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 4.2气温和降水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与降水 教案(表格式)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与降水教案(表格式)第四章第二节气温与降水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气温与降水测定及变化, 绘制并判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新课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本71-77页,内容包括“气温”和“降水”两部分,是气候的基本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既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又为学习本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章节中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贴近生活,通过描述气温、降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的用处,激发学生地理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认知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不足,在学习上具有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注意力在20—25分钟集中,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是该阶段的学习障碍。
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能力。
学生对气温与降水的空间变化规律等抽象知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减轻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理学习模式,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通过学习气温与降水的测定及变化,增强对地理区域的认知。
2、综合思维:通过绘制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读其分布规律。
3、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气温与降水的测定,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4、人地协调观:运用气温与降水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人与环境协调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气温的测定与变化。
(2)降水的定义与测定。
2、教学难点:绘制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读其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图示分析法。
课前准备温度计、量杯、2023年陵水县气温与降水数据、陵水县暴雨图片、PPT。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央视天气预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答案:(1)摄氏度(℃)(2)7月(3)1月(4)雨(5)冰雹(6)水汽和凝结核(7)下降(8)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1.气温(1)气温的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谈重点气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差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有很多种,如下图所示,不同的温度计测量范围和用途不同。
②测量方法气象站观察和记录的气温,是利用放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得的。
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③测量时间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观测。
④气温的计算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如下图所示:月平均气温:将一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本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将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即可。
(3)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天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日较差=31 ℃-24.5 ℃=6.5 ℃。
某地的气温日变化谈重点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释疑点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比陆地要滞后一个月。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年较差=27 ℃-(-2 ℃)=29 ℃。
某地的气温年变化③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年际变化是指某一个地方各年之间气温的变化。
有的年份平均气温低,有的年份平均气温高。
【例1-1】下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解析: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4.2.2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降水)

发生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 区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对流雨
受热膨胀上升
赤道附近、 夏季午后
地形雨
遇地形阻挡“爬升”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被冷空气顶上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二.降水的测量
雨量器
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 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 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 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5~10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1月~次年4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大约740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三.降水的分布
北极地区
赤道地区
南极地区 ①赤道附近降水 多 ,两极地区降水 少 。——纬度因素
导致两地景观差异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的要素:降水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一.降水的形成
1.从大气中降落的 雨、雪、冰雹 等,统称为降水(降水≠降雨)
冰天雪地
椰风海韵
一.降水的形成
2.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水汽 凝结核
物质条件
(空气上升)
气温 下降
热量条件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连续无雨记载:91年
①对流雨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水汽冷凝形成降水。
发生地区:赤道附近、 夏季午后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②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课件

要集中在(
)
5-10月
降水量多 ,主
第七页,共十页。
---
气温:先点点,在连线
降水(jiàngshuǐ):先确定柱的高度,再修 饰 气温(qìwēn)
(º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第八页,共十页。
降水(jiàngshuǐ) (毫米)
总结(zǒngjié)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比较内容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多
两极地区
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
多
中纬度内陆地区
少
回归线穿过的大Leabharlann 少陆西部和内部回归线穿过的大
多
陆东部
第五页,共十页。
(1)乌兰巴托的最高温是 17℃左右,出 现在 7月 ;最低温是 -25左℃右,出
现在( 1 )月.
昆明(kūn mínɡ)的最高温是20 ℃ 现在 6月 ;最低温是 乌兰巴现托在的( 年1温差)月约为(
内容(nèiróng)总结
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1)乌兰巴托的最高温是 左右,出。现在( )月.。昆明的最高温
是 左右,出。乌兰巴托的年温差约为(
)。昆明的年温差约为(
)。1.右图降水
类型为(
)。(1)A坡为(
( ),降雨较
No )坡,B坡为。( )坡。(2)在A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时,气温(qìwēn)
降水的三种主要(zhǔyào)类型
第一页,共十页。
第二页,共十页。
锋面雨示意图
第三页,共十页。
• 月降水量: 将某月中每一天(yī tiān)的降水量相加的和
• 年降水量:将某年中每一月(yī yuè)的降水量相加的 和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 在下图中你还能找到什么规律,与同学交流
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同纬度范围内,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南北半球季节对应月份相反) 3、同纬度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一、什么是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1.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2.读图,比一比 中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 水多? 3.读图,比一比南 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大陆西岸和东岸哪 里降水多? 3.说出年降水量少 于200毫米的地区主 要在哪里?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 东岸多。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二、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三、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 (2)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四、主要降水类型
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 雨,地形雨、锋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 受热膨胀上升,变冷 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30
●
250
●
●
●
20
●
●
200
●
●
10 ● ●
●
150
●
0
100
-1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1)找出两城市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两 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2)请估算两城市的年降水量。 (3)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主要有哪些差别?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与降水(共42张PPT)

●
150
●
100
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4、在对应月份画上相应长短-10
50
的柱形图,表示各月降水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气候资料的表示
三、等值线图
目录丨CONTENTS
01
气温
02 世界气温的分布
03 主要降水类型
04 世界降水的分布
0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01 气温
气温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差异的 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气温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 一天要进行4次:一 般在北京时间2时、8 时、14时、20时。
少
多
少多
2.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少 多少 多
少多
降水分布规律
多
少
多
多少 多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小结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3.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练一练
多G
少D
02 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的气温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温线密集,表示温差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温差小
世界的气温
观察北半球和南半 球等温线图,哪一 个半球的更平直?
南半球 为什么南半球的等 温线更平直? 海洋面积广大
世界的气温
为什么这里等温线 闭合?
低温中心 为什么这里气温比 四周都低? 青藏高原,海拔 高,所以气温低。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使学生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理解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天气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气温和降水有直观的感受,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能阅读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分析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2.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图象教学法:利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其空间变化。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4.生活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象资料。
3.相关案例资料。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其分布特点及成因。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

观察图片,说说山顶与山脚有何不同,为什么?
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①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温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②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地形因素:同一地点,海拔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气温知识小结:
日变化 气温的时间分布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3.阅读某地气温分布图,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 判断该地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4.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7月 B.8月 C.1月 D.2月
某地气温分布图
)
5.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降水的等级
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 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等级。
级别
小雨
24小时降 水量(mm
)
<10.0
天气符 号
中雨
10.0 ~24.9
大雨
25.0 ~49.9
暴雨
50 ~99.9
大暴雨 特大暴雨
100.0~ 249.9
>250.0
(1)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____图。 (2)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3)B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气温的观测及计算
某地一天的气温测量图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四次测量时间。
2时、8时、14时、20时。
2.算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低纬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观察
从低纬到两极,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左图位于北半球 还是南半球?
北半球
右图呢? 南半球
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
陆地 气温高
海洋 气温低
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
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同纬度的陆地气温 相同吗?说明原因?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相同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降 6 11 14 49 34 61 260 150 69 34 30 6
水
1.气温最高月份( ),最低月份(
年较差(
)
2.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3.青岛的气候特征(
),气温 )
课堂检测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世界最高气温在___洲北部,年平均气温约在___ºC以上。 ⑵世界最低气温在____洲,年平均气温约在____ºC以下。 ⑶从等温线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⑷在北纬30º附近,年平均气温在0ºC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 10ºC多的地区是____,其低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对流雨----形成? b.地形雨----形成? c.锋面雨----形成?
对流雨
对流雨的形成
锋面雨
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雪、大风 以及沙尘暴等天气
地形雨 地形雨示意图
米
止
1(.1)右A坡图为降(水迎类风型为)坡(,B坡地为形( 雨背风) )坡。 (2)在A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时,气温( 降低 ),降雨 较(多 )。 (3)在B坡,空气下沉,气温( 升高 ),降水较( 少 )
谢谢大家
最容易做到的事是把简单的事变复杂,最难做到的事是把复杂的事变简单。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真的。 人总是在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上辈子我欠你的,这辈子我来还,这辈子你欠我的,下辈子来还我。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两极地区降水 少 ;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大陆东岸 多 ; 3、中纬度的沿海地区降水 多 ,内陆地区降水 少 。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
气 -2 1 8
温 (0C)
15 22 27 28 27 21 16 8 1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热带海滨 婀娜多姿的椰树
什么原因形成这些差异?
℃
摄氏度
? 百叶箱
气温的测定 (日平均气温)
观察
4次观测(中7的气+温1最5 高+值1与2 最+低值4 分) 别/ 是4 多=少9度.5?℃
思考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气温的日变化
观察
气温变化有何特点?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温差是多少?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 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缺乏明确的目标,一生将庸庸碌碌。
26℃ (最高值) - 2℃ (最低值) = 24℃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的年变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
最高月平均气温及月份? 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月份? 气温的年较差?
26℃ (最高月) - 3℃ (最低月) = 23℃
气温在南北半球分布有什么 差异?
1、下列所示图中,A、B各位于哪个半球?
。
2、下图的降水类型是:( C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
世界降水分布不均,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1.读图4—14,看 比一看比赤亚道欧地大区陆和沿两海极地地区区 和哪 内里 陆降 地水 区多 哪?
里降水多?
赤道地区 沿海地区
1.读非图洲4北—部14,,亚说洲出西年部降、水中量部少,于澳20大0毫利米亚的大地陆区中主西要部, 在格哪陵里兰?岛,南极大陆。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陆地上,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
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该地区位于____(南/北)半球,原因是________. (2)造成南北方向温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方面的差别。 (3)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由此判断A、B两
地哪一个是海洋____。 (4)若A、B均在陆地上,则两地温度的不同是由于 _____方面存在差别。若A、B一个在海洋、一个在陆地, 则____地位于陆地。
自主学习: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a.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b.空气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主要降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