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洲》学案两课时

合集下载

6.3 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6.3 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6.3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

4、举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重难点】1、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自主学习】1、(读P29图图1—41)北美洲的气候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南美的亚马孙平原属气候,巴西高原属气候。

2、(阅读P30“活动”4),世界最长的河是非洲的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是南美洲的河;世界第三长河是亚洲的江;世界第四长河是北美洲的河。

3、美洲的原住居民人(属色人种),从欧洲迁移来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属色人种),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属色人种)。

南美洲号称“”。

4、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发展中)国家,巴西、阿根廷等是国家。

5、是玉米的原产地。

阿根廷出口的农牧产品有、、。

【知识梳理】1、移民与经济:美洲原有居民以印第安人为主。

现在北美洲人口以移民为主体;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混血种人比重最大。

美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均有特色产业。

2、学看气候图:气候类型图的判断,要注重最热月或最冷月平均气温,以此来区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再综合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等因素,归纳气候特征从而推断气候类型。

【课堂反馈】1、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B、中美地峡的巴拿马运河C、北冰洋与太平洋间的白令海峡D、横贯美洲大陆的赤道2、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巴西C、阿根廷D、加拿大3、美洲地区语言的使用情况,正确的是:A、加拿大通行英语,部分居民讲法语B、巴西通行语言是西班牙语C、拉丁美洲多数国家使用葡萄牙语D、美洲地区使用的语言与历史上殖民统治无关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澳大利亚B、马达加斯加岛C、格陵兰岛D、古巴岛5、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B、.地壳断裂 C.、火山喷发D、.冰川侵蚀6、下列大洲,气候最湿润的是:A、南极洲B、南美洲C、亚洲D、非洲7、美洲最长的河流是:A、亚马孙河B、密西西比河C、长江D、尼罗河8、“世界人种大熔炉”是指:A.、南美洲B、北美洲C、欧洲D、非洲9、美洲印第安人属于:A、白色人种B、.混血人种C、黑色人种D、黄色人种10、原产于墨西哥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11.(2012·山东滨州)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2.尼罗河亚马孙河长密西西比河3.印第安黄白黑世界人种大熔炉4.发达发展中5.墨西哥小麦牛肉羊毛【课堂反馈】1.B2.D3.A4.C5.D6.B7.B8.A9.D 10.C 11.D。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以及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b. 掌握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c. 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获取地理信息;b. 能够描述美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3. 情感目标:a.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b.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地理景观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b. 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c. 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

2. 教学难点:a. 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边界的抽象概念理解;b. 学生对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对美洲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

他们对地理位置和地理景观的概念理解可能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片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较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a. 老师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南美洲的地理特点。

例如,让学生指出南美洲的位置和一些著名的地理景观,如亚马逊雨林和安第斯山脉。

b.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美洲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美洲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吗?有没有听说过美国、巴西或者墨西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美洲的地理情况。

”第二环节:呈现基础知识a. 老师利用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例如,指出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 讲解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并与其他大洲进行对比。

湘教版美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美洲(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大陆的气候特点,以及人口、国家、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美洲自然特点和人文情况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洲的学习,初步学会分析美洲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搜集各国资料的方法,相互交流激发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地区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教学重点:南北各异的气候特点;美洲经济发展记载及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教学难点:南北各异的气候特点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看过了美洲的概况包括海陆位置及特殊地理区域(白令海峡中美地峡等),还学习了南北美洲南北各异的地形特点,这节课就来看看,在南北美洲各自不同的地形影响下,各自有着怎样不同的气候特点。

主要通过自学来学习。

先来看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板书]四、南北各异的气候1、北美洲[活动]看地图册P23,1、找出北美洲所跨温度带,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2、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哪两种,即分布范围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讲解]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但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的范围狭窄,仅限于北美洲大陆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和岛屿地区。

(书上画出相关知识,P26)[复习过渡]在北美地区地形的特点是怎样的?(北美洲的地形分为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平原区—大平原,东部高地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结合这种地形特点,一起来分析两个问题,结合图册P25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回答课本P29活动题:1、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何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2、北美洲中部为何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讲解]北美洲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等),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起阻挡作用,湿润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了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旨在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美洲地理特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但学生对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美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巴西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他国家的认识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美洲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地理特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美洲的国家分布、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美洲的一些典型国家,如美国、巴西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洲的人文历史、经济、文化等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美洲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准备好解答资料。

3.准备好教学课件,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对美洲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让学生对美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针对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七下地理美洲总两课时学案

七下地理美洲总两课时学案

课题名称:七年级地理下第一章第三节美洲(第一课时)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及其解读。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二教材内容分析《美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课文。

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新大陆;(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3)移民和经济。

本节课主要讲述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与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三教学设计【预习目标】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及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南北美洲的语言差别【预习重点】美洲大陆的位置及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预习难点】美洲大陆的位置及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一美洲大陆的位置)预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4 --26页图文,完成以下问题读图,分析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一)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主要位于50°W~160°W之间,位于半球(东西半球)。

纬度位置:和穿过北美洲,它主要在和;南美洲北部穿过,南部穿过,主要在和。

(二)海陆位置:东临,北临,西临。

与亚洲隔相望,南隔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请在图上填上主要的海洋。

二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预习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4 --26页图文,完成以下问题列表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三拉丁美洲的范围及南北美洲通用的语言预习任务三:阅读教材第24 --26页图文,完成以下问题了解拉丁美洲的范围及南北美洲通用的语言美国使用,加拿大使用;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通用和。

(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以南的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预习质疑: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二、课中实施(一)预习交流1.小组内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2.小组间交流,教师帮扶并注意收集,解决问题。

(二)精讲点拨1.认识美洲的地理位置师:(指导读图)读《美洲地图》找出其周围的海洋。

生:(读图回答)师:(引导归纳)美洲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西北部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生:(阅读)课本24页《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师:(提问)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小岛间距仅4千米,时间上却相差整整1天?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返回到西班牙时,船员的航海日记上写着1522年9月5日,而此时西班牙的日期却是1522年9月6日,这些船员到死也不明白怎么会丢了一天,你能帮他们找回这一天吗?★一对双胞胎,先出生的是女孩,后出生的是男孩,可长大后人们却发现原来女孩一直叫男孩为哥哥。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美洲(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美洲(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美洲的地形特点
重点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难点
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
自主学习
激情互动
激情展示
精讲点拨
强化识记
当堂检测
反馈纠正
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
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
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
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
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
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组代表发言
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
利用各种方法识记。
第六章第二节美洲(第2课时)
课题
第六章第二节美洲(第2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1、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
导入:上节课我们对非洲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美洲。
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是关于美洲大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以及美洲的特色文化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洲大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美洲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以及美洲的特色文化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学生能够分析美洲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大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以及美洲的特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2.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美洲的地理特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洲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分析其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认识;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洲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2.准备与美洲相关的案例分析资料;3.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4.准备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洲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美洲大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洲(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

美洲(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

第三节美洲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第24-32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新大陆”、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移民与经济,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大洲地理特征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2.利用南北美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别了解两大洲在地形和气候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会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并能理解分析北美洲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4.进一步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两侧的日期,培养学生的地理换算能力。

5.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多媒体课件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采取对比、探究、讨论、交流资料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完成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学会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新大陆”部分可结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课“探索者的梦想”P8—P9,及地理课本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自然所经历的艰难漫长过程,并从中体会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

同时充分利用美洲地图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掌握南北美洲的划分、拉丁美洲的概念及白令海峡、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和西印度群岛等的重要性的认识。

“学会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这一难点可借助有趣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再利用简单的示意图加以说明来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洲学案
第1课时
自主预习
提示: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20~30页,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新大陆”
1. 美洲是“_____ ”的简称。

2. 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

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____ 开凿了运河,习
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3. 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 ,其次是____ 。

它们都曾是____ 等国的殖
民地。

4.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____ 语和____ 语。

由于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
____ 。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____ ,面积2400多万千米2,在各大洲中列第____ 位。

2.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____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
____ 。

3. 与北美洲类似,南美洲西部也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山脉———____ 。

____ 纵贯
南美大陆,全长近9000 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山脉以东,地域广阔,____ 相间分布。

4. 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____ 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
于____ ,以____ 气候为主,____ 范围相对狭小。

5. 南美洲____ 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____ 缺失。

气候类型以____ 气候
和____ 气候为主。

三、美洲的居民与经济
1. 美洲的原住居民绝大部分是____ 。

2. 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____ 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国家,____ 是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3. 墨西哥____ 丰富,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____ 是该国主要粮食作
物,首都____ 城是特大城市。

4. ____ 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阿根廷是主要的____ 、____ 、羊毛
出口国。

互动探究
活动一:探究美洲的地理位置
读“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活动。

1. 自我突破
(1)在图上用红笔描出赤道、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在地球的“五带”中,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大部分各处于哪一个温度带?
(2)在图上找出巴拿马运河、美国(本土)、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分别用A、B、C、
D、E、F在图上对应的位置标注。

2. 小组探究
阅读“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

第2 课时
活动二:探究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
(一)探究南、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读“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南美洲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活动。

1. 读图,从平均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2. 读图,找出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分别用
A、B、C、D、E标注,并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二)探究南、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读“美洲1月份平均分布图”(甲)、“美洲7月份平均分布图”(乙)、“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丙)、“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丁),完成下列活动。

甲乙
丙丁
1. 自我突破
(1)观察北美洲、南美洲1、7月气温分布图,归纳北美洲和南美洲气温分布各有哪些规律。

(2)观察北美洲和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南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2. 小组探究
归纳北美洲和南美洲气候特点。

当堂检侧
1.下列四个国家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 )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
2.在美洲,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 )
A.印第安人 B.欧洲移民 C.因纽特人 D.黑种人
3.下列关于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错误的是 ( )
A.两大洲干燥地区分布很广,热带沙漠面积很大
4.两大洲都有面积广阔的热带气候
C.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两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
5.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都相同 B.两洲都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东部高原都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D.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征
6.下列有关南美洲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巴西是南美洲著名的石油生产国B.安第斯山区有储量丰富的铜、硝石
C.亚马孙平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D.亚马孙河下游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