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药品行业产品与市场情况分析及主要企业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眼科医疗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眼科医疗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眼科医疗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眼科医疗行业驱动因素1、政策助力行业发展2016-2021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眼科医疗行业相关利好政策,推动了眼科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

2、患者数量上升推动眼科医疗需求增加我国白内障患者人数从2015年的10976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12645万人,预计2020年白内障患者人数高达13072万人。

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成人近视增长至31691万人、成人远视增长至22977万人。

眼科疾病患者数量上升推动眼科医疗需求增加。

二、眼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507.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人民币103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6%。

预计2020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能进一步上升至1125.7亿元。

其中,相比于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医院的针对性强,且往往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就医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民营眼科医院就诊。

加之民营眼科医院运营模式可复制性强,在过去的五年间,中国民营眼科医院发展迅猛。

2015年到2019年,民营眼科医院市场规模迅速从约人民币189.3亿元增长至约人民币40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7%。

2019年医学视光、白内障、屈光手术占据了我国眼科医疗服务细分市场的前三位,占比分别高达21.3%、18.1%和16.8%。

随后是眼底疾病和眼表疾病,占比分别为14.6%和8.8%。

三、眼科医疗诊疗服务情况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青少年不良用眼习惯问题的持续,中国眼科疾病患者增加,进而推动眼科急门诊诊疗人次稳步攀升。

2015-2019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眼科及其他门急诊数量均逐年上升,但眼科专科医院发展更迅速,从2015年的20.4百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33.5百万人次,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13.2%。

中国眼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升,2015-2019年眼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眼科及其他的床位数均保持稳定上升的状态,但综合医院眼科及其他的床位数更多,2019年为89910张,而眼科专科医院仅50495张床位数。

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分析报告 抗感染药是眼科用药领域最大细分品种

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分析报告 抗感染药是眼科用药领域最大细分品种

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分析抗感染药是眼科用药领域最大细分品种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眼科疾病患者众多,发病率居高不下,眼科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不断增多,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方案。

我国眼科药物细分领域中,主要类型为眼用抗感染药(S01A)、其他眼科用药(S01X)、人工泪液和眼润滑剂(S01K)、眼部抗新生血管药物(S01P)、缩瞳药和抗青光眼用药(S01E)等。

主要眼科药物类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人们眼保健观念的逐步增强,社会竞争对大众用眼要求的提高,国内外医药市场的全面接轨,眼科用药市场有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各大连锁药店的黄金品类。

目前,我国眼科用药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眼科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约178.9亿元,同比2017年的168亿元增长了6.49%,近几年我国眼科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2013-2018年中国眼科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眼科药物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眼科药物市场主要包括抗疲劳干涩用药、抗感染用药、白内障药物、青光眼用药、抗炎药、抗过敏药、散瞳药、表面麻醉剂等类别。

其中抗感染用药是我国眼科用药领域最大的细分品种,市场份额占比为26.14%;抗疲劳干眼用药市场份额为22.02%;白内障用药市场份额为16.50%。

2018年我国眼科用药细分市场结构我国眼科药物生产厂家的分布状况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生产厂商占据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这些地区的企业特点是生产规模较大、出口多、产品品种多、产业创新水平较高,具有规模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聚集效应、技术设备水平较高。

眼科药物龙头企业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我国多数眼科药物生产企业以仿制药生产为主,无论是企业规模、人均产值还是品牌产品都与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存在差距。

随着竞争的加剧及产业结构的细分,眼科用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正随着专业化而形成集中化的趋势。

市场分析-眼科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市场分析-眼科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市场结构预测
随着眼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细分,眼科市场 将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
干眼症、眼底病变等新兴眼科疾病领域将逐渐崛 起,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
眼科医疗服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提供 定制化的治疗方案和产品。
市场趋势预测
1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将在眼科医疗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如远程诊疗、智能诊断、AI辅助手术等。
尽管眼科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 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部分复 杂手术的高难度和风险,需要进 一步突破。
机遇: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国际市场拓展
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消费升级为眼科市场提供 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技术创新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眼科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在眼 科领域的应用,将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进步。
产品升级换代加速
随着技术的升级,眼科医疗产品也在 不断升级换代,如新型人工晶体、高 精度眼科手术器械等,提高了眼科医 疗的质量和效率。
消费升级与个性化需求
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眼科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从基本的视力矫正到高端的个性 化需求,如定制化眼镜、高端眼部护理等。
眼科医疗器械研发投资
02
随着眼科医疗技术的进步,新型眼科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不断
增长,投资研发将获得高额回报。
眼科健康服务投资
03
眼科健康服务市场前景广阔,包括视力保健、眼病预防等,投
资此类服务将获得持续收益。
投资风险控制
市场风险
眼科市场的竞争激烈,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制 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个性化需求引领市场趋势
消费者对眼科医疗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如个性化手术方案、定制化眼部护理产品等,满足不同消费 者的个性化需求。

2023年眼科专科医院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眼科专科医院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眼科专科医院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眼科专科医院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眼科专科医院是指专门为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近视、干眼症等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眼科医疗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眼科专科医院行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有超过1000家眼科专科医院。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看病和做检查。

这也为眼科专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二、患者结构多样化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给眼睛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青少年、白领、学生等具有不同特点和需求的人群都成为眼科专科医院的潜在患者。

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眼科保健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眼科专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眼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目前,激光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等高端技术已经成为眼科领域的主流。

这些高端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效果,使患者可以更加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

同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引入也为眼科专科医院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四、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眼科专科医院的增多,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

在很大程度上,患者选择医院的主要依据是医院的知名度和技术水平。

因此,医院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和医疗水平,吸引更多的患者。

此外,对于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医保政策也是医院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享受医保政策的同时,患者也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眼科专科医院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立足市场,眼科专科医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分析报告

一、行业总述1、眼科诊疗范围眼科医疗市场包括眼病诊疗、激光近视手术和医学视光三大模块。

1) 眼病诊疗主要针对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斜弱视等疾病,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其中,眼科手术按前后可分为眼前段手术和眼后段手术;按内外可分为外眼手术和内眼手术。

眼前段手术包括青光眼、角膜病、眼整形、斜视和其他眼前段手术;眼后段手术包括眼底病、玻璃体切除和单纯视网膜脱离手术等。

外眼手术包括外伤、斜视、角膜移植、泪道手术、眼睑、结膜手术等;其余的都属于内眼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手术。

2) 激光近视手术既包括经典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包括近几年兴起的飞秒激光和全飞秒激光手术。

3) 医学视光是相对普通验光而言的。

普通验光是指在一般眼镜店的配镜验光,它的目的仅是让屈光不正者看清物体,操作方法和步骤相对简单。

而医学验光首先要具备高精密、高成本的综合验光仪,其次对验光师要求严格,必须是熟知临床眼科和眼视光学知识的眼视光医师。

医学验光所检验的内容远比普通眼光复杂,是综合各种情况得出的科学的验光处方,需要区分真、假性近视及斜弱视等,并控制近视发展,达到配镜清晰、舒适和医疗保健的目的。

2、国内眼科诊疗市场特点1) 患病人群激增,市场用药视疲劳类增速明显全球近视患者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化不断攀升,在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比例为35.16%-39.21%,甚至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

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预计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者率将增长至51%左右。

大量的近视患者导致视疲劳用药需求激增,从医院和零售两大终端来看,视疲劳类用药都占据较大比重,该类药以每年增速超过20%在扩容;白内障类用药多数在零售终端销售;抗感染类产品继续保持一定占比,但年增幅未超过10%,市场相对饱和。

数据来源:米内网、和亚化医整理2) 白内障手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白内障是我国排名第一的致盲眼病,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存量白内障患者数量已超过600万,每年新增30-40万,治疗需求激增。

2024年眼科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眼科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眼科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眼科领域是医疗行业中快速发展的细分市场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视力问题的普遍存在,眼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眼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市场规模分析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眼科市场在过去五年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全球眼科市场规模已达到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眼科市场的最大消费地区,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未来几年,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眼疾病的高发率,眼科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三、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眼科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眼科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一些国际知名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和市场推广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国内的一些本土企业也积极进入眼科市场,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四、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眼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近视、老花眼等视力问题已成为广大人群关注的焦点。

此外,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眼疲劳问题也日益突出,进一步刺激了眼科产品市场的需求。

五、市场发展趋势1.移动医疗的发展: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医疗应用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眼科健康管理和远程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2.可穿戴眼科设备的应用:随着可穿戴技术的突破,智能眼镜、VR眼罩等设备在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穿戴眼科设备将成为未来眼科市场的热点。

3.个性化治疗的兴起:眼科领域正逐渐向个性化治疗转变。

通过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和病情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六、市场前景展望眼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眼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眼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同时,眼科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企业在市场定位、研发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需要加强,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眼科行业分析报告

眼科行业分析报告

眼科行业分析报告眼科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眼科行业是指专注于眼部疾病诊断、治疗、研究、开发、销售和服务的医疗保健产业。

它主要包括视力矫正、眼部疾病的护理和治疗产品、眼科医疗设备及协助产品等。

二、分类特点眼科行业主要分为眼镜、隐形眼镜、眼药、眼科设备和激光治疗、手术等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都具有市场细分性、生命周期短、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大、生产成本高等共性特点。

三、产业链眼科行业产业链包括:眼科医院/眼科诊所、眼科医生/眼科技师、眼科科研机构、视力矫正协助产品、眼镜制造商、隐形眼镜制造商、眼药品制造商、眼科仪器设备制造商、激光治疗/手术设备制造商、眼科药店/眼镜店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眼科行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健康视力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这个时期,眼科行业主要是以眼镜为主,满足大众日常生活、劳动需要,作为辅助视力矫正工具被广大人民所使用。

2. 护眼健康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这个时期,随着眼科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眼科保健越来越关注,隐形眼镜、护眼药品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

3. 技术革新与健康共赢发展阶段(21世纪至今)本阶段以高新技术、医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采用微创、无痛及精准医疗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服务体验。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监管医疗器械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规范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2.《关于规范发展医疗机构眼科设置的通知》规范眼科医院的建设,细化了眼科医院的服务内容和管理规定。

3.《关于加强眼科诊疗工作的意见》加强眼科诊疗工作,建立完善眼科诊疗服务体系,推广辐射型医疗诊断。

六、经济环境中国经济逐渐走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眼部健康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数据,低视力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2023年眼科用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眼科用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眼科用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眼科用药是指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

随着近视、老花、弱视、结膜炎等眼部疾病的不断增多,眼科用药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现状、竞争格局、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眼科用药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明显,且越来越成熟。

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我国眼科药市场从2013年的约100亿元,到2018年已经发展到20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并且2022年时预计将突破300亿元。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眼科用药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抗菌剂、抗过敏剂、降压药、角膜修复药等。

二、市场现状1.市场发展态势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眼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推动了眼科用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我国医改政策的推进,保障了人们的医疗需求,也为眼科用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市场品牌竞争激烈眼科药市场品牌竞争激烈,主要由大型药企占据市场份额。

例如,罗氏、拜耳、制药、施贵宝、默沙东等国际药企都拥有自己的眼科用药产品线。

此外,国内一些知名的制药公司,如同仁堂、巨人网络、爱尔眼科等也在眼科用药领域布局,逐渐形成了市场上的主力军。

3.电商渠道快速崛起在市场消费需求的刺激下,眼科用药的电商销售平台快速崛起,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药服务。

除已上市的阿里健康、1药网、好药师等知名电商平台外,近年来国内的普通药店也开始涉足线上市场,开通电商销售渠道,与线下店铺共同构成了眼科用药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

三、竞争格局1. 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虽然国际知名药企在眼科用药市场中拥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国内制药企业也在逐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得益于近年来国内药企技术不断进步,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不断推出新品种,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等多重因素。

2. 产品不断创新,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眼科用药市场的不断开拓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让行业内的企业不断创新,推出了大量新品种,如眼药水具有产品通透度高、失眠、光敏、角膜内皮、接触镜、感染等多重治疗效果;配合水晶体通过外科手术将原先有度数的晶体移除,再将光学性能良好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达到矫治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的目的;眼科激光治疗技术、眼角膜接种技术、硅胶玻璃矫治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也为眼科用药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提供了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1801871531601402021年眼科药品市场空间预计达247亿元中国眼根据欧康维视招股书,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于2021年达到247亿元的市场规模。

中国眼科药品规模,2015-2021E药物市场容量(人民币)单位:亿元 300CAGR2015-2018 2018-2021E247250总规模 8.7%11.1%200150100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2021E药品用于干眼症、近视、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干眼症、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近视、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和葡萄膜炎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

虹膜:前部葡萄膜炎药品:激素类免疫抑制剂视网膜:黄斑病变(干性黄斑病变,湿性黄斑病变,糖尿病黄斑病变等)药品:VEGF药物眼部注射角膜: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药品:环孢素、人工泪液、抗炎药角膜:近视药品:阿托品器械::角膜塑形镜、ICL后房角: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为主药品:前列腺素类,β受体抑制剂α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脉络膜:后部葡萄膜炎、脉络膜新生血管药品: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眼前部疾病眼后部疾病干眼症和视网膜疾病是眼科用药的主要疾病领域白内障晶状体否--器械:植入人工晶体服务:眼科手术近视(<20岁)角膜否-阿托品器械: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服务:激光手术视网膜疾病视网膜是青光眼房角否阿柏西普,康柏西普,雷珠单抗,BEOVU布林佐胺,曲伏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等Ranibizumab PDS 药品:VEGF药物眼部注射HGC245,NCX470,UBX967等手术为主:约占患病人群的70%。

药品:前列腺素类,多为仿制药葡萄膜炎虹膜/脉络膜是皮质类固醇,免疫抑类固醇植入物药品: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干眼症的发病人群最大,中国约2亿人口受干眼症影响。

在兴齐眼药的兹润上市前,中国的干眼症用药仅为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对标美国市场环孢素的应用,我们认为环孢素在中国市场也会有较大的市场渗透空间。

近视领域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框架眼镜,但是目前正在开展临床三期试验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凭借其有效性、便捷性 、安全性,有望成为近视防控治疗用药领域的黑马。

视网膜疾病的发病人群约为5000万,眼科用药份额占比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VEGF类用药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约70%),临床用药包括前列腺素类、β受体抑制剂、α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疾病种类发病人群发病部位药品是否是最主要治疗方式已上市治疗药物在研药物中国当前最主要治疗方法干眼症角膜是人工泪液,环孢素特那西普,NOV03等药品:人工泪液干眼症发病人群最大,布局企业多◆上→下: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15年到2019年的干眼症的发病人数由2.1亿增长至2019年的2.35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2.39亿。

◆下→上:恒瑞、兴齐、康哲、欧康维视、李氏大药厂等药企积极布局该适应症的药物研发,包括创新、仿制。

开发方法主要集中在商务拓展(外部买入)上。

爱尔眼科更是开设了干眼症门诊,从根源上加强对干眼症的认知和重视。

随着患者教育、新产品的上市,我们认为该适应症存在销售额的提高。

全球干眼症领域商务合作活跃,中国企业最积极我们关注到近五年来,全球干眼症领域商业活动活跃,中国药企参与度高,且主要作为受让方,参与60%的商务交易。

国内药企中,价格最高的是恒瑞医药的两款干眼症产品,价格高达1.65亿美元,包括环孢素滴眼液和NOV03,NOV03是一款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的蒸发性干眼症药物。

时间转让方受让方交易类型总交易金额(百万)2020-05-08 lacra Pharmaceuticals 李氏大药厂许可;合作NA2020-01-05 全福生技远大医药许可;投资NA2019-12-20 Novaliq Bausch Health 许可NA2019-11-07 Novaliq 恒瑞医药许可165(USD)2019-05-08 Takeda Pharmaceuticals Novartis 收购5300(USD)2019-01-04 Novartis Oculis 许可NA2018-08-07 Can-Fite Biopharma 康哲药业许可74.5(USD)2018-07-16 Mitotech 亿胜生物许可;合作NA2017-09-12 HanAll Biopharma 和铂医药许可81(USD)2017-05-01 Parion Sciences Shire 许可;合作575(USD)环孢素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最有效的滴眼液目前干眼症的准确机制还未被完全理解,但目前医学界认为干眼症的主要病因是由是细胞因子和炎症过程影响泪腺和眼表而导致的。

眼泪缺乏型干眼症低流入泪腺分泌泪液高流失高蒸发蒸发型干眼症(85%炎症/细胞因子泪膜损坏/不稳定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凋亡眼球环孢素滴眼液治本人工泪液治标NOV03环孢素在美国是干眼症领域Top1畅销药品美国2018年环孢素销售额为28.3亿美元,占干眼症领域药物销售额70%。

美国上市情况:上市的环孢素包括爱尔健的Restasis(0.05%环孢素A)、印度太阳药业的Cequa (0.09%环孢素)、日本 参天制药的Ikervis (1mg/ml 环孢素)。

另外还有诺华的Xiidra (lifitegrast 5%)。

中国上市情况:华北制药产品,用于术后抗排斥反应,受制于中国视网膜移植手术量<5000例/年,2019年销售额仅有500万元。

兴齐眼药的兹润于2020年8月8日正式上市。

中国的临床用药多为缓解作用的人工泪液,技术壁垒低;用药多数需滴眼5-6次/天,患者长期顺应性较差;2018年美国销量占比图羟糖甘,4%2017年中国销量占比图氯化钠,2% 其它羧甲基纤维素,2%其它,6%羧甲基纤维素,3%立他司特,20%聚乙二醇滴眼液,5%聚乙烯醇,18%玻璃酸钠,44%环孢素,72%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分子,22%环孢素或改变中国干眼症市场格局◆我们预测环孢素在中性条件下,2020年国内的市场空间约为6.9亿元。

◆假设:◆①假设2020年的干眼症就诊率为5%,每一年的就诊率增加30%。

②门诊干眼症患者中,中重度干眼症患病比例为30%。

③环孢霉素定价参考兴齐眼药环孢素零售价,并假设2022年药物进入集采,药价减半;④我们假设在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的渗透率分别为3%,4%和5%,且对应渗透率的增长率分别为5%,10%和15%。

年份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国内干眼症患病人数(万人)23940 24400 24860 25240 25620中、重度干眼症患病比例30%30%30%30%30%干眼症就诊率5% 6.5% 8.5% 11% 14.3%环孢素滴眼液使用比例悲观3% 3.2% 3.3% 3.5% 3.6%中性4% 4% 5% 5% 6% 乐观5%6%7%8%9%环孢素滴眼液定价(元/盒)798 798 399 399 399 环孢素滴眼液用量(盒/年)66666环孢素滴眼液年治疗费用(元/年)4788 4788 2394 2394 2394环孢素滴眼液国内市场空间测算(亿元)悲观 5.27.2 5.0 6.99.6中性 6.9 10.0 7.3 10.6 15.4 乐观8.613.110.015.123.0环孢素竞争激烈,玩家包括兴齐/恒瑞/康哲/科伦◆环孢素市场渗透的主要障碍:①作为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如毒性和耐药性)可能成为该药物处方的主要受限因素。

②药品目前的医院渠道不健全,兴齐的兹润于2020年8月8日刚刚上市,渠道建设中。

③药品特殊性,需要剂量调整,中国临床现状,患者的依从性差,复诊就诊率低。

◆技术壁垒高,入场门槛高:兴齐眼药2020年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环孢素获滴眼液的公司;恒瑞通过License手段加速环孢素的研发进展,深圳康哲通过与Sun Pharma合作获得该品种的中国权益,目前已经完成申报,科伦药业自主研发的环孢素凝胶眼膏于2020年7月申报。

环孢素滴眼液为低溶解性药物,能够较好攻克“提高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技术壁垒的公司目前国内仅兴齐眼药一家。

兴齐眼药:通过专家沟通,兴齐眼药开始借助原有眼科渠道积极布局该品种的销售,2020年8月8日,兹润正式上市,为中国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和免疫相关干眼症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随着患者教育以及医院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我们认为环孢素滴眼液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干眼症作为慢性疾病,更容易培养医生的用药习惯。

恒瑞医药:目前引进的Novaliq公司的环孢素类滴眼液Cyclasol采用EyeSol技术研发,具有更好的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安全性和舒适性,正在美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且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当前阶段上市时间获取手段备注特点兴齐眼药已上市2020.06.19 自主研发新3类首家获批上市最快恒瑞医药III期临床-License 溶解性更好III期临床显示疗效好康哲已申报预计2022年License 上市速度快第二家上市科伦药业已申报预计2022年自主研发凝胶眼膏自主研发,用药不够方便技术平台存在差异,兴齐眼药的产品澄清度高◆药物的溶解性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眼部用药,溶解性更是产品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环孢素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一般不用于水溶性基质制备的处方,所以其绝大多数眼科制剂都是将环孢素溶解于植物油(花生油、橄榄油等)中。

而微乳(Microemulsion ) 是一种由水相、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体系自发形成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且各相同性的油水混合系统。

微乳相比传统的滴眼液,水包油型的微乳眼部给药具有优势,因为其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提高了膜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摄取,提高生物利用度,用于眼部还具有缓释作用。

环孢霉素滴眼液各公司技术对比纳米微乳剂:齐兴眼药: 兹润Allergan: RESTASIS Santen:Ikervis水性纳米胶束(Sun Pharma: Cequa)/康哲非水溶解物(恒瑞医药:CyclASol)优点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极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实现药物的缓释;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并能增强药物的疗效;透明美观可有效避免血液循环中药物的提早释放,降低毒副作用、提高靶向性,进一步增加生物对难溶药物的利用度提高眼睛对药物耐受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疗效快缺点技术壁垒高,设备要求高,产业化难度大存在着提前释放和到达病灶时不能充分的释放药物等缺陷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未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