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译文、赏析、答案(浙江卷)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答案:D解析:A项,“擎”应读“qíng”;B项,“扎”应读“zā”;C项,“孱”应读“ch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B解析:A项,“精萃”应为“精粹”;C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D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04至2015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赏析汇总

2004至2015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赏析汇总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达 2、修辞手法
技 巧
3、表现手法
4、构思立意
(2014年浙江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 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 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 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2012·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
枝间新绿一重重,
芳心犹卷怯春寒。
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
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两个诗句的表现手法主要包含三个要点:情和 景的关系(一问一答),抽象与形象的关系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以及三个具体意象 连用的表达效果。
21题要求分析所选《蝶恋花出塞》开篇的特点。 从作品看,其特点可从结构、主旨、表达方式、感情 基调等方面做分析。抽样中也确有答得不错的例子: 例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地写出河山动荡不安,为下 文表达作者愁苦之情定下情感基调。 分析涉及表现手法、感情特点及与全词的关系,简洁 而精当,体现出考生较强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不过, 就大多数考生而言,本题的得分并不高,主要原因在 于分析不完整。 例2:这首词的开篇感叹河山无定据,先描绘一幅凄凉 的景象。 例3:从河山无定据,由大到小写,点出主题。 例2只抓住了“凄凉”的情感特点。例3只从“点题” 角度作分析,显然都不够全面,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

2004-2014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04-2014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4年12月 语文学习
• (04浙江卷) • 答: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 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 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 情 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 添愁苦。 •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 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 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 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014年12月
语文学习
2014年12月
语文学习
• 参考答案:2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 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 2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 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 “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 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 怅之情
2014年12月
语文学习
• (2012年浙江高考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 (金)元好问 •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 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014年12月 语文学习
• (06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 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 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 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 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3.(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5.(4分)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è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高考 语文 浙江卷

2014高考 语文 浙江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检索号11.(2014·浙江卷·T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záo)凿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 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解析】选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重点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的字音。

A项‚擎天柱‛中‚擎‛应读qíng;B项‚包扎‛中‚扎‛应读zā;C项‚孱弱‛中‚孱‛应读chán。

检索号22.(2014·浙江卷·T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重点考查了形似字和同音字的字形。

A项‚精萃‛应为‚精粹‛;C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D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

检索号33.(2014·浙江卷·T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写的是黄 昏时雨势繁密,景中含情。
•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直抒胸臆, 表达孤独、思念之情,把羁旅逢雨怀友的 主题抒发得既情真意切又哀婉凄伤。
•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 臆,烘托
• 语言特色:凄婉哀伤
三峡吟的诗歌大意
• 山水七百里, • 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 • 上有青枫林。 • 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 • 啼猿不自愁, • 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 • 愁落行人心。 • 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
答案:猿声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抒情手法。前一首 前两句借景抒情,而第二首通过注释就可以看出 运用了典故。前一首后两句“那堪”直抒胸臆, 展现心中愁,而后一首后两句则要理性分析, “不自愁”“愁落”说明并非猿愁而是人愁。
答案: 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 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直抒胸臆;第二 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 表现手法:用典,烘托
• 语言特色:平易直率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来写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分)
解析:考查通过典型意象表达诗歌情感的 技巧。李端诗中的“共听一声猿”,是用 “听猿声”来间接“写愁”;徐照诗 中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借行人听到 猿啼声直接“写愁”。因此,两首诗共同 的意象是“猿声”。
• 题材:即事说理 • 内容: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用到《楚辞•招魂》
里“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字句, 意即碧深的江水映着天青色,江边上有一片片红叶,眼 睛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映入眼中的只有秋天的枫树,为 已经离去的春天感到忧伤。
•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是说猿猴并不是因为有什 么哀愁而啼叫,只是因为行人心里忧愁因而觉知此声凄 愁。徐照的这首诗意在说理,告诉读者三峡一带的猿啼 本身没什么愁苦之说,“行人”听了觉着愁苦,是因为 “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 译文、赏析、答案 (浙江卷)
(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的诗歌大意
日落众山昏, • 太阳西下,使得整个山头一片昏黑, 萧萧暮雨繁。 • 傍晚的雨滴细细,下得很是频繁。 那堪两处宿, • 怎么能够忍受你我在两个不同地方安寝, 共听一声猿。 • 共同听着同一声猿的叫声。
• 题材:即景感怀
• 内容:本诗写的是诗人“逢雨”经历。抒 写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外,兼表达对友人 的思念、关切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