,其余读yí;D.“帷”读wéi,其余读huì。
答案:B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
B.应.允楹.联义愤填膺.脱颖.而出
C.馈赠.磨蹭.减员增.效爱憎.分明
D.寂寞.蓦.然厉兵秣.马相濡以沫.
解析:D均读mò。
A依次读fēi fěi fěi fēi,B依次读yīnɡyínɡyīnɡyǐnɡ,C依次读zèn ɡcènɡzēnɡzēnɡ。
答案:D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纯粹.淬.火翠.绿鞠躬尽瘁.出类拔萃.
B.诅.丧诅.咒龃.龉含英咀.华减租.减息
C.抠.唆讴.歌怄.气呕.心沥血并驾齐驱.
D.茎.叶径.庭痉.挛经.年累月泾渭分明
解析:A.都读作cuì;B.依次读jǔ zǔ jǔ jǔ zǔ;C.依次读kōu ōu òu ǒu qū;D.依次读jīnɡjìn ɡjìnɡjīnɡjīnɡ。
答案:C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监.考(jiàn) 布衾.(qīn)
汗流浃.背(jiā) 妄自菲.薄(fěi)
B.筵.席(yán) 发酵.(xiào)
命途多舛.(chuǎn) 繁文缛.节(rù)
C.角.色(jiǎo) 气氛.(fēn)
翘.首以待(qiào) 纨绔.子弟(kù)
D.悲恸.(tònɡ) 重创.(chuānɡ)
潜.移默化(qián) 谆.谆教诲(zhūn)
解析:A.监jiān 考;B.发酵jiào;C.角jué色,翘qiáo首以待。
答案:D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熏陶.(tāo) 葡萄.(táo)
稂.(lánɡ)莠书声琅琅.(lánɡ)
B.戈.(ɡē)壁游弋.(yì)
框.(kuànɡ)架热泪满眶.(kuànɡ)
C.漂.(piāo)洗漂.(piāo)浮
滂.(pānɡ)沱气势磅.(pánɡ)礴
D.恶.(è)劣恶.(è)习
粘.(niān)连拈.(niān)轻怕重
解析:A.熏陶táo, C.漂piǎo洗, D.粘zhān连。
答案:B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狙.击沮.丧阻.止含英咀.华越俎.代疱
B.端.详揣.测湍.急苟延残喘.惴.惴不安
C.估.价枯.槁训诂.怙.恶不悛沽.名钓誉
D.嗔.怪谨慎.瞋.视文思缜.密镇.定自若
解析:A.沮jǔ、咀jǔ;C.估ɡū、沽ɡū;D.嗔chēn、瞋chēn。
答案:B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闲暇.瑕.不掩瑜假.期遐.迩闻名
B.累.及护苗保蕾.磊.落身陷缧.绁
C.喘.息瑞.雪丰年湍.急惴惴
..不安
D.瑰.丽大家闺.秀日晷.奉为圭.臬
解析:A.“假”jià,其余读xiá;B.“缧”léi,其余lěi;D.“晷”ɡuǐ,其余读ɡuī。
答案:C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劝谕.逾.期觊觎.喻.之以理
B.瞥.见憋.闷蹩.脚一撇.一捺
C.跻.身通缉.羁.绊窗明几.净
D.邂逅.诟.病佝.偻藏污纳垢.
解析:A.“谕”“喻”读yù,“逾”“觎”读yú;B.读音各不相同,依次为piē/biē/bié/piě;
C.都读jī;
D.“逅”读hòu,“诟”“垢”都读ɡòu,“佝”读ɡōu。
答案:C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不同的一组是
() A.追溯.塑.像素.质情愫.
B.号召.招.领昭.告沼.泽
C.脚踝.裸.露颗.粒裹.缠
D.干燥.洗澡.噪.音操.练
解析:A.都读sù;B中“召”读zhào,“昭”“招”读zhāo,“沼”zhǎo;C.分别读huái、luǒ、kē、ɡuǒ全不相同;D.“燥”“噪”读zào,“澡”zǎo,“操”cāo,不全相同。
答案:C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安谧.(mì) 寒暄.(xuān)丝绦.(tāo) 慰藉.(jì)
B.编纂.(zuàn) 稗.(bài)官缱绻.(quǎn) 虔.(qiān)诚
C.巨擘.(bì) 羞赧.(nǎn)游说.(shuì) 盘桓.(hēnɡ)
D.河畔.(pàn) 婀娜.(nuó) 怃.(wǔ)然璀璨.(càn)
解析:A.慰藉.jiè; B.编篡.zuǎn,虔.qián; C.巨擘.bò,盘桓.huán。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