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在计划生育
动物界的繁殖方法

动物界的繁殖方法动物界的繁殖方法非常多样,每种动物都有不同的繁殖策略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繁殖方法。
1. 性繁殖:性繁殖是大多数动物的常见繁殖方式。
它涉及一对(或多对)个体之间的性接触,产生雄性和雌性的结合,通过受精交配或内部受精来产生后代。
这种方式能够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后代的适应性。
例如,大多数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都采用性繁殖方式。
2. 子代离体发育:一些动物类群中,雌性繁殖个体会将卵产下来,然后通过外界环境中的适宜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等,来孵化出幼体。
这种繁殖方式被称为子代离体发育,常见的例子包括爬行动物的卵生和部分昆虫的幼虫。
3. 胎生:在胎生繁殖方式中,雌性个体会在内部孕育和发育幼体,直到幼体能够独立生活。
这种繁殖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卵胎生和胎胎生。
卵胎生是指幼体从卵中孵化出来后,留在雌性体内发育直到出生。
胎胎生是指幼体在雌性体内发育直到成熟,然后出生。
哺乳动物就是一类典型的胎生动物,例如人类。
4.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常见于某些单细胞生物中。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量被减半,从而形成配子。
当两个配子结合时,染色体数量恢复正常,并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被称为无性繁殖,因为没有性的结合过程,所以后代与父母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
5. 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只需要一个个体即雌性个体,就能独立产生后代。
在这种方式中,雌性个体通过某种方式(例如无融合核偏离)复制自己的基因,从而产生与她自己基本相同的后代。
这种繁殖方式被称为克隆繁殖,常见于某些昆虫、鱼类和爬行动物中。
6. 无性繁殖:除了孤雌生殖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无性繁殖方式,例如分裂繁殖、萌芽繁殖和胚胎分离繁殖等。
这些方式也能够繁殖出后代,但后代与父母几乎完全相同,缺乏遗传多样性。
总的来说,动物界的繁殖方式非常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适应环境和生存效益的原因。
有些繁殖方式能够增加后代的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提高物种的存活能力,而其他的方式则能够迅速繁衍后代,增加物种的数量。
动物的类人行为

动物的类人行为动物的类人行为2005-10-25从生物的进化角度来说,人是由动物演变而来的。
今天,我们看到动物的各种各样的类人行为,并非完全是向人学来的,而是它们原先就有的。
不过,在人类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一直存在着相互模拟,相互学习的行为方式争斗与让步在人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吵嘴和打架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同样,在动物世界中,争斗现象也屡见不鲜。
两者的争斗原因和争斗程度也十分相似。
动物之间的争斗原因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6种:争夺地盘、争夺食物、争夺异性、保护幼仔、好胜逞强和弄假成真。
不过,动物争斗也有分寸,它们会尽量避免流血事件,防止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
这是为什么呢?据动物行为学家的新近研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动物也会考虑后果。
因为动物争斗时,败者必定会受伤甚至丧命,而胜者也可能受伤,两败俱伤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因此,胜利者会尽量避免受伤,以免影响自己今后的正常生活,以及感染其他病症。
为此,动物在争斗时往往“手下留情”。
第二,动物也有中断争斗的措施。
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力量十分悬殊,它们是不会打斗起来的,最多只是稍微碰触一下。
只有当双方力量相差无几时,才会爆发激烈的争斗。
不过,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以后,力量的强弱也会有所显现。
此时,弱者大多有自知之明,会摆出认输或投降的姿态,以求对方网开一面,就此让步。
例如,两只狮子在争斗时,其中一方把颈脖伸向对方,对方立即知道这是“屈服”的信号,便会停止进攻。
又如,两条狗在互相撕咬时,其中之一若肚皮朝天躺倒在地,就表示“甘拜下风”,这场争斗马上会停止,胜利者在旁稍站一会儿,就会离开现场。
在动物世界里,是否也有“动嘴不动手”的争斗呢?有。
其中最典型的要属热带的吼猴了。
每个猴群有自己的领地,它们常常向邻近的猴群宣布:“这里是我们的领地,不准入侵!”如果邻近的猴群逾越边界线,占据群与入侵群就会展开一场激烈较量的吼声战,但是它们大多不会发生肉搏战。
交战双方以吼声大小决定胜负。
你知道吗?羊群的“计划生育”

你知道吗?羊群也有“计划生育”天寒地冻的季节,动物大多会藏起来“猫冬”,但生活在内蒙古草原的母羊们,却选择在这样的季节里集体产下“小羊羔”——这种不走寻常路的“计划生育”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CCTV-7《科技苑》栏目暑期特别节目《你知道吗?》专程奔赴内蒙古的苏尼特右旗,为大家揭晓这一年一度的生命传奇。
母羊下羔子,很会选日子内蒙古草原的母羊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集体产仔,这时候的草原依然寒风呼啸,母羊们选择这样的季节来繁衍下一代,是“智力有硬伤”吗?但草原上的牧民却告诉记者,这恰恰是母羊的精明之处。
一位牧民告诉记者,母羊的选择,是符合草原自然生态规律的——每年的5月-10月,草原上的青草旺盛,母羊们要抓紧时间敞开肚皮吃草,为自己积攒足够的体力。
在秋末时节,做好了准备的母羊开始发情,和公羊团聚。
大约11月份,小羊宝宝开始在母羊肚子里茁壮成长,恰恰躲过了草原最为严酷的寒冬。
到第二年清明前后,虽然天气依然寒冷,但草原已经生机暗藏,各种食肉动物也没有恢复过来,正是产羔的好时节。
牧民萨仁高娃笑称,和人类一样,母羊们生孩子也是精打细算的。
搭好暖棚子,母羊坐月子在草原上,母羊一年只生一胎,而母羊产羔的时候,也是牧民们最忙的时候。
他们在秋天就备足了草料,搭好了暖棚,让母羊舒舒服服地安胎坐月子。
一位牧民告诉记者,从母羊怀胎两个月开始,就得给它们加餐养膘,让它们产崽之后有充足的奶水。
而羊羔产下之后,牧民们会想尽办法让它们喝上营养充足的“羊初乳”;五六天之后,还要训练它们吃草吃料,如此这般,待两个月之后草原返青,小羊羔就能和母亲一道在草原上快乐奔跑了——天地之间,又多了许多活泼的小精灵。
看准好苗子,羊群留种子母羊生产季节,是牧民们最忙的时候。
照顾完母羊产崽,他们还要细心地为羊群“选种子”。
萨仁高娃告诉记者,新生羊羔通常会进行体检,最关键的是称出生重。
生下来大体重的羊羔,将来长成大块头的机率更高,会被作为种羊培养目标。
而牧民都仁桑告诉记者,经过近五年的选羔,羊群明显强壮了许多。
动物繁殖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功能、结构特点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到本世纪末,力争把我国人中控制在12亿以内,此项任务十分艰巨。
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就会影响经济振兴,影响现代化,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更多、更安全的、使用方便的节育措施。
为了寻找更多的有效措施来控制人类的生育,保证避孕药物或其他节育措施的有效和安全,必须首先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
因此,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了解实验动物生殖和发育等特点,是十分重要。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繁殖周期特点计划生育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狗、恒河猴等,各种动物的性周期、排卵时间及妊娠期都各不相同。
如狗是季节性单发情,猫季节性多次发情,而鼠、豚鼠全年都有动情周期的循环,灵长类有月经周期,但只有一定季节才排卵(见下页表10-37)(二)常用实验动物排卵和性周期特点哺乳动物的排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动物是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排卵的,这类动物不交配也可正常排卵,此称为自发排卵或非刺激性排卵;而兔子、猫、雪貂(白鼬)、水貂等,只有经过交配的刺激才能进行排卵,此称为诱发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或反射性排卵。
例如兔子的卵巢几乎连续不断地产生卵子,但成熟的卵泡只有经过雄兔交配后才能排卵。
这是因为雌兔受到雄兔爬跨时,垂体受到兴奋而引起的刺激,这种刺激出现在交配后1小时,此时垂体释放排卵素(黄体生物素),在促排卵素的影响下大约在交配后10~12小时发生排卵。
如果没有交配刺激,成熟的卵泡自行退化,经10~16小时逐渐被吸收,而新的卵泡又开始成熟。
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周期可分为三型第一型包括狗、马、牛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性周期。
该型性周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
前半期由雌激素所控制,雌激素的效果逐渐变强,至发情期达到最高程度。
这个时期,卵巢内卵泡成熟,随后便引起排卵,随着排卵,雌激素的作用逐渐减弱,以后即转入以孕激素所控制的后半期。
如果没有妊娠,黄体退化,则又转为由雌激素所控制的新的性周期。
动物高效繁殖实用技术

(一)如何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1、母猪发情的生理特征:发情周期平均21天 (19~23天),断奶后1周(3~7天),发情持续 期一般2~4天。 2、母猪发情周期的分期:①发情前期:平均 持续2.7天,不宜配种输精;②发情期:平均持续 2.5天,配种输精的最佳时机;③发情后期:不接 受公猪配种;④间情期: 3、发情鉴定的方法:①直接观察法:散户, 结合饲喂;②公猪试情法:规模场,公猪缓慢、 性情温顺、唾液旺盛,且结合母猪压背;③外激 素法:用人工合成公猪外激素。
(一)怎么判母猪是否受胎?
• 3、激素反应观察法(或生物学反应法) • 根据母猪妊娠后体内的孕激素水平提高的原理,在母猪体 内注射少量雌性激素后,妊娠母猪不会出现发情现象,而 未妊娠母猪则一般会出现发情现象。 • 具体做法为:母猪配种后14~17天,耳根皮下注射雌性激 素,如果在3~5天内不见母猪发情或发情微弱但不接受交 配,即可判定为妊娠。常用的雌性激素及其用量为:雌激 素或己烯雌酚3~5毫克、人工合成苯甲酸求偶二醇1~2毫 克、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700国际单位等。该法准确率约 95%,不会造成母猪流产,母猪产仔数及仔猪发育均正常 ,具有早期妊娠诊断和诱导发情的双重效果。
(六)人工授精要准备哪些设备、仪器 和用品?
(七)如何设计公猪舍和采精室?
(八)如何饲喂和管理种公猪?
(九)怎样采精?
(十)怎样进行公猪精液的检查和处理?
(十一)怎样输精?怎样防止精液倒流?
(十二)如何做好采精和输精记录?
四、配种后30天母猪饲养技术
(一)怎么判母猪是否受胎? (二)配种后再发情,为什么?怎么办? (三)胎儿畸形,为什么?怎么办? (四)对配后30天的母猪如何饲养管理?
(二)缩短繁殖周期,提高母猪年产仔 窝数
201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4题,共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10分)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民族是有力量的。
放眼望去,一个多彩而凝重、和谐而华美的中国梦,向我们每一个人正在招手:中国梦是多彩的,是一道五彩滨纷的虹,摇yè多姿态,绚烂夺目;;中国梦是和谐的,是一副温暖细nì的画,浓淡相宜,清新秀丽。
(1)按拼音写汉字。
(2分)摇yè()细nì()(2)给加点字注音。
(2分)绚.()烂相宜.()(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补写句子,写在下面。
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答:(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答:2.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它的含义。
(见图1)图(1)变通答:3.古诗默写及赏析。
(10分)(1)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1分)(2),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分)(3)杜牧在《泊秦淮》中,运用议论表明对国家命运担忧的诗句是:,。
(2分)(4)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语句是:,。
(5)“帆”是古代诗人笔下的重要意象。
请写出含有“帆”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2分)(6)赏析《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的景色。
(1分)②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1分)答:4.走近名著。
(3分)(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凝聚着美好的精神品质,可以概括为:。
(1分)(2)故事情节“”是林冲性格由隐忍含屈到复仇反叛的转折点。
医学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1

无胆囊,来自各叶胆管形成总胆管较粗,总胆管括约肌几 乎没有紧张度,不具备胆囊浓缩胆汁和储存胆汁功能。总胆管 在距幽门括约肌2.5cm处通入十二指肠,适宜做胆管插管模型。 生理学特性 生长发育:新生鼠体重约5.5g,16d被毛长齐,日龄85-110d 成年鼠体重约200-280g。
生殖生理:性成熟早,孕期仅20d左右。60日龄可自行交配, 90日龄后体成熟时为最适繁殖期。妊娠期为19-23d,平均21d, 每胎产崽数6-12只。雄鼠繁殖力持续时间20月龄,以后开始衰 退。雌鼠性周期可维持32个月。一般大鼠繁殖使用期为90-300 日龄。 营养代谢:对各种营养素缺乏很敏感,特别对氨基酸、
蛋白质、维生素缺乏敏感,研究营养学优良动物模型。汗腺不 发达,仅在爪垫上有汗腺,尾巴是散热器官,高温时靠流出大 量唾液来调节体温。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体形大小适中,繁殖快,产崽多,易饲养,给药方便,采 样量合适且容易,畸胎发生率低,行为多样化,在生物医学领 域应用十分广泛,实验动物中大鼠占20%以上。
在医学生物学中应用 常用实验动物中,地鼠排第三位,其中大部分为金黄地鼠。 肿瘤研究 主要用于肿瘤研究。颊囊对可诱发肿瘤病毒敏感,能成功移 植某些正常或肿瘤组织及细胞,甚至非近交系也能移植成功。 金黄地鼠无原发肺肿瘤,最适合诱发支气管性肺癌。广泛用 于研究肿瘤移植、增殖、致癌、抗癌药物筛选及X射线治疗。
1、WISTAR大鼠:来源于WISTAR研究所,1920年培育成功。 白化远交系大鼠,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历史最长品系。 2、SD(Sprague——Dawley)大鼠:1925年由Dawle11-15月龄雌鼠,可作为更年期实验模型,研究更年期 综合症。主要用于药理学、毒理学和畸胎学研究。近年来用于器 官移植研究。 3、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于26.6kPa,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高。 WKY大鼠:为SHR正常血压对照组,雄性动脉收缩压 18.6-19.9kpa,雌性为17.3-18.0kpa。
小鼠的计划生育实验方案

小鼠的计划生育实验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小鼠作为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具有较强的生殖力和繁殖能力。
计划生育实验方案是对小鼠生育行为和生殖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控制小鼠的繁殖,可以更好地探究生殖调控机制和繁殖行为的规律,为人类的生殖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小鼠的生殖特点、计划生育的背景和设计实验方案,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介绍了小鼠的计划生育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小鼠的生殖特点和计划生育的背景,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结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计划生育对小鼠种群管理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指出小鼠计划生育实验仍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1.3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小鼠的计划生育实验,探索及验证计划生育对小鼠繁殖情况的影响。
通过对小鼠生育过程进行干预,观察不同生育控制条件下小鼠的繁殖情况,旨在得出对小鼠繁殖控制的有效方法,以及对于生育控制的意义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同时,通过该实验还能为人类的生育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正文2.1 小鼠的生殖特点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在生育特点上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小鼠的生殖周期相对短暂,一般为4-5天,雌性小鼠在性成熟后每21天左右进入一次发情期,发情期通常持续1-4天,这使得小鼠成为了广泛应用于生殖研究的理想动物之一。
另外,小鼠的妊娠周期也相对较短,为19-21天,雌性小鼠一般会产下6-12只幼鼠。
这些特点使得小鼠成为了进行计划生育实验的理想动物模型,其短暂的生殖周期、大量的产仔数量以及相对容易管理的特点,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因此,了解小鼠的生殖特点对于进行相关的计划生育实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深入理解生殖健康及疾病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明文阅读(一)动物也在“计划生育"(玉琳)(12分)①旅鼠是北极草原上数量最多的动物。
它们的生育速度极快。
每隔三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发生爆炸式增长。
这么多的旅鼠会把大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
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
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请看旅鼠的计划生育:第一招是舍身喂天敌。
旅鼠这时候的身体颜色会由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鲜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
第二招是舍身赴死,旅鼠们集合起来,铺天盖地地向大海而去,如此悲壮的场面令动物学家为之感叹。
②美国科学家皮特克用营养恢复学来解释旅鼠的自杀:当鼠类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食物不足、隐蔽条件恶化,于是它们只好除了留下少数以繁衍后代之外,统统去死。
等到植被恢复时,它们的数量再节节攀升。
这就是旅鼠的计划生育。
③生活在瑞典南部的红狐,一旦发现主要食物来源—野兔、老鼠的数量明显减少时,它们便采取积极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与正常年景相比,只有一半数量的红狐交配繁殖,用减少生殖数量的办法,来对付饥饿对整个红狐种群的威胁,从而保障生存繁衍下去,不致造成整个种群的灭绝。
④看来,红狐在控制种群数量上比旅鼠“人道”不少。
与其痛苦地自杀,不生这么多不就得了。
⑤生活在北美洲的短尾鼬,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平时那些单独生活的雄性短尾鼬便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寻找雌短尾鼬交配。
按常理判断,雌短尾鼬的分娩期应该赶上冬季。
然而,雌短尾鼬却能够使受精卵在体内休眠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延迟到大地春回、食物丰富的时候,才产下幼崽儿。
这种延迟生育的本领,对短尾鼬母子大有好处,因为冬季既寒冷又缺少食物,如果雌短尾鼬在此季节里生儿育女,势必落个饥寒交迫、危命旦夕的结局。
⑥还有一种线虫,会根据口粮和种群密度改变自己的性别,以此来控制种群的数量。
14.选文以“动物也在‘计划生育’”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15.选文第①段中,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6.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7.旅鼠和红狐的“计划生育”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2分)(二)珍惜湖泊的生命(陶世龙)(17分)①湖泊,是大地面孔上最动人的眼睛。
它们有的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在草原上闪着光亮,有的像蓝色的美玉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里,有的又像是珍珠漫无边际地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中。
②但是,湖泊和地球的历史比较起来,它的寿命是很短的。
从最远古的地质时代以来,许多湖泊就无声无息地在大地上悄悄出现,又一个接着一个地渐渐变浅,渐渐缩小,渐渐消亡。
例如,古代华北平原上的几百个湖泊,从元代以后都逐渐淤塞成了平地,到现在只剩下白洋淀和几个较小的湖泊了。
杭州西湖可谓大名鼎鼎,但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经历了2000多年。
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中,竟有三次与消亡擦肩而过。
一次是唐代的时候,已经被泥沙淤塞得快要变成平地了,幸好当时赶着挖掘湖泥,才把它的生命挽救下来。
另两次是五代和北宋的时候,都由于及时挖泥和保护,它才没有在周围美丽的山峰和园林中消失。
③在湿润的地区,使湖泊消亡的致命原因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和湖内植物的茂密生长。
大大小小的水流,从奔腾的溪谷流到平静的湖内,因为水面放宽,流速减小,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大大削弱了,有些泥沙就在河流进湖的地方迅速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并且逐渐扩大着。
另一些细小的黏土颗粒,随着水流漂流到湖中心后,也渐渐沉淀到湖底。
这样,随着泥沙的堆积,湖泊就越来越浅了。
根据计算,这种泥沙沉积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著名的瑞士日内瓦湖四周的河流每年带到湖里的泥沙有420万立方米,这样多的泥沙,只需要再经过21000年,就能够把这容积有8.9亿立方米的美丽湖泊完全填满。
在湖水逐渐变浅的同时,水边生长的芦苇,漂浮在水面的睡莲和眼子菜,以及完全淹没在水底的各式各样的水藻,也一层层地向湖心迅速地推进。
没有多久,湖泊洼地变得又小又浅,几乎长满了植物,那就变成了沼泽,湖泊的生命就结束了。
另外,如果湖泊的来水输入因河流改道等原因而减少,也会加速湖泊的消亡。
④在干燥的地区,湖泊的消亡原因同湿润地区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在这里,湖泊消亡得更迅速。
许多巨大的湖泊常常因为气候变迁,使来水(主要是河流来水)减少,去水(主要是蒸发耗水)增加,“收支”不平衡而慢慢消亡。
在盐类较多的湖中,盐类沉积会加快湖泊逐渐变浅变小的进程,直到最后水分完全干涸,只剩下一片布满盐斑的洼地。
例如,1957年,在张家口北面的内蒙古高原上,许多小湖泊就是由于雨水稀少,全部干涸而消亡了。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在古代原是一个很大的湖泊,禽前已基本上变成盐滩了。
⑤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人们毫不节制地从湖泊及其来源采水,有的地区盲目围垦,有的向湖泊大量倾倒垃圾,这都直接影响了湖泊的生存。
工业、生活废水排放加大和大规模的淡水养殖场污染,破坏了湖泊和湿地的生态系统,加快了其消亡的进程。
⑥湖泊的消亡,不仅减少了水产品的产量,还会使气候变坏,江河的水量得不到调节,增加水旱灾害,这些都给人类带来许多害处。
⑦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上面将不再有湖泊。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13.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14.导致湖泊消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请用四字词语填写在空格处。
(6分)自然原因:泥沙堆积;植物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过度采水;盲目围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分)16.结合本文的说明顺序,请简述本文②③④⑤⑧段的写作思路。
(4分)(三)动植物间的“战争”(12分)①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但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
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②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大肆蔓延,把4平方千米的橡树叶子啃食精光,橡树林受到了严重危害。
可是到了1982年,当地的舞毒蛾突然销声匿迹。
这使森林学家们感到非常奇怪。
通过分析橡树叶子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遭到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树叶子中的单宁酸并不多;但在咬食之后,叶子中的单宁酸大量增加。
单宁酸跟舞毒蛾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后,使得叶子难以消化。
而吃了含有大量单宁酸的橡树叶子,舞毒蛾自然变得食欲不振,行动呆滞,很不舒服,结果不是病死,就是被鸟类吃掉。
正是依靠单宁酸这种奇妙的“武器”,橡树林才战胜了舞毒蛾!③无独有偶,驼刺合欢最初对付长颈鹿的防御措施是:在叶子间长出5厘米长像钢针一般坚硬的刺来。
④长颈鹿采取了两种应对方法。
第一,长颈鹿的舌头、喉咙、食道和胃壁都长了厚厚的皮制“铠甲”,就算吃下去几千颗图钉,它们也不会受重伤。
第二,长颈鹿吃叶子的时候,从不会垂直对着树枝下嘴,而是活动下颌从侧面捋着吃。
这样它们只接触刺的侧面,而不会碰到刺的尖。
此外,长颈鹿的舌头长而且窄,舌尖可以灵巧地卷住薄薄的叶子,并把刺从叶子之间挑出来。
⑤可是驼刺合欢继续斗智斗勇:一旦一只长颈鹿开始在一棵树上吃叶子,10分钟之内,这棵树就开始在它的叶子里生产一种毒素。
如果长颈鹿把它随着叶子一道吃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强烈的恶心感觉,于是就停下不吃了。
⑥长颈鹿又想出了对策。
它们在一棵驼刺合欢上啃叶子的时间从来不会超过5-10分钟,一旦品尝出毒素的苦味,它们就踱向下一棵树了。
然而,驼刺合欢却采用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法,释放出一种警告气味,向附近的驼刺合欢发出信号:“注意!敌人来了!快救你们自己吧,现在就开始放毒!”借着风的帮助,50米内的其他树都收到了警报,便立即开始行动——在5-10分钟内释放毒素。
当长颈鹿走到它们那里去吃的时候,甚至1分钟不到就得草草收场。
⑦尽管驼刺合欢似有“心灵感应”的本事,可是长颈鹿也很狡猾,它一发觉嘴里的叶子开始变苦了,就不随意去找另一棵树,而是逆着风去找一棵还没有收到警报的树。
若是没有风,它就会跑上至少50米,也就是跑出气味警报的范围以外才又开始啃叶子。
⑧现在看来,大自然预先采取了措施,既不让合欢被长颈鹿吃秃了,也不让长颈鹿饿死,没有一种树木和草会被消灭光,也没有一种动物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
动物和植物之间就像是订立了一项“和平协议”。
13.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14.在驼刺合欢和长颈鹿间的“战争”过程中,它们是怎样“进攻”和“防守”的?根据文意,填16.分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可是驼刺合欢继续斗智斗勇:一旦一只长颈鹿开始在一棵树上吃叶子,10分钟之内,这棵树就开始在它的叶子里生产一种毒素。
二、记叙文阅读(一)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24分)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
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
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
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是激动?或者,两者都有吧。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
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
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
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
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
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
我的心紧张起来。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
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
”老人说。
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
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
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
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