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造林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造林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造林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造林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B.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C. 森林的培育和经营管理D.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答案:C2. 造林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木材资源B. 改善生态环境C. 提供休闲场所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造林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造林的基本步骤?A. 整地B. 育苗C. 植苗D. 施肥答案:D4. 造林密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A. 造林地的土壤类型B. 造林地的气候条件C. 树种的生长特性D. 造林地的地形地貌答案:C5. 造林地的整地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翻土B. 深松C. 浅耕D. 灌溉答案:D6. 造林时,植苗的深度应如何确定?A. 与原土痕平齐B. 比原土痕深C. 比原土痕浅D. 随意种植答案:A7. 造林后,下列哪项不是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措施?A. 除草B. 松土C. 施肥D. 砍伐答案:D8.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适应当地气候B. 适应当地土壤C.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答案:D9. 造林地的土壤改良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施用有机肥B. 施用化肥C. 种植绿肥D. 砍伐树木答案:D10. 造林地的水分管理不包括以下哪项?A. 灌溉B. 排水C. 保水D. 施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造林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造林的成功?A. 树种选择B. 造林地的地形C. 造林地的土壤D. 造林地的气候答案:A, B, C, D12. 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包括哪些?A. 翻土B. 深松C. 浅耕D. 灌溉答案:A, B, C13. 造林地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哪些?A. 施用有机肥B. 施用化肥C. 种植绿肥D. 砍伐树木答案:A, B, C14. 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措施包括哪些?A. 除草B. 松土C. 施肥D. 砍伐答案:A, B, C15.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包括哪些?A. 适应当地气候B. 适应当地土壤C.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造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多个领域。

造林学试题及答案(一)

造林学试题及答案(一)

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造林学一、解释概念(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 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2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

3 速生丰产林:采用集约的经营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产量的林分。

4 分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5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二、填空(在每个括号内填入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括号1分,总计20分)1.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2.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3.组成立地的因子有(植被)、(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因子。

4.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标准年龄时林分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5.人工林五大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6.种植点的配置方式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植生组配置或群状配置)。

7.树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双方有利、双方有害、(偏利作用)、(单方有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中性作用)。

8.造林整地包括(土壤翻垦)和(造林地清理)两项内容。

9.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为(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10.、造林规划设计是分层次完成的,因此通常造林规划设计分成三种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A )型曲线。

A、S型;B、J型;C、反J型;D、L型2.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A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造林复习题

造林复习题

林业专业《造林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 由天然更新或演替过程形成的森林,称为天然林,可分为(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

2. 人工林是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3. 人工用材林要比天然林获得更好的(速生)、(丰产)、优质的效果,林地的生产率较高。

4. 在总结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认真种植)、抚育保护的六项造林技术措施。

其中(适地适树)是列为造林技术措施的首要一项。

5. 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情况呈周期性变化,其原因是昼夜、季节的(温度)、光照和(水分)因素的差异。

6. 一般来说,从幼苗到成熟,典型的林分都必须经过幼苗期、幼树期、(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等几个阶段。

7. 造林地的种类归纳起来有4大类,即(荒山荒地)、农耕地、(采伐迹地)和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和林冠下造林地。

8. 通过分析调查,在一个地理范围不大的区域内划分立地类型,主要依据是(地形)和(土壤)因子,而把植被因子作为参考。

9. 生活因子法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根据林木成活生长影响最大的土壤(水分)和(养分)2个主要生活因子来划分的。

10. 划分立地类型的方法主要有主导环境因子法和生活因子法。

在山地采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类型较为普遍;而在平原地区则更适合用(生活因子法)划分立地类型。

11. 在山地造林中,要做到适地适树最基本的途径是(选树适地);而在城市绿化中,要达到适地适树,通常是以(改地适树)为最常见的途径。

12. 在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种植点的数量,称为(造林密度),在其余各个时期的密度,称为(经营密度)。

13. 造林密度大大小对(树高)的影响较弱;对(直径)、材积的影响是随着密度的增加其指标下降。

14. 造林地种植点的配置分为行状配置)和(群状配置)两大类。

其中行状配置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品字形)、正三角形等。

15. 根据混交林中各树种的作用,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

林业规划师造林复习参考题

林业规划师造林复习参考题

林业规划师造林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因素不是造林规划考虑的内容?a) 土壤条件b) 水资源保护c) 生态系统稳定性d) 市场需求答案:d) 市场需求2. 林业规划中的造林区域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哪项指标?a) 气候b) 土壤类型c) 坡度d) 光照条件答案:a) 气候3. 造林项目的成功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下列哪几项?a) 生态效益b) 经济效益c) 社会效益d) 手续办理时间答案:a) 生态效益, b) 经济效益, c) 社会效益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为什么进行林业规划的重要性?答:林业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确保森林资源合理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休闲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 请简述造林规划的流程和主要步骤。

答:造林规划的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方案评估和实施管理。

其中主要步骤包括:确定造林目标和需求、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土壤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树种和造林模式、评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制定具体的造林方案并进行评估,最后实施并进行管理和监测。

3. 请简述造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生态因素有哪些?答:造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生态因素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水源保护、土壤保持、生态景观、生态功能等。

通过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确保造林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应用题1. 某地区计划进行50亩的人工造林项目,要求使用抚桉和杉木两种树种,每亩造林面积按照1:2的比例划分。

根据已有的土壤调查数据和气候信息,确定适宜树种分布区域和造林密度,并制定具体的造林方案。

答:根据已有的土壤调查数据和气候信息,可以确定各树种的适宜生长区域和造林密度。

根据1:2的比例划分,抚桉的种植面积为50/(1+2)×1=16.67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50/(1+2)×2=33.33亩。

造林学试题

造林学试题

造林学试题一、概念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2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

3 速生丰产林:采用集约的经营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产量的林分。

4 分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5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二、填空(在每个括号内填入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括号1分,总计20分)1.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2.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3.组成立地的因子有(植被)、(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因子。

4.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标准年龄时林分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5.人工林五大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6.种植点的配置方式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植生组配置或群状配置)。

7.树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双方有利、双方有害、(偏利作用)、(单方有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中性作用)。

8.造林整地包括(土壤翻垦)和(造林地清理)两项内容。

9.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为(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10.、造林规划设计是分层次完成的,因此通常造林规划设计分成三种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A )型曲线。

A、S型;B、J型;C、反J型;D、L型2.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A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考点巩固(最新版)

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考点巩固(最新版)

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考点巩固(最新版)1、单选通常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树木单株材积生长()。

A、增加B、下降C、不变D、根据条件表现不同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松紧度正确答案:指土壤疏松或紧实的程度。

3、单选单果中(江南博哥)果皮肉质多汁的称()。

A.肉质果B.干果C.裂果D.闭果正确答案:A4、问答题森林生物产量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正确答案:取决于光合速率、叶面积、生长期和老化过程等因素。

5、单选()是指在特定空间中能自由交配繁殖,具有一定结构和遗传特性的同种个体的总和。

A、生态系统B、种群C、群落D、生境正确答案:B6、判断题裸子植物通常形成须根系。

正确答案:错7、多选标准地调查的林分调查因子有()。

A.土壤B.疏密度C.植被D.蓄积量正确答案:B, D8、单选森林的层次结构称为林相,根据林相不同,森林可分为()。

A、单层林和复层林B、人工林和天然林C、同龄林和异龄林D、疏林和密林正确答案:A9、单选松材线虫病主要发生部位是()。

A.根部B.芽C.叶片D.树干正确答案:D10、单选在成虫盛发期,每天傍晚在苗圃地内放置一盆糖醋液能诱杀到()。

A.金龟子成虫B.蝼蛄成虫C.小地老虎成虫D.马尾松毛虫成虫正确答案:C11、单选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好,森林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其中的植物种类()。

A、不变B、越多C、越少D、越简单正确答案:B12、问答题植苗造林的优点有哪些?正确答案:(1)所用苗木一般具有较为完整的根系和发育良好的地上部分,栽植后抵抗力和适应性强;(2)初期生长迅速,郁闭早;(3)用种量小,特别适合种源少,价格昂贵的珍稀树种造林。

13、判断题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称土壤肥力培育。

正确答案:错14、填空题在原来生长过森林的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造林,称为()。

正确答案:人工更新15、多选属于土壤大量元素的是()。

A.钙B.镁C.铁D.硫正确答案:A, B, D16、问答题工程造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正确答案:有项目的确立(立项)、项目的论证、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项目的年度施工设计和工程管理等5个方面。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3分)1. 育肥猪, 3 月龄,口、鼻流白色泡沫,颈部发红肿胀,张口呼吸,(江南博哥)常作犬坐姿势,急性死亡。

剖检见颈部皮下呈胶冻状,肺脏水肿、出血.预防该病的措施是A.疫苗免疫B.使用抗生素C.使用抗血清D.疫苗免疫E.禁猫A B C D E正确答案:A2. ( ) 在沙地是主导因子之一A.土壤质地B.土层厚度C.坡向D.地下水位正确答案:D3. ( ) 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A.乔木B.乔灌C.综合性D.主伴正确答案:B4. ( ) 在土层薄、坡度陡山区应采用整地方法。

A.块状B.反坡梯田C.水平阶D.鱼鳞坑正确答案:D5. 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A.破土面宽度B.破土面长度C.整地深度D.破土面断面形式正确答案:D6. 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最主要的是与 ( ) 有密切关系。

A.苗木大小C.能否维持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D.苗木种类正确答案:C7. 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 )为止A.幼林全面郁闭B.高生长速生期C.材积生长速生期D.壮龄期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8. 造林(更新)工是从事( )幼林抚育作业的工种A.整地B. 造林C.补植D.采伐。

正确答案:ABC9. 按起源分,森林分为()两大类A.人工林B.集约林C.天然林D.天然次生林正确答案:AC10.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社会效益B.集体效益、C.经济效益D.生态效益正确答案:ACD11. 森林的生态效益有()等A.保持水土,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正确答案:ABCD12. 森林的经济效益分()两大类。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D.果药正确答案:AB13. 森林的社会效益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A.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B.重要的教学基地C.科研基地D.文艺创作的源泉。

正确答案:ABCD14. 森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等A.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B.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C.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造林学复习题

造林学复习题

造林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立地指数: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的平均高?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林种:根据森林发挥的功能不同可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立地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木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混交方法:指参加混交的各种树种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混交方式:?林地清理:去除地表的机械障碍?人工林: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营造和培育而成的森林?初植密度:?(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主要树种:是人们培育的目的树种,防护效果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伴生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树种?混交比例:?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株数,通常以株?/公顷或株?/?亩表示?灌木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树种?混交树种:?造林整地:是造林钱清理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并以翻?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生态学特性: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造林地清理:是在翻耕土壤前清理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的工序?分殖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根、干、枝、地下茎等)直接在中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二、选择填空题?五大林种: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树种选择的原则1?、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经济学原则)2?、适地适树?3?、选择乡土树种?4?、树种选择要多样化(生态学原则)?种植点配置方式?1?、行状配置: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2?、群状配置:植生组配置?树种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机械、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化感作用、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混交方法:指参加混交的各种树种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混交方式: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植生组混交?造林方法?: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标准?途径:? 1?、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2?、改树适地:改变树种的特性适应立地条件,如:育种手段?3?、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土壤特性?标准:成活、成林、成材、稳定(用材林)?整地的作用?1?、改善立地条件?(?1)改善小气候条件?(?2)改善土壤物理条件?2?、改善土壤养分?3?、减少杂草竞争和病虫危害?初植密度?(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混交类型?1、主要树种与重要树种混交?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3?、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全面整地?:全面翻耕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造林地类型?1?、荒山荒地?2?、农耕地、四旁地及?荒地?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4?、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三、简答题?1.简述立地组成因子有哪些?(?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2)植被因子: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建群种、林木优势高、生物量、收获量等? (?3?)人为活动因子: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经营活动等?2.?简述立地质量评价的途径?(?1?)根据树木生长指标评价:地位级法、立地指数法、生长段法?(?2?)通过分析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气候因子法、土壤因子法?(?3?)树木生长和环境因子结合评价:多元回归法?3.?简述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就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得自然环境得综合。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得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立地指数: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得平均高
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得林分称为混交林
林种:根据森林发挥得功能不同可把森林划分为不同得种类,简称林种
立地类型:就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得自然综合体得集合
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木得特性,主要就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得立地条件相适应
混交方法:指参加混交得各种树种在造林地上得排列形式
混交方式:
林地清理:去除地表得机械障碍
人工林:指用人工种植得方法营造与培育而成得森林
初植密度: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得株数或播种穴数
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得分布形式
主要树种:就是人们培育得目得树种,防护效果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
伴生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得乔木树种
混交比例:
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得林木株数,通常以株 /公顷或株 / 亩表示
灌木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得树种
混交树种:
造林整地:就是造林钱清理造林地上得植被或采伐剩余物,并以翻土壤为主要内容得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生态学特性:树种对于环境条件得需求与适应能力
造林地清理:就是在翻耕土壤前清理造林地上得植被或采伐剩余物得工序
分殖造林:就是利用树木得营养器官(根、干、枝、地下茎等)直接在中在造林地得造林方法
二、选择填空题
五大林种: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
树种选择得原则1 、满足国民经济得需求(经济学原则)2 、适地适树 3 、选择乡土树种 4 、树种选择要多样化(生态学原则)
种植点配置方式
1 、行状配置: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
2 、群状配置:植生组配置
树种间得相互作用方式 :机械、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化感作用、生理生态得作用方式)
混交方法:指参加混交得各种树种在造林地上得排列形式
混交方式: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植生组混交
造林方法 :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
适地适树得途径与标准
途径: 1 、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
2 、改树适地:改变树种得特性适应立地条件,如:育种手段
3 、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土壤特性
标准:成活、成林、成材、稳定(用材林)
整地得作用
1 、改善立地条件
( 1)改善小气候条件
( 2)改善土壤物理条件
2 、改善土壤养分
3 、减少杂草竞争与病虫危害
初植密度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得株数或播种穴数混交类型
1、主要树种与重要树种混交
2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3 、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4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全面整地 :全面翻耕造林地土壤得整地方式
造林地类型
1 、荒山荒地
2 、农耕地、四旁地及荒地
3 、采伐迹地与火烧迹地
4 、已局部更新得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三、简答题
1、简述立地组成因子有哪些?
( 1 )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2)植被因子: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建群种、林木优势高、生物量、收获量等( 3 )人为活动因子: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经营活动等
2、简述立地质量评价得途径?
( 1 )根据树木生长指标评价:地位级法、立地指数法、生长段法
( 2 )通过分析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气候因子法、土壤因子法
( 3 )树木生长与环境因子结合评价:多元回归法
3、简述适地适树得途径与方法。

途径: 1 、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
2 、改树适地:改变树种得特性适应立地条件,如:育种手段
3 、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土壤特性
方法:调查现有得天然林与人工林就是达到适地适树得根本方法
4、简述确定造林密度得原则。

( 1 )根据经营目得确定
( 2 )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
( 3 )根据立地条件确定
( 4 )根据栽培技术确定
5、简述培育混交林得意义。

纯林得缺点:
(
1
)树种组成单一,生物多样性下降
(
2
)病虫危害严重,林分稳定性差
(
3
)林地地力出现衰退
混交林得优点:
(
1
)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
2
)能更好得改善立地条件
(
3
)混交林具有较高得产量
(
4
)可发挥较高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
5
)抵御自然灾害得能力强
6、
简述树种混交类型。

1
、主要树种与重要树种混交
2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3
、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7、
简述造林整地得作用。

(
1
)改善立地条件
a
、改善小气候条件
、改善土壤物理条件
(
2
)改善土壤养分
(
3
)减少杂草竞争与病虫危害
8、
简述毛竹造林技术
选择母竹、挖掘母竹、运输母竹、栽培与栽后管理
9、
简述造林树种选择原则。

(
)经济学原则
(
2
)林学院则
(
3
)生态学原则
10、
简述混交林得优点。

(
1
)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2
)能更好得改善立地条件
(
3
)混交林具有较高得产量
(
4
)可发挥较高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
5
)抵御自然灾害得能力强
四、论述题
1
、试论述密度作用规律?(什么叫造林密度?怎样确定造林密度?)
(
1
)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得株数或播种穴数
(
2
)经验得方法
试验得方法
调查得方法
查阅图表得方法
2、
试论述杨树栽培技术体系。

(
1
)适生立地
光:喜光得阳性树种,不能遮荫
土壤水分:对水分适应范围较广,比较耐干旱,但不能过分水湿
土壤养分:杨树喜肥沃土壤,一般土层厚在
1、5
米以上,壤质图生长较好
土壤酸碱度:
PH

5、5~8
之间
地形:平原或平坦地块
(
2
)混交
杨树造林以纯林为主,但也有混交林。

常见得有杨树与固氮树种混交
(
3
)密度
由于就是喜光树种,造林密度较低
(
4
)整地
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需要较好得通气条件
(
5
)栽植
以分殖造林(扦插)与植苗造林(穴植法)为主
(
)幼林抚育
a
、松土除草
b
、灌溉与施肥
c
、林农间作
d
、平茬与修枝
e
、病虫害得防除
3、
何谓立地条件类型?如何划分立地类型?
1
)狭义上讲,将生态学上相近得立地进行组合,叫立地分类,组合成得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

(
2
)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
利用生活因子分类:
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
4、
试论述论述如何提高人工林产量。

(
1
)遗传改变
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林木得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要实现这些目得应采取得措施
就是良种壮苗,而且良种壮苗要经过精心得栽植才能实现目得。

(
2
)林分结构得控制
林分结构影响树木得生长与木材得品质,
林分结构得调控分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两个方面。

良好得结构就是林分获
得高产优质得基础,为了达到调整结构得目得,生产上采取得措施就是密度控制,合理混交
3
)立地得选择与控制
不就是所有得徒弟都适合培育森林,
因此需要对造林地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得小环境,
使树木生长
在适宜得环境下。

实现这个目得得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

综上所述,对于用材林造林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与稳定得目得,通常采取以下六项措施,即: 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结构,精心栽植,细致整地,抚育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