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阅读练习(原卷版)
《三峡》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第11课三峡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曦月(xī)飞漱(sù)隐天蔽日(bì)B.沿溯(sù)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ɡ)C.属引(shǔ)绝(yǎn)素湍绿潭(tuān)D.御风(yù)襄陵(xiānɡ)哀转久绝(zhuàn)【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飞漱(sù)——shù;C.属引(shǔ)——zhǔ;D.哀转久绝(zhuàn)——zhuǎn;故选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B.湖中人鸟声俱绝/绝多生怪柏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及下船/及鲁肃过寻阳【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名词,时间单位/副词,还;B.动词,消失/形容词,极高的;C.疑问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表示强调或感叹;D.相同。
动词,等到;故选D。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B.有误。
句意: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曦”是日光,这里指太阳;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阅读训练精选6篇(含答案)

《三峡》阅读训练精选6篇(含答案) 一、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完成l ~5题。
(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3分)导游词:二、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完成l ~5题。
(12分) 三峡大坝新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郦道元《三峡》练习(附参考答案)

郦道元《三峡》练习(附参考答案)1.填空题①本文出自_____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②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襄陵素湍良多趣味沿溯属引自非乘奔御风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句子中加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句子。
吾今死矣,子速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一点儿也没有;漫上山陵;白色的急流;实在有很多趣味;上下航行的船;声音连续不断;如果不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3.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4.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1 《三峡》(实战训练)(原卷版)

《三峡》一、(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无:一点都没有B.属引凄异属引:连续不断C.五色交辉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D.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年号(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
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
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三峡》(原卷版)

八上10《三峡》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重要词语: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隙、缺口。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亭:正。
夜分:半夜。
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到了。
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大土山。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以,此、这。
时:季节。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倒影: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良:甚,很。
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肃:肃杀,凄寒。
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响:回声。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绝:消失。
二.重点句子翻译: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航。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乘着飞奔的马或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三峡》(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经典练习一.整体把握课文1.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描绘了三峡()、()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2.说说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答:二.基础知识积累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读课文《三峡》,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是()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读课文《三峡》,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对文章《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9.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
本文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良.多趣味()(4)属.引凄异()(5)沿溯.阻绝()(6)飞漱.其间()11.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答:(2)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答:(3)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答:12.按提示默写句子.(1)总写三峡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峻拔的句子是: (2)« 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 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3)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三.重点语段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阅读《三峡》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 (2016北京中考)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2分)(1)沿溯阻绝溯:(2)属引凄异属:2 . (2016北京中考)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2016北京中考)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4. (2016北京中考)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2) 当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想到的古诗句是:5.(2022丰台一模)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沿溯阻绝.络绎不绝.精妙绝.伦悬崖绝.壁B. 月色入户.夜不闭户.安家落户.家喻户.晓C. 不以疾.也奋笔疾.书眼疾.手快大声疾.呼D. 步.于中庭邯郸学步.昂首阔步.步.履蹒跚6.(2022丰台一模) 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甲】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三峡(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3 三峡(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仰视天如匹练然。
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
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
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
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
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油盎:油瓶。
②罅:裂缝。
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B.仰视天如匹练然.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C.有时朝.发白帝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
3.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阅读1 三峡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飞漱
..亭午夜分()
..其间()(2)自非
(3)或.王命急宣()(4)至于夏水襄.陵()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环梁遮囿。
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
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
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
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③所挡秘④,自然拗怒⑤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
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
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节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注释】①壬寅岁: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
②华顶:天台山峰名。
③磥砢:石众多而乱。
④挡秘:阻挡撞击。
⑤拗怒:抑制愤怒。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属.引凄异()
(3)为.群磥砢所挡秘()
(4)遂.两宿焉()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水来自华顶
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C.每至晴初霜旦至此会合
D.故渔者歌曰以爱瀑故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5.说说【甲】【乙】两文所写到的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6.【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