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试题分析 2009年备考复习建议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英语试题分析与答案详解

【备考提示】面对这种句式结构较复杂的句子,首先要抓主干。如果spoken前有is,则B项也成立。
34.【标准答案】C。
【试题解析】set out动身,出发,开始干;take over接管;take up从事;set up建立,成立。题意是“在一所医学院学了五年后,Jane在乡下从事医生这项工作。”
56.【标准答案】D。
【试题解析】从文章第二段He seemed unhappy with me unless I got straight A’s and unhappy with my boyfriends if their fathers were not as “successful” as he was.可知作者父亲以前对她要求很严格。如果自己成绩不好,或者男朋友们的父亲不和他一样“成功”,他就不高兴。
【高考考点】形容词词义辨析。
53.【标准答案】B。
【试题解析】从该句前部分I wanted to get into a hole可知自己当时因遇而真想找个洞藏起来,故选B项。其余选项与语意不符。
【高考考点】动词词义辨析。
54.【标准答案】D。
【试题解析】repeat重说;discover发现;correct改正;describe。纵观全文,作者在描述她以前亲身经历的尴尬的事情,故选D。
【高考考点】动词词义辨析。
43.【标准答案】D。
【试题解析】从空后的内容可知,当时看到的托盘与培训的不一样,有一个漂亮的手柄,很好使,所以感到很高兴。
【高考考点】形容词词义辨析。
44.【标准答案】B。
【试题解析】fix安装;train接受训练;load装载;wait等候。正式上岗前要经过学习培训,所以答案应为选项B。
高考试卷分析及2010年高考备考建议

2009年高考试卷分析及2010年高考备考建议贵阳实验三中朱婧一、试卷特点1、总体分析2、特点分析今年的数学试卷从题型、题量上仍然保持一贯的稳定性,在理科试卷中有一变化——计算题的18,19,20三道题目的考查顺序变成了立体几何、数列和概率,相应的提高了概率类应用题在试卷中的比重。
今年将08年忽略的抽样知识再次“搬进”试题,考察学生的抽样思想。
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I填空题相比于去年难度稍微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计算量的加大。
例如去年考察了比较简单的向量共线和导数斜率问题计算较小;而今年,无论是二项式定理、数列,还是球与解析,都是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做出答案,这就需求我们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否则在填空题上所花的时间将会偏多。
今年高考试题的第12题是信息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渗透。
二、得分情况三、试题分析1、基本知识及方法的考察;2、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中,随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发展,随着数学知识的理解而逐渐加深。
与2008年的试题相比,试题难度相近,试题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多样,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体现了高考数学考素质、考能力的要求。
3、试题解题方法介绍;4、全国卷研究——纵向(各年)、横向(文理)四、2010届复习建议1、明确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1)以考试规律为指导,以近年高考命题的稳定性风格为导向。
高考命题一直在“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探索公平选拔、为素质教育服务的道路,已形成了一些稳定性的风格和值得注意的导向。
(2)依纲靠本就是说要以《考试大纲》为复习大纲(依纲),以现行教材为复习依据(靠本)。
为什么要以现行教材为依据呢?——教材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教材是中、依档试题的直接来源;——教材是解题能力的基本生长点。
怎样才算精通教材呢?——能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100多个知识进行“双基排队”,综合整理,梳理出有哪些重要概念,有哪些重要定理(公式),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能画出知识结构总图和分图;——能够对中学教材中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技巧心中有数,了解每一个方法用在哪些章节,每一章节用到了哪些方法(列成表格)——了解教材的不同内容在高考中的不同角色,哪些内容适合作什么题型,哪些内容会在高考中提高要求,哪些不提高;能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高考能力要求改编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高考命题年年变,抓住根本应万变”,离开了教材就离开了高考,问题在“怎样抓”。
2009年新课程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胚 胎 ()胚 胎 工 程 的 Ⅱ 3
工 程 应 用
1 3
1突 出 考 查 核 心 知 识 , 体 现 平 稳 过 渡 宗 旨 。 .
各卷 在 考试 内容 、 试 卷结 构 、题 型和 分 值 比例 等
借 助 打 点 计 时 器 , 是 常 规 题 型
力 学 测 重 力加 速 度 ( 8分 )
查 , 既体 现 了 高 中新 课 改 的精 神 ,又体 现 了与往 年 全
细 胞 代 谢
l 5
l 1
1 9
1 4
1 4
7
国卷 的衔 接 。 各卷 考 查 重点 突 出 ,各模 块 内容所 占分
值 比例 较 合理 ,能 力 要 求 与题 型 有 机统 一 ,对新 课 程
调 节 与 免 疫 遗 传 与 进 化 生 态
求 学 生 用 探 究 的 方 式 思 考 ,并 提 出解 决 方 案 。 4注 重 获 取 和 处 理 信 息 能 力 考 查 , 强 调 生 物 科 学 . 素养的培养。
教 学 实 际 ,保 留 了前 几 年 全 国 理 综 试 卷 的基 本特 点 , 较 好 地体 现 了 “ 稳 过 渡 ” 的 2 0 平 0 9年 高考 命 题 宗 旨 , 有 利 于 今 后教 学 和 总 复 习的开 展 。 各 卷 整体 难 度 略 有 所 下 降 ,必修 部 分 考 查 新 老教 材 共 有 知 识 点 ,几 乎 没 有 涉 及教 材 中变 化 或 变动 较 大 之 处 ,选 修 部 分 考 查 的 知 识 点 虽 与新 教 材 接轨 ,但 基 本 上 也 只是 识 记 水 平 的 检 测 。 各卷 在 具 有 较好 区分 度 的 前 提 下 , 以 中等 难度 题 为主 ,没 有 出 现让 考 生 无 从 下 手 的偏 题 和 怪 题 ,在 情境 设计 上 紧 扣现 实 生活 或 生产 中 的实 际 现 象或 问题 ,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09年高考备考策略

■I ▲
王 后 雄 特 稿
选 择题
物
理
实 验题
解答 题
物
理
学 科 总 分
学 单 项 选 择 题 不定项选择题 科 总 配分 /占总 配分 /占总分 题 题 配分 /占总 配分 /占总 题量 题量 里 E 题 量 分 比例 比例 量 分 比例 分 比例
活运 用 能 力 的 考 查
图像问题是中学物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 查 的 考
其对社会的发展影响 . 读懂一般性科普 类文章 , 能 理
解 有 关 文字 、 、 的主 要 特 征 , 能 与 自己 的 知 识联 图 表 并
方式通常有图像、 图表 的绘 制 , 像 、 图 图表 信 息 的判 读 与 综 合 运 用 等 。20 0 8年 高 考 图像 、 图表 问 题 再 次得 到 极 高 的 重 视 , 论 是 从 题 量 还 是 题 目 的思 维 深 度 、 无 区 分 度 上 均 达 到 历史 最 高 水平 。 就 数量 而 言 , 年 高 考 今
I
.
.—
径 R= .m. 物体 质 量 m 0O k .= 0 / 。求 : 02 小 = .lgg 1m s ‘ ( ) 物 体 从 P点 抛 出后 的 水 平射 程 ; 1小 ( ) 物 体 经 过 数 字 “ ” 最 高 点 时 管 道 对 小 物 2小 0的
体 作 用 力 的 大小 和 方 向。
调整。比如, 0 8年 中国传媒大学只在北京 、 20 天津等 1 8个省市进行招生。
55
高 考 快 车 专家拨点
■I ▲
壁 光 滑 的薄 壁 细 圆 管 弯 成 , 固定 在 竖 直 平 面 内 ( 有 所
09年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浅谈09年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摘要:回归课本进行知识梳理。
2009年的考试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才能使得自己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好的成绩?本文阐述生物学科的复习建议,供考生和教师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创新高三生物对于2009年的新高三学生来说,高考的脚步已经越来越临近了,在这个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时刻,2009年的考试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才能使得自己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好的成绩?下面是生物学科的复习建议,供考生和教师参考。
一、提高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
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来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若以图形的方式来考察,考生就很容易出错,所以考生应该多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二、”新颖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交相呼应“新颖性”是指题目编制上的不断创新,表现之一是材料背景新。
这类题常常提供给考生的是未曾感知过的新事物、新情景,是未曾见过或做过的新实验等。
试题的这一特点,将使得过去那种靠猜题、押题或通过”题海战术”而决定高考的可能化为乌有。
其二是在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上出新招。
如2006--2008年有的高考题除了加试考生对实验的评判能力外,试题的创新还体现在巧妙设置了两个答案完全一致的小问题。
应该说,这一有反常规的测试谋略,在客观上是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绝佳途径。
试想一下,要在同一大题的两个小题中,做出两个完全一致的答案,没有个性、缺乏自信心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而个性和自信正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素质。
试题的”开放性”表现在新给材料信息上的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开放性(不唯一性)以及考生解题思路上的开放性(多样性)等方面。
这样给考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留有很大的思维空间,考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提出个人见解。
2008年广东高考社科类文本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文 章的标题是 《 诗与直 觉》 ,对 于 “ 直觉 的知 ” 这一核心概念 ,考生理解了没有 ?往年的命题 只是在
词语 的 细 微 处 绕 弯 子 ,说 得 不 好 听 是 在 做 文 字 游 戏 ,
第 1 3题是单项选择题 ,它考查考 生对 核心概念
的理 解 和 迁 移 能力 ,能 力 层 级为 C 。
文《 创新与想象》 一样 , 继续关注人文精神。其实 , 重视 人文精神和文化积 累从来都是高考命题不 可忽 略的 ,
它符合语文课程的“ 工具性 ” 人文性” 和“ 的特点。 今年广东卷的社科类文本试题继 承了 2 0 的 0 7年
分。 命题遵循 了新课标高考 以来减少客观题 , 增加 主观 题的思路 ,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重视思维 和能力训 练的要求 ,也体现了高考命题 “ 中有变”的思想 。 稳
一
有愚弄考生的嫌疑 。而今年的这道题的四个选项列举
了欣 赏诗歌的四种结果 , 问那一种是符 合“ 直觉的知”
的内涵的 , 考查的是考生的迁移能力 。 这是最值得称道 的, 因为它考查的不是死知识 , 而是能力。
甫《 望岳》 , 时 感觉到 了泰 山的巍峨高大 , 雄伟壮丽” 是
关注诗歌本身 的形象的 ,其他三项关注 的或是事物的 关系 , 或是事物的意义 , 都非正确的选项 。 第 1 、1 题确确切切地 考查考生 读懂 了文章没 2 3 有 ,不搞 文字游戏 ,不 故弄玄虚 ,不故意为难考生 , 这是今后阅读 的选择题命题应该坚持的方向。
、
20 0 8年试 题分 析
书怎么读?古人认为 ,把薄 书读 厚者未为善也 , 善读 书者乃把厚 书读薄。前 者把书理解得透彻 ,书读
2009年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读
1 本题考查了选修 4 5 点评I - :不等式选讲中含两
个或两个 以上的绝对值 不等式的解 法. 4 考查一元二 次不等式的解的问题 .
)
B 1x 1 .{ 0 ≤ } <
C ( I0 . x } <
D Il .{ x } >
A. B . C . D
也 可用 验证 法, x 2验证 . 取 = 由交集的定义 ,可知 元 素 2在 C和 D 中,再取 x 3 可知元素 3在 D中 , =, 但元素 3 不在集合 S 中,故选 C n .
圈 先求出集合 可知 集合Ⅳ是集合M的 真子
32
高中 2 0 0 9年第 9籀
1 6分不等. 中考查 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 集合的
交 、并 、补运算, 解不等式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
二 次不等式)的问题, 参数不等式 的解 法, 及其 含 命题 真假 的判断问题, 条件的判断 、证 明与探求, 充要 创新
问题和不等式 的恒成立 问题 . 中逻 辑联结词考 查较 其 少, 合之间 的运算 以交 、并 特别 是补集运算 考查 而集
示集 合 = 卜10 1 , ,J和 Ⅳ { I帆 = }关系 的韦恩 = x 0
( en 图是 ( Vn) )
1 分析l 1 先由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 )
解 出 s和 再计 算它 们 的交集 或者 画 出数轴求 解 ;
()可 用 验 证 法 . 2
1 由题 s 一 ,5 , (7 3 故选择 c 解析i =(5 ) 一, ) .
{
i l
_
考
考 点
20 年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09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1物理试题分析及09备考建议

总结:热学部分以气体为载体,重点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热与 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复习建议:将气态方程及压强简单宏观计算都补充给学生。
“冷点”:热力第二定律自编入高中教材,尚未在高考中考查 过。该知识点涉及当今热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 会,建议关注。
光学部分
(06年)15.红光和紫光相比( )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内容:光子能量与传播速度比较问题——物理光学
可以说,三年来的题型题量一样,十分稳定, 整套试题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 子核”五个部分都有命题点,力学占51.7%, 电学占33.3%,其他占15%.
第一部分 选择题的分析
一、近三年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回顾
2006年:(14—21题,共8小题48分)
14.原子核反应; 15.光的本性(红光和紫光比较); 16.万有引力定律(“嫦娥1号”探月球卫星) 17.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滤速器”) 18.气体分子动理论; 19.受迫振动及图象; 20.动量定理和功的定义(运动员起跳); 21.电磁感应问题.
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 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 )
A.由图线可知T0=4S
B.由图线可知T0=4S
C.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
D.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
内容:机械振动与受迫振动——机械振动
(07年)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υ=4m/s。已知坐 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 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了解题型特后三题:能思善变, 后三题
4)后三题:能思善变,规范严谨 后三题:能思善变, 后三题
①解析几何:在平面向量的背景下,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 解析几何:在平面向量的背景下, 关的问题.这道题一般第一问比较简单, 关的问题.这道题一般第一问比较简单,多数情况下是求一个圆 锥曲线的方程或者求某个参数(分值是3—5分),往往也是为下 锥曲线的方程或者求某个参数(分值是 分),往往也是为下 一问做一些铺垫.只要有充足的时间, 一问做一些铺垫.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解决第一问还是没有问题 第二问是与直线,圆锥曲线相关的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等, 的.第二问是与直线,圆锥曲线相关的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等, 解答这一问的通性通法是把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后, 解答这一问的通性通法是把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后,一 方面用判别式的判定得到一个范围; 方面用判别式的判定得到一个范围;另外由韦达定理得到一些等 他们之间怎么联系, 式,他们之间怎么联系,往往是把平面向量那个条件的转换转化 为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形式. 为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形式.这个形式的选取对解答这道试题关系 很密切.因此,解答时,把已知条件要理解透彻, 很密切.因此,解答时,把已知条件要理解透彻,他们之间的一 些关系要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只要大方向正确, 些关系要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只要大方向正确,得到一些分 数还不是很难的, 数还不是很难的,要得到高分的那就要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分析 的严谨和表达的完整. 的严谨和表达的完整.
3.前三题:重视三基,突出能力 前三题:重视三基, 前三题
①三角函数:常见有三种类型 三角函数:
类型三: 类型三: 在一般函数的背景下,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的变化的问题. 在一般函数的背景下,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的变化的问题.
如2008年山东卷: 年山东卷: 年山东卷
LOGO
2009年高考 2009年高考 数学备考复习的思考
一,认识试卷结构 确定主攻方向
08年试题得分情况(主观题,90分) 年试题得分情况(主观题, 分 年试题得分情况
类 别 理 科 卷 文 科 卷
题 序
填空
16
17
18
19
20
21
填 空
17
18
19
20
1 3 2 4, 1 5 2 6, 1 7 2
8,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 5 4 6, 3 7 4 8, 5 7 6
8,
六组
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非负零实数. 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非负零实数. 分析:以上六组数可以看成四个向量 分析:
(a1, a2 ),(a3, a4 ),(a5, a6 ),(a7 , a8 ) 之间的
由 2 sin B cos C = sin A,即 2 sin B cos C = sin( B + C )
3.前三题:重视三基,突出能力 前三题:重视三基, 前三题
①三角函数:常见有三种类型 三角函数: 类型二 : 在平面向量的背景下,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的问题. 在平面向量的背景下,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的问题. 如2008年福建卷: 2008年福建卷: 年福建卷
∈
四,注意调整心态, 注意调整心态, 把握复习节奏
丰富的联想, 丰富的联想,思维的发散 如:已知 a 1 , a 2 , … a 8为非零实数,求证 为非零实数,求证: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前三题:重视三基,突出能力 前三题:重视三基, 前三题
③立体几何:在多面体的背景下,主要考查位 立体几何:在多面体的背景下, 置关系的证明和空间角计算的问题( 置关系的证明和空间角计算的问题(新教材对 于求空间距离的要求有些降低). ).考虑到向新 于求空间距离的要求有些降低).考虑到向新 教材的过渡, 教材的过渡,空间角的计算要习惯于用空间坐 标系解决, 标系解决,这就要求对三个线面角与向量夹角 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 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
3.前三题:重视三基,突出能力 前三题:重视三基, 前三题 ②概率与统计:在各种不同的实际背景下,主 概率与统计:在各种不同的实际背景下, 要考查分布列,概率,期望与方差的应用题. 要考查分布列,概率,期望与方差的应用题. 要顺利的解答好这道题, 要顺利的解答好这道题,首先得要就过好阅读 理解关.通常情况下,我们要读三遍试题, 理解关.通常情况下,我们要读三遍试题,第 一遍了解试题的实际背景,弄清考查方向; 一遍了解试题的实际背景,弄清考查方向;第 二遍找出关键词,理解各自的数学含义; 二遍找出关键词,理解各自的数学含义;第三 遍找到适当的数学模型, 遍找到适当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某 类数学问题.其次, 类数学问题.其次,解答中的化归意识也是解 答好这道试题的第二关. 答好这道试题的第二关.
设空间两直线所成角为 θ ,则 cos θ = cos a, b
设空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θ ,则 sin θ = cos a, n
cos n , n 当θ 为锐角时 1 2 设二面角为 θ ,则 cos θ = 当θ 为钝角时 cos n1 , n2
4)后三题:能思善变,规范严谨 后三题:能思善变, 后三题
③函数与导数:自导数知识进入中学后,使解决函数 函数与导数:自导数知识进入中学后, 问题的思路一下就开阔了很多.近年来,理科试卷中, 问题的思路一下就开阔了很多.近年来,理科试卷中, 这道题的函数往往是由多项式函数或分式函数与指数 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文科试卷中, 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文科试卷中,往往是单 一的多项式函数.这道题文科,理科差别较明显, 一的多项式函数.这道题文科,理科差别较明显,解 答时, 答时,对运用函数知识的功底和解题的方法要求都比 较高.当然,通常试题也设置了多问, 较高.当然,通常试题也设置了多问,第一问还是比 较简单的
3.前三题:重视三基,突出能力 前三题:重视三基, 前三题
3.前三题:重视三基,突出能力 前三题:重视三基, 前三题
①三角函数:常见有三种类型 三角函数:
类型 一: 在三角形的背景下,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应用的问题. 在三角形的背景下,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应用的问题.
36.8
24.4
21
0.1
0
0
二,了解题型特点 强化有效训练
二,了解题型特点 强化有效训练
1.选择题: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选择题:定性为主, 选择题
六个数量积.如果四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 六个数量积.如果四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由 四个向量的模均不为零, ai ≠ 0 (i = 1,2,8). 四个向量的模均不为零, 从而证明至少有2个向量的夹角不大于90度 从而证明至少有2个向量的夹角不大于90度,进而命 90 题得证. 题得证.
道多选题, 例.一套试卷中是10道多选题,其中有且仅有 一套试卷中是 道多选题 2个选项正确有四道试题,另外六道试题有且 个选项正确有四道试题, 个选项正确有四道试题 仅有3个选项正确 规定每选对一道记10分 个选项正确, 仅有 个选项正确,规定每选对一道记 分, 不选或选错记0分,试卷中还注明了这10道试 不选或选错记 分 试卷中还注明了这 道试 题中的答案都是2个选项正确或 个选项正确的. 个选项正确或3个选项正确的 题中的答案都是 个选项正确或 个选项正确的. 某学生在解答这10道选择题时随机的 道选择题时随机的( 某学生在解答这 道选择题时随机的(一半选 择两个选项,一半选择三个选项)选择了答案, 择两个选项,一半选择三个选项)选择了答案, 请预测该学生的平均得分. 请预测该学生的平均得分.如果他按照正确答 案的比例选择这10道试题的答案,他的平均得 案的比例选择这 道试题的答案, 道试题的答案 分又会是多少呢? 分又会是多少呢?
证明( ) 证明(1)
(2)
4)后三题:能思善变,规范严谨 后三题:能思善变, 后三题
②数列:由于数列是一种离散的函数,考查时,有的 数列:由于数列是一种离散的函数,考查时, 侧重于数列的函数性,有的侧重于数列的递推性, 侧重于数列的函数性,有的侧重于数列的递推性,因 平时练习时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强. 此,平时练习时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强. 2008年湖南卷,江西卷,重庆卷等侧重于考查递推性 年湖南卷,江西卷, 年湖南卷 如2008年全国卷就侧重于考查函数性 年全国卷就侧重于考查函数性
2008年湖南卷:设[x]表示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如[2]=2, 年湖南卷: 的最大整数( 年湖南卷 ]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
n( n 1) (n [ x ] + 1) 5 x , 对于给定的n, N 定义 [ ]= 1, 对于给定的 n ∈ *,定义 Cn = x( x 1) ( x [ x ] + 1) 4 x 3 则当x ,3 时,函数 C8的值域是( ) 则当 的值域是 2
祝大家高考取得 优异成绩! 优异成绩!
�
21
22
平 均 分
12.2
8.11
7.37
3.59
3.17
1.51
1.03
11.8
6.26
5.14
4.89
2.18
1.51
1.15
0 分 率 满 分 率
7.1
8.2
8.2
11.4
39.7
58.5
49
13.7
30.9
41.3
30.3
45.8
33.2
46.1
0.1
35.1
27.2
0.89
5.4
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