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脐动脉置管后并发肢体缺血性坏死的护理》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脐动脉置管后并发肢体缺血性坏死的护理》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脐动脉置管后并发肢体缺血性坏死的护理》一、疾病概述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000 克的新生儿。

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需要多种医疗干预措施来维持生命。

脐动脉置管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提供持续的动脉血压监测和静脉输液通道。

然而,脐动脉置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肢体缺血性坏死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置管位置不当:脐动脉置管时,如果导管插入过深或位置偏移,可能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 导管堵塞:导管内形成血栓或被其他物质堵塞,可导致血流受阻,引起肢体缺血。

- 血管痉挛:置管过程中或置管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管痉挛,可导致肢体缺血。

- 感染:置管部位发生感染,可引起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导致肢体缺血。

2. 发病机制:- 肢体缺血后,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细胞损伤和坏死。

- 缺血时间过长,可导致神经损伤,影响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 严重的肢体缺血性坏死可引起全身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

三、临床表现1. 局部症状:- 肢体肿胀:受累肢体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

- 皮肤颜色改变:皮肤颜色可由红润变为苍白、青紫或花斑状。

- 肢端发凉:肢体末端温度降低,感觉冰凉。

-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受累肢体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通过触诊或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

2. 全身症状:- 反应差:患儿表现为嗜睡、哭声弱、吸吮无力等。

- 体温不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可伴有四肢厥冷。

- 心率加快:心率明显增快,可超过160 次/分。

- 血压下降:血压可降低,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

四、治疗要点1. 立即拔除导管:一旦发现肢体缺血性坏死,应立即拔除脐动脉导管,避免进一步加重肢体损伤。

2. 改善血液循环:- 给予扩血管药物,如酚妥拉明等,以扩张血管,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 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

3. 抗感染治疗:如果存在感染迹象,应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670·
ProceedingofClinicalMedicine,Sep.2018,Vol27No.9
文章编号:1671-8631(2018)09-0670-04
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1〕
陈数珍,曾凡连,谢治泉,曾咏梅
(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 兴国 342400)

摘要 目的:分析超低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孕期危险因素,观察其出生后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 性分析 2015年 10月—2017年 10月收治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及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资料。结 果:超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共 62例,其中胎龄 <28周 6例,28~31周 30例,32~36周 26例;出生体质量 <1000g5例,1000~1249g12例,1250~1499g45例。ELBWI/VLBWI母亲孕期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为:胎膜早 破 15例(24.2%),双胎或多胎 14例(22.6%),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9例(14.5%)。ELBWI/VLBWI并发症前五位分 别为:低蛋白血症(47例,75.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6例,74.2%)、酸碱平衡紊乱 31例(50.0%)、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NRDS)(29例,46.8%)、贫血(27例,43.5%)。NRDS、贫血、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更多出现于 <28周及 28~ 31周的婴儿,新生儿窒息更多出现于出生体重 <1000g及 1000~1249g的婴儿。62例患儿存活 52例,死亡 10例,死亡 率为 16.1%。ELBWI婴儿存活率为 40.0%,VLBWI婴儿存活率为 87.7%。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家属放弃治疗,其次 为 NRDS、重症感染和肺出血。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可以提高 ELBWI及 VLBWI的存活率。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并发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儿科医学论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儿科医学论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儿科医学论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段秀丽马媚媚曹亮李艳莫振华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2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120例患儿中共有151例出现医院感染,占7.12%。

经Logistis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胎龄、出生体质量和住院时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制定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护理干预doi:10.3969/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抢救危重症患儿以及保证早产儿存活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大部分危重症患儿以及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缺乏抵抗力,对外界适应性差,容易引发医院感染,特别是低出生体质量患儿与早产儿,这些患儿反复吸痰、应用呼吸机、使用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作等,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大[1]。

故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现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共收治2120例患儿,其中男1109例,女1021例。

1.2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1000 g为超低体重儿,≤1500 g为极低体重儿,≥2500 g为正常体重儿)、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情况、是否为医源性传播、基础疾病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高危因素实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2]。

高危儿的5个认定标准

高危儿的5个认定标准

高危儿的五个认定标准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的婴儿都被认为是低出生体重儿,这种婴儿更容易面临健康问题。

出生缺陷:婴儿出生时患有心脏病、先天性残疾等先天性疾病。

家族史:婴儿的父母或近亲有遗传性疾病,例如先天性疾病、遗传疾病等。

孕期并发症: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增加婴儿面临健康问题的风险。

婴儿出生时缺氧:出生时缺氧可以增加婴儿面临生长和发育问题的风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状况及原因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状况及原因分析

T h e m a i n l y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i r a w a s G r a m- p o s i t i v e b a c t e i r a( 8 8 . 4 7 %) a n d mo s l t y ,i fe n c t i o n s p r e s e n t e d w i t h l u n g i fe n c t i o n s ( 8 2 . 9 0 %)
r e l a t e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 Re s u l t s T h i r t y - i f v e c a s e s o f n o s o c o mi a l i fe n c t i o n o c c u  ̄e d a mo n g t h e 5 8 i n f a n t s w i t h a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6 0 . 3 4 %.
o r b e l o w i n t h e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t o J u n e i n 2 01 2 we r e s t u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b o u t t h e i r n o s o c o mi a l i n f e c t i o n a n d
[ 关键词 ] 极低 出生体重 儿 ; 院内感染 ; 危险 因素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 6 7 1 — 8 2 8 3 ( 2 0 1 3 ) 0 9 — 0 0 3 1 - 0 4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2 8 3 . 2 0 1 3 . 0 9 . 0 0 9

《2024年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2024年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篇一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一、引言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s)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s)作为新生儿科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和未来成长。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维生素A 在新生儿健康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

本篇研究旨在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目的维生素A对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护具有重要作用,而早发败血症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关系,以及维生素A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败血症的潜在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早发败血症,将患儿分为两组,即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

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同时分析其他相关因素对败血症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血清维生素A水平比较:本研究发现,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败血症组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低于非败血症组。

这一结果表明,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下可能增加早发败血症的风险。

2. 其他相关因素分析:除了血清维生素A水平,本研究还分析了其他可能影响早发败血症的因素,如孕周、出生体重、胎膜早破等。

结果显示,这些因素与早发败血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3. 维生素A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败血症的潜在价值: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及时补充维生素A可能有助于降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早发败血症的风险。

此外,在败血症的治疗过程中,维持适当的维生素A水平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存率。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早发败血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140例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

140例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

140例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摘要:本文对140例低出生体重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脐带胎盘因素、双胎、孕母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等,提示了加强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质量,及时产前筛查和治疗高危妊娠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键。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孕期保健为探索降低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我们对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县妇幼保健院等几家医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调查总结,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县几家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中体重<2500g的围产儿。

1.2 方法采取一人一卡,新生儿出生当时测其体重,逐一对每个低体重儿的母亲和家属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妊娠期间的情况,准确填好各项记录。

2 结果2.1 一般情况2.1.1 低体重儿发生率本组调查的新生儿总数为2692,其中出生体重<2500g有140例,发生率为5.20%,140例中早产儿80例,占57.14%,足月小样儿60例,占42.86%。

2.1.2 低体重儿男女比例140例低体重儿中,男婴64例,占45.71%;女婴76例,占54.29%,后者多于前者。

2.1.3 城乡差别140例低体重儿中,城市57例,占40.71%;农村83例,占59.29%(P<0.05),具有差异性。

2.1.4 低体重儿母亲年龄分布136例产妇中(双胎4例)年龄在23~30岁之间的58人,占42.62%,年龄≥30岁的78人,占57.35%。

后者明显多于前者(P<0.05)。

2.2 低体重儿母亲孕期接受产前检查的情况见表1。

2.3 低出生体重儿原因构成及顺位见表2。

在140例低出生体重儿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1例,居第一位,占29.29%;脐带因素27例,居第二位,占19.29%;妊娠合并内科疾病21例,居第三位,占15%;胎膜早破13例,居第四位,占9.29%。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尽量避免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4日至2014年8月19日我院NICU内出生体重< 1 500 g且住院时间≥72 h 极低出生体重儿共625例,其中院内感染败血症病例共226例,对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回顾研究。

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生感染日龄的中位数为22(8~55)d。

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5.2%,革兰阳性菌29.4%,真菌占15.0%。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体重、胎龄、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OR 值分别为3.765、3.051、0.156、1.305,均P<0.05)。

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出生体重、胎龄、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

【关键词】败血症院内感染高危因素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23-02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11年8月4日至2014年8月19日新生儿科NICU内出生体重<1500g且住院时间≥72小时的患儿共625例,院内感染败血症共计226例,其中男126例,女100例,平均胎龄30.1周(26~34周),平均体重1181g(640~1495g)。

1.2方法对我院22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获得性败血症相关高危因素做回顾性分析。

纳入病例均符合全国统一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及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 结果研究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肠外营养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应用抗生素时间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n=625)3 讨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活力不足,各系统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需提供各项支持辅助治疗,为院内获得性感染高为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2 高危 因素
1 . 2 . 1 数据采集 通过查 阅病 例 , 统计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胎龄 、 出生体重 、出生 日期、分娩 方式 、胎 次产 次、发生 的可能 原 因
等资料 。 1 . 2 . 2 预后不 良及预 后 良好 的判定标 准 院 ,预后不 良指 放弃治疗及死亡 。
【 摘要 】 目的 :分析极低 、超低 出生体重儿发生 的高 危因素及探讨其对 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 2 0 1 2 年1 — 1 2 月笔 者所在医院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 N I c U ) 收治的 1 5 1 例出生体重小 于 1 5 0 0 g 早产儿 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 统计 产前高危因素 ,并根据患儿 出院时情况 ,分为预后 良好及 预后不 良两种
胎盘早剥 f 2 . 6 5 %) ,详见表 1 。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 进行 统 计分 析 ,计 量 资料 采用 均
基 金 项 目:湖 南省 郴 州 市第 一人 民 医 院 院 级科 研 项 目 ( 项 目编 号 :
N2 0 1 2 - 0 0 3 )
2 - 3 高危因素与预后关系 预 后 良好 与 预 后不 良两组 的高 危 因素 比较 ,产 前 感 染在 预 后 不 良患 儿 中 比例 高 于预 后 良好 患 儿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 0 . O 1 ) ;不明原 因产程 发作在预后 良好患儿 中比例 高于预后不
2 0 1 2 年1 — 1 2 月笔者所在 医院 N I C U收治 的 1 5 1 例 出生体重
低于 1 5 0 0g的新生儿 。
1 . 2 研究方 法
胚 胎移 植 2 8例 ( 1 8 . 5 4 %) ,促 排 卵药 妊娠 4例 ( 2 . 6 ) ,单 胎 8 9 例( 5 8 . 9 4 % ) ;预 后 良好 1 1 2 例( 7 4 . 1 7 % ) , 预后不 良 3 9例 ( 2 5 . 8 3 %) 。
【 关键词 】 极低 出生体重J L ; 超低 出生体重儿 ; 早产儿 ; 高危 因素
中图分 类号 R 1 7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4 — 6 6 0 5 ( 2 0 1 3 ) 1 5 — 0 0 5 6 - 0 2
近年来 ,随着 围产医学 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产前糖皮质激素、 肺表面活性物质、高频通气和一氧化氮等在临床 中的应用 , 极低、 超低 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 , 但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仍居高
类型 ,对不 同预后 情况的主要高危 因素进行对 比分析 。结果 :极低 、超低 出生 体重儿高危 因素 主要以多胎妊娠 、胎 膜早破、不明原 因产程 发作 、妊
娠期高血压 疾病、产前 出血 、官 内窘 迫、产前感染为 主 , 其 次为前置胎 盘、宫颈功能不全 、胎 盘早剥。产前感染在 预后不 良患儿 中比例 高于预后 良 好患儿 ,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O . 0 1 ) 。结论 :加强孕期保 健 ,积极 防治 产前感染及妊 娠期高血压 疾病等 ,减少 多胎 发生 ,提 高医疗卫生水平 ,是减 少超低 、极低 出生体重儿 发生 ,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
调垄 } 研 究 Di a o c h a y a n j i u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1 5 期( 总 第2 0 3 期) 2 0 1 3 年5 月
1 5 1 例极低 、超低 出生体 重 儿 高危 因素分 析
文果① 彭华保① 唐 李雏① 谭若锟① 龙伟①
l - 3 统计学方法
极 低、 超低 出生体 重 儿 发生 的高 危 因素 依 次是 多 胎 妊娠
( 4 1 . 0 6 %) 、胎膜 早破 ( 3 7 . 0 9 %) 、不 明原 因产程发 作 ( 2 4 . 5 O %) 、妊
1 5 . 8 9 % ) 、 产前出血 ( 1 1 . 2 6 % ) 、 宫 内窘迫 ( 7 。 9 5 % ) 、 根据 患儿 出 院时情况 娠期高 血压疾 病 ( 7 . 2 8 %) 、前 置 胎 盘 ( 6 . 6 2 %) 、宫 颈 功 能不 全 ( 5 . 3 0 %) 、 分 为预后 良好和 预后不 良两组 ,预后 良好 指治愈 出院 和好 转 出 产 前 感 染 (
不下 ,是构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 群体 ,给社会 、家庭带来严重的
数 ± 标准 差 ( ±s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 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 P < O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 . 1 一般情 况
2 0 1 2 年 1 — 1 2月笔 者所 在 医院共 收 治超 低 、极 低 出生体 重 损失。了解高危因素和分析 预后情况对其管理及减少死亡率至关 儿 1 5 1 例 , 其 中男 8 7例 , 女6 4例 ; 胎龄 2 5 ~ 3 6 周, 平均 ( 3 o . 1 ±2 . 5 ) 重要。本 文就 笔者所在 医院 N I C U 2 0 1 2年 l 一 1 2 月收治 的 1 5 1 例出 1 0 ~ 1 4 9 0 g ,平均 ( 1 2 7 0±2 0 0 ) g ;超低出生体重儿 生体重 < 1 5 0 0 g 早产儿的高危因素及预后进行归纳总结 , 现报道如下。 周 ;出生体重 7 1 6例 ( 1 0 . 6 0 %) ,极低 出生 体重 儿为 1 3 5例 ( 8 9 . 4 0 %) ;剖宫 产 6 7 1 资料与方法 例 ( 4 4 . 3 7 %) , 阴道分娩 8 4例 ( 5 5 . 6 3 ; 自然受 孕 1 1 9例 ( 7 8 . 8 1 , 1 . I 一 般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