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辞格研究综述
英汉移就辞格有悖逻辑的逻辑性研究

Sadn o ̄ z1ae ecn u a hnogFr e / /g a / J r / 2 t T hg on 1 g
21 00年悼 3 ( 期 总第 16 ) 3期
英 汉 移 就 辞 格 有 悖 逻 辑 的 逻 辑 性 研 究
刘 瑞 琴
( 中国石 油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东 东营 276 ) 山 5o 1
她们被幽闭在 宫闱里 , 了花冠 , 戴 穿着美丽的衣
服, 可是 陪伴 着她们 的 只是七 弦琴 和寂 寞 的梧桐 树 。 ( 而复 ,05 5 5 周 2 o :l )
10引 言 .
一
移就 (yaaeo asr deie) 一 种独 特 hplg rr f r pt t是 l tn e e h 的语 言现 象 , 词语 搭 配 的一种 变 异形 式 , 的基本 是 它 特征 是不 同属 性 的修 饰 语 的移 植 。这 种语 言形 式从 逻辑关 系上 看有 违 常 规 , 是 这种 超 出 常 规 的语 言 但 现象正 是词 语搭 配 的创 造 性 运 用 , 现 了修 辞 的艺 体 术性 。( 韦琴红 ,0 33) 20 :1
收 稿 时 间 :000 —0 2 1-31
作者简介 : 刘瑞琴 (99 , , 16 一) 女 汉族 , 山东苍 山人 , 剐教授 , 士。研究方 向: 硕 应用语 言学 、 英汉修 辞比较。
3l
2 黜 l s as )c e y 无忧 无虑 的 1 sd 3子 3 )知识海 洋
饰语 +中心语 ” 成 , 组 转移 修 饰语 在前 , 中心语在后 。 由于修 饰语 与 中心语 之 间 是 一 种 临 时 的 、 违背 语 法 逻辑 常规 的搭 配 , 因此 中心 语 只是 形 式 上 的被 修 饰 语 , 移修 饰语 本 来 应 当修 饰 的对 象 才 是 它 的逻 辑 转 被修 饰语 。( 汪火 焰 ,00 3) 就 辞格 中修饰 语 语 20 :0 移 义属 性 与被修 饰语 语 义属 性 字面 意义 的理 解有 明显
从陌生化视角审视诗歌移就辞格的美学特质

击 ,从 而 满 足 欣 赏 者 “ 新 ” 的审 美 心 理 需 求 。 ( 获 ” 王
英 文 , 2 11 0 0 6: 5) 诗 歌 中 “ 就 ”辞 格 的 陌生 美 主 要 移
i lf la . (. . o m n 16 :) 换言之 ,“ S e t c e r ” C HH l a , 9 4 3 移就, 体 现在 以下三个 方面 : 就是把适用于说明甲事物性状 的词语运用到乙事物 ,最常见
其是在诗歌翻译方面作进 一步的研究 。 二、陌生化视域下 的诗歌移就美
“ 生 化 ”理 论 是 俄 国 形式 主 义 文 论 的 核 心 概 念 之 一 。 陌
含义。 ( ”骆小所,19 :)以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名篇 9 23
《 扬 娜 拉 》 为例 , 沙
最 是 那一 低 头 的温 柔 ,
“ 是通 过分析 ,我们发现 以往对通感 的研究多集 中于从修 深刻,表达准确。正如语言学家骆 小所指出的,“ 但 艺术语言的 作用在于拉大辞面表层和深层的距离。它表面上是悖理、病
1 。 因此 , 有 必 要 对 移 就 辞 格 的美 学 特 质 在 翻 译 , 尤 句、用词不当、句 子不完整,但它 的深层却深藏着更特殊的 7) 1
语义特 点及结构模式 , 以及移就 与其他学科 的关 系 。近年 披上一层 陌生 、新奇、迷离而又特别 的美学面纱”( 阙明坤,
来 ,移 就辞 格 更 是 由于 其 陌生 化 美 学 的基 础 日益 受 到 国 内外 2 0 :3 ) 因此 , 诗人 在 诗 歌 中巧 妙创 造 移 就 辞格 ,从 逻 辑 0614 翻 译 者 的 欢 迎 , 尤 以骆 小 所 和 吴俊 等人 的研 究最 具建 设性 , 辞 学 和 心 理 学 等 学 科 视 野 进 行 考 察 ” ( 玉 康 ,200 , 彭 8: 关 系 上看 似 有 违 常规 , 实则 语 言 凝炼 ,形 式 新 颖 ,而 且 含 意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隐喻和转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比喻和类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视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和转喻,并探讨它们在英语中的应用。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与另一个具有类似特征或概念的词或短语进行比较,来传递某种含义或观点。
隐喻常用于修辞或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或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我的阳光"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他是太阳,而是用阳光来比喻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温暖。
隐喻的认知阐释可以解释为人们通过将某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映射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阳光"这个概念映射到"他"这个人身上,从而表达出他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转喻是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原来的语境中移到另一个语境中,来传递某种意义。
转喻常用于日常交流中,用于比较不同领域或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如,当我们说"时间是金钱"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时间就是金钱,而是用金钱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和珍贵。
认知角度上的转喻解释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将一个概念的特征应用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应用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金钱"这个概念的特征(宝贵和珍贵)应用到"时间"这个概念上,从而表达出时间的重要性。
隐喻和转喻在英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修辞和文学作品中,也贯穿于日常交流和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中。
在修辞和文学作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创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和表达。
例如,在诗歌中,隐喻和转喻可以用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深度。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解释抽象概念、描述复杂事物、引起共鸣和增强表达效果。
移就辞格的构式新解_辞格的认知研究

移就辞格的构式新解)))辞格的认知研究魏在江(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710061)提 要:构式语法主要关注论元结构句式的性质、动词意义与句式意义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之间的联系,构式的整体性、能产性、经济性特点为研究移就辞格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认为,是构式赋予移就辞格中形式与意义的匹配理据。
离开构式,移就也就变得不可能和毫无意义。
移就是人们特殊的心理感受变通词语搭配上的意念关系,是构式赋予移就辞格中形式与意义的匹配理据。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修辞,是修辞研究的新进路,可以使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移就;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 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6-0044-5A Constructiona l Approach to T ran sfer red E p ithetW e iZai 2jiang(,X i an 710061,Ch i na)Co nstruc tio n G ramm ar has brought ne w trend to recent li nguisti c st udies ./Constructio n i s m ean i ngfu,l 0and it var i es i n m ean i ng w it h diff e rent for m s .A llConstructi ons ,t herefore ,are for m 2m ean i ng pa irs .To study Rhetoric fro m t he cogn iti ve perspec 2ti ve is exp l ori ng .By t h is approach ,the si m plifi catio n i n rhetor i c st udy can be e li m i nated ,and trad iti ona l rhetor ic study rene wed .The present study co ncen trates o n the cogniti ve approach to transferred ep it het i n Engli sh and Ch i nese fro m t he pe rspecti ve of Co nstructio n G ramm ar ,and tr i es to introduce a ne w vie w to the study of rhetor i c devices .The furt her studyw ill be co m prehensi ve and specific co m parisons and ana l ysi s bet ween transferred epithet i n English and Chi nese ,w it h the a i m of d i scover i ng t he co mm on features and i nd i vi dua l o nes in rhetor i ca l devi ces .K ey word s :transferred epithe t ;Co nstructio n Gra mma r ;Cogniti ve Linguisitcs1 引言移就辞格一直受到修辞学家、语言学家的重视,仅从中国知网上看,从1994年至今研究移就的论文就达180篇之多。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隐喻和转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这两种修辞手法经常被使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隐喻是指通过对比或比拟来传达一种隐藏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隐喻可以揭示出被表达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
例如,"He's a lion on the football field.",这
句话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隐喻地表达了他在足球场上的勇敢性格。
转喻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本来的语境转移到另一个语境中,以传达一种新的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转喻,我们可以用一个领域中的概念或经验来理解另一个领域中的事物。
例如,"Her words were music to my ears.",这句话转喻地表达了她的话语
给我带来了愉悦和享受,就像音乐一样。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隐喻和转喻常常被用来创造更生动和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所表达的内容。
它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将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领域,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表达的含义。
因此,掌握和运用隐喻和转喻在英语移就辞格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表达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移就辞格的构式研究

移就辞格的构式研究本文试图运用的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来解读移就修辞格。
移就,是一种超乎寻常的语言现象,它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的关注。
对于移就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多都集中在移就的语用、语义特征、心理基础和美学功能等方面,很少涉及其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拓展了语言学家在修辞领域的研究视野。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移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的过程。
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构式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它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它主要关注论元结构句式的性质、动词意义与句式意义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之间的联系。
构式的整体性、能产性、经济性特点为研究移就辞格提供了新的思路。
虽然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构式语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运用构式语法研究修辞现象的并不多,从此观点出发,本文试图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解释移就辞格。
通过对移就辞格的分类阐释,本文发现:1)构式语法赋予移就意义,移就的形成要受到构式语法的制约,移就意义的实现依赖于构式的整体意义。
2)语义压制是构式语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就构式是词项之间语义压制的结果。
3)移就构式具有不可推导性,它是对零度构式在情态,句法,语篇层面偏离的结果。
4)移就构式具有能产性,它对于许多语言现象,如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5)移就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而且存在于句法层面,它不仅表现在形容词名词之间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且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如被动式。
另外,本文的研究也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移就辞格是修辞学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认知语言学重要理论构式语法对其进行阐述,让我们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和修辞学相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这也为辞格的认知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任何超乎寻常的语言结构,特别是句法结构,都不是任意的,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和理据的,自然语言的属性之一便是不合逻辑的修饰关系,而移就辞格正是很好的诠释了这种关系。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摘要:I.引言- 介绍英语移就辞格的概念- 提出研究问题:如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II.英语移就辞格的定义和分类- 移就辞格的定义- 移就辞格的分类:隐喻和转喻III.隐喻在移就辞格中的认知解释-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在移就辞格中的应用- 认知机制:激活域和映射域IV.转喻在移就辞格中的认知解释- 概念转喻理论- 概念转喻在移就辞格中的应用- 认知机制:空间域和语义域V.英语移就辞格的认知功能- 概念整合- 语义丰富- 情感表达VI.结论- 总结隐喻和转喻在移就辞格中的认知解释-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正文:英语移就辞格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通常的语境中移动到另一个语境中来产生含义。
移就辞格包括隐喻和转喻两种类型,它们都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语言现象的。
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英语移就辞格的定义和分类。
移就辞格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惯用的语境中移除,并在新的语境中赋予其新的意义。
根据移就辞格中词义的变化方式,可以将其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类型。
隐喻是一种通过相似性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而转喻是一种通过空间或语义关系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隐喻在移就辞格中的认知解释。
隐喻的认知解释主要依赖于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通过将一个概念域(源域)与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相联系,从而实现意义的表达。
在移就辞格中,概念隐喻通过激活源域和映射域之间的相似性来产生新的意义。
例如,“时间是金钱”这个隐喻,通过将时间与金钱相联系,表达出时间的宝贵和需要珍惜的含义。
然后,我们来探讨转喻在移就辞格中的认知解释。
转喻的认知解释主要依赖于概念转喻理论。
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通过将一个概念域(源域)与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相联系,从而实现意义的表达。
在移就辞格中,概念转喻通过空间域和语义域之间的映射来产生新的意义。
莫言小说移就修辞分析

莫言小说移就修辞分析[摘要]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擅长用各类修辞手段表现笔下人物形象,其中移就辞格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修辞方式。
移就格帮助莫言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效果,并使其小说中交错的时空和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和生动起来。
[关键词]莫言小说;修辞;移就;魔幻现实主义莫言是新时期积极进行语言实验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并不着重强调故事情节,他认为文学作品更应突出感觉描写,用文字展现一幅可视、可听、可嗅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可是,语言是离散的、理性的符号概括,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思想是连续、抽象的思维成果。
如何在两者之间的夹缝中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呢?莫言利用不同的辞格平衡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
在众多辞格中,莫言擅用移就。
在莫言的文学创作的四个主要阶段中,移就辞格几乎贯穿了他所有的小说作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莫言对移就修辞情有独钟,这种辞格使其小说作品鲜明的风格得到体现,并且达到“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何谓移就?移就是有意识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直接运用于乙事物。
不同于拈连的是,移就不需要两件事相提并论或同时出现,也不限于动词。
[1]410其本质是词义层面的超常搭配,也就是规范句法结构中语义上的超常搭配。
移就修辞格的优点在于精炼语言,增加行文的新鲜感,突出作者的个人特色,为故事奠定整体语境,最为重要的是,移就辞格非常适合魔幻现实主义流派p“空虚”一般不会用来形容“大气”,“充实”,也不用于形容“移动”。
莫言这样写形成了一种对比,一方面是埋伏日本人的游击队员的心情。
另一方面,是“奶奶”和“王文义的妻子”为亲人送食物的心情。
此处的一句话中两处移就,包含了两方不同的情绪,行文非常精要,也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莫言小说中词语换用构成的移就材料非常丰富,在短篇小说《筑路》中就有13处,《战友重逢》中也有14处。
词语换用能够帮助莫言精炼语言,而形式上的矛盾可以造成幽默风趣的感觉,增加读者品味文章的时间,从而达到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凸显个人风格和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移就 ;辞格 ;心理机 制; 认知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H3 1 5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 9 1 1 5 ( 2 0 1 5 ) 0 3 . 0 0 4 1 - 0 4
D0I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0 0 9 . 9 1 1 5 . 2 0 1 5 . 0 3 . 0 1 1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s t u d y o f r h e t o r i c i n Ch i n a ,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he t t h a s ma ny n e w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d e n o t a t i o n .
、
移 就辞 格 的界 定
二 、英 语移 就 辞 格和 汉 语 移就 辞 格 的研 究
由于 “ 移 就 ”属 于 外 来 引入 概念 ,在 对 这一 辞 格进
在汉 语 修 辞 学界 最 早对 移 就进 行 论 述 的是 唐 钺 , 他
把 “ 移 就 ”辞 格 称 为 “ 迁德 ” ,定 义 为 “ 两 个 观 念 联在
( 云 南师范大 学 文学 院,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
摘
要 : 随着修 辞学研 究在 我 国的不断深 入和发展 ,移就有 了许 多新的 内涵和外 延,从移就 的定 义研 究 、
汉语 移就 辞格 与英语移就 辞格研 究 、移 就辞格 与其他辞格 对 比研 究 、移就 辞格产 生 的心 理机制和 认知研 究几个
第3 7卷 第 3期
L37Ⅳ0 . 3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T a n g s h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5年 5月
Ma y 2 01 5
移 就辞格研 究综 述
罗茂蝶
An o v e r v i e w o n t r ns a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i s ma d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f i t s d e i f n i t i o n , Ch i n e s e a n d E n g l i s h t r a n s f e re d e p i he t t , t r a n s f e re d
生 的 心理 机 制和 认 知 的研 究 也 不 断 出现 。
一
种辞格 , , I 。刑福义 “ 将描写 甲事物性状 的修饰语移
用 来 描 写 乙事物 的性 状 ”【 6 】 ;刘 焕 辉 “ 移 彼饰 此 ,是将
适 用 于彼 物 的修 饰 语 , 移用 来 修饰 此 物 ” [ 7 】 。
Ke y W o r d s :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he t t ; i f g u r e s o f s p e e c h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me c h ni a s ms ; c o g n i t i v e s t u d i e s
e p i he t t a n d o he t r i f g u r e s o f s p e e c h , he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me c h ni a s ms nd a c o g n i t i v e o f ra t ns f e re d e p i he t t .
移 就 是一 种 比较 常 见 的修 辞 现 象 , 但 是 各 家各 派 学
者 对 其 的 定义 在 内涵 和 外 延上 都 存 在一 定 的差 异 。 移 就
名 叫移 就 辞【 2 】 ;王 希 杰 “ 有 意识 地 把 适用 于 甲事 物 的词
直接 运 用 于 乙事 物 ”L 3 】 ;陈 汝 东 “ 把 属于 描 摹 甲事 物性 状 的词 语用 来 修饰 描 写 乙事 物 的方法 ”[ 4 】 。第二 种 观 点 是 “ 修 饰 语 移用 说 ” ,即 认 为 “ 移 就 ”属 于 对 修 饰 语 的 移 用 ,这一 观 点 的代 表 人物 对 “ 移就 ”辞 格 的定 义 如倪 宝元 “ 将适 用 于 彼 事物 的修饰 语 移 来描 写 修 饰此 事 物 的
An Ov e r v i e w o n Tr a n s f e r r e d Epi t h e t
LUo Ma o . d i e
(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 Y u n n a n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i n g 6 5 0 5 0 0 , C h i n a )
一
属 于 外来 概 念 , 学 者们 在 理解 这 一 辞格 时必 然会 带 有 自 己的 见解 ,这பைடு நூலகம்就造 成 了对移 就 辞格 的不 同理解 。 同时 , 由于 移就 是 “ 以邻 接 为 基础 ”辞 格 ,常常 与 汉语 中的 比
拟、通感有相似的地方 ,因此 ,移就辞格与其他辞格的 对 比研 究成果也大量存在。随着新 的概念 的加入,移就 辞格研 究的方法和途径逐渐丰富, 一些关于移就辞格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