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

合集下载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比较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比较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比较腰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产科和麻醉等领域的一种麻醉技术。

在腰麻中,常常使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这两种局部麻醉剂。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两种药物的特点,以及在腰麻中应用的优缺点。

1.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特点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两种局部麻醉剂是目前常见的腰麻用药。

罗哌卡因的分子量较小,药理作用较短,一般需要每两至三小时注射一次。

而布比卡因分子较大,可以使药物起效更持久,注射一次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小时。

两者在腰麻中的使用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布比卡因的使用量要比罗哌卡因少。

在药理学上,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略有区别。

罗哌卡因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内部的钠通道来阻止神经冲动传递,从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

而布比卡因则通过降低神经细胞膜的电位,从而阻止神经冲动传递。

因此,两种药物虽然在目的上相似,但在分子水平和生理学上有所不同。

2.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优缺点(1)药物持续时间:罗哌卡因持续作用时间短,需要经常注射才能维持麻醉效果。

而布比卡因则可以持续作用数小时,不必频繁注射。

因此,布比卡因的使用更加节约时间和劳力。

(2)副作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均可能导致神经惊厥,但罗哌卡因更容易出现此类副作用。

此外,布比卡因还可能诱发心跳骤停或呼吸抑制等严重副作用。

因此,使用时需小心谨慎。

(3)麻醉深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不同,会对麻醉深度产生差异。

罗哌卡因可能会导致感觉轻、动作不协调等副作用,而布比卡因的使用则容易使病人过度麻痹,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等风险,因此使用时要控制剂量和速度。

(4)成本: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成本有所不同,布比卡因一般价格较高,而罗哌卡因相对便宜。

但布比卡因的优点在于每次注射的剂量少,可以节约药品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3. 不同药物的应用场合在临床实践中,两种药物有不同的应用场合。

例如,罗哌卡因通常用于较小手术、分娩等场合,可以快速减轻疼痛,作用时间较短。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较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显著,麻醉及镇痛效果确切,作用时间长,现在临床上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其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罗哌卡因; 麻醉镇痛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纯左旋体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1],在麻醉、术后镇痛等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1 药理学特点1.1 药代动力学罗哌卡因主要由肝脏代谢,约1%不经代谢由肾脏排泄[2]。

成人静脉输注罗哌卡因的清除率为(0.82±0.16)L/min,高于布比卡因,稳态分布容积和消除半衰期均短于布比卡因,因而可有效防止药物累积,降低中毒风险。

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后呈现出双吸收相,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按一级速率过程进行消除[1]。

其在婴幼儿的血浆峰浓度时可出现时间延迟。

1.2 药效动力学已证实,罗哌卡因是开放的钾通道阻滞剂,其与阻滞位点解离后,通道才能关闭。

文献显示,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机制主要在于其对Na+通道的抑制[3]。

注射低浓度(25~50)μmol/L的罗哌卡因对兔离体去髓鞘迷走神经C纤维(无髓鞘,与痛觉传导有关)的阻滞速度快于Aδ纤维(有髓鞘,与运动功能有关),从而表现为感觉与运动分离[1]。

1.3 毒性作用罗哌卡因的毒性较低,游离罗哌卡因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动脉血浆浓度为0.6mg/L,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症状较布比卡因持续时间短,且更易于控制。

常规剂量的罗哌卡因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对心脏的影响表现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每搏量和心排血量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布比卡因低,罕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3]。

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
尚无将7.5mg/ml以上的浓度硬膜外给药用于剖宫产术或蛛网膜下腔的 记录。
临床经验表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输入长达24小时是可行的。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报告的大量症状多为阻滞和临床中的生理反应。神经阻滞本 身的生理反应在各种局麻药均可能发生,包括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 中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以及穿刺引起的不良事件(如脊髓血肿,椎管 穿刺后头痛,脑膜炎及硬膜外脓肿)。 不良反应(来自各种类型的阻滞) 很常见(>1/10) 全身:恶心 循环系统:低血压
浓度
容量
mg/ml ml
总剂量 起效时间
mg

持续时间 小时
外科手术麻醉
腰椎硬膜外给药 外科手术 7.5 15~25 113~188 10~20 3~5 剖宫产术 7.5 15~20 113~150 10~20 3~5 胸椎硬膜外给药 为术后镇痛建立阻滞 7.5 5~15 38~113 10~20 蛛网膜下腔给药 外科手术 5.0 3~5 15~25 1~5 1~2 区域阻滞(例如末梢 神经阻滞和浸润麻醉) 7.5 1~30 7.5~225 1~15 2~6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伴有酸中毒及低蛋白血症,其发生全身性中毒的可 能性增大。
对于营养不良或低血容量休克经过治疗的病人,也应考虑到此风险。
硬膜外麻醉可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如预先输注扩容或使用升压药物, 可减少这一副作用的发生。
例如低血压一旦发生可以用5~10mg麻黄素静脉注射治疗,必要时可 重复用药。
常见(>1/100) 全身:体温升高,僵直,背痛 循环系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 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异常,眩晕,头痛* 消化系统:呕吐* 泌尿系统:尿潴留
较不常见(>1/1000) 全身:低体温* 循环系统:晕厥* 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惊 厥,癫痫大发作,癫痫发作,头晕,口周感觉异常, 舌头麻木,听觉过敏,耳鸣,视觉障碍,构音障碍, 肌肉颤搐,震颠)**,感觉减退*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少见(<1/1000) 全身: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情况是过敏性休克 循环系统:心跳停止,心律不齐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1页
为何要研制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结构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与复苏困难
关于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研究依然是热点 问题
动物试验发觉,神经阻滞时局麻药只有23%注射剂量进入阻滞神经,超出90%注 射剂量局麻药在注射后30min内被循环吸 收。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2页
为何要研制罗哌卡因
但我国文件水平较低。 (临麻 ,上药,山 药,哈报)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12页
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延时作用
研究显示切皮前浸润及术后切口浸润均减轻术 后疼痛,镇痛效果类是。(,J P S)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全身麻醉可使术中血流 动力学更为稳定。(,临麻)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13页
体腔喷洒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5页
罗哌卡因结构及药理学特点
罗哌卡因负性肌力作用更小,致心律失常危险 性小,心肌毒性阈值是布比卡因两倍,意外静 脉过量注射,复苏更轻易。 动物试验表明,罗哌卡因在一定剂量下,不产 生>60msQRS延长,而布比和左旋布比卡因在 较低浓度下可造成更宽大QRS,此为心脏毒性 标志之一。
心衰复苏后,血浆未结合布比、左
旋布比、罗哌卡因浓度为5.7、9.4
、19.8(μg/ml)。复苏后高血浆
浓度提醒罗哌卡因有更宽安全阈值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22页
针刺镇静研究现实状况
心肌单次收缩弹性研究表明:局麻 药克分子心肌抑制效能比率为: 布比:左旋布比:罗哌卡因 = 2.1 :2.2 :1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23页
研究中显示术后即刻切口浸润注射及体腔内喷 洒局麻药品方法简单,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 痛,并可防止术后应用镇痛药品带来不良反应。 (,临麻)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是两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中。

它们都可以有效地提供局部麻醉效果,但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物的基本信息。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和硬膜外麻醉。

它通常以注射液的形式使用,能够迅速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盐酸罗哌卡因也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具有麻醉作用和镇痛作用,适用于各种手术和镇痛。

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滞神经传导,达到麻醉的效果。

首先是药物特性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特性略有不同。

甲磺酸罗哌卡因具有脂溶性较好和组织渗透性高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渗透至神经组织,产生更快的麻醉效果。

而盐酸罗哌卡因的脂溶性较差,组织渗透性相对较弱,因此其作用较为温和。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以获得最佳的局部麻醉效果。

其次是用药剂量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用药剂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情况下,甲磺酸罗哌卡因的用药剂量要比盐酸罗哌卡因稍大一些,这也与其脂溶性和组织渗透性密切相关。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再者是作用时间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盐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较长,可以持续4-6小时,而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大约为2-4小时。

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时,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时间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舒适度。

最后是不良反应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均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盐酸罗哌卡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过敏等。

而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

本文将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罗哌卡因的基本信息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其分子结构类似普鲁卡因,但具有更好的局部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

罗哌卡因的麻醉作用是通过阻断神经元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而实现的,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麻醉和镇痛的效果。

由于其麻醉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毒副作用较小,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1. 一般麻醉在一般麻醉手术中,罗哌卡因可以用于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的麻醉和镇痛。

罗哌卡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如静脉注射、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腔给药等。

在骨科手术中,罗哌卡因通常用于术中的镇痛,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在妇产科手术中,局部麻醉常用于产前阵痛镇痛和产后疼痛的缓解,罗哌卡因因其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这些手术的麻醉和镇痛中。

2. 局部麻醉罗哌卡因也常用于术前术中的局部浸润麻醉。

在手术部位注射罗哌卡因,可以快速产生局部麻醉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局部麻醉通常用于较小的手术或者不需要全麻的手术,如皮肤切割修复、软组织手术等。

罗哌卡因在这些手术中的应用,大大节省了全麻的成本和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风险。

1. 术后镇痛泵术后镇痛泵是一种通过输液泵系统持续给药的方式,可以长时间地给患者输注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的疼痛感。

罗哌卡因常常作为术后镇痛泵给药的首选药物之一,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可以使患者在术后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率。

2. 椎管内给药在部分手术后,椎管内给药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手段。

罗哌卡因可以通过硬膜外或者腰椎穿刺的方式给药,从而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

椎管内给药的优势在于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脑脊液中的神经传导系统,因此镇痛效果更佳。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一、引言腰麻作为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在妇产科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药,因其良好的麻醉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在腰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享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二、罗哌卡因的特点药效持久罗哌卡因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能够为手术提供稳定的麻醉效果。

副作用较少相比其他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的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等比重特性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在体内分布均匀,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麻醉效果。

三、腰麻的基本原理麻醉药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如等比重罗哌卡因,是腰麻成功的关键。

穿刺技术精确的穿刺技术能够确保药物正确到达蛛网膜下腔。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手术需求,合理控制药物剂量。

四、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应用适应症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适用于大多数妇产科手术,如剖宫产、子宫切除等。

操作步骤详细描述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操作步骤,包括患者体位、穿刺点选择、药物注射等。

麻醉效果分析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平面、持续时间等。

五、麻醉体会麻醉效果的观察记录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的观察,如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反应等。

副作用的处理分享在手术中遇到罗哌卡因引起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反馈,评估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满意度。

六、案例分析典型案例选择几个典型的妇产科手术案例,详细分析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应用效果。

问题与解决分析在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经验总结根据案例分析,总结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经验。

七、存在问题与挑战药物剂量的个体差异讨论药物剂量与患者体重、手术类型等因素的关系。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探讨如何预防和处理腰麻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患者教育强调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教育的重要性。

八、改进措施与建议提高操作技能建议通过培训提高麻醉师的操作技能。

优化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优化药物剂量。

罗哌卡因结构式

罗哌卡因结构式

罗哌卡因结构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罗哌卡因的分子式为C14H22N2O,其化学名为2-(diethylamino)-N-(2,6-dimethylphenyl)acetamide。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具有微弱的芳香气味。

在常温下,罗哌卡因呈白色粉末状,可溶于水和乙醇。

罗哌卡因是一种麻醉药,通过阻断神经的电信号传导来减轻疼痛感。

它通过抑制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通道,阻止钠离子的内流,从而导致神经元兴奋性的降低。

这使得神经传递受到阻碍,疼痛信号无法传递到大脑,从而实现麻醉效果。

除了作为局部麻醉药外,罗哌卡因还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在心臟手術中,罗哌卡因可以通过延长心脏细胞的复极时间来抑制异常的电活动,进而恢复心律正常。

罗哌卡因还可用于治療癲癇和抗心绞痛。

罗哌卡因不宜过量使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毒性。

过量的罗哌卡因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在使用罗哌卡因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来使用,并避免过度使用。

罗哌卡因是一种有效的局部麻醉药,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中的疼痛感。

使用时应谨慎,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罗哌卡因的结构式及其作用,有效利用这种药物来帮助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手术和治疗的效果。

第二篇示例: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其结构式如下:[C16H26N2O2]在这个结构式中,C代表碳原子,H代表氢原子,N代表氮原子,O代表氧原子。

罗哌卡因是一种麻醉药物,主要用于局部麻醉手术和疼痛控制。

它是一种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疗效持续时间长的优点,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药物。

罗哌卡因的分子式为C16H26N2O2,其分子量为286.38g/mol,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稍溶于乙醇。

它是一种弱碱性药物,pKa为8.1。

罗哌卡因结构中的苯环与吡咯环结构具有局部麻醉效应,能够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达到麻醉的效果。

罗哌卡因的药效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过程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性中毒的治疗:
如果在15-20秒内惊厥没有自动停止,必须 静脉给予抗惊厥药。静脉注射100-150mg 硫喷妥钠可快速终止惊厥发作,也可选择起 效缓慢的安定5-10mg静脉注射。琥珀酰胆 碱能很快的终止肌肉抽搐,但病人需要气管 插管和控制通气。
Company Logo
急性中毒的治疗: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Company
LOGO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药理作用
一、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是一新型长效酰 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低,感觉阻滞和 运动阻滞分离明显等特点。其理化特性介 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作用同长效 局麻药布比卡因相似。但后者的麻醉性能 差,毒性大,而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中 枢神经以及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则较小。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适应症:
外科手术麻醉 硬膜外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急性疼痛控制 用于术后镇痛,可采用持续硬膜外输注,也 可间歇性用药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用法用量:
浸润麻醉(微小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在临床研究治疗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为39%, 恶心的发生率为25%,一般临床报道不良反 应(>1%)是低血压、恶心、心动过缓、焦 虑、感觉减退。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LOGO
over
浓 5.96 度 容 1-40 积 剂 量(mg) 起效时间
(min)
持续时间
(h)
(mg/ml) (ml)
5.96-238.4
1-15
2-6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不良反应:
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和其它长效酰胺类的 局麻药是类似的,除了不小心注射进血管 或过量等意外事件,局麻的副反应几乎是 少见的。要将其与阻滞神经本身引起的生 理反应相区别。 用药过量和不小心注射入血管可能引起严 重的全身反应。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禁忌症:
1. 对酰胺类局麻药过敏者禁用。 2. 严重肝病患者慎用。 3.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患者慎用。 4. 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有酸中毒及低血浆蛋白患 者慎用。 5. 年老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即需施用区域麻醉 的患者,在施行麻醉前应尽力改善患者状况, 并适当调整剂量。
如果确实出现心血管系统抑制症状(如低血 压、心动过缓),可静注5-10mg麻黄素, 必要时2-3分钟后重复推注。如果出现循环 衰竭,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适当供氧、 通气和维持循环以及治疗酸中毒,对抢救生 命是特别重要的。
Company Logo
谢谢!
Company
LOGO
over
谢谢!
Company
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脊柱功能不良和区域 麻醉有关,而和局部麻醉药几乎无关。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急性全身性毒性:
只有在高剂量或意外将药物注入血管内而 使药物血浆浓度骤然上升或者是药物过量 的情况下,罗哌卡因才会造成急性毒性反 应。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注意事项:
区域麻醉的实施必须在人员和设备完善的基 础上进行。用于监测和紧急复苏的药物和设 备应随手可得。在实施较大麻醉前应先给病 人建立静脉通路。有关临床医务人员应进行 适当的培训并能熟悉副作用、全身毒性和其 它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急性中毒的治疗:
如果出现全身中毒的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注射 局麻药。如果发生惊厥必须治疗。
Company Logo
急性中毒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供氧,终止惊厥和维持体循环。 必要时可给予面罩供氧来辅助通气。
Company Logo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突出特点:
二、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心血 管系统(CV)毒性低。
Company Logo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突出特点:
三、新生儿对本品有良好的耐受性,对 产妇的运动神经阻滞较轻;对子宫胎 盘血流无明显影响。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Company Logo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药理作用 二、可通过升高神经动作电位的阈值,延缓 神经冲动的扩步,降低动作电位升高的速 度,发挥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速 度。 三、麻醉作用的产生与神经纤维的轴径,髓 鞘形成和传导速度有关。
Company Logo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突出特点:
一、突出的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 滞分离效应即低浓度罗哌卡因能 够有效阻滞感觉传递,而对运动 神经影响很小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过敏反应:
对酰胺类局麻药来说是很少见的(最严重 的过敏反应是过敏性休克)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神经并发症:
Company Logo
威赛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
药物过量:
急性全身性毒性—全身性中毒反应包括中枢 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中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视觉和听觉受干扰,口 周麻木、头昏、轻微头痛,麻刺感和平衡失 调。语言障碍、肌肉僵直和肌肉震颤是非常 严重的症状可能是惊厥急性发作的先兆。心 血管系统中毒时,全身高浓度局麻药会引起 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