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教学内容
护理专业知识:常见脑膜炎的区别

护理专业知识:常见脑膜炎的区别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
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原虫、立克次体、肿瘤与白血病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软脑膜和脊髓膜引起。
考试要求我们掌握常见脑膜炎的区别。
一、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是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改变为特征,硬脑膜下积液最常见并发症。
二、病毒性脑膜炎1.病毒性脑膜炎:85%~95%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先有上感或消化道感染病史。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继而婴儿出现烦躁不安、易被激惹。
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
2.病毒性脑炎:起病急,损伤脑实质,临床表现因脑实质受损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反复惊厥,随体温增高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1.早期(前驱期):主要症状为性情改变,精神呆滞。
2.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
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体温增高,惊厥。
脑膜刺激征是结脑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
婴幼儿以前囟饱满为主。
3.晚期(昏迷期):意识蒙眬、半昏迷甚至昏迷。
惊厥频繁发作。
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死亡。
四、脑脊液的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呈毛玻璃状;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均降低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
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可确诊。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脑炎是指脑组织的炎症反应,通常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其他微
生物感染引起的。
脑炎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
死亡,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和鉴别脑炎的病因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脑炎患者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 头痛:头痛是脑炎的常见症状,程度和部位不一,可伴随呕吐。
3. 意识障碍:脑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异常、昏迷等症状。
4. 抽搐:脑炎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可能导致抽搐发作。
二、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检查: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常出现蛋白质升高、细胞数增加、糖量下降等异常。
2. 病原学检测:通过脑脊液或血清标本检测病原体的DNA、RNA、抗体等,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
三、影像学检查
1. 头部CT/MRI:可以观察到脑实质、脑膜、脑室等器官结构的异
常变化。
2. PET-CT:对于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脑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四、鉴别诊断
1. 病毒性脑炎:通常伴有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状,如呼吸道感染、皮疹等。
2. 细菌性脑炎:起病急骤、病情重、预后差,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3. 真菌性脑炎: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诊断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对于疑似脑炎的患者,临床医生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尽快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脑炎对于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详尽分析)不同样式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详尽分析)不同样式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详尽分析:不同样式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引言本文将详细分析不同样式的脑炎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探讨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脑炎和脑膜炎的定义和常见病因脑炎和脑膜炎是两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
脑炎主要是指脑实质的炎症,而脑膜炎则是指脑膜的炎症。
病毒性脑炎和细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
不同样式脑炎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同样式的脑炎和脑膜炎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点,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然而,不同病因导致的脑炎和脑膜炎在临床表现上也存在一些特异性差异。
例如,乙脑常伴有意识障碍和肌张力增高,而病毒性脑膜炎常伴有剧烈头痛和颈项强直。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实验室检查中,脑脊液检查是常规的必要测试。
蛋白质和细胞计数的异常值可以指示炎症的存在。
病毒性脑炎常伴有淋巴细胞增多,而细菌性脑膜炎则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和MRI对于评估脑组织病变和脑膜炎炎症区域的扩展范围非常重要。
各种病因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在影像学上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如脑实质损伤和脑膜增厚。
其他相关因素除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其他一些相关因素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病史、既往疾病史、疫苗接种史等。
正确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结论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样式脑炎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脑炎和脑膜炎,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脑炎和脑膜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它们都涉及到大脑和脑膜的炎症。
尽管两者可能共享一些相似的症状,但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地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是非常重要的。
病因
- 脑炎: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脑膜炎:细菌感染是导致脑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是脑膜炎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
- 脑炎:脑炎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 脑膜炎:脑膜炎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强直、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典型的克尔森征和___征阳性。
辅助检查
- 脑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和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病毒性基因检测阳性。
- 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糖含量下降、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细菌培养阳性。
影像学检查
- 脑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实质炎症、脑水肿等。
- 脑膜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膜增厚、脑裂隙模糊等。
治疗方法
- 脑炎:脑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补液、控制发作,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 脑膜炎:脑膜炎需要紧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的干预可提高预后。
综上所述,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然而,脑膜炎的诊断并非易事,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本文将结合四种典型脑膜炎病例,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病例一: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12岁。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天,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50mmH2O,白细胞计数5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进展速度;2.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3. 病原体检测。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较慢。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病原体检测也是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最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
病例二: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女性,25岁。
发热、头痛、盗汗、体重下降1个月,意识模糊3天。
查体:体温38.5℃,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00mmH2O,白细胞计数3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长短;2.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3.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缓慢。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低。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最终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病例三: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5岁。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300mmH2O,白细胞计数1000×106/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初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 病原体检测;3. 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200-400
清/混浊
+~+++
↑
0.01--.01淋巴为主
↑↑
1--2
↓
↓
起病慢,免疫功能低下,脑脊液中查到隐球菌(墨汁染色)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
↑
清/混浊
+~++
↑0.1
淋巴为主
稍增高↑
<1.2
正常
正常
病毒分离有时阳性
乙脑
夏
乙脑病毒
蚊叮咬
起病急头痛呕吐,嗜睡高热昏迷,抽搐,呼衰,脑膜刺激症,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
↑↑
>1.0
↓↓
<0.84
↓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
(+)、高颅压,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涂片、培养可见致病菌
流脑
冬春
脑膜炎双球菌
呼吸道
普通型
上感期:同上感败血症期:病情急,恶寒高热寒战,头痛呕吐,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差 ,神志淡漠,皮肤瘀斑瘀点;脑膜脑炎期: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频繁,皮肤过敏,畏光,惊厥,失明失听,皮肤瘀斑瘀点;
↑↑中性嗜酸升高
↑
毛玻璃状,清/混浊,数小时后可有薄膜形成
+~+++
↑0.01-0.1淋巴升高明显,少数以中性为主
↑↑
1--2
↓↓<1.68
↓
<102
结核密切接触史,结核灶,起病慢,高颅压,脑膜刺激症,精神症状,体征,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脑脊液中查到结核杆菌
隐脑(与结脑类似)
新型隐球菌
呼吸道
一般起病缓慢,阵发性头痛,加重或持续,肩背酸痛乏力,纳差,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眼颤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起病急,高热寒战,剧烈头痛,烦躁,惊厥,嗜睡,昏迷,面色发灰,双目凝视,感觉过敏,脑膜刺激症(+++),高颅压→脑疝→脱水→酸中毒,休克,DIC
20--40
↑↑
>300
混浊,呈米汤样改变或脓性
++~+++
↑↑中性为主,超过
↑↑
>
↓↓
<
↓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
(+)、高颅压,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涂片、培养可见致病菌
流脑
冬春
脑膜炎双球菌
呼吸道
普通型
上感期:同上感败血症期:病情急,恶寒高热寒战,头痛呕吐,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差 ,神志淡漠,皮肤瘀斑瘀点;脑膜脑炎期: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频繁,皮肤过敏,畏光,惊厥,失明失听,皮肤瘀斑瘀点;
20--40
↑↑
混浊,呈米汤样改变或脓性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各 型 脑 炎 脑 膜 炎 的 鉴 别 诊 断]
季节
病原学
途径
临床表现
血象WBC
K/ul
脑脊液(CSF)
诊断依据及其他
压力
mmH2O
外观性状
潘氏试验
细胞数
K/ul
蛋白
g/L
葡萄糖
mmol/L
氯化物
mmol/L
正常
7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澄清无色
-
化脑
无季节性
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分期
初期
体温39-40℃头痛呕吐嗜睡1--3天
临床诊断
疑诊+1,2并除外化脑,毒痢
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触及肿大;双耳听力粗侧略下降,右上腹及腹部正中可见手术 瘢痕;余心肺腹查体(-),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4、既往史:2003年行左侧输尿管成形术。个人史:起病前曾
有鸽子接触史。婚培养:新型隐球菌; 2015-8-28 脑脊液生化:
2cm手术瘢痕,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全身浅表淋巴结 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
射未引出
*
*2015年3月14日 我院:
✓血常规、肝肾功、CMV/EBV-DNA(-); ✓输血八项(-); ✓TB亚群:CD4+T 93/ul, CD8+T 100/ul; ✓腰穿:压力冒管
鉴别诊断
不同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脑 膜炎在临床表现上有时不易区别,其鉴别主要靠脑脊 液检查。 细菌学,生化,常规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细胞学、抗酸染色/培养、真菌培养、墨汁染色、乳胶 凝集试验、抗原、抗体等
不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脊液学特点
压力 (Kpa)
外观
化脑 升高
Pro:0.36g/L, cl- :128mmol/L, Glu: 3.6mmol/L,脑脊液常 规大致正常, HIV(-)
*
*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鸽子和其他鸟类可为中间宿
*
2014年12月30日 ✓出现头痛,VAS 8-9,伴发热、头晕、恶心、呕吐
2015年2月 ✓腹胀、纳差,胃镜示真菌性食管炎(具体不详),抑酸对症后改善
2015年3月 ✓久坐站起时突发头晕、头痛伴视力模糊,意识障碍,休息2h后缓解 ✓喹诺酮、罗氏芬、拜复乐抗感染无效现头痛,VAS 8-9,伴发热、头 晕、恶心、呕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毛玻璃状,清/混浊,数小时后可有薄膜形成
+~+++
↑0.01-0.1淋巴升高明显,少数以中性为主
↑↑
1--2
↓↓<1.68
↓
<102
结核密切接触史,结核灶,起病慢,高颅压,脑膜刺激症,精神症状,体征,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脑脊液中查到结核杆菌
隐脑(与结脑类似)
新型隐球菌
呼吸道
一般起病缓慢,阵发性头痛,加重或持续,肩背酸痛乏力,纳差,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眼颤
10-30
中性80%↑核左移
↑
清/混浊
↑
<1.2
正常
正常
疑诊
季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确诊
1.有蚊虫叮咬史;2.高热,昏迷,强瘫,脑膜炎刺激症,锥体系征(+);3.高热昏迷,抽搐,脑膜炎刺激症,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4.脑组织,脑脊液,血清分离病毒
5.脑脊液,血清特异性抗体(+);6.恢复期IgG升高4倍以上,
↑↑中性为主,超过1.0
↑↑
>1.0
↓↓
<0.84
↓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
(+)、高颅压,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涂片、培养可见致病菌
流脑
冬春
脑膜炎双球菌
呼吸道
普通型
上感期:同上感败血症期:病情急,恶寒高热寒战,头痛呕吐,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差,神志淡漠,皮肤瘀斑瘀点;脑膜脑炎期: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频繁,皮肤过敏,畏光,惊厥,失明失听,皮肤瘀斑瘀点;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各 型 脑 炎 脑 膜 炎 的 鉴 别 诊 断]
季节
病原学
途径
临床表现
血象WBC
K/ul
脑脊液(CSF)
诊断依据及其他
压力
mmH2O
外观性状
潘氏试验
细胞数
K/ul
蛋白
g/L
葡萄糖
mmol/L
氯化物
mmol/L
正常
70-180
澄清无色
-
0--0.005
0.15--
0.45
2.8-4.2
119-129
化脑
无季节性
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呼吸道,皮肤,粘膜,消化道
起病急,高热寒战,剧烈头痛,烦躁,惊厥,嗜睡,昏迷,面色发灰,双目凝视,感觉过敏,脑膜刺激症(+++),高颅压→脑疝→脱水→酸中毒,休克,DIC
20--40
↑↑
>300
混浊,呈米汤样改变或脓性
++~+++
↑↑
200-400
清/混浊
+~+++
↑
0.01--.01淋巴为主
↑↑
1--2
↓
↓
起病慢,免疫功能低下,脑脊液中查到隐球菌(墨汁染色)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
↑
清/混浊
+~++
↑0.1
淋巴为主
稍增高↑
<1.2
正常
正常
病毒分离有时阳性
乙脑
夏
乙脑病毒
蚊叮咬
起病急头痛呕吐,嗜睡高热昏迷,抽搐,呼衰,脑膜刺激症,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
分期初期体温39-源自0℃头痛呕吐嗜睡1--3天临床诊断
疑诊+1,2并除外化脑,毒痢
疑诊+1,2,3
极期
40℃↑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硬瘫脑膜刺激症,锥体系征阳性,呼衰
恢复期
重者可有反应迟钝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分型
轻型
一周内恢复,体温38-39℃,神志请,无抽搐
普通型
(中型)
体温39-40℃,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抽搐(±),
20--40
↑↑
混浊,呈米汤样改变或脓性
++~+++
↑↑中性为主,超过1.0
↑↑
1.2g/L
↓↓
↓
流行季节,起病急,发热头痛,神志改变,皮肤粘膜瘀斑瘀点,脑膜炎刺激症,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
暴发型
起病急,24h内死于脑水肿,DIC,呼衰
慢性败血症
迁延数月
结脑
结核杆菌
转移灶
结核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嗜睡,谵妄,意识障碍,烦躁,精神异常,癫痫,瘫痪,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受损,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二便失禁,去大脑皮质强直
实验诊断
疑诊+4,5,6
重型
体温40℃↑,昏迷,抽搐,深反射先减弱后亢进,呼衰
暴发型
发病急进展迅速
散发性脑炎
病毒
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神经症状,:癫痫,颅神经损害,高颅压,脑膜刺激症(+),失语失明
↑
正常
正常或稍高
正常/轻度升高
正常
中毒性脑病
↑
清
-~+
正常
正常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