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历年真题-全国高等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试图描述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结构的第一人是()A.开普勒B.培根C.圣西门D.亚里土多德2.【单选题】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数书九章》D.《黄帝九算算法细草》3.【多选题】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是()A.和平运动B.环境运动C.人权运动D.科学运动E.工业运动4.【单选题】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显示了当时()A.手工业技术B.医学水平C.书写技术D.数学水平5.【多选题】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是()A.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影响B.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C.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D.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E.科学技术对家庭的影响6.【填空题】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______ 的总和。
7.【填空题】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是______。
8.【单选题】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劳动工具的状况和水平C.生产关系的变革D.劳动产品的分配制度9.【单选题】美国的STS内容结构可称为()A.三元模式B.复合三元模式C.理论—应用模式D.研究—教育模式10.【多选题】交叉学科的特点有()A.研究问题的实践性B.研究成果的科学性C.研究主题的全球性D.研究对象的复杂性E.研究主体的群体性11.【多选题】下列文化中,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是()A.古埃及文化B.巴比伦文化C.新巴比伦文化D.苏美尔文化E.古印度文化12.【单选题】科学发展模式主要有:综合实践模式、历史主义模式和()A.知识论模式B.研究纲领模式C.实用主义模式D.学科发展模式13.【填空题】实施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通过STS教育提高全民的STS意识和STS______。
14.【单选题】第一次科学革命的起点是()A.粒子物理学提出B.星云说发表C.量子论提出D.天文学革命15.【填空题】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和______。
全国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年份:201504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08)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o1.与科学知识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用性的是A.科学实验 B.科学设备 C.科学方法 D.科学理论2.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A.创造和生产 B.实践和规律 C.客观事实和规律 D.客观事实和认识3.科学教育的中心应该是问题的A.发现 B.研究 C.解决 D.探索4.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A.意志结构 B.价值规范结构 C.道德结构 D.观念结构5.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特别强调和重视A.选择作用 B.决定作用 C.建构作用 D.中介作用6.在科学教育中除了要进行精神、法律等广泛的社会教育,还要着重进行A.思维教育 B.道德教育 C.技术教育 D.人文教育7.综合理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的两个维度:范围和强度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 B.孔德 C.加涅 D.布鲁姆8.STS教育中,组织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是A.从知识出发 B.从规律出发 C.从概念出发 D.从问题出发9.自然课知识部分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A.记忆、认识、实践 B.认知、熟悉、应用C. 观察、理解、归纳 D.了解、知道、理解10.提倡发现学习成为逻辑必然是因为布鲁纳要求传授给学生初步的态度和A.启发的方法 B.观察的方法 C.实验的方法 D.游戏的方法11.新时期的教育价值观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A.考勤制度 B.教育评价制度 C.奖惩制度 D.管理制度12.评价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是因为评价具有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改进功能 D.鉴定功能13.在期末或期中考试中进行的覆盖面较大的评价是A.宏观评价 B.微观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外部评价14.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l0年的标志是A. 原子熊的释放与利用 B.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C.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 D.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15.认识过程得以进展,最关键的是提出可以检验的A.命题 B.假设见解 C.方法 D.理论16.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A.细胞工程 B.酶工程 C.发酵工程 D.基因工程17.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A.蛋白质 B.核酸 C.DNA D.膜结构18.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水资源问题 B.军事问题 C.发展问题 D.政治问题19. 能者为师,科技人员参与教育是科技活动的A.内容特征 B.受教育者特征C.教育者特征 D.教育方式特征20.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A.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 B.知识背景的研究C.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D.活动内容的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自学考试.doc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右脑所解决的问题属于创造过程“四阶段”中的()A.酝酿和验证阶段B.准备和闪光阶段C.酝酿和闪光阶段D.准备和验证阶段2.将神经元联结在一起的是()A.膜蛋白B.触突C.磷酸D.细胞质3.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科学知识的继承性和()A.教育思想的基础性B.教育评价的基础性C.教育目标的基础性D.教学内容的基础性4.决定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关键是()A.评价目标的科学水平B.评价方法的科学水平C.评价结果的科学水平D.评价理念的科学水平5.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就是()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科学知识D.科学过程6.角色扮演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A.个性B.能力C.思维D.品德7.中国大气污染的类型主要属于()A.光电B.汽车尾气C.煤烟D.化学8.教育成败的关键是从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们的()A.认知结构B.认知水平C.认知方式D.认知能力9.台湾师大欧阳钟仁教授强调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创造性的探讨方式必须先讲究()A.教学目标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教学方式10.科学知识的根本特性是具有客观真理性和()A.进取性B.准确性C.实践性D.逻辑系统性1234。
全国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年份:201710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08)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毖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人是自然世界唯一必须劳动的动物”的哲学家是A.普罗泰戈拉 B.恩格斯 C.马克思 D.苏格拉底2.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A.提出问题 B.问题贯穿 C.反思问题 D.解决问题3.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根据丈量土地的经验规则,创立了A.几何学 B.微积分 C.物理学 D.地理学4.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所著,其中包含了力学和热学方面物理知识的科技著作是A.《墨经》 B.《考工记》C.《梦溪笔谈》 D.《九章算术》5.科学课程合法地真正进入到西方大中小学课程体系的时间大约在A.19世纪上半叶 B.19世纪中叶C.19世纪下半叶 D.20世纪上半叶6.在科学课程方面,提出“螺旋式”课程主张的是A.杜威 B.巴格莱 C.布鲁纳 D.施瓦布7.从知识论的观点来看,展示了知识问差异的是核心知识的A.相对性基础 B.相关性基础 C.同一性基础 D.建构性基础8.在《科学素养:它在美国学校的意义》—文中对科学素养加以阐明的是A.米勒 B.布兰斯科姆C.赫德 D.科南特9.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初步完成的标志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的A.《K一12科学教育框架(草案)》B.《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C.《科学教育标准》D.《K一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10.1992年,我国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将沿用40年的“教学计划”更名为A.教学规划 B.教学设计C.课程设计 D.课程计划11.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A.科学探究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科学认知 D.科学内容12.提出“概念先予计算”的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物理的物理学家是A.斯蒂文·威恩伯格 B.凯思林·桑敦C.保罗·海威特 D.谢瑞尔·梅西尔13.小学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教育途径是A.课堂教学 B.课外兴趣小组C.校外科学教育 D.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14.科学课程的核心是A.陈述性知识 B.概念}生知识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5.进步主义教育主张的教学方法是A.概念图 B.知识学习C.做中学 D.思维训练16.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调查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SAPA B.TIMSS C.PISA D.TBSL17.小学科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是A.小学科学教师 B.小学科学教材C.小学科学课程 D.小学科学评价18.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是A.想象力 B.思维力 C.创造力 D.记忆力19.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指的是教师的A.教学风格 B.教学艺术C.教学技能 D.教学知识20.主要解决“发生了什么”的课题属于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C.微观研究 D.描述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2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考试真题及答案1

2022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1、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可以追溯到建国前艾伟的()A.识字教学试验B.汉字教学试验C.阅读教学试验D.作文教学试验2、下列属于教育科学讨论预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A.形成科学事实B.形成科学理论C.选择课题D.总结讨论工作3、在内容上大多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偏重于解决较为重大的实践问题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重大理论问题。
这类课题一般称为()A.理论性课题B.纵向课题C.横向课题D.应用性课题4、提出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的是()A.夸美纽斯B.巴班斯基C.布鲁姆D.杜威5、在讨论假设中,对查看答案【二、名词解释】1测量就是依据肯定的规章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些属性用数字表示出来的过程,其实质是“根据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准试验是指未随机安排被试,只把已有的讨论对象作为被试,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掌握,无法完全掌握误差来源的试验。
3概率又叫“或然率”,它是表示随机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
我们可以把概率理解为一个随机大事在由可能发生的同类大事组成的总体中消失的比率。
4内容分析法也是一种主要以文献(也包括一些人类行为)为讨论对象的社会科学讨论方法。
它起源于历史讨论,是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历史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而进展起来的。
【三、简答题】1(1)客观性原则,也称价值中立原则,它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带有价值偏见。
(2)操作性原则,即在讨论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语义规定,使其能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量。
(3)公共性原则,即用明确的文化符号清晰地表达讨论工作的讨论程序、方法和成果,以保证同行专家了解整个讨论过程。
(4)检验性原则,即同行专家能在相同的讨论条件下,依照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重演讨论过程,并得到同样的结果。
(5)系统性原则,它要求讨论活动具有中心概念、可检验命题以及具有统整作用的理论构架,以便使各项讨论成果渐渐累积成一个学问系统,获得对讨论对象的整体熟悉。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教育科学研究者应该清楚地看到文献检索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树立( )意识。
A、资料B、数据C、情报D、问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 )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A、资料B、数据C、情报D、文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 )和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A、方向B、性质C、特点D、类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 )问题。
A、分析B、确定C、解决D、概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属于()A、最一般的方法论B、一般科学方法论C、具体分科方法论D、哲学方法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育问题B、教育实践C、教育活动D、教育事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 )活动。
A、认识B、实践C、研究D、实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课题论证是指对所选课题及课题研究的_______________进行评价性研究的过程。
重大的课题要进行两次论证,除了_______________外,往往还须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初步设想、立项论证、开题论证。
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 _______________,二是确定 _______________。
全国10月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和答案

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408、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A .健康领域B .社会领域C .科学领域D .操作领域2. 英国小学综合理科教育重视儿童的天生的好奇心、所处环境、生活经验及( )A .特长B .兴趣C .智力D .理解力3. 使每个公民对自然科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知道自然科学不是万能的课程是A . STS 课程 C .社会学课程D .综合理科 4.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是( )A .生物技术B .航天技术C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 .卫星遥感技术5. 目标为“培养好奇心、进取心、关心”的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的阶段是( )A .把握问题B .推论C .设计验证D .解释6. 教育评价的科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评价理念的提升 C .评价方法的进展7.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因而科学的生命就在于( )A .改造 D .验证&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去( )A .检验知识B .认识自我C .体验感情D .学习交往9.以某一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指的是A .绝对评价B .相对评价B .自然课程 )B .评价内容的更新 D .评价对象的选择B .创新C .实践C.宏观评价 D .微观评价10. 美国医学生理学家佩斯里博士创立的理论是()A .大脑开发理论B .全脑开发理论11.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感被称为(A .科学态度B .科学精神C.理智性 D .科学信念12.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价值规范结构、知识结构和(A .观念结构B .素质结构C.行为结构 D .能力结构13.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关键是制定科技活动的()A .目标要求B .实施途径C.评价方式 D .内容要点14.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起着突破性的认识作用的是(A .右脑B .左脑C.小脑 D .脑干15.当代科学发展最有前途的方向是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时综合运用各种()A .科学工具B .科学知识C.科学技术 D .科学方法16.重组DNA实验的成功是科技发展第三个10年的标志,该事件发生于()A. 1963年B. 1973 年C. 1983年D. 1993 年17.把知识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观点的理论根据是()A .会合论B .内化学说C.进化论 D .简化论18.教学方法服务于()A .教育目标C.教育目的B .教育过程D .教育内容19.对教育成就、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是评价的()A .鉴定功能B .激励功能C.导向功能 D .改进功能20.天才们的行为要求 _______ 的共同作用。
7全国自考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4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理论B.教育问题C.教育技术D.教育方法2.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 )A.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C.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D.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3.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所依据的标准是( )A.研究目的B.研究问题C.研究过程D.研究方法4.由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并组织申报、审批、检查和验收的研究课题,称为( )A.纵向课题B.横向课题C.自选课题D.学校课题5.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属于( )A.一级课题B.二级课题C.三级课题D.理论性课题6.小样本是指样本容量低于( )A.10B.30C.50D.1007.与科学观察相比,日常观察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 )A.目的性B.计划性1C.系统性D.偶然性8.教育调查法的缺点是( )A.所获得的资料不客观但可靠B.所获得的资料不全面C.所获得的资料难于进行因果归因分析D.研究过程不经济、简便9.校长为了了解某班基本情况,随机地对该班活动进行的观察属于( )A.无结构非参与观察B.无结构参与观察C.有结构、非参与式时间取样观察D.有结构、非参与式事件取样观察10.问卷中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
以下问题属于事实性问题的是( )A.你最喜欢的课程是B.你与家长交流你的学习情况吗?①语文②数学①从不②偶尔③音乐④美术③有时但不经常④经常C.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是哪一类?D.对考试你最关心的是①有关课程的复习资料①成绩②名次②英雄人物的故事③检验个人的学习方法③科普读物④动画书籍④发现个人的问题11.下列关于教育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实验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实验B.教育实验要有一定的理论假设C.教育实验必须控制某些条件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12.主试因被告知被试具有潜在能力和较大的发展可能性,而不自觉地对被试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从而影响了实验的归因分析,这种效应称为( )A.“霍桑效应”B.“期望效应”C.“约翰·亨利效应”D.“模仿效应”13.“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教育经验属于( )A.成功的经验B.失败的经验C.个人经验D.群体经验14.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任务在于( )A.解决教育实际问题B.获得教育科研成果C.创立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D.形成、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215.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称为( )3A.比较方法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16.未发表的书信、手稿、讨论稿、草案和原始记录等属于(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17.瞿葆奎主编的26卷本《教育学文集》属于( )A.教科书B.手册C.专著D.科普读物18.如果要分析某一权威教育刊物在一段时期发表的文章在研究意向、研究题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考察教育研究方向、思路、方法等的变化特点及趋势,宜采用( ) A.A—B—X模式 B.A—X—S模式C.A—X—Y模式D.A—X—T模式19.下列选项中,属于集中量数的是( )A.中数B.全距C.方差D.标准分20.某教师在抽样时,将所有学生都进行随机排列和编号,选取所有奇数编码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