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第三次作业
古代汉语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

古代汉语专题一、文章分析1汉字的作用题干: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你对汉字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汉字的作用〃的理解。
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不空谈。
2.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汉字是国家事务管理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汉字为中国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汉字被用来著书立说;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占文店铺牌匾上图是某市一家店面的牌匾,使用了古文字体。
请根据所学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这五个字形的字体类别,并写出对应的简体字形;2.在图书馆、书店查询专书《说文解字》或在线查询“说文解字〃,列出对这五个古文字形的结构分析;3.结合招牌的字形含义,分析说明该店铺销售何种货物。
参考答案:1.该店铺牌匾的五个占文字为小篆字体,对应的简体字为“百草善成堂〃。
2.根据《说文解字》相关解释,可以得知各字的形体类别。
分别为:百:会意字,十十也。
从一白。
数,十百为一贯。
草:形声字,从叫|、早声。
草斗,栋实也。
善:会意字,善,吉也。
从言言,从羊。
成:形声字,就也。
从戊、丁磬。
堂:形声字,殿也。
从土、尚磬。
3.根据“百草善成堂〃字义,结合古代有“神农氏辨药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可以推测出该店铺销售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货物。
2. “守株待兔”解析题干:图1 图2从学龄前时期,我们就会接触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
知其然,应知其所以然。
观察上述两幅图画,请问:1你认为哪幅图画表达成语含义更为准确?为什么?2.查询《说文解字》或者在线查询“汉典网〃,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朱〃造字时的字形;用六书理论解释“朱〃用了哪种造字法。
A.'B.TC."∣D.3.请概括说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区别。
参考答案:1.图2更准确。
一是从古代汉语汉字知识来看,“守株待兔〃的“株〃字,本义是树桩子,它由义符"木〃和"朱"组成,侏〃又可以看作"朱"的声符。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 A )A、《易传》B、《吕氏春秋》C、《战国策》D、《国语》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C )的观点。
A、八卦B、天人感应C、五行相胜D、天道自然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 B )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A、法家思想B、老庄思想C、墨家思想D、佛学思想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D),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B、相国寺C、大理寺D、白马寺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C )。
A、《论语》B、《孟子》C、《易传》D、《尚书》6.最早提出“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B )。
A、史伯B、老子C、庄子D、列子7.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B )。
A、达摩B、六祖慧能C、神秀D、济颠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B、理本论C、一阴一阳谓之道D、吾心即宇宙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 B )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A、小篆B、隶书C、籀文D、大篆10.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 B )。
A、李贽B、王阳明C、陆九渊D、顾炎武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B、理本论C、一阴一阳谓之道D、吾心即宇宙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 D ),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
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
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A、西周B、战国C、汉代D、唐代13. “五斗米道”是东汉年间沛国丰人张陵在西蜀( C )创立的。
西南大学《书法》网上作业题答案

(0024)《书法》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单选题]__是书法技法的基础与关键,元代书家赵孟?将其称之为"千古不易也”。
A:字法B:笔法C:墨法D:章法参考答案:B2:[单选题]毛笔之外,书法的重要工具还有与毛笔并称为"文房四宝”的纸、墨和__A:砚台B:臂搁C:笔洗D:笔架参考答案:A3:[单选题]西汉后期,隶书更趋成熟,以宣帝时的《定县汉简》、成帝时的《__》为代表。
A:张迁碑B:武威仪礼简C:曹全碑D:礼器碑参考答案:B4:[单选题]__,又称钟鼎文、青铜器铭文、吉金文字,泛指一切刻铸在金属上的古文字。
A:甲骨文B:小篆C:金文D:石鼓文参考答案:C5:[单选题]秦篆的代表书家是秦丞相李斯,他为推广使用小篆做了大量工作。
其代表作品是__A:《袁安碑》B:《峄山刻石》C:《西狭颂》D:《毛公鼎》参考答案:B6:[单选题]篆书用笔大多使用一种用笔方法即__用笔。
A:中锋B:侧锋C:偏锋D:露锋参考答案:A7:[单选题]金文最早产生于__早期,盘庚迁殷以后随着甲骨卜辞的日益发展,金文的铸造也逐渐兴盛起来。
A:夏代B:商代C:西周D:东周参考答案:B8:[单选题]书法史上习惯将魏国钟繇与东晋__并称"钟王”。
A:王献之B:王羲之C:王导D:王珣参考答案:B9:[单选题]__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A:王徽之B:王凝之C:王操之D:王献之参考答案:D10:[单选题]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书法影响最深的书体,无疑是他的__。
A:狂草B:隶书C:篆书D:行书参考答案:D11:[多选题]以下的几种说法__是对的?A:书法是艺术B: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C:书法可以表情达意D: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参考答案:ABCD12:[多选题]书法作品的常用幅式有__。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填空(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般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_______________,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_______________。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文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字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字改革从_______________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字主要来源于。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一个是。
8、商代文字指的是。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表意方式属于。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
11、简帛文字指。
12、秦文字指。
主要特点。
13、今文字属于文字;主要特点。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
16、隶书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50分)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负盛名的是什么?5、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3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3【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1.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2.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3.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正文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的演变经历了很多阶段。
在这篇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古代汉语的发展: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以及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首先,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
在古代汉语的早期阶段,文字的构造主要是通过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语言的意义。
这些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在形态上往往是复杂的,一个符号可能代表多个意义,一个意义也可能由多个符号表示。
随着汉语的发展,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逐渐合并,形成了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这种结构更加简洁明了,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
其次,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
在古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文字的构形系统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早期的汉字构形比较随意,字形的变化很大,同一个字可能由不同的字形表示。
随着汉字的演变,字形逐渐变得规范,构形系统也逐渐有序。
例如,汉字的偏旁部首就是古文字构形系统有序性的体现,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汉字。
这种有序的构形系统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汉字,也为汉字的传播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最后,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在古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形体经历了很多变化。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变得更加规范和美观。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笔画和复杂的结构被简化,使得汉字更加简洁明了。
汉字形体的固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字,也为汉字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提供了基础。
总之,古代汉语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逐渐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汉字的形体也逐渐固定。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3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3摘要:一、古文字的发展与演变1.古文字的起源与早期发展2.中古文字的演变与成熟3.晚古文字的定型与传承二、古文字的构造与特点1.象形文字与指事文字2.会意文字与形声文字3.古文字的特点与规律三、古文字的分类与研究1.古文字的分类体系2.古文字的研究方法与进展3.古文字学的重要性与意义四、古文字的应用与价值1.古文字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2.古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3.古文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创新正文: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三主要涉及古文字的发展与演变、构造与特点、分类与研究以及应用与价值等方面。
一、古文字的发展与演变古文字是汉字发展史上最早的一批文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
早期古文字主要包括象形文字和指事文字,例如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古文字逐渐演变并成熟,出现了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如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
晚古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型,秦朝的小篆和隶书标志着古文字的传承与发展。
二、古文字的构造与特点古文字的构造主要包括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四种。
象形文字通过描绘物体的形象来表达意义,如“日”字;指事文字通过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义,如“上”字;会意文字由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而成,以表达某种意义,如“林”字;形声文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音韵,如“江”字。
古文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字形、字义和字音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规律性和系统性。
三、古文字的分类与研究古文字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时代分类、地域分类和字体分类等。
在研究方法上,通过田野考古、文献研究和科技手段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不断推动古文字学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甲骨学、金文学、简牍学等分支学科的繁荣,古文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古文字的应用与价值古文字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同时,古文字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4

一、填空 (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鄂君启节 制造年代: 战国 材料: 青铜 规格: 舟节长31厘米,宽7.1厘米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节是古时由帝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 凭证。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竹节形。 早期的节是剖竹为之,《周礼·小行人》中有所记 载。后来虽用青铜铸造,但仍多取竹节之形。 鄂君启节共出土5件,舟节2件,车节3件,合 在一起则呈圆筒状。节面文字错金,各有9 行,舟 节163字,车节154字。据铭文记载,其铸造时间是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为怀王颁发给封地在 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 行证。铭文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 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 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 此节为研究其时 楚国的 符节制度、商业、交 通和 楚王同封君上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另外,其器型迄今为止仅此一见,更显珍贵异常。
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的(公元前323年)夏 辰乙亥的那一天,戍边在茂郢游宫楚怀王,召大攻尹 昭雎铸造金节,昭雎承怀王之命,下令徵召民间的锔 工缄工高手,令攻尹亲自送缄工和毅工到歇君府上, 住到歇君启的府里赓铸金节。持此金节三条同行的船 只要靠拢到一起可以一次性通过,同行的船只多的话, 可以五船或十船靠到一起通过(或五十条船),从信 阳潢川歇君住的殿堂门口出发,逾信阳的南湖,过随 州的广水河滩后,庸随州厉山的厉庸关和孛畈的孛昜 关,逾过云梦滩后庸安陆关,逾荆州内荆河到武汉的 江夏,入邗江关,逾长江庸彭泽关,再逆庸松昜关, 浍江关后,庸荆州内荆河的爰陵关,过长江到岳阳城 陵矶后,入湘庸关,赊庸关、淮昜关,入沺(漯)关, 庸鄙关,入泷、沅、澧、復几关后,过长江,庸木关 关,最后庸郢都关。只要是在楚国地盘上的沿途各庸 关,见到金节都不征任何税费,也不施舍钱物,只提 供吃住和食宿之类的弃饲服务;不见金节则征税费。 如果是运载马牛羊以类的货物出入庸关,叫他们到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用也。用者、可施行也。凡 字皆此訓。从反巳。與巳篆形勢 略相反也。巳主乎止。 主乎行。故形相反。二字古有通用者。 羊止切。一部。又按今字皆作以。由隷變加人於右也。賈侍中說。 己意巳實也。象形。己各本作巳。今正。己者、我也。意者、志 也。己意巳實、謂人意巳堅實見諸施行也。凡人意不實則不見諸 施行。吾意巳堅實則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是以春秋傳曰。能 左右之曰以。謂或 或又惟吾指撝也。賈與許無二義。云象形者、 巳篆上實下虚。 篆上虚下實。由虚而實、指事亦象形也。一說 象己字之上而實其下。 用也。从反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 也。象形。羊止切 文二
謂順人之意以變更成器。雖屢改易而無傷也。 五金皆然。西方之行。以五行言之爲西方之 行。生於土。从土。 又注、象金在土中形。 謂土旁二筆也。
(陵) 大 也。釋地、毛傳皆曰。大阜曰陵。 釋名曰。陵、隆也。體隆高也。按引申 之爲乘也、上也、躐也、侵陵也、陵夷 也。皆夌字之叚借也。久部曰。夌、越 也。一曰。夌、徲也。夌徲、卽陵夷也。 从 。夌聲。力膺切。六部。
(逆) 迎也。逆迎雙聲。二字通用。 如禹貢逆河、今文尙書作迎河是也。 今人假以爲順屰之屰。逆行而屰廢 矣。从辵。屰聲。宜戟切。古音在 五部。關東曰逆。關西曰迎。方言。 逢逆迎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 逢。自關而東曰逆。
還也。从辵从反,反亦聲。 (反) 覆也。覆、?也。从又必 有覆之者。厂。各本作厂反形。 未允。韵會無反形字。然則當 云厂聲而奪也。厂呼旱切。反
(启) 開也。按後人用啟字訓開。乃 廢启不行矣。啟、敎也。玉篇引堯 典。胤子朱启明。釋天。明星謂之 启明。从戶口。會意。康禮切。十 五部。此字不入戶部者。以口戶爲 開戶也。
(令) 發號也。号部曰。號者、嘑也。口部 曰。嘑者、號也。發號者、發其號嘑以使 人也。是曰令。人部曰。使者。令也。義 相轉注。引伸爲律令、爲時令。詩箋曰。 令、善也。按詩多言令。毛無傳。古文尚 書言靈。見般庚、多士、多方。般庚正義 引釋詁。靈、善也。葢今本爾雅作令、非 古也。凡令訓善者、靈之假借字也。从亼 卪。號嘑者招集之卪也。故从亼卪會意。 力正切。古音在十二部。
简 介
原 作
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 辰之月,乙亥之日,王戍于茂郢之游宫。 大工尹雎承王命,徵锔缄,尹送缄毅工, 爬歇君启之府,赓铸金节。屯三舟爬艖, 五十艖岁能返。自歇坣,逾湖过滩,庸厉 庸孛昜,逾滩庸陆,逾夏内邗,逾江庸彭, 逆庸松昜,内浍江,庸爰陵,过江,内湘 庸,赊庸、淮昜,内沺(漯),庸鄙,内 泷、沅、澧、復、过江,庸木关,庸郢。 见其金节则毋征,毋舍弃饲;不见其金节 则征。如载马、牛、羊以出入关,则征于 大府,毋征于关。
简 介
“鄂君启”中的“鄂”为地名, “启”是鄂君之名。鄂君启,字子 皙,是战国时期楚怀王之子。通过 车节和舟节的文字内容,我们可以 了解到“鄂”到“郢”的水陆交通 路线、车辆及船只得调配、沿途所 享受的特权等。据专家研究,此时 的“节”相对于“符”来说,更方 便,更实用了。它对于当时的政治、 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巨大的 研究价值。此节制于楚怀王六年 (公元前323年)。
(府) 文書臧也。文書所藏之處曰府。引伸之爲 府史胥徒之府。
室也。釋宫曰。宫謂之室。室謂之宫。郭云。皆所 以通古今之異語。明同實而兩名。按宫言其外之圍 繞。室言其內。析言則殊。統言不別也。毛詩。作 于楚宫。作于楚室。傳曰。室猶宫也。此統言也。 宫自其圍繞言之。則居中謂之宫。五音宫商角徵羽。 劉歆云。宫、中也。居中央。唱四方。唱始施生。 爲四聲綱也。从宀。躳省聲。按說宫謂从宀吕會意。 亦無不合。宀繞其外。吕居其中也。吕者、?骨也。 居人身之中者也。居戎切。九部。凡宫之屬皆从宫。 (攻) 擊也。考工記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猶 治也。此引伸之義。从攴。工聲。
(尹) 治也。伊下曰。尹治天下。 廣韵曰。正也。進也。誠也。 从又丿。句。握事者也。又爲 握。丿爲事。余準切。十三部。
尊也。从尹,發號, ,古文象 君坐形。故从口。舉云切 〖注〗 ,亦古文君字。
(君) 尊也。此羊祥也、門聞也、 戶護也、髮拔也之例。从尹口。 尹、治也。口 發號。此依韵會。 又補一口字。尹亦聲。舉云切。 十三部。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 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 屬皆从之。止而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