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鲁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思想品德: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2(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思想品德: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2(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八课第一项目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第八课第一项目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内容标准】三4.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八课第一个项目“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主要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正确选择,是我国的战略决策。

本项目共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并对这些状况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第二层次“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是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进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整个项目是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进行,沿着“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的,这种逻辑思路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师:研究教材,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图片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调查当地与国家有关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事例,制作调查报告。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一、新闻播报二、导入新课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引发了关于发展观问题的世界性大讨论。

三、讲授新课: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生展示课前调查报告成果:部分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现状,体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同时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学生应有的贡献。

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一)视频《面对资源枯竭》思考:1. 看完这段录像你有怎样的感受?2. 大冶铁矿由盛到衰的变换我们带来什么启示?1.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思想品德:3.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3(鲁教版九全)

思想品德:3.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3(鲁教版九全)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设计(新知探索课)【内容标准】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教学内容分析: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目标和措施,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学习的难点,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一些学生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对党和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国策和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上课前上网查阅有关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编制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调查了解周围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教学活动】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学校餐厅内,部分学生随意丢弃吃剩的饭菜;晚自习后,人去楼空,教室内依然灯火通明;学校一角,学生来来往往,一边的水龙头哗哗流淌;楼道内新刷的墙壁上多了几个黑色的鞋印……教师:这段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能自觉践行低碳环保生活。

这种现象,不仅我们学校存在,我们国家也存在,那么,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国家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八课 第一框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课件3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八课 第一框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课件3 鲁教版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全面(quánmiàn)的发展观
• 社会的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发展,还包括人类 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yǐjí)人自身的发展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协调(xiétiáo)的发展观
• ①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xiétiáo) ②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xiétiáo) ③城乡之间相互协调(xiétiáo) ④地区之间相互协调(xiétiáo)
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yī ɡè)小数目”。
如何认识(rèn shi)这简单却又 复杂的“乘除 法”?
总理的这句话有助 于我们理解教材中 的哪些(nǎxiē)观点?
第十八页,共33页。
为了当地居民 (jūmín)的生存 和发展
办起了羊绒 衫集团 (jítuán)
大规模的发展 (fāzhǎn)养羊 业
可持续发展(fāzhǎn)是中国发展 (fāzhǎn)的战略性选择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 Reduce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Reevaluate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 Reuse ——重复利用,多次利用 • Recycle —— 分类(fēn lèi)回收,循环再生 • Rescue ——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我国人口逐渐增多,但森林资源在不断(bùduàn)减 少。表明人口的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
2.我国必须进一步推行计划生育(jì huá shēnɡ yù), 依法保护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请你设计(shèjì)一条以 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 题的公益广告。
第十一页,共33页。
(bái sè wū rǎn)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八课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案 鲁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八课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案 鲁教版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学校目标:1、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2、理解要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选择三、预习导学(一)预习范围:89——94页(二)知识梳理1、我国自然资源_____大、______多,但________________少,资源相对 ________。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_______,局部在_______,________远远赶不上_______,___________逐渐扩大。

3、我们必须坚持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发展观。

走_______、生活富裕、___________文明发展之路。

(三)你的疑问?四、当堂达标1、(精挑细选试试谁最棒)(1)下列对“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人均占用资源量多,但利用率低B我国资源种类少,但资源总量大C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D我国资源丰富,但种类单一,需大量进口(2)2007年9月1日,发改委、中宣部等17个部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①是当前我国的根本任务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③表明当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问题④是为了限制工业发展,避免环境污染A ①②B ③④ C②③ D②④(3)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这告诫我们()①经济的繁荣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②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③人类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④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正确选择,下列举措体现这一战略的有()①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②颁布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③实施再就业工程④实施退耕还林工程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健康生活从我做起材料一据报道,北京市许多小学生以使用再生纸作业本作为环保的具体行动。

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

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重难点:重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难点: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出示一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顺势导入。

师生互动讨论图片内容: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面临怎样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何来解决,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学生先自学课文,找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点。

然后通过展示图片、数据、资料来探究、认识。

探究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

从受教育情况看,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有8930人。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

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占51.27%,为6.9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城市化水平低。

(1)请分析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有什么特点?(2)人口问题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八课 第一框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课件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八课 第一框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课件 鲁教版
小组讨论 1、这个羊绒集团当初该不该建? 2、这个羊绒集团现在还能否存 在和发展下去呢?
为了当地居民 的生存和发展
办起了羊 绒衫集团
大规模的发 展养羊业
过度放牧
草原退化、 水井干枯
经济萎宿、牧民 生活走向贫困
当地牧民说:“羊绒衫厂,你要牺牲多 少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利益;而你又将用多 少经济利益才能恢复和保持自然平衡?
环境恶化威胁生态平衡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 是我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十面“霾”伏 今年一月份我国多地空气 重度污染,北京PM2.5指数 爆表,局部地区突破900. (我国的标准是70)它能携 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成为危 害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恶化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 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 结构、生产方式、生活一个羊绒集团。生产羊绒制 品需要在当到大规模地发展养羊业,但是,超载放牧却导致 了草原生态严重失衡,造成该地几年没有降雨,水井干枯。 该地原有200多户居民,到了2001年6月仅存4户,牧民逐 水而居,四散各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经济萎缩,进而使 牧民生活走向贫困。
青少年:
• 1.努力学习有关知识和法规,增强环保和资 源意识;
•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保护环境 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 3.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 出贡献等。

思想品德:3.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活动课教案(鲁教版九全)

思想品德:3.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活动课教案(鲁教版九全)

活动课: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 、识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2 、理解只有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3 、通过活动,了解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能力目标:1 、根据相关漫画分析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2 、通过分组讨论、模拟表演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开放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1 、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行为和理念。

2 、激发学生开发西部的热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本活动课分“教学内容概要”和“活动建议”两大版块,在“知识概要”版块中,介绍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活动建议”版块中,教材以“西气东输”为例,启发学生对“西气东输”的意义及所体现的道理进行讨论和交流,并进一步探讨再造西部秀美山川,我们应该怎样做。

2 、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原因难点:再造西部秀美山川,我们该怎样做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环保意识初步具备,但对西部大开发缺乏体验,对西部可持续发展缺乏感性认识。

2、相应对策:通过分析漫画、分组讨论、模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加深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通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活动中发现、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合作精神,锻炼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促进者、引导者、调控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漫画解析、分组讨论、模拟表演等环节让学生去自行探索、自行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能力。

在此过程中达到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练习的创新设计来加以巩固升华,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思想品德:3.8.1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学素材2(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思想品德:3.8.1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学素材2(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A、围湖造田
B、砍伐森林
C、连续普降暴雨 D、水土流失
2、造成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 A、多旱,植被枯死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人口无节制增长 D、多灾害性天气
3、从“人-----从----众”的图例中反映的是(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环境问题
D、道德问题
4、从“森----林----木”的图例中可以反映出( )
洪水灾害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给当地 人民以及全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带 来的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
暴雨等自然因素并不是造成这次洪涝灾害的唯 一原因,造成这场灾难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滥砍滥伐: 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2)中下游地区盲目围湖造田: 造成蓄洪能力降低 (3)中下游地区不合理的水利建设:破坏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
从历史记载中考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1.史前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图2-1) “崇拜、顺从”
2.农业文明发达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图2-2) 有意识地“改造”
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关系(图2-3) “征服”和“改造” 人与自然矛盾激化
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
塔里木河流域的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分布在河流两侧 塔里木河水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简要分析塔里木河萎缩和流域内上生态环 境恶化的原因?
干涸的河道
输水后的河道枯死的胡杨林胡杨林又绿了环境
人口
可持续 发展
资源
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追求人口、资源、环境与 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实际上是指可持续的发展。
1、造成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从而自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

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正确处理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依据:因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难点: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从理论本身的抽象程度看,可持续发展是内涵丰富的新概念,抽象程度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看,他们很少关注社会生活和国家大事,可持续发展往往引不起他们的重视。

)三、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整理归纳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地球之歌》,引发学生思考,视频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环保为主题的歌曲。

看着揪心的画面,震撼的声音,祈求无助的目光,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已刻不容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这一课。

(二)新课讲授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展示地球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支撑不住了呢?引导学生明确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的形势尤为严峻。

2、自学指导一:我国的人口问题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的人多的场景。

其次,展示材料,探究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惊人的数字——人口现状材料一、1949年刚解放时,我国人口就多达5.4亿。

由于忽视了计划生育,我国曾一度出现人口过快增长。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4亿。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1500多万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数。

材料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3.6%,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1.1%,文盲率为4.08%。

而美国25岁以上人口接受大学教育的比率接近50%。

材料四:东部沿海占全国13.52%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41.38%的人口,而西部占全国56.76%的国土面积,仅承载着全国22.39%的人口,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达到413人/平方公里,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只有53人/平方公里。

材料五: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材料六、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

(1)阅读材料,明确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分布不均匀、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多等等。

(2)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拓展:为什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否违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自学指导二:我国的资源问题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教材91页)材料二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

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此外,我国每年约有7 亿吨的农作物秸秆,近230亿吨工业有机废水,500多万吨废钢铁、大量的电子垃圾,多数白白地浪费掉,每月得到很好地利用。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形势会带来什么影响?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展示发言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讨论: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以实际行动来节约资源的?自学指导三:我国的环境问题先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我们目前的环境状况。

展示几组图片来感受我国的环境状况。

材料一:长江流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而盲目地围湖造田、建房,导致湖泊面积逐年减少,洞庭湖由原来的4200平方千米,减至现今的3000平方千米。

鄱阳湖由5000平方千米减至不到4000平方千米。

江河湖泊面积的锐减,大大降低了蓄洪能力,是助长洪灾的因素之一。

材料二:地球上有170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

由于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大量物种灭绝。

目前已经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材料三: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

人类癌症80%—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癌症占了90%。

材料四: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荒漠化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多亿元。

思考:材料分别说明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的?探究四: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战略选择1981年内蒙古目的发展起了一个羊绒衫集团。

生产羊绒制品需要在当地大规模地发展养羊业,但是,超载放牧却导致了草原生态严重失衡,造成该地几年没有降雨,水井干枯。

该地原有200多户居民,到了2001年6月仅存4户,牧民逐水而居,四散各地。

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经济萎缩,今儿是牧民生活走向贫困。

当地牧民说:“羊绒衫厂,你要牺牲多少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利益;而你又将用多少经济利益才能恢复和保持自然平衡?”(1)这个羊绒衫集团现在还能否存在和发展下去?为什么?(2)牧民的呼声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组讨论后回答出示图示发展经济—→不合理开发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危急人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牧民的呼声警示我们: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教师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也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重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重人类未来的利益。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树立了人口意识和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课后延伸】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通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人生选择,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国情国策,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离国家政策比较远,加之理论本身的抽象程度也比较高,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效果分析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视频、图片、漫画、图表以及比较形象直观的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去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高涨热情,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浓厚。

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整个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完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树立了人口意识和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材分析本框是鲁教版九年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

第三单元是围绕着关注国家的发展而建构的生活主题单元,主要讲述了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分类目标中明确规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我选择的这一框题是属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并对这些状况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第二个层次“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是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

学好本框题将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因此,本框题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评测练习】(共20分)1、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显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位于全国前列。

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2分)A、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难以协调B、经济越发展,环境越难以治理C、当前我国必须把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D、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节能减排2、李克强总理强调: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这表明()(2分)A、经济发展了,环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B、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C、先抓好经济建设,再治理环境污染D、解决环境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3、2015年“世界水日”和我国今年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下列选项内容能为这一主题的确立提供依据的是()(2分)①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②我国水资源丰富③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2016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这说明我国()(2分)①自觉担负起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③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④正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规模空前,全世界196个《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成员出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