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十)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完整版】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 狩猎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B.干涸(gù) 炽热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C.花圃(pǔ) 荫蔽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zì) 取缔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2017杭州中考模拟卷语文10

2017杭州中考模拟卷语文10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好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试题卷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原创)湘湖与西湖素来有“姊.妹湖”的美称。

的确,春天的湘湖游人如织,是游客们的天堂。

在这里可以一饱美景的眼福,看那绮.丽的风光:群山环绕整个湖,湖水上游船来往,岸头柳枝在风中摇曳.。

黄发垂髫.感受到此地真让人心旷神怡。

A.zǐ qǐyè tiáoB.jiěqǐyì tiáoC.zǐqíyètiǎoD.jiěqíyì tiǎ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原创)A.斯蒂芬·库里作为NBA最火热的球星之一,他在场上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心无旁鹜,与队友齐心谐力,带领球队一路高歌猛进。

B.云南风景真是美不盛收!不论是昆明滇池的红嘴鸥,还是大理的洱海,或者是丽江的泸沽湖,都能吸引一大批游客驻足观赏。

C.品读名著能够帮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缔,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心灵和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

D.班主任沈老师总是通宵达旦批改作业,寻找学生作业所存在的病根,用恪尽职守来形容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原创)A.边境贩毒人员在暴利的诱惑之下,铤而走险,贩卖毒品,从中谋取..巨大的利润。

B.截止..今天下午三点,今年校园歌手大赛的报名人数已经达到78人,创造了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并且尚有部分班级名单未上报。

C.考场上,张杰如坐针毡....,沉着冷静,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严谨答题,考出了区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D.法国雕塑家罗丹技艺高超,雕刻出了《思想者》、《手》、《吻》等优秀作品,姿态万千,惟妙惟肖....。

人教版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味同嚼.蜡(jiáo )粘.住(zhān)挟.持( xiá)亘.古( gèn )B.锲.而不舍( qì)对峙.( zhì)解剖.( pōu )戍.守( shù)C.忍俊不禁.( jīn )伫.立(zhù)稻穗.( suì)相称.(chèng)D.相形见绌.( chù)愧怍.(zuò)针砭.(biān )星宿.( xiù)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枯躁戒骄戒燥振奋震耳欲聋B.焕发变幻莫测会集融汇贯通C.渊源世外桃源松弛驰名中外D.遐迩目不瑕接勉励变本加厉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3分)A.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意气用事。

(义气)B.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至今已有九十周年了。

(暴发)C.京剧和地方戏在艺术形式上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判若鸿沟的,其实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吸收的地方很多。

(径渭分明)D.那些问题奶粉给食用的婴幼儿所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对于生产奶粉的企业和经营奶粉的市场非整顿不可。

(耸人听闻)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春天是,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A.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B.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青青草尖上的露珠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C.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青青草尖上的露珠温暖明亮的一捧阳光D.一颗青青草尖上的露珠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温暖明亮的一捧阳光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次台湾的水果免税进入大陆,有台南的荔枝、龙眼、菠萝蜜、台中的香蕉、台北的苹果等等。

2017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2017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2017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含答案)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问题:你的语文怎么那么好啊?教教我诀窍吧?其实学习这门课没有什么窍门。

只要你多练习总会有收获的,希望小编的这篇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能够帮助到您!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两栖(qī) 逞强(chénɡ) 一劳永逸(yì)B.累赘(léi) 祈祷(dǎo) 韬光养晦(huì)C.秉烛(bǐnɡ) 凝聚(nínɡ) 忍俊不禁(jìn)D.契合(qiè) 笙箫(shēnɡ) 毛骨悚然(sǒnɡ)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蜂拥隐患人情世故声嘶力竭B.诱惑鄂然无动于衷晶莹璀璨C.烙印沉淀怨天由人穷愁潦倒D.汲取窥探含辛茹苦中流底柱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B.“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C.在新农村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不是因地制宜,而是大拆大建,把好端端的民心工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D.索契冬奥会上,与短道速滑带来的激情不同,花样滑冰的别样舞美给观众一帆风顺的感受。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渔家傲秋思》的作者范仲淹都是北宋人。

B.“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曹刿论战》《春望》《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这几篇作品是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的。

D.《未选择的路》(《一条未走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再塑生命》(《我的老师》)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我”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2017年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巧屏气昏聩戎马倥偬B.剽悍慰藉啁啾不屈不挠C.悄然模样坍塌请君入瓮D.巷道绽放胴体恪尽职守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玷污嬉戏缀学忍俊不禁B.嬉戏杀戳狼藉粗制滥造C.幅射讴歌濒临原形毕露D.沉湎屏障吹嘘以逸待劳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B.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寻找,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C.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D.在读书报告会上,XXX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喜欢游泳的XXX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XXX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

5.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是葫芦。

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用。

用葫芦做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主观试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3.作答时,将答案(包括客观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惩.(chěng)罚星宿.(xiù)因地制.( zhì)宜忍俊不禁.(jīn)B. 栈.(zhàn)桥附和.(hè) 根深蒂.( dì ) 固谈笑风生.(shēng)C. 诀. (jué )别木讷.(nè) 脍.(kuài)炙人口妇儒.(rú)皆知D.庇.(bì)护遒劲.(jìn )叱咤.(zhà)风云引经剧.(jù)典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秩序井然惊慌失错期期艾艾波光嶙嶙B.气充斗牛锲而不舍顶礼摹拜芒刺在背C.精巧绝纶物竞天泽踉踉跄跄无可置疑D.长途跋涉红装素裹袅袅烟云孜孜不倦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3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得益彰.(zhān g明显) 龙吟凤哕.(huì鸟鸣声) 举箸.(zhù筷子)提笔B.惟妙惟肖.(xiāo相似) 妇孺.(rú小孩子)皆知强聒.(g uō过分啰嗦)不舍C.迥.(jiǒn g差不多)乎不同恃.(shì依仗)才放旷浩瀚无垠.(yín 界限;边际)D.沥.(lì滴)尽心血千山万壑.(hè山沟或大水坑) 锲.(qì刻)而不舍2、下列句了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默默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3、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

(4分)(1)通过阅读屈原之赋、范公之文、李杜之诗,使我们感受到了岳阳文化底蕴的深厚。

修改意见:(2)春赏民族风情,夏观黄果天瀑,秋赏天星幽境,冬观夜郎碧水,安顺的四季真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修改意见:4、请从“武松、关羽、鲁智深、孙悟空”四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水浒传》中的人物,并概述一个与该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

(3分)5、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3分)少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少年的情感真实美丽.少年的成长经历刻骨铭心。

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走向成熟,恩利科在“爱的教育”中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

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沐浴下“再塑生命”,阿廖沙“”的阴影中坚持善良,胡适在“我的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

6、古诗词默写。

10分(1-5小题每题1分,第6小题5分)(1)、李商隐的《无题》中,经常被引用来比喻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120 分 , 共四个大题, 26 小题。

一、积累与运用( 1---6小题每小题2分,7题默写8分,共20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别墅(shù)恣睢(suì)伫立(zhù)讳莫如深(hùi)....B、惬意( xi a)休憩(xì)针砭(biān)屏气吞声bǐng...C、哄骗( hǒng)窈窕(yǎo tiǎo)蜷伏(quán)毛骨悚然(sǒng).....D 、狭隘(ài )婆娑(shuō)胆怯(qi a)自怨自艾(ài)...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别出心裁层出不穷辗转反侧披星带月阴谋鬼计B、出尔反尔流言蜚语谈笑风声无精打彩满腹经纶C、暗然销魂一丘之貉老奸巨滑故技重演铤而走险D、卷帙浩繁拭目以待各抒己见草菅人命以身作则3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B、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叹为观止。

C、全国道德模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4、选出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B、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C、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D、中国的手机厂商逐渐把握住了国内消费者的“痛点”,不仅在外观和功能性上更加丰富,而且凭借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国人的推崇,“买手机选国货”已经成为众多国人的消费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十)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yán________如莲花的开落”,四月的江南莺飞草长,燕舞莺啼,诗意盎然,那小巧别zhì________的亭台楼阁,旖旎迷人的青山绿水,曲折yōu________深的寂静巷陌,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令人着迷,令人心chí________神往。

当第一缕春风抚过人的面庞时,浓浓的暖意沁人心脾,唤醒了蛰伏一冬的心灵。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②,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③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④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⑤,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⑥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⑦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________ ②愿借子杀之________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_______ 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________4.名著阅读。

(1)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________》。

(2)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3)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以描写湘西民风民俗而著称的现代作家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茶可道,茶亦悠然(红山飞雪)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我们则习惯于饮茶。

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

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内心自省,崇尚顺其自然。

西方人善于制造,用金属制造刀叉来吃饭,制造器皿来装食物。

我们则善于利用。

我们的祖先剖葫芦为瓢用来舀水,凿木为碗用以盛饭,劈竹为筷用来吃饭。

西方人制造西药用来治病,我们的祖先则采摘大自然之百草为药用以疗伤。

西方人喝的咖啡是制造的;我们的茶叶则是采摘的,是采摘了日月之精华,吸收了天地之灵气。

茶可以冲浊爽气,颐神养性。

西方人喝咖啡也讲究气氛,但无法达到“道”的境界。

我们饮茶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道”。

茶是用来喝的,茶道是用来修身养性的。

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于洒满阳光的室内。

用一个精致的玻璃杯冲一杯茶,看那茶在杯中,在水里不断地浮沉,翻腾。

那原本细丝般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柔软、舒展,悬在空中,又不断地沉入杯底。

漂浮在水面的又一点一点地悬在空中,渐渐变软,展开,完完全全地沉淀下去。

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

杯里的水渐渐变了颜色,原来纯净而无色的变为淡黄,仍是那么纯,无一点杂质。

茶叶全都沉入杯底,水则澄澈在小小的杯中,与茶叶共同酝酿出一种宁静的优雅。

杯口有袅袅的茶香飘散,氤氲一室的意境。

此刻,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茶叶融于水的全过程,你一定有所感悟,感悟茶与水的排斥与融合。

然后,啜饮一口,那种沁入心脾的微苦、醇美,让饮茶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苦还是醇美,或者是由苦而醇美的感觉。

不知是品茶还是在品味人生,或者茶如人生。

许多喜欢风雅的人说“茶如人生”。

所以,就有了“茶道”之说。

那些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了人生的况味。

就是将烹茶、饮茶艺术化,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它以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使饮茶渐变为一种“道”,一种“茶道”。

茶可道,就升华为一种文化。

如同佛道、儒道等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亦悠然。

茶来自大自然,来自民间,用来解渴消暑,消除疲劳,放松心情。

可以置于一雅室,浅酌论道,品味人生;亦可以携游于山野,放浪形骸,一壶茶里看世界。

茶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两代,衰落于清代。

还记得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那关于茶的描写吗?“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文章的作者说核舟所刻大概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

在那小小的核桃上不惜刻上一个烧茶的童子,可见当时文人雅士们是多么的喜爱饮茶啊。

于波涛骇浪之上泛舟赤壁,竟然有童子烧茶,还那么专心致志。

这里面到底是“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呢?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对茶情有独钟,将它升华为“道”,是因为它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

所以佛家可以跳出三界外,可以了却红尘因缘,却是难以了断茶的情缘。

沏一杯香茗,对一盏青灯,手念一串佛珠。

无论是面壁十年,还是打坐于佛前,或者风轻云淡对高山流水,都会坐出一片意境,悟出一种禅机。

佛教是强调“禅茶一味”的,在从茶中体味苦味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

在我看来,“莲”在佛教中有清静修为的隐喻,茶则是佛教出尘入俗的媒介。

一杯清茶可佛可俗可道,亦可悠然啊。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

一杯清茶在手,独坐于清风明月之中,人与茶都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饮茶乎?悠然于天地之间也。

我也喜欢饮茶,但远没有达到“道”的境界。

饮茶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的方式而已。

茶虽不是什么奢侈品,但于我们的生活却是绝佳的饮品。

相比于水,它那微微的、淡淡的苦味百尝不厌。

茶可以解渴、解暑,消除疲劳,也可以饮出境界,饮出品位;相比于酒,它的优点更是难以一一诉说。

同为饮品,同样可以归为“文化”之内,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不乏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

但茶采之于树木,冲之以甘泉,洁来洁去,带给人的是神清气爽,可以涵养人的品性。

它不会耗费粮食,与人争食。

它不会饮之乱性,衍生出许多靡乱的故事。

它可俗可雅,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饮品。

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可以很名贵,千金难求;可以很普通,随手可以采摘。

可以以“茶道”待之,也可以以悠然之心,慢慢品尝。

我喜欢茶,喜欢它的大俗大雅。

茶可以道,茶亦悠然。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茶可道,茶亦悠然”的含义。

(2)文中开头为何要写“西方人喜爱喝咖啡”?(3)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列句子表达的妙处。

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应推崇饮茶。

材料一:茶叶是我国的“国饮”。

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了。

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

唐朝时饮茶成风。

到南宋时,《梦粱录》中更说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各族共同的日常饮料。

材料二:茶叶和茶饮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的常见主题,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茶有不解之缘。

战国大诗人屈原曾在自己作品里谈到“茶茗”。

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有关于茶的诗,李白一首敬亭山饮茶诗云:“茗生此山石,玉泉流不歇。

”杜甫有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写茶文化雅事最多的算是《红楼梦》,栊翠庵女尼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吃“体己”茶,使人觉得雅性十足。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

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

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地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

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

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

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

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

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同的良知、道德和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

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

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

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处。

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

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

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

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2)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