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实验(导学案)

合集下载

1.1走进实验室导学案

1.1走进实验室导学案
A.干净纱布B.擦镜纸
C.吸水纸D.以上物品都可以
9.在使用显微镜时,必须对准通光孔的结构是()
A.物镜光圈B.转换器遮光器
C.物镜目镜D.反光镜物镜
10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A.量筒B.细口瓶C.试管D.玻璃管
感悟反思
2
分钟
1.疑难解答:
2.方法提升:
(6)将低倍物镜环指高倍物镜时转动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__;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倍。
合作探究
10
分钟
常用的实验器具
镊子胶头滴管
烧杯解剖针
滴瓶
三脚架和石棉网
放大镜刀片
培养皿酒精灯
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标出各个名称
拓展提升
5பைடு நூலகம்
分钟
(1)能使显微镜快速升降的是缓慢快速升降的是
学教指南
自主研习
15
分钟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1、
(1)放大物像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3)使镜筒上升、下降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安装、调换物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镜身;__________把握镜身。(5)遮光器的作用是
(2)光线较强时选用
(3)具有稳定镜身作用的是
(4)某同学在观察一张生物切片时用10×的目镜和45×的物镜,则这张生物切片的物像放大的倍数是____。
达标检测
8
分钟
1.我们要换用不同倍数的物镜,需要转动()
A.遮光器B.转换器
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

第1章第1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案)

第1章第1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案)
4、下列实验器具中能放大被观察物体的是()
A.培养皿B.显微镜C.载玻片D.烧杯
5、下列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D.目镜5×;物镜10×
6、下列不属于显微镜结构的是()
A.镜筒和镜臂B.镜座和压片夹C.载玻片和盖玻片D.物镜和反光镜
六道河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授课教师:六道河中学—陈红学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实验室规则。
2、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并了解其用途。
3、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重点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难点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准备时间
8.25
实际时间
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
教学用具或课件
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大家能够说出什么是生物吗?其实简单的来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而生物最重要的就是生物实验,那么在生物实验室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哪些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实验室。(1分钟)
二、自主探究:(自学范围:2-6页)
1、生物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所以我们在实验室里不该有的行为是()
A.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B.随意高声谈笑和打闹
C.爱护仪器D.做实验时注意安全
2、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和测量B.测量和实验C.观察和实验D.测量和计算
3、下列实验器具中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量筒和培养皿B.三脚架和试管C.石棉网和烧杯D.三脚架和石棉网
1、4分钟时间通读教材,同时划出其中的重点。
2、完成第一步后根据所学的内容3分钟时间找出下列各题答案(只记忆,不填写):(3分钟时间记忆,3、4号准备上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导学案

设计:曾宪文教务处签名:上课时间:月日班级:小组:姓名:课型:新授课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第课时总第课时学习过程及内容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

2.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3.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难点:认识常见仪器及其用途,药品的取用和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

一.预习新知1. 认真阅读课本P151附录1和课本P17图1-21仪器填下表:常用仪器名称用途试管用于夹持试管用于加热胶头滴管滴瓶烧杯量筒集气瓶2.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⑴.固体药品一般分为和两类。

取用的方法分别是、。

取用固体的仪器有和。

⑵.液体的取用方法是。

a、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b、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

c、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d、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分液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小组互助学习分组展示用投影仪展示老师点评常用仪器探究二、药品的取用(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

《走进科学实验室导学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导学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次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实验室,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和魅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导学内容1. 实验室安全知识:学生应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2. 实验准备工作:学生应学会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3. 实验操作技巧:学生应掌握常见实验操作技巧,如量筒读数、溶液配制、试管倾倒等。

4.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学生应学会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总结实验规律和结论。

三、导学步骤1. 实验室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注意事项,示范正确的实验室行为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2. 实验准备工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检查实验台面和实验器具的清洁度。

3. 实验操作演示(30分钟):老师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实验操作(6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现象和规律。

5. 实验总结与讨论(15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实验效果。

四、导学评判1. 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水平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2. 学生对实验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实施,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验讨论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科研中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走进化学实验室1导学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1导学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药品的取用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3)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药品。

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固体药品只需。

3.剩余药品的处理:。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中。

块状药品的取用:一般用夹取。

应先把容器放,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在后,再把容器慢慢起来(以免)。

概括:一二三。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一般用或。

先把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为避免),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概括:一二三。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中,常用法取用。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标签要向着(以免);瓶口要试管口,倒完之后瓶口在试管口轻轻刮一下,然后立即盖上瓶塞,放回。

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时,常用量取。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先,待液面接近刻度线1~2mL时,改用滴加。

观察液面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相平。

俯视:量取体积偏,仰视:量取体积偏。

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必须,使用后的滴管,应保持在上,不要放或放(防止),应立即用冲洗,以备再用。

二、物质的加热(一)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绝对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

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并且盖灭后要轻轻再提一下灯冒,以免,不能用。

4.酒精灯打翻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或扑盖。

5.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不少于其容积的。

(二)给物质加热:酒精灯的火焰分层:、、;用焰加热。

1.试管外壁应干燥,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用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套上、取下,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的位置,夹好试管后,手不能再接触试管夹的处;3.加热时,试管与水平桌面成角,应先给试管,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以免;4.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冲洗,以免。

5.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三、连接仪器装置1.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2.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3.在容器口插入橡胶塞:应把慢慢转动着塞进,切不可把以免。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doc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doc

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要找出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及其规律。

2.能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重点)3.会认识实验室的一些测量工具。

(重点)4.能动手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奇妙。

★学习准备1•观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现象。

2.器材准备:饮料瓶、饮料管、气球、红色的液体等。

★我能自学阅读教材P1-2后填空3.物理学不但是—____________ 的科学,而且还是____________ —的科学。

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4.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

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5.阅读教材P7:认识以下实验器材。

测量时间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 电的测量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的测量仪器是 _____________ 力的测量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 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P8:科学家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宝藏,而且创建了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 究的主要环节是 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与—__ 、分析论证、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等七个环节。

★我能探究用家庭中现有的仪器为测量工具,用身边的器材作为实验器材,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1节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1节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七步骤。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认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组建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学习重难点】重点: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其规律的意识。

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观察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科学推理法【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模块二合作探究探究一1、观察课本图1-1-1 奇妙的物理想象,发挥你的想象力,解释这些奇妙的想象是怎样产生的:(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出现彩色光带,这是由于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___________而产生的,由此而联系到雨后天空出现的美丽彩虹。

(2)用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敲击右边的那个音叉,我们能听到声音,同时左边的小球被弹开也说明了左边音叉也振动起来了。

这又是___________现象,现在你应该可以解释18世纪中叶,法国昂热市一座102米长的大桥上有一队士兵经过。

当他们在指挥官的口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过桥时,桥梁突然断裂,造成226名官兵和行人丧生的原因了吧!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试着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生活中遇到的一两个物理想象,并试着解释其原因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因此实验室中有很多测量工作,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测量工具吧,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这些朋友以后会经常与我们打交道的哈!长度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时间测量仪器__________ 质量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体积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 力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温度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 电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八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导学案

八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导学案

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一、知识梳理(一)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1.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________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及其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2.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__________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_________地重复出现。

(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3.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4._________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要通过_________才能得到。

5.测量长度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__________;力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电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像科学家一样探究6.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____________”、“评估”、“_____________”等几个环节。

二、达标训练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B.实验C.分析与论证D.评估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

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

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3.早晨起床后,小康同学觉得有点头晕、发冷不舒服,他想量一下体温,检查一下是不是感冒、发烧,他应该选用下列的哪种仪器()A.秒表B.电流表C.体温表D.刻度尺4.物理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A.弹簧测力计B.量筒C.密度计D.天平5.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中,小强对放入回形针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猜想,其中不合理的是()A.杯口的大小B.杯子的价格C.杯身材料的种类D.杯中液体的种类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一、知识梳理(一)长度的测量1.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_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实验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一、学习目标1、走进科学的探究基地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二、学习新知识知识点一:走进科学的探究基地1、观察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____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______及______。

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动手做一做上面的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1、________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要通过________才能得出。

2、认识书图1-1-2中常见的测量仪器。

(1)长度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的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力的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体积测量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科学探究的七要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1)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做实验材料。

(2)动手试一试在课下做书上P9图1-1-5的小实验。

(4)了解书上P10图1-1-6的小制作,小发明课后延伸1、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A、科学探究的基地B、提供玩乐的基地C、老师上课的基地D、提供观察现象的基地2、下列关于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B、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D、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3、下列各种测量仪器中,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是()A、千分尺和温度计B、托盘天平和砝码C、圆盘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D、电压表和电流表4、我们学习物理,应该像科学家那样注意观察和___________,勤于_____________。

5、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___________和不同的__________,应根据实验的______________合理选择.6.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________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和________等七个主要环节.7、小东同学在实验室里,想动手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在下列测量仪器中,他应该选择的测量仪器是()A、弹簧测力计B、电流表C、电压表D、秒表8、人在水中会感觉自己变轻了,对此现象的猜想正确的是()A、地球对人体的吸引力变小了B、人对水池底的压力变小了C、人自身的体重变小了D、人自身的质量减小了9、在科学探究中你对“交流与合作”这一环节的看法是()A、应该回避,资料保密B、应该大力提倡,资源共享C、可有可无,不影响探究D、有困难时才交流10、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两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测量工具需要统一标准2、知道长度的单位3、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4、知道误差二、预习知识点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测量需统一标准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____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为了统一标准,便于交流,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______”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_____。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_.常用单位:千米(km)、。

说一说1dm,1cm,1mm与人体哪个部位的尺寸接近。

(2)换算关系1km=________m 1dm=________m 1cm=_______m1mm=_______m 1μm=_______m 1nm=_______m练一练: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李英同学的身高约为156__________;(2)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75_________;(3)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____;(4)教室长度约为10____________.三、展示与交流1、单位换算96.4cm= ______________ m = ________________ dm.0.527km= _____________ m = _______________ cm.54min= ______________ h = ________________ s.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64cm=1640.64m100⨯=B、164cm=64m0.64m100⨯=C、164cm=64m=0.64m100⨯D、164cm46cm0.64m100=⨯=知识点二:测量长度1、___________________是测长度的常用工具。

2、测量长度之前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零刻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程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测教室的长度,需用量程为多少的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需用量程为多少的刻度尺。

小结:可见,测量中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尺子。

3、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刻度尺要放_________,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_____。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_位,并记下_____________。

4、练习读数(学会估读)物体甲的长度为______ ; 物体乙的长度为 ________ ; 物体丙的长度为________。

知识点三:误差 1、误差(1)和你的同学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物理教科书的长和宽,并比较你们的测量值,分析数据哪些是准确的?结论:你们的测量结果能准确到_____________.小结: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_________,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_______,最后一位数字是_________的,不可能准确。

(2)误差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减小误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关于错误和误差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错误和误差都可避免B 、误差和错误都不可避免C 、误差是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D 、错误不可避免,误差是可以避免2、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块的长度是11.52cm和115.3m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刻度尺的准确度高B、乙刻度尺的准确度高C、甲、乙刻度尺的准确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3、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如下:25.1mm,25.2mm,27.3mm,25.3mm,25.3mm,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_,此次测量最接近真实值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思考讨论:(1)如何用毫米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一根细铜线的直径?(2)如何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枚硬币的直径?(3)怎样测地图曲线的长度?实际曲线的长度?课后延伸1、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分别是()A、千米,小时B、分米,分钟C、米,秒D、厘米,秒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136.72cm36.72cm mm0.3672m100=⨯=B、136.72cm36.72m0.3672m100=⨯=C、136.72cm36.72m0.3672m100=⨯=D、136.72cm36.72cm0.3672m100=⨯=4、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5、小明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25.90cm,这个物体可能是()A、粉笔B、物理课本C、课桌D、黑板6、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7、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测量前要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和___________.(2)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_________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测量结果要估计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_.8、完成下列长度单位换算:152mm=________m 89nm=__________m65.3km=________dm 0.65m=_________μm9、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