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2月7日B课《诗歌鉴赏满分工程》学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艺术班语文上学期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诗歌鉴赏答题步骤》学案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艺术班语文上学期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诗歌鉴赏答题步骤》学案

《诗歌鉴赏答题步骤》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歌鉴赏的考试要求,把握几种常见的题目类型.2、帮助学生归纳诗歌鉴赏题的基本答题步骤。

3、通过练习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诗歌鉴赏题的基本答题步骤。

教学过程:一、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意象、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二、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答题模式(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练习: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二)分析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

2021高三语文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含解析

2021高三语文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含解析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含解析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错误!1.宏观把控,综合分析.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但是其综合性明显加强,答题时需要全面分析诗歌。

2.体察入微,着眼细部.命题者经常会在细微之处设置陷阱,经常采用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等方法设误。

3.关注选项,辐射全诗。

命题者设置的四个选项,其内容大多是正确的,对于解决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和理解全诗内容具有积极作用。

错误!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

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

设误点1:词句理解有误释义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

对此,考生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

典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

C.一、二句是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解B项,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析1.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朱唏颜倦怀无据。

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

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

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隐约一水中分,金鳌①戴甲,力与蛟龙拒。

拟访临幕清夜鹤②,谁解坡仙神遇。

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

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注:①金鏊:传说大海里的神龟.②鹤:古人认为是一种神异的鸟,故称仙鹤。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学案(一)06至10年高考四川卷试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延)野夕答孙郎擢①(何逊②)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

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语言 Word版缺答案.doc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语言 Word版缺答案.doc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
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

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一)(11分) (人教版高三)专题七必考古诗歌阅读(11分)——选择题5分不能少,主观题拿满6分堪称高“变题型”“降难度”“扩广度”是全国卷古诗歌阅读命题的新变化,变题型——采用“1客观(5选2,选不正确两项)+1主观”的形式;降难度——加入选择题,使得诗歌的提示信息更丰富;扩广度——5选2客观选择题的设置,使得考点覆盖面更广。

对于变化了的古诗歌阅读,我们在得分方面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以前采用2道主观题考查时能得8分算是中高分,那么如今得8分算是及格分。

因为“5选2”的题目只要好好读诗,仔细比对分析,5分题目不丢分是正常,而6分的主观题得一半的分数算是中档,拿满分则是优等生超人一步的关键。

第1讲古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技法指导]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2步骤第一步,大体读懂读懂诗歌,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是做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前提。

要想做对诗歌鉴赏选择题,必须静下心来,反复咀嚼,品析每句诗,能够将古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做到大体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二步,分析比对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下面通过列表的形式介绍以下考查点、命题方式以及应对策略,明确比对的注意点。

考查点命题方式应对策略语句含意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把诗句作为平常的文言语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活诗句所说景物或事件,由此确定句意到底是什么,进而推断选项中对词语的解释或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

表现手法命题人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正确。

见到试题中对手法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教案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教案

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诗歌鉴赏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思路3、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学习过程一、分析考试大纲: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在高考中,这几乎是必考点!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切入点古诗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想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

三、熟悉提问方式:1、整体问感情或态度,须结合全诗来回答。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与政治态度?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与情绪?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X?试分析这首诗中作者表露出来的对“官家〞的态度是怎样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表达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就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联或某几句问感情或态度。

需结合具体诗句来答。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浮某某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2.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常用修辞手法;3. 能够独立分析和鉴赏古代诗歌。

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2. 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3. 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教学难点:1. 如何分析和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古代诗歌鉴赏;3. 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古代诗歌的鉴赏材料;2. 音乐播放器;3. 录音设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 (5分钟)通过播放古代诗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Step 2:引入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10分钟)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意境深远、精炼、含蓄;形式多样、韵律优美;常用修辞手法丰富等。

引导学生研究并分析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Step 3:分析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 (20分钟)介绍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并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例子进行解析和分析。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古代诗歌鉴赏。

Step 4:分析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15分钟)介绍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Step 5:演示古代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10分钟)给出几首古代诗歌,并演示古代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理解诗歌主题和意境、分析修辞手法、品味诗歌韵律和格律等。

Step 6:学生练习和讨论 (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练习和讨论,相互交流意见和观点,并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Step 7: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古代诗歌鉴赏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并写一篇鉴赏文章。

Step 8:课堂小结 (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古代诗歌鉴赏为主题,通过介绍和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修辞手法、韵律和格律等,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诗歌鉴赏学案—形象

诗歌鉴赏学案—形象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2、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或
3、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气质)?或
4、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色(景象)?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
1、直接答出:本诗塑造了____________的形象(思想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人物、景色、景象)。

1、抓关键词
2、想象体会
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
(二)鉴赏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例2: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问:(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答:
(2)作者是按照几个层次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
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

例: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2月7日B课《诗歌鉴赏满分工程》学案
一、【零模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宋·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

逆境难排。

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

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①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

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

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注】鼓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庄周鼓缶而歌。

1. 请结合词的上阙分析作者忧愁的原因。

(5分)
2.作者是怎样表达愁苦寂寞的?请结合下阙作简要分析。

(6分)
二、【高考真题再做】
1.(2017江苏卷)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
2.(2018江苏卷)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5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三、【应考规律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