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技巧之外国教育思想史常考任务集萃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外教育史考点解析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

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1.中国古代教育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较多的章节,考点非常多。

该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杂,但是同学们可以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

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黄宗羲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这样三条主线把古代教育史内容分割明确,比较便于记忆和复习。

经过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论述题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灵活及综合的考查。

大家复习时注意灵活改变策略。

选择题:本章所有知识点都可能通过选择题来考察;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荀况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讲学时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等。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1、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答:1、他受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热爱儿童,重视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他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他关于普及教育和科学文化的主张预示了近代教育的方向。

3、他拟定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单轨学制,后来更发展为一个系统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近代单轨学制及终身教育的先驱。

4、他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提出很多设想。

5、他努力探讨教学工作的规律,提出了改革旧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

他被称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有两种类型:①、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由学校掌管学校行政,由学生充任校长;②、一种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学校行政由教师掌握,校长由教师担任。

南方诸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以波隆那为例;北方诸如英国、德国、丹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

3、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A、相同点: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

此外,两者均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军体训练。

B、不同点:(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

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

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外国教育思想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思想史复习资料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1.国家教育的高度垄断2.整个管理和教育过程都贯穿道德教育3.重视对女子的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及影响:1.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人本身自然发展原则3.最早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顺序进行了年龄阶段划分的尝试4.在德育方面不仅中是培养德性,而且重视实践昆体良:1.培养目的:培养善良和善于雄辩术的人2.班级授课思想萌芽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

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

中世纪西欧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

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石秀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制结构相适应,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主要目的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骑士教育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家庭教育阶段:从出生到7、8岁2.礼文教育阶段:7、8岁以后3.侍从教育阶段:从14岁到21岁。

重点是学习骑士“七艺”“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贵族子弟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年满21岁时要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中世纪大学:基本目的: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自治的特权:1.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2.设特别法庭,享有内部自治、迁校和罢教的权利3.大学教师的参政权和大学颁发特许证的权利特点:世俗性、专业性、国际性、独立性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分为三种:1.人文主义教育特点: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2.世俗教育(又称新教教育)3.天主教教育维多利诺:是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弗士里奥教育理想的实践者,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主张通才教育,注重品的培养以及基督教信仰的养成,认为古典著作中包含的异教道德观与基督教义不冲突。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1.人本主义: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2.古典主义:吸收了许多古人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3.世俗性:无论从目的还是课程设置来看都充满世俗精神,重今生而非来世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外国教育思想史口诀总结

外国教育思想史口诀总结

外国教育思想史口诀总结外国教育思想史可以概括为一系列思想流派和重要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我将用口诀总结这些内容,并写出1000字的总结。

【导言】教育思想史,长河漫延达。

品读古今经典,汲取智慧化。

【古希腊】柏拉图理念多,思维纯粹高。

“天才有学前”,追求真理到。

亚里士多德智慧通,实际性更强讲。

感官启蒙重宝,德育内核放。

【古罗马】罗马法不亡,兴盛教育荣。

开设小学之道,培养公民全能。

提倡实用教育,研究师生关。

教师讲学严谨,律令统一管。

【基督教】圣徒缔造学校,培养天堂之教导。

教育皈依上帝,传统价值观传到。

圣托马斯修辞多,神权教义秉持。

奥古斯丁信仰高,智力启蒙提供。

【启蒙运动】伟大启蒙思想家,揭示出新道。

洛克关注心灵,塑造成活人。

卢梭强调自然,自由教育促。

康德道德伦理,人性发展护。

【进化论】达尔文一解谜,“物竞天择”题。

门德尔基因找,继承法则题。

生长迷信自由,蒙特梭利探。

发展自由探索,儿童启蒙赞。

【心理学】弗洛伊德隐情说,梦境显潜意。

皮伯特行为论,条件反射有用决。

悟先关注动机,自我发展存。

儿童情绪成长,塑造自我运。

【进步主义】杜威致力教育,实践中真。

“学校是小社会”,劳动自育人。

蒙特梭利发现,自我先行真。

教育革命需求,启蒙研究新。

【社会再建】杜尔凯现实应,实用知识强。

标准化教育启,推崇科学望。

韦伯社会改革,大学自主唱。

弗洛姆来解救,逃离自由畅。

【后现代主义】福柯看权力残,知识为谎言。

延伸辩护精神,保留文化传。

尼采解构权力,需求超越现。

巴迪厄去辨真,复杂观察看。

【总结】教育思想渊源流,众多学派争。

古希腊发轻盈,罗马重实干。

基督教传信义,启蒙流变迸。

进化论继承法,心理学探众寻。

进步主义劳动真,社会再建衍。

后现代弗洛姆,分析探求魂。

【结语】或古或今思想多,教育思想演化史。

通过口诀了解更,发展教育学规律。

愿这篇1000字总结,帮助你更好理解。

《外国教育史》各章练习题汇总

《外国教育史》各章练习题汇总
A 帕克 B 约翰逊 C 帕克赫斯特 D 克伯屈 3、“有机教育学校”的创办者是()。
A 帕克 B 约翰逊 C 帕克赫斯特 D 克伯屈
4、以“葛雷制”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 沃特 B 约翰逊 C 帕克赫斯特 D 克伯屈
5、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是()。 A 沃特 B 约翰逊 C 帕克赫斯特 D 克伯屈
3、蒙台梭利认为游戏对幼儿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4、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中主张个别活动和单独学 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三个里程碑的是__、 __和__三
部教育著作。 2、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是__和__。 二、选择题 1、被称作美国“进步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帕克 C 帕克赫斯特 D 克伯屈 2、创立“昆西教学法”的美国教育家是()。
程应当包括__、 __、 __和__。
二、单项选择 1、西方教育史上,“科学教育学”的提出者是德国的( )。
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2、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 并努力把它建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是( )。 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幼儿园的创立者是德国的
教育家是__。 2、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德国的教育家是__。 3、福禄贝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__。 4、福禄贝尔建立了一个以__和__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
课程体系。 5、福禄贝尔为儿童创制的一套教学用具称为__。
A.儿童 B.女子 C.男子 D. 少年
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人 2.法 3.《爱弥儿》 4.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 自然历程 5.自然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题 必考必考题 不看白不看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题   必考必考题  不看白不看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题必考必考题不看白不看一、单项选择题1.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卢梭反对压抑人性的教育,而主张( )A.积极的教育B.城市的教育C.知识的教育D.消极的教育2. 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哪国的高等学府?( )A.鲁国B.齐国C.赵国D.楚国4.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 )A.儒、墨B.儒、道C.儒、法D.儒、黄老5.元代书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是( )A.出现官学化趋向B.具有民族特色C.八股文学习D.管理松弛6.陶行知创建的推进乡村教育的实验学校是( )A.晓庄乡村师范学校B.河南村治学院C.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D.四川育才学校7.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龚自珍B.张之洞C.康有为D.黄炎培8.南京鼓楼幼儿园是谁创建的? ( )A.陶行知B.蔡元培C.陈鹤琴D.张宗麟9.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A.1862年B.1898年C.1900年D.1902年10.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有名的教育理论是( ) A.实用主义B.活教育C.生活教育D.乡村教育11.首创“成绩测验”及其量表的教育家是( )A.帕克B.莫·伊曼C.赖伊D.桑代克1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 )A.英语C.拉丁语D.希腊语13.夸美纽斯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 )A.6岁B.12岁C.18岁D.24岁14.美国现代教育家康南特的教育理论属于( )A.要素主义教育流派B.永恒主义教育流派C.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流派D.改造主义教育流派15.在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中,被称为“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富兰克林B.杰佛逊C.帕克D.贺拉斯·曼16.1944年英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法是( )A.巴尔福教育法B.费舍教育法C.巴特勒教育法D.中等教育法17.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进行绅士教育应当在( )A.家庭B.学校C.教会D.社会18.1755年俄国建立的莫斯科大学,只设法律、哲学、医学系,不设( ) A.文学系C.拉丁语系D.希腊语系19.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仿效( ) 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20.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 A.蔡元培B. 晏阳初C.黄炎培D.陶行知21.《劝学篇》的作者是( )A.张之洞B.冯桂芬C.沈寿康D.孙家鼐22.“八股取士”起自哪个朝代? ( )A.汉代B.唐代C.明代D.元代23.“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何时开始确立实施的? ( )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24.王守仁的“心学”继承了谁的思想? ( )A.周敦颐C.程颐D.陆九渊25.“玄学”属于哪个学派?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6.1848年,法国通过的“法卢法案”把教育管理权交给了( )A.教会B.国家C.公众D.校长27.从13世纪起,中世纪大学神学院的主要教材《神学大全》的作者是( )A.希波拉底B.托马斯·阿奎那C.阿威森那D.奥古斯丁28.17—18世纪期间,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创办的新型学校称为( )A.公学B.学园C.文法学校D.读写学校29.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的经典著作是( )A.《论学究气》B.《愚人颂》C.《散文集》D.《巨人传》30.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也称为( ) A.儿童之家B.快乐之家C.劳动之家D.生活之家二、填空题31.德国提出“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外国教育史考试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试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试重点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无产阶级性,教育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2、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相连,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于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以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

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以及学校的萌芽。

二、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伯来的教育1、古巴比伦的文士教育:苏美尔时期的学校是一种专门培养“文士”或“书吏”的机构,因此被称作文士学校,而这种教育被称为文士教育。

文士教育一般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初级阶段苏美尔文的学习是教育的基础,接受完初级教育的青年,将取得初级文士的资格,此后被政府部门接受高级阶段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

文士教育中的学习相当的单调,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当的严格,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教师就会施以惩罚。

2、古埃及的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宫廷学校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

僧侣学校;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官职学校;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期12年。

文士学校;主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文字从事写作以及计算功能的人,此学校较僧侣学校官职较低,招收人数多,对出生限制稍宽,修业期有长有短。

3、印度教育的类型:婆罗门教育;在佛教兴起之前,教育婆罗门教所掌控,我们称之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

教育对象主要为婆罗门高级种姓。

早期婆罗门教育的教育活动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的,公元前8世纪后,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半载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

外国教育史重点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重点复习资料

裴斯泰洛齐认为,语言教学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发音教学。

要使儿童学会发音,首先应让他们练习听音。

应先学元音,再学辅音。

学会发音后,再学字母、音节和单词。

二是单词教学。

它教儿童学习周围环境最重要的事物、历史、地理、人们的职业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单词即名称。

三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就是要教儿童把名称和事物联系起来,认识事物的各种特性,特别是它的数和形,以及各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学会清晰地表述它,从而既发展儿童的语言及认识能力,又使他们获得各种知识。

裴斯泰洛齐将人的认识看作是从对感性事物的有形印象上升到清晰的观念的过程。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第一,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第二,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程序、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认识活动规律相协调。

第四,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试技巧之外国教育思想史常考任务集萃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笔试技巧之外国教育思想史常考任务集萃在西方国家教育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家,如柏拉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

这些教育思想家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外国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理论、贡献等都是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

为了帮助备考2015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统一考试的考生,使其更加便利迅速地记忆外国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安徽华图教研团队对外国教育思想中常考人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华图教研团队希冀通过对教育综合知识点的专题梳理,广大应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教育综合考试的常考点。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古希腊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被誉为西方教育史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苏格拉底在教学的方法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昆体良昆体良是古代罗马着名的教育家,着有《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培养》)。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

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着有《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着作,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在《大教学论》中,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思想);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即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夸美纽斯是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的阐述班级授课制原理的人。

洛克约翰·洛克是英国着名的的哲学家、教育家。

着有《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他也提出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

洛克属于外铄论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主要的教育着作是《爱弥儿》,在《爱弥儿》中体现了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他认为“出于自然这个造物主手中的一切都是善的,到了人手中才变成了恶”,属于内发论代表人物之一。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着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着作《林哈德和葛笃德》,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认为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裴斯泰洛齐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

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与其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之一。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着作。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及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明了”:明确观念。

“联想”:将某个观念与其它观念结合起来。

“系统”:知识的系统化。

“方法”:知识的应用。

)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斯宾塞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家,着名的实证主义者,着有《教育论》。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课程一词,并是最早将“课程”一词列入教育科学术语的第一人。

杜威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着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

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主张“无目的论”。

凯洛夫凯洛夫原苏联着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集中体现在《教育学》一书中。

凯洛夫根据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以及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科学论断,指出“在劳动过程中,教育也发展了”,明确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以苏联凯洛夫的教学论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基本完成。

保罗·朗格朗保罗·朗格朗当代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被誉为“终身教育之父”。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即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布卢姆布卢姆是美国当代着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率先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

加涅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

他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泰勒泰勒是美国着名的课程理论家,其最有名的着作是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泰勒原理。

这四个问题是:(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着名的“泰勒原理”,又叫“目标模式”。

泰勒是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认为在课程目标评价模式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它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

奥苏贝尔奥苏贝尔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其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即下位学习(或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和并列学习(或称组合学习)。

并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词。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布鲁纳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班杜拉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班杜拉,创立了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抛弃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意识,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不研究脑的内部活动,因而被讥讽为“无脑的心理学”。

他曾经这样说道:“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属于典型的外铄论代表人物。

艾宾浩斯艾宾浩斯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

第一个对遗忘的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提出遗忘曲线即是一条指数型衰减曲线,它表明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识记后立即开始,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

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马斯洛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

他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划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桑代克桑代克是美国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奠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皮亚杰皮亚杰瑞士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发展的实质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和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

皮亚杰在道德发展阶段论中采用对偶故事举例,提出了“无律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

维果斯基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后,为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应试能力,使你在自学的基础上能顺利通过教师招聘统一考试,可参加华图教育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培训。

华图教育衷心祝愿广大考生早日实现教师梦!更多考试资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