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技术 教案17

合集下载

PLC应用技术教案

PLC应用技术教案

教案(1)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授课章节名称第1讲PLC技术概述教学目的了解PLC概述、产生、定义、发展、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教学重点PLC的定义、特点、工作原理教学难点PLC工作原理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2)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现场教学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授课章节名称第2讲S7—300系列硬件概述教学目的了解PLC S7—300系列硬件及安装接线教学重点300系列硬件接线教学难点300系列硬件接线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2)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3)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实验授课日期年月日第1 周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第3讲实验一:安装一个典型的S7—300PLC硬件系统教学目的掌握S7—300PLC硬件安装方法教学重点硬件安装规范教学难点硬件安装规范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3)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4)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第4讲创建第一个工程教学目的掌握用STEP7创建第一个工程教学重点用STEP7创建工程、硬件、软件组态教学难点硬件、软件组态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4)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5)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 1 日第3 周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第5讲CPU模块结构介绍教学目的掌握CPU313C-2DP模块结构,继续熟悉操作第一个工程教学重点CPU313C-2DP模块结构教学难点CPU313C—2DP模块结构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5)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6)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第6讲PLC内部寄存器教学目的掌握S7—300 PLC内部寄存器,熟悉操作PLC程序监控和数据监控教学重点PLC内部寄存器教学难点熟悉操作PLC程序监控和数据监控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 课 主 要 内 容 或 板 书 设 计(6)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第6讲 S7-300PLC 内部寄存器一、PLC 存储区域及其功能CPU装载存储器 (保存在MMC 中)工作存储器系统存储区1. 装载存储器2. 工作存储器(RAM )3. 系统存储区二、CPU 寄存器二、熟悉操作PLC 程序监控和数据监控 1. 调出程序监控和数据监控窗口2. 程序监控和数据监控窗口中各参数含义教案(7)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第7讲S7-300PLC数据类型教学目的掌握S7—300PLC数据类型,进一步熟悉操作PLC程序监控和数据监控教学重点S7—300PLC数据类型教学难点不同数据类型的应用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7)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8)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第8讲S7-300PLC位逻辑指令教学目的掌握S7—300PLC位逻辑指令结构功能和使用教学重点S7-300PLC位逻辑指令的使用教学难点S7—300PLC位逻辑指令的使用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8)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9)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第9讲实验二:PLC实现一台电机正反转控制(一)授课章节名称教学目的掌握用PLC实现电机正反转的电气原理、接线方法、PLC编程.教学重点控制系统的PLC编程教学难点PLC实现电机模型正反转控制的电气原理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讲授、多媒体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9)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教案(10)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 2第10讲实验二:PLC实现一台电机正反转控制(二)授课章节名称教学目的掌握用PLC实现电机正反转的电气原理、接线方法、PLC编程。

PLC教学教学教案(总

PLC教学教学教案(总

PLC教学教案(总)一、教学目标1. 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PLC的基本概念PLC的定义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PLC的结构与功能PLC的硬件结构PLC的软件系统PLC的功能模块及其应用3. PLC编程方法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编程软件的使用4. PLC的应用案例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设备控制民用设备控制5. PLC的实际操作PLC的硬件连接编程软件的操作程序的与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PLC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PLC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课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

3. 设备:配备PLC实验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

4. 编程软件:安装PLC编程软件,方便学生编程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PLC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PLC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2. PLC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的组成。

3. 常用的PLC编程指令及其应用。

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教学难点:1. PLC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其指令执行过程。

2. 复杂控制逻辑的编程与调试。

3. PLC与上位机及其他设备的通信技术。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2. 教学计划:章节一:PLC的基本概念与结构(4课时)章节二:PLC的软件系统与编程基础(4课时)章节三:PLC的指令系统与编程实例(4课时)章节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课时)章节五:PLC的应用案例分析(4课时)章节六:PLC的实际操作与调试(4课时)章节七:PLC通信技术及应用(4课时)八、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通过PPT课件,结合实例,详细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编程方法及其应用。

PLC及其应用课程设计

PLC及其应用课程设计

PLC及其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2. 了解PLC在不同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如逻辑控制、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等;3.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编程操作,如编写指令、创建程序和下载程序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控制程序设计;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复杂的PLC控制系统设计;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对PLC硬件进行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动化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概述-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PLC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PLC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 PLC编程基础- PLC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 常用PLC编程指令及其应用- PLC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3. PLC应用案例- 逻辑控制应用案例- 过程控制应用案例- 运动控制应用案例4. 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硬件选型与配置- PLC软件编程与调试- PLC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5. 实践教学环节- PLC编程软件操作实训- PLC硬件安装与调试实训- PLC控制系统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PLC概述及组成结构第2周:PLC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第3周:PLC编程基础第4周:常用PLC编程指令及其应用第5周:逻辑控制应用案例第6周:过程控制应用案例第7周:运动控制应用案例第8周:PLC控制系统设计第9周:实践教学环节(1)第10周:实践教学环节(2)第11周:实践教学环节(3)第12周:课程总结与考试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PLC及其应用知识。

plc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plc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plc技术应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PLC的工作原理、熟悉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掌握PLC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并能够应用PLC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PLC编程语言和编程规范。

3.了解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2.能够进行PLC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3.能够分析PLC程序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技术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

教学大纲如下:1.PLC概述: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

2.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编程语言、编程规范和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3.PLC程序设计:讲解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包括逻辑控制、定时、计数、中断等功能的编程。

4.PLC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工程中的PLC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PLC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

2.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PLC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PLC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PLC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PLC技术。

《PLC技术与工程应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PLC技术与工程应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PLC技术与工程应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3- 2014 学年第1学期)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能力目标: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根据给定的电机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能实施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模拟操作与分析;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根据给定的电机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能使用万用表进行控制电路电气故障的排查;能综合应用FX系列PLC的内部资源和基本指令,编写并实施典型的电机控制程序。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学会典型机床控制电路识图、能对典型的机床控制电路进行功能分析;掌握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熟悉三菱FX系列PLC的编程环境、内部资源(X/Y/M),掌握三菱FX系列PLC的基本编程方法。

其它目标:基本职业素养养成:遵守工作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企业的5S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团结协作能力养成: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互相协作,故障互查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之后能进行工作总结并进行总结发言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综合训练项目(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综合训练项目):T68镗床的操作与分析(12)X62W万能铣床的操作与分析(12)CA6140车床电气控制及PLC改造设计(12学时)单元训练项目(根据综合训练项目确定单元训练项目):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PLC控制(6学时)三、教学材料1、主要教参: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高勤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4(2版)版2、其他教参:电机与电气控制,谭维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版)版电机与电气控制,冉文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6(1版)版3、仪器设备:低压控制电器、X62W模拟铣床、T68模拟镗床四、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教学:班级授课、分组讨论技能训练:分组讨论,单独实施、教师考核、同学互评。

五、考核方案1、平时成绩(50%):到课率、平时作业,教学环境整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2、理论考核(50%):基本理论学习,培养职业人的理论素养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无附:本课程涉及的部分专业词汇表变压器:transformer直流电动机:Direct Current Motor低压电器:Woof Electric异步电动机:Asynchronous Motor控制电机:Control Motor同步电动机:Synchronization Motor基本电气控制线路:Control Circuitry机床电气控制线路:Machine Circuitry电气控制线路分析方法:Circuitry Analyse限流保护器件:device with instantancous具有延时动作的限流保护器件:Current threshold protective device with time-lag action具有延时和瞬时动作的限流保护器件:Current threshold protective device with instantaneous and time-lag action熔断器:Fuse继电器:Relay电流表:Ammeter电压表:Voltmeler电度表:Watt hour meter电动机保护开关:Motor protection switch隔离开关:Disconnector (isolator)控制开关:Control switch按钮开关:Push-button保护接地:Protective earthing复位:Reset启动:Start停止:Stop限压保护器件:V oltage threshold protective device旋转发电机:Rotating generator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

PLC电子教案

PLC电子教案

P L C电子教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导入新课】一、与PLC 的初次会面PLC 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缩写,是作为传统继电-接触器的替代产品出现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在其颁布的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中给PLC 做了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 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之一,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三大支柱(PLC 、CAD/CAM 、机器人)之一。

PPT 演示讲解 巡回指导 练习巩固 讨论交流 讲练穿插工业控制器二、从传统电气控制到PLC电气控制,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电路的通断、电动阀门的开关、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等,都属于电气控制的范畴。

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操作、技术难度较小等优点,被长期广泛地使用在工业控制的各种领域中。

下面分别用继电器控制元件和PLC设计了一个卷扬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通过对控制原理的分析,认识什么是PLC?图1-3为卷扬机正反转仿真图。

仿真动作见课件。

图1-3 卷扬机正反转运行控制仿真图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图1-4 卷扬机正反转继电器控制系统图这种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控制逻辑清晰,采用机电合一的组合方式便于普通机类或电类技术人员维修,但由于使用的电气元件体积大、触点多、故障率大,因此,运行的可靠性较低。

PLC应用技术教学大纲教案

PLC应用技术教学大纲教案

PLC应用技术教学大纲教案课程编号:学时:78学分:5适合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设部门:机电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PLC应用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LC控制器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技术应用能力及PLC系统设计能力。

初步对生产过程或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进行开发、设计并了解PLC与PC之间的网络化通讯控制。

培养学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适应工业企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 课题1:S7-1200基础与TIA博途软件1.教学内容(1)S7-1200系列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2)S7-1200的存储器、数据类型;(3)博途软件的安装与卸载,博途软件的项目视图和博途视图,S7-1200的硬件组态、创建变量和编写程序;(4)项目的创建、硬件组态、软件编程、仿真调试、上传下载、在线调试。

2.重点与难点重点:S7-1200系列PLC的结构、数据类型及项目的创建调试过程。

难点:PLC的数据类型和博途软件的使用。

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采用启发式讲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要求学生了解S7-1200PLC的结构和原理;掌握S7-1200的存储器、数据类型;了解博途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熟悉博途软件的项目视图和博途视图,初步掌握S7-1200的硬件组态、创建变量和编写程序;熟悉项目的创建、硬件组态、软件编程、仿真调试、上传下载、在线调试。

(二)课题2:S7-1200基本指令的应用1.教学内容(1)位逻辑指令的应用;(2)置位复位指令的应用;(3)边沿脉冲指令的应用;(4)定时器指令的应用;(5)计数器指令的应用;(6)比较指令的应用;(7)数学函数指令的应用;(8)移动指令的应用;、(9)转换指令的应用;(10)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应用;(11)字逻辑指令的应用;(12)移位指令的应用;(13)模拟量输入的应用。

plc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doc

plc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doc

plc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doc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 掌握PLC的编程语言、编程技巧和程序设计方法。

3. 理解并掌握PLC的输入输出接口、数据类型、指令系统和故障诊断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程序设计,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2.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和优化。

3. 培养学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工业自动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和编程技巧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PLC技术。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PLC的编程语言(LD、IL、FBD等)2. PLC编程与控制- 基本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 逻辑控制程序设计(顺序控制、选择控制、循环控制等)- 模拟量处理与PID控制3. PLC应用实例- 电动机控制实例- 工业生产线控制实例- 建筑自动化控制实例4. PLC编程软件与调试-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程序的输入、调试与优化-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5. PLC实践操作- 实验室设备熟悉与操作- PLC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实际工程项目分析与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PLC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应用技术》教案NO.17 授课日期年 月 日 主讲教师 弭洪涛
授课班级教 材 《PLC应用技术》
课题复习总结
知 识 点 各章要点
教学目标
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及设计方





1 教学导入
学习了《PLC应用技术》课程后,需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2 讲课提纲
1. 常用电器和典型线路。

2. PLC指令系统。

3. 应用指令编写图形图程序。

3 新课讲授
一、各章要点
¾常用低压电器
类型: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到开关、熔断器、转换开关、断路器等工作原理:重点:电磁机构
工程应用:符号、参数整定、选择
¾典型继电-接触线路
从不可逆典型启停电路引申出正反转电路、降压启动电路、程序控制电路以及绕线机控制电路。

¾PLC硬件配置
组成结构:
基本配置:CPU、存储器、I/O接口、编程器、特殊单元
扩展配置:模块的连接、联网
等效工作电路:
输入:与输入点同号的中间继电器
输出:输出继电器的一个常开接点
通道分配:
输入:00000~01515
输出:0000~11515
TIM/CNT:TC000~511
内部:01600~09915、11600~22915
特殊:24400~25507
编程器操作:
简易编程器:编程操作、监控操作
编程软件
¾指令系统
基本指令
梯形图指令:LD/AND/OR/NOT/AND-LD/OR-LD
基本右手指令:OUT/TIM/CNT/KEEP/IL/ILC/
JMP/JME/SET/RESET等
功能指令:MOV/CMP/SFT/ADD/SUB/MUL/DIV/STEP/SNXT/
SDEC/MLPX/DMPX等
¾PLC联网与通信
上位链接系统:Host-Link单元
同位链接系统:PC-Link单元
CompoBus通信系统:CompoBus/S单元;CompoBus/D单元(DeviceNet器件网)
¾应用系统设计
步骤:
1. 主电路
2. 外部接线
3. 梯形图
二、典型题举例
z选择填空
1.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系统,专为在 A 应用而设计。

A 工业环境下
B 机房内
C 室外
D 实验室
2.接触器按 B 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A 线圈电流的性质
B 主触头流过电流的性质
C 辅助触头流过电流的性质
D 电磁机构
3.直流电磁铁的电磁吸力 C 。

A与气隙成正比 B 与气隙成反比
C 与气隙的平方成反比D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试将图示启动电路改为PLC控制,要求画出外部接线及梯形图。

FR
SB1
KM3
KT
KM1
K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