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对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诊断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意义

1 统计学方法 A A . 3 D 测定值以互 ± 表示, 均数间比 样 l
较使用 t 检验 , P< .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以 00
2 结 果
四组患者脑脊 液 A A活性 的测 定 , D 结脑 组 A A活性 最 D 高, 与非结脑 组 比较 , 异有 统计学意 义, 差 如表 1 。
维普资讯
20 0 7, oe b r 0 7, o.4. o3 (sudE eyT nD y ) 旬 P N vm e.20 V 11 N .3 Ise vr e as
・4 551 ・
各类t J 肺炎血清 C P均有不 同程度 升高 , JL  ̄ R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 1 P<0 0 ; 儿细 菌性肺 炎 与其 它类别 肺 .5) 小 炎 WB C差异有统 计 学意 义( P<0 0 ) 病 毒性 肺 炎 与支 原 .1 ; 体、 衣原体性肺炎 患儿 WB C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5 ,
见 表 1 。
表 1 小儿各类肺炎 C RP及 W B 结 果 比 较 C (-) I - ¥
C P是在 人体 肝 脏 中合成 的一种 典 型的 急性 期反 应 蛋 R 白, 由细胞 因子 如 I- L6所诱 导 。在 炎症 和组织 损 伤发作 后 6 h~1 , 中 C P浓度 即明显 增 高 , 几乎 与炎症 和组织损 2h 血 R 且
不 同病原所 致的脑炎 在发 病早期 临床 表现往 往不 明显 , 或 临床 表现相似 , 而及 早确诊 对治疗 方案 的选择 及预 后有决 定 性意义。腺苷脱氨 酶 ( D 是 一种 与机 体 细胞 免疫 系统 a a) 有 重要 联系的核 酸代 谢 酶类 。有 报 道… 其 在 结核性 脑 膜 炎 患者脑脊液 中升 高。现选取 本 院住 院 患者 中 9 8例 脑炎 患者 及7 2例非 脑炎患者进行脑 脊液 A A检测 , D 探讨 腑 脊液 A A D 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 断的临床意 义。
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刘玉宛 乔献 伟
A 20 U 7 0全 自动 生化 分析 仪 检测 A A活 D 性 。试 剂 购 自利 德 曼 公 司 。脑 脊 液 中 A A参考值为 0一I U L D O/ 。 统计学处理 : D A A测 定值 以表 示 , 计 量资料采用 X±S表示 , t 用 检验进 行 显
别 。C oa i ovda和 Rbr 报 道结 脑 患 者 iea等
C F—A A 增 高 的 阳 性 率 为 7 % ~9 . S D 3 9
者相 比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0 0 ) .1 。
结 论 : 脊 液 腺 苷 脱 氨 酶 可作 为诊 断 结 核 脑
性 脑 膜 炎 的 重要 参 考 指 标 。
冲 多谱 勒 频 谱 呈 低 速 低 阻。 结 果 : 2例 3
断指标。
者4 5例 , 龄 1 年 2—6 9岁 , 均未 进行 抗结 核治疗 , 毒性脑 膜炎患者 5 病 3例 , 年龄 8
—
成, 取之涂 片检查 , 可查 到结 核 菌。 白细 胞总数 5 0~5 0×1 。L 淋 巴细胞 0 7 0 0/ , .0
~
总之 , 脑脊液 腺苷 脱氨酶可作为诊 断 结核性脑膜炎 的重要参 考指标。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是 一 种 由结 核 杆 菌 引
起的脑血管病性疾病 , 近年来结核性脑 膜 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 势 , 其原 因不 是很 清楚 , 计与环境污染可能有关 。腺 估 苷脱 氨酶是一 种 与机体 细胞 免疫 活性 有
是< 2岁的婴幼儿 , 由于儿 童 防御系统 发 育不成熟 , 可发 生全 身播 散性结 核 病 , 如 肾结核 、 结核性脑膜炎 、 腔结核等 , 腹 如果 不能及时诊 断 、 治疗 , 危及 生命 。对 于 可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结果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指定1~2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完成四组患者脑脊液检查工作。
记录四组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gG、IgA、ADA检测结果较其他组显著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gM检测结果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膜炎患者及非脑膜炎患者,临床医师根据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可准确判断病情,提高患者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标签: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为结核杆菌感染。
有研究表明,若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则病死率较高,且预后效果不良,相关后遗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提示尽早确诊并实施正确救治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1]。
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12月前来就诊的2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结果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研究组)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8~79岁,平均(42.95±2.36)岁。
选取本时期前来就诊的2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对照1组)与2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2组)作对比研究。
其中对照1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43.57±2.69)岁;对照2组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9~82岁,平均(42.68±2.43)岁。
联合检测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水平 的高 低进行 这两种 疾病 的鉴
别 。由于本 实验例数有限 , 尚不 能提 出有意义的界限值 , 有 AD A是一种退化腺 苷脱 氨过程 的酶 , 在这个 过程 中产 生肌苷。该 酶 的 主 要 功 能 与 淋 巴 细 胞 的 增 殖 和分 化 有
关 j 7。作为 细胞免疫 的标记 物 , 发现在 与细胞介 导 的免 被说 明书进行 操作 。 l )
疫反应相关的疾病 中该酶 活性升 高。大量 研究表 明 ,B " M I
患者 的脑 脊液 中此 酶 活性 明显 升 高。本 研 究 结 果显 示 , T M 患者脑脊液 AD B A活性显著升高 , 与对照组 、 病毒性脑 膜 炎组相 比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0 0 )。病毒 性脑膜 .1 炎组和对照组 C F中 A A相 比,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S D 差 P>
在我院神经 内科 门诊 就诊 的 C F常规生 化 均正 常 的 已排 S 除脑膜炎 的患者 。
12 方法 : . 全部检测 对象 均于 入院 1 t ~2c内行腰椎 穿刺
采集新鲜 C F S 标本 4 止, Ⅱ 送检作 常规 、 化检测 , 离 心 生 余
后取上清液置于 一2 0℃ 冰箱保 存待 测。分别 采用 E IA LS 法和酶速率法检 测脑 脊液 中 T F c的含 量 和 A A 活性 。 N-  ̄ D E IA试剂盒 由美 国 Sg 公 司提供 , D LS i ma A A试 剂盒 由长春 汇力生物技术有 限公 司提供 。仪器 采用 德国进 口 自动酶标
时治疗 , 因此人们致力 于提高 TB 的早期 诊断 的探索 中。 M 但遗憾 的是 , 于 T M 的诊 断一 直缺 乏有 力 的手段 。本 对 B 研究用 酶速 率 法 和双 抗 体夹 心 酶标 记 免 疫 吸 附分 析 法 ( E IA) 2 L S 对 8例 T M、8例 病毒性 脑膜 炎 及对照组 2 B 2 5例 脑脊液 ( S ) C F 中肿 瘤坏 死 因子 一( ) TN_ 的含 量 和腺 苷脱 氨酶( D 活性进行 同步 检测 , A A) 旨在探 讨结 核性脑膜 炎 的 早期诊 断方法 。 1 对象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B 组 2 . TM 8例 , 性 1 男 5例 , 女性 1 。年 3例 龄 1 ~7 7 4岁 , 均 ( 0±1 ) , 合 T M 早 期 诊 断标 平 4 6岁 符 B 准 j发病在 1 以 内; 1, 4c t 病毒性脑 膜炎组 2 8例 , 发病 在 1 4
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对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诊断

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 , 为临床诊 断提供了 良好 的辅助手段。 【 关键词】 血 清腺苷脱氨酶 ; 病毒性 脑膜炎 ; 结核性脑膜 炎; 氯化物水平 ; 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号】R 4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1 ( c ) 一 0 0 4 4 炎 以及 病 毒 性 脑 膜 炎
需严格按 照生化 S O P书 中 的 内容 进 行 1 3 ] ; 用 半 定 法 测 定 色 氨酸 ;
等 ,这两种感染性疾 病理论上可以通过 典型的临床体征进行 初 步 的诊 断 , 但是 目前 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 。 使得这些疾病 的症 状
表1 各组 AD A、 氯离子 、 色氨酸检测结果 比较 ± )
出版 的第六版《 神经病学》 中结核性脑膜炎 的诊 断标准_ l _ : ①有结
核病病史 或者结核 接触 史 ; ② 有头痛 、 呕吐等症 状 ; ③ 经检查 有 脑膜刺激征 ;④实验 室检查 见结核脑脊液 淋巴细胞增多及糖 含
可 呈 阳性
1 . 4 病 例 排 除标 准
脑 膜炎 因其侵犯人体 的大脑司令部 ,故严重 威胁人类 的生
命健康 , 感染脑膜炎后 , 容 易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 尤其是 儿童 , 患
有脑膜炎后 病死率较高l ‘ I , 因此 , 早期发现 , 早期 明确诊 断脑膜炎 可 以为脑膜 炎患者及时争 取治疗时机 。目前 临床上常把 培养脑
0 . 0 5 ) 。
选择该 院就诊 并被诊断为结核性脑 膜炎 的患者 1 8 例. 被诊 断为病毒性脑膜炎 的患者 2 0例 , 其中男性 2 7例 , 女性 1 1 例, 年 龄分布为 1 8岁一 7 1 岁, 平均年龄 5 2 岁。 1 . 2 诊 断及 纳入标 准 ’ l 8入选结核性脑膜 炎病例 的诊断均参考 由人 民卫生 出版社
生化检验辅导: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及意义

1.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健康成年人:0-19.6 U/L。
比色法:按ADA的习用单位计算,健康成年人为:0-25 U/L。
按国际单位计算,健康成年人为:≤30 U/L。
2.临床意义
血清ADA活性增高见于:
①肝脏疾病:急性黄疸性肝炎,肝细胞出现损伤,在黄疸尚未出现前,可见增高。
因ADA分子量较ALT小,当肝细胞轻度受损时ADA比ALT先释入血内。
慢性肝炎活动期,慢性迁延性肝炎升高明显;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时,ADA活性也升高。
②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网状细胞瘤、淋巴瘤、溶血性贫血、风湿热、伤寒、痛风、重症地中海贫血、骨髓性白血病、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心力衰竭等均可引起此酶升高。
③结核性胸腹水ADA活性显著增高,癌性胸腹水不增高,而血清中ADA活性二者无明显差别,故测定胸腹水中ADA活性有助于将两者鉴别。
④结核性脑膜炎ADA显著增高,而病毒性脑膜炎则不增高,颅内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稍增高。
所以脑脊液ADA检测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

膜 炎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结 论 脑 脊 液 腺 苷 脱 氨 酶 活 性 升 高 可 作 为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诊 断 的 一 个 重 要 辅 助 指 标 。 差 P .1。
【 键 词】 腺 苷 脱 氨酶 ; 脊 液 ; 核 性 脑 膜 炎 关 脑 结 【 图 分 类 号 1 R5 9 3 中 2 . 【 献标识码1 B 文 【 章 编 号1 1 7 — 1 0 2 1 ) 5 0 6 - 2 文 6 3 5 1 ( 0 0 0 — 0 I0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是 结 核 杆 菌 引 起 的 常 见 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中尉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0年 3月 第 1 3卷 第 5期
C ieeJ un l f rci l ro sDi ae r 0 0 Vo. No 5 hn s o ra o at a Nev u s ssMa.2 1 , 11 . P c e 3
・ 6 ・ 1
切 相 关 , 以 间接 反 映 局 部 细胞 的 免 疫 状 态 。当 结 核 杆 菌 侵 可
入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引 起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时 , 部 细 胞 免 疫 受 刺 局
激 , 巴 细 胞 增 多 、 殖 和 分 化 , 致 脑 脊 液 中 ADA 活 性 明 淋 增 导
2 0 8颅 内感 染 住 院、 0 90 临
体 征 、P P D试 验 、 液 和 脑 脊 液 实 验 室 检 查 、 C 头 颅影 像 血 肺 T、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的诊断意义及动态变化观察

程 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 3 0例结核性脑膜 炎、4例化脓性 脑膜炎 、5 病毒性脑炎及 2 例 非脑膜炎的有 头痛 3 1例 3
症状 患者采用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测脑脊液 A A,其 中 1 例 结核性脑膜 炎分别测 定入 院时、 D 5 2周 、 4周、 6周脑脊
液A A D 结果 : 结核性脑膜 炎患者脑脊液 A A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 D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以 A A>8U L作为 阳性 D / 阈值 . 断结核性 脑膜炎敏 感性为 8 .%, 诊 00 特异性为 9 .%。随 着病情 的好转 , 1 7 结核性脑膜 炎脑脊液 A A含量也逐 D
201 1 ( ) 6 — 4 0 , 1 1 :7 7 .
[ 4 k ,L t 1 ]A l S aiN,D n ,e 1Anier at o i oo ig E f u nM J t . t at ni de fl wn a h b s l
o e e r s r e y:n i e c n o r l t n wi o t e i a d o o p n h at u g r i c d n e a d c rea i t p sp r r i tmy o h c
作者单位 :10 0 浙江省湖州市 中心医院 ,湖 州市师范学 院附 33 0
属中心医院
菌 、寄生虫或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 所 有存活病例均经抗结核治疗而好转或痊愈。( ) 2 化脓 性脑 膜 炎入 选 标 准 : 急 性 脑 膜炎 基 础 上 , 脊 液涂 在 脑 片 和培养 找 到 细菌 或 血 白细 胞增 高 , 脊 液 以多形 核 脑 白细胞 增 多为 主 , 脑脊 液 霉 菌 、 核 菌 或 恶性 肿 瘤 经 结 细胞 学 多 次 检 测无 阳性 发 现 , 所 有 病例 均 经 抗生 素 治疗 而痊 愈 出院 。 3 病 毒性 脑膜 炎人 选标 准 : 急性 () 在 脑膜炎基础上 , 在血或脑脊液中检测到特异性病毒抗 体或经 P R检测到病毒 D A或发病 前 1 内有 明 C N 周 显 的病毒 感 染史 , 脑 脊 液细 菌 、 菌 、 核 菌多 次检 经 霉 结 测 无 阳性 发 现 , 有病 例 均 经糖 皮 质 激 素 、 病 毒 药 所 抗 物治 疗 而痊 愈 出 院。 12 方 法 所有 人 组 患 者入 院 当天 抽取 脑 脊 液送 检 . A A,5例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患 者 分 别 在 24和 6周 时 D 1 、 再 次抽 取脑 脊 液 .采 用 奥林 帕司 20 7 0全 自动 生 化分 析仪仪检验 ,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 1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值 ±标准差表示 , . 3 组间样本均数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及 口 检验 , 内比 组 较使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 . P< . 作为有显 以 00 5 著性 差异 标 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对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
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对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11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被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18例,被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20例,对其治疗前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观察血清腺苷脱氢酶、氯化物水平。
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氢酶为(53.1±12.3)iu/ml,氯离子水平为(69.8±21.5)mmol/l,色氨酸为阳性;病毒性脑膜炎血清腺苷脱氢酶为(10.4±2.7)iu/ml,氯离子水平为(112.6±28.3)mmol/l,色氨酸为阴性,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的方法,可以鉴别出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为临床诊断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血清腺苷脱氨酶;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氯化物水平;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044-02
临床上常见的脑膜炎有结核型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等,这两种感染性疾病理论上可以通过典型的临床体征进行初步的诊断,但是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这些疾病的症状往往难以区别,如果光凭症状进行诊断则容易导致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为了探讨利用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对病毒性脑膜炎与
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该院依据文献选取2007年4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8例病例,采用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的方法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就诊并被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18例,被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为18岁~71岁,平均年龄52岁。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8入选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诊断均参考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的第六版《神经病学》中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1]:①有结核病病史或者结核接触史;②有头痛、呕吐等症状;③经检查有脑膜刺激征;④实验室检查见结核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及糖含量减低等特征性改变;⑤脑脊液抗酸涂片、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和pcr检查等。
所有患者均未经过抗结核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诊断标准:①患者起病急,最初往往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倦怠、嗜睡或畏光等症状。
②发热,体温常处于37 ℃~40 ℃之间。
③有脑膜刺激征。
④伴随有特定的病毒感染。
⑤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增多,部分患者可达到1 000/mm3,初期分离病毒可呈阳性。
1.4 病例排除标准
与二者症状相似的化脓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脓肿
脑瘤等应排除。
1.5 检测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ada进行测试,具体测定方法需严格按照生化sop书中的内容进行[3];用半定法测定色氨酸;用medcal 电解质仪测定氯离子。
1.6 统计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检验。
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检验)。
2 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氢酶为(53.1±12.3)iu/ml,氯离子水平为(69.8±21.5)mmol/l,色氨酸为阳性;病毒性脑膜炎血清腺苷脱氢酶为(10.4±2.7)iu/ml,氯离子水平为(112.6±28.3)mmol/l,色氨酸为阴性,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脑膜炎因其侵犯人体的大脑司令部,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感染脑膜炎后,容易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儿童,患有脑膜炎后病死率较高[4],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脑膜炎可以为脑膜炎患者及时争取治疗时机。
目前临床上常把培养脑脊液的结果作为诊断脑膜炎的“金指标”,但从脑脊液中培养病原菌,检测病原菌dna的周期长,一般为3~5周,而且敏感性低,约为4%~
10%[5],这样不仅耽误了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期,而且最后的结果是否准确也不能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把血清腺苷脱氨酶的水平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医
生的重视,血清腺苷脱氨酶是一种巯基酶,其与人体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并且分布范围广,人体的各个组织和细胞中都能发现其存在。
其中尤以淋巴细胞为多,一般而言,血细胞中血清腺苷脱氨酶的含量约为淋巴细胞的10%,淋巴t细胞中的含量又高于淋巴b细胞。
当人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时,感染局部免疫被激化,激活淋巴细胞的增多、增殖和分化,从而激发炎症反应,渗出明显,导致血清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增高。
该研究资料分析表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氢酶为(53.1±12.3)iu/ml,氯离子水平为(69.8±21.5)mmol/l,色氨酸为阳性;病毒性脑膜炎血清腺苷脱氢酶为(10.4±2.7)iu/ml,氯离子水平为(99.6±28.3)mmol/l,色氨酸为阴性,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相关文献知,正常值:ada 为15 iu/ml,氯离子为120 mmol/l~130 mmol/l,色氨酸结核性脑膜炎呈阳性反应,病毒性脑膜炎呈阴性性反应[6]。
可见,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ada水平大幅增高,但是氯离子水平却下降较多;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ada水平并无大幅增高现象,氯离子水平也无太大变化,由此可对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起到极大地帮助。
[参考文献]
[1] 邱丽华,王学东,刘国利,等.检测脑脊液诊断结核性和病
毒性脑膜炎[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3,24(3):238-239.
[2] 杨志英,蔡云.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对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14):160-161.
[3] 邹永红,陈志成,方毅敏,等.脑脊液和血清腺苷脱氨酶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医院,2008,8(9):68-69.
[4] 胡丹,李莲.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分析及临床意义[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0):957-958. [5] 王丹峰.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33-134.
[6] 任煜琦,杜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的动态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4):553-555. (收稿日期: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