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合集下载

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行数据分析

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行数据分析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八年第十一卷第六期︵总第六十二期︶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行数据分析公建勇a ,b(a.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山西晋城048026;b.晋城市图书馆,山西晋城048026)摘要: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运行两年来,41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不仅成为晋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真真正正地走进了晋城市民的生活。

通过对运行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其建设运行的社会效益,以期对其今后良好高效的运行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24小时自助;城市街区;运行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18)06-0063-05DOI :10.3969/j.issn.1674-5078.2018.06.020收稿日期:2018-05-23基金项目:晋城市科技局2017年课题《晋城市图书馆24小时街区图书馆市民借阅分析统计研判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70206);晋城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课题《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运行研究》(项目编号:LX1619)作者简介:公建勇(1968-),男,山西高平人,讲师,副馆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图书管理。

2014年10月,晋城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在馆外广场建设运行1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15年10月,第一期10台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运行;2016年10月,第二期30台建成运行。

经过两年的实践运行,晋城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进入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现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两年来的运行数据分析如下。

一、读者数据晋城市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作为晋城市图书馆的分馆,和晋城市图书馆总馆和各县区分馆通借通还,共用读者数据。

由于晋城市图书馆从2014年新馆建设开放时办理读者证就是免押金办理,所以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运行时,为了避免周边市民因猎奇心理而集中办理读者证现象,就没有开通办证功能,而是必须本人持身份证到晋城市图书馆办理读者证。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应用管见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应用管见

属新 生事 物 , 很多相关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 由此 , 笔
者进 行 了理 性 思考 。 3 . 1 地 域上 的 南北 差 异使 设 计 方 面 稍 有 不 同
4 “ 城市街区 2 4小 时 自助 图书馆 系统 "
建 设 展 望
4 . 1 建设 资金 筹措

首先 , 通过实地观察及应用发现 , 在深圳等南方地域 , 设
助图 书 馆 是可 行 的。 4 . 2 加 强延 伸服 务
第三, 由于南方和北方气 温差异较大 , 对于设备 内部如 传送皮带等对温度条件相对敏感的装置也要进行特殊处理 ,
图书馆技术再先进 , 也不能忽略对读者 的人文关怀 。读
图书馆学刊 2 0 1 3 年第 4 期
TU S H U G UA N X U E K A N No. 4, 2O1 3
3 “ 城 市街 区 2 4 小 时 自助 图书馆 系统 " 建 设 中的 问题 分 析
“ 城市街区 2 4小时 自助图书馆系统 ” 在我国图书馆界 尚
续性 的应 急机制与预案 , 当故障发生后迅速 响应 , 保证用 最
快 速度 恢复机器的正常运行 , 最大 限度 降低对 读者的影响 。 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 让对计算机操作不甚 了解的读者在 使用设备时也能尽快上手, 帮助他们顺利取得个人所需文献 。
个原因。 3 . 3 读 者 需求
点 以及服 务窗 口的延伸 ; 布局灵活 , 方便读者 随时利用 图书 馆资源 ; 读 者可 以通过查询终端查询图书馆提供 的所有信息
资源 , 实现 了图书馆资源的延伸及 网络的延伸 。
2 . 4 缓 解 空 间压 力
自助 图书馆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供读者借还书的地方 , 还

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街区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街区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街区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以下简称“自助图书馆”)是深圳图书馆自主创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它是一项以人文关怀为主导,以服务创新为目标,集设备研发与生产、计算机网络建设与软件研制、文献资源组织与保障、布点规划与实施、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机维护与自助图书馆中心管理系统于一体,以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为窗口,为市民提供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图书馆服务的科技惠民工程。

它在管理理念、技术应用、服务模式上均属国内首创,在世界图书馆领域也无应用先例,代表当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经过两年时间的紧张筹备与研制,项目于2009年6月11~12日通过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主持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的全面验收。

在验收会上,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充分肯定了自助图书馆项目的服务效果。

他指出,自助图书馆集深圳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之大成,是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的一大创举。

自助图书馆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包含自助图书馆服务机系统与服务机维护、中心管理系统与服务组织、服务点建设与物流配送的完整的服务网络,更是一项已经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惠民文化工程。

自助图书馆项目的研制与成功,同样得到了街区市民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

有市民认为“在城市的街区拥有一个自助图书馆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标志,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有专家称,自助图书馆的有效应用是对传统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性、颠覆性革命。

更有专家用“新、妙、好”三个字高度评价自助图书馆系统:“新”指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新的管理、新的模式。

“妙”指妙在它把物理的图书馆和数字的图书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人文理念和高科技的东西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和社区图书馆的服务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公共图书馆的所有元素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组成了一个新的事物,它代表了我们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正确的方向。

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一、指导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

现代图书馆不仅是读者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拓宽加深知识的第二课堂,也是提高市民修养、陶冶情趣、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将实现我们的梦想,读者不必拘泥于图书馆地域和馆舍的限制,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将带给读者来去自如的自由感受。

在五华区主要的人流密集区,放置一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不但支持自助借书、还书、办证、续借、查询等图书馆基本服务,还为读者提供预约定点送书、自动取书等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了图书借还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分析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亦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较多使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例如,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图书馆管理、路桥收费、铁路调度和控制、商品物流和零售管理等行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该项技术。

由于具有多目标识别、非接触高速准确识别和安全控制集成等特点,RFID 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

根据国内部分城市开始运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系统,深圳市图书馆成为该项目国内首创、世界首例的自主创新成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和可供借鉴的范例,已获得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荣获文化部创新奖,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这是一个以人文关怀为主导,将第一代纸质图书馆和第二代电子图书馆用科技力量完美结合的“第三代图书馆”。

该系统主要由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图书馆监控中心和物流管理系统等三部分构成,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目前分布在深圳市各个社区、商店、街头的140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

城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深圳图书馆

城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深圳图书馆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说明书深圳图书馆2007-121 .引言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不用去图书馆,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在社区、街边的一台机器上就能借书、还书、办理借书证,享受图书馆的预借送书服务,这是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五年规划”为市民描绘的蓝图,也是文化部科研项目一一“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深圳图书馆于2006年10月首次提出的创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 年6月在文化部立项,由深圳图书馆组织研究、实施,属于社会公益类文化服务工程,是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的成果是全新、实用的自助服务系统,深圳图书馆真诚希望与有志于文化事业建设的企业和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创造“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国产品牌,使自助图书馆不仅给深圳市民带来便利,也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服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项目背景2.1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大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同时要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先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基于RFID技术的24小时城市街区图书自助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24小时城市街区图书自助系统

网络结构
实施效益
与实体图书馆比较,自助图书馆投资低、投入 应用快; 可移动和独立运行,可与图书馆构成总馆-分馆 体系,解决图书馆服务延伸问题; 为高校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向市民开放 提供技术基础,让大量闲置图书得以充分利用; 服务更捷、更加人性化,变阅读为“悦读”; 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和谐社区和社会,提升现 代化城市文化内涵和文明形象。
运作过程
监控管理系统:
所有的自助图书馆系统都与图书馆数据中心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实现远程、 实时获知各自助图书馆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并获得运行数据,以实现以下 功能: 故障告警
如果自助图书馆系统故障,可通过通信网络立即上报给图书馆数据中心或 远望谷公司服务器,设备可以用红色、黄色和绿色来区别故障类型。
实现自助图书馆系统与总馆图书系统的数据共享。通过该系统登陆图书 馆页面,查询和检索图书馆内图书的相关信息。硬件包括触摸屏、检索 用工控机、不锈钢鼠标和键盘、以太网组网设备。
RFID系统:
实现图书识别和借还管理。采用图书馆专用RFID模块和近场天线。当读 者在屏幕上选择借还书按键时,读写器模块开启功放,读写图书的电子 标签信息。
系统设计
运作过程
柜员机系统:
柜员机实现自助借还书、识别二代身份证、HF和UHF借书证、 自助办卡等功能,并通过网络与总馆实现数据交换,硬件 涉及触摸屏、工控机。小键盘、UHF读写器、HF(身份证、 借书证)读卡器、天线、发卡机、条码扫描仪、打印机、 摄像头、验钞器等设备。
运作过程
信息检索系统:
故障统计 系统增加故障率统计功能,便于设备改进分析。
更新LED屏显示内容 可考虑通过图书馆数据中心对LED屏显示内容进行更新。
运作过程
图书上下架自动化系统: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对全民阅读的推动作用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对全民阅读的推动作用

理念的保守与观念的陈旧, 都没有真正实现延伸 服务, 而城市街区 2 小时 自 4 助图书馆系统则体现 了完全意义的延伸服务。 地点延伸 : 只需要不足 8 个平方 , 就可以将 个小型图书馆摆放到各个角落, 读者在享受服 务时不必亲临图书馆。时间延伸 : 助式的操作, 自 不受时间限制 ,4 3 5 2 * 6 时时提供服务,读者在享 受服务时不再受到开、闭馆时问的束缚。资源延 伸: 图书馆的资源可以跟随自 助图书馆到达城市 的每个街区, 而不只是局限在厉 的馆舍里 洧 网络 延伸 : 助图书馆通过网络连接着中心图书馆, 自 通 过自 助图书馆的查询机 , 可以连接图书馆的网站 , 可以利用电子资源。 城 市街区2小时自 书馆服务 设在 4 助图 机布 5节省了读者成本 深圳市各个角落 , 将文献送到偏远地区, 让远离图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的投入使 用可 以节省 书馆、偏远地区的读者也能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 读者的购书成本, 读者可以在 自 助图书馆服务机 公共文化福利; 让更多的读者也能够在工作之余 上借阅 自 己喜欢的图书,机器上没有的图书可以 能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 通过预借的方式获得 , 这样就大大节约读者的购 推动全民阅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 兀1方 面: 个 书经费。 除此之外 , 城市街区 自 助图书馆还节约了 () 1弥补了图书馆闭馆时间的限制。 我国目前 读者的时问和读者的交通费。读者就近借书不用 几乎没有实现全天 2 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 , 大部分 在亲 自 跑到图书馆去借 自 己需要的图书, 大大节 图书馆开馆时间都在 1 2个小时左右 。 各种原因导 约了读者的时间 , 除了节省读者的时间外 自 助图 致了公共图书馆无法实现全天 2 4小时开馆。 而城 书馆服务机还节约 了 读者的交通费 , 读者可以不 市街区 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不受开、闭馆时间的限 用再乘车到图书馆就可以就近借书。 制 , 以实现 7 2 小时开放 , 可 *4 它弥补了图书馆闭 6包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 I 馆时不能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弊端 , 也满足读者在 图书馆的服务一直是以阵地服务为主, 而城 图书馆闭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借书的需求。( ) 2 图 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的出现 ,改变 了图书馆 以阵地 书馆馆舍的限制。我国新颁布的 书馆建设 服务为主的服务模式, 将图书馆的服务送出去, 为 标准》中要求— J 、 型的公共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书找读者, 为读者找书, 这样全社会形成每个读者 控制指标为 5 0 10 0 -2 0平方米 。 艮 多地区因为场 有其书 , 每本书有其读者的大好环境, 让更多的人 地的限制不能够建立图书馆 , 致使很多人想读书 享受到读者的乐趣 。 却苦于没有图书馆为其提供借阅服务。而一台城 城市街区 2 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出现 ,极大 市街区 自助图书馆服务机的 占地面积仅需 7 平方 地推动了全民阅读 , 它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 米, 它不但节省了 馆舍的占 地面积, 而且城市街 区 未来城市街区 2 小时 自助 图书馆将会和传统图 4 自 助图书馆服务机也大大节省 了图书馆馆舍建设 书馆共同来推动全民阅读 ,满足更多凑者的阅读 的费用 ,只需要—个 7 平方米的地方就能放进一 需求 。 台自 助图书馆服务机 , 据统计城市街区自助图书 参考 文献 馆运行—个季度以来服务人群超过 1 万人次, l 相 【 o l 8全 国 国民 阅读 与 购 买 倾 向抽 样调 查 报 告 口0 当于—个中型图书馆服务标准 ,而城市街区自助 BO  ̄t ' w . p b. nsae/ cin /Lap/ wc u g odp cS, t t] w n c ? o a iw e -t d 5 e 1 图书馆的占地面积仅为— 叫、 型图书馆的十分之 ve n ws i mi -1 O () 3节省图书馆的人力。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图 『豆剑 香. 论 网络 时代 “ 民阅读 ” 2 ] 略 全 的价值 和 意义 书馆都需要馆员来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而城 l 农业图书情报 学,o 92 :0 8. J 1 2 o ()8 - 1 - 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无 ^ 值守 , 它操作界面简单 , I洪文梅 公 共 图书馆在 全 民阅读 活动 中的作 用与 3 1 读者可在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上完成借书、 书、 还 办 对策探 讨 图书馆 理论与 实践 ,0 97 :58 . 2 0 ()8 -7 证、 存预付款等功能 , 对于第一次接触 自助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北京 : 4 1 中国计划出版社 服务机 的读者也可以按照操作指南来进行操作。 2 08 0 。 城市街 区 2 小时 自 图书馆大大节约 了图书馆 4 助 作者简介: 张璇(99 )女 , 1 7一 , 满族,0 8 20 年毕 人 员成本 的支 出。 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现 4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工作 于深圳 图书馆 , 称 : 理馆 员 。 职 助 图书馆 目前正在努力开展延伸服务但 由于

自助图书馆功能介绍

自助图书馆功能介绍

可还书数量: 13个还书箱, 总量:500-1000本
存卡数量: 260张 存钞数量: 500张纸币 (面额1元-100元)
自助机系统功能
辅助系统
申办新证 借本地书
预借取书 还书(含分拣) 读者信息查询 按证续借 预付款充值 预付款结清欠款 读者服务系统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
动态图书视觉浏览 2个LED 广告屏 设备自检与报告 24小时录像系统 远程开关机 远程诊断 非法开门报警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SSL
功能介绍
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自助机外观图
自助终端系统 - 系统构成
LED动态广告屏 视觉浏览面
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浏览屏
操作面板
维护检修门
借还书门
取书箱门
取钞补卡门
补书门
自助终端系统 - 系统构成/操作面板
灯箱
照明
音箱+摄像头 操作显示触摸屏 二代身份证阅读器 +读者证阅读器 打印凭条+出卡 收钞验钞器 密码键盘 借还书门
中心监控系统—定时收到部分
中心监控系统—遥控部分
中心监控系统—发布部分
自助机安全设计
1.机体安全 2.非法开门报警 3.监控录象 4.图书传送安全
5.钱箱输送安全
6.计算机设备安全
问题与解答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项目部
谢 谢 !!!
上架补书 下架
取书箱
取钱箱
续/取卡
换打印纸 中心批下架 物流管理系统
PDP本地书浏览
自助机 读者服务/物流管理机
系统管理员直接进入
OPAC查询
自助机 查询/预借专用机
预借登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说明书深圳图书馆2007-121.引言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不用去图书馆,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在社区、街边的一台机器上就能借书、还书、办理借书证,享受图书馆的预借送书服务,这是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五年规划”为市民描绘的蓝图,也是文化部科研项目——“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深圳图书馆于2006年10月首次提出的创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6月在文化部立项,由深圳图书馆组织研究、实施,属于社会公益类文化服务工程,是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的成果是全新、实用的自助服务系统,深圳图书馆真诚希望与有志于文化事业建设的企业和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创造“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国产品牌,使自助图书馆不仅给深圳市民带来便利,也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服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项目背景2.1 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大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同时要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先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

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人类积累的文明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社会,让人们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创造的文化,起到开启蒙昧、增进知识、提高素养的作用。

这类机构主要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科技馆、文化教育单位,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传播信息、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公共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国家文化“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指出,要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2 深圳市图书馆事业与深圳图书馆深圳自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来,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市馆为中心,各区馆为骨干,各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文化站)为补充的图书馆网络。

2007年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和《落实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指标工作方案》,从2007年开始至2010年,我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将逐年递增至1800万册,如何将这些图书送到市民手中,如何让市民更方便、更便捷地利用馆藏图书,是我市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

因此,要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手段,切实的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的精神文化关怀落到实处。

深圳图书馆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现代文化设施,也是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市图书文献收藏和利用中心、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中心和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的中心馆。

新馆占地296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400万册、读者坐席2000个、网络节点3000个,日均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

全馆现有书刊180余万册,各类电子、网络文献近百万件,年接待读者300万人次,年外借量180万册。

深圳图书馆一方面是市民终身教育的知识殿堂,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

深圳图书馆始终秉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的公益服务宗旨,不断探索为广大读者提供简便、快捷、高质量服务的有效途径。

深圳图书馆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全国率先采用dILAS系统和RFID技术。

ILAS是由文化部立项、深圳图书馆主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馆应用软件品牌,被文化部评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全国拥有近三千家用户;dILAS(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研究和应用平台开发项目)是国家计委下达的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也是图书馆从自动化向数字化过渡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

深圳图书馆是全国第一家全面采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并引起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的全面变革,也为图书馆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图书馆的布局仍然不尽合理,服务辐射范围有限,服务配套明显不足,市民利用图书馆仍然不便。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对不能到馆的用户提供馆外服务。

图书馆不能满足于被动的服务方式,即读者进入图书馆才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因此造成了部分图书馆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没能得到完全发挥。

2.3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2006年7月对外开放的深圳图书馆新馆在全国率先全面应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在馆内全面实行包括自助借还的多种形式的自助服务,很快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并且倍受欢迎,深圳图书馆自助借还量占全馆总量的比例已超过90%。

2006年10月,深圳图书馆馆外自助还书机正式投入使用,使还书服务时间达到7x24小时。

深圳图书馆随即提出了要将自助服务模式延伸至城市的基层社区,形成自助图书馆服务网点,结合选书、预借送书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更贴近读者的大胆设想。

2007年3月《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五年规划》以明确将“自助图书馆”列入主要建设任务。

2007年6月“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被列入文化部科研项目。

为推进“自助图书馆”项目,深圳图书馆专门成立了由馆长、副馆长担任正副组长的项目组,就系统功能、技术难点、读者调查、专家咨询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2007年12月3日,通过深圳晚报、深圳图书馆网站开展了读者调查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12月17日,项目正式启动,同时寻求项目合作伙伴。

深圳图书馆希望能够与在自助图书馆关键技术领域(如机械传输自动控制、光电自动控制、RFID技术应用)有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的企业、单位合作,共同进行项目研发,共享科技成果,携手推进自助图书馆的应用。

3.项目主要内容3.1 总体思路利用4年时间,以深圳图书馆为依托,以RFID技术为基础,集成各种高科技技术手段,在全市主要社区、地铁、大型超市等公众密集区建立30个以上的城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方便市民,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

系统运行稳定后,该系统将把全深圳地区纳入服务范围,成为“图书馆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推向全国,为构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高效设备及运行模式。

我们提出在深圳市建立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最大限度的消灭公众阅读的障碍,将“阅读的方便”送至市民家门口。

我们提出要为更多的市民提供图书馆服务,读者不必亲临图书馆,也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使图书馆的藏书能够更充分地被利用,使自助图书馆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应支持借书、还书、办证、续借等图书馆基本服务,还为读者提供预约定点送书、短信通知、自助取书等个性化服务。

3.2 系统构成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系统(以下简称自助机)、流动服务车、中心服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1)自助机自助机是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核心设备和服务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将以室内自助机、户外自助机亭的形式出现。

自助机中应具备必要的应用软件,并与中心服务系统进行实时通讯及数据交互,以完成读者身份验证、借书、还书、查询、申办新证、收费等一系列功能。

应用软件必须具有容错处理及事务回滚能力,以保证自助机数据(特别是财经信息)和中心数据的一致性。

应用软件和中心服务系统的通讯协议必须遵循标准协议ANSI/NISO Z39.83。

自助机应用软件也包括设备管理功能,如图书补充、还书箱更换、补充读者证、现金回库等功能。

自助机应用软件应具有设备自检及诊错功能,当图书、读者证、现金达到预警线或相关设备出发生故障时能及时通知图书馆服务中心进行处理。

自助机中除核心控制用计算机外还需具有诸如图书存放及展览装置、身份识别装置(包括身份证和图书馆读者证)、文献识别及处理装置、文献传送与分拣装置、办证装置、收款装置等,其中存放借出图书的设备容量应 > 300册,存放还回图书设备的容量应 > 500册。

存放读者证的设备容量 > 200。

整个设备的运转必须保证图书的安全,不能损坏图书。

(2)室内自助机室内自助机应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根据具体场所在容量、功能上的组合。

室内自助机由于布置在室内或能够避雨的地点。

根据地点的特点,进行外观改造,强化宣传,考虑安全措施。

(3)户外自助机亭户外自助机亭应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终端机的基础上,加装保护措施,有宣传、避雨、防晒、温度控制、安全措施等设计。

(4)流动服务车流动服务车负责中心书库与自助机之间的文献运输以及自助机本身的图书管理工作,包括新书、归还书上架、预借送书和图书回库等。

如无线网可用,则中心与流动服务车以无线网方式通讯,否则中心以短信方式告知流动服务车各个自助机的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5)中心服务系统图书馆设置专门的服务器,装载接收标准协议的图书馆管理应用软件,与所有自助图书馆终端机进行信息传递,实时监控全部自助机的运行情况。

中心服务系统由我馆自行研制开发,与自助机之间采用标准协议ANSI/NISO Z3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