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南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成功经验
2015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录取名单 录取分数线

2015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录取名单录取分数线2015年考生编号拟录取专业初试总分复试成绩加权成绩备注100555333305856新闻与传播3998280.46100555333310146新闻与传播3828177.78100555000004149新闻与传播3778177.08100555333316539新闻与传播3738276.82100555000004142新闻与传播3748176.66100555333309850新闻与传播3718276.54100555333315628新闻与传播3678275.98100555333305136新闻与传播3588675.92100555333312118新闻与传播3688075.52100555000004132新闻与传播3618275.14100555333311636新闻与传播3588174.42100555000004135新闻与传播3578073.98100555333309444新闻与传播3508373.9100555000004145新闻与传播3568073.84100555000004157新闻与传播3528173.58100555333313520新闻与传播3557873.1100555000004130新闻与传播3517872.54100555000003155新闻与传播3527471.48育明教育天津分校分析:通过对南开新闻与传播硕士近几年的复试线分析,总分基本维持在350分左右,单科成绩没有发生变化,总体的考试难度不是很大,希望大家在报考之前对于每年的考试情况一定要清楚的了解。
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来看,专业课是最终能否考上的关键,建议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业课的复习,尤其要抓住考试的重点进行复习,育明专注专业课辅导多年,更多考研信息可以随时关注育明官网或者咨询育明考研天津分校高级咨询师王老师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考研故事分享】我的三年二战考研辛酸之路

凯程考研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考研故事分享】我的三年二战考研辛酸之路(1)复试篇今年的复试尤为惊险,惊险到一切都濒临在功亏一篑的边缘上,形式之严峻,如今回想起来还令我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很早之前就听学长说过复试前联系导师的重要性。
为此,我也特地去过两次暨南大学找过导师。
老师第一次的答复是国家线还没出来,先等国家线吧。
第二次的答复是手上的招生名额还不知道,所以也不确定。
但是由于我的两次造访,老师对我也有了一定的印象。
所以我这趟也没有完全白来。
再第三次,也就是复试的前一天晚上去找导师的时候,导师就明确回复说自己手上的名额已经满了。
很难录取我,建议我去找其他导师。
也就是说仅仅是在复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才知道,我本来想报考的导师已经有人选了,而对于其他的导师我都还没有联系和接触过。
因此,我的心情犹如从人间跌落到了地狱般辛酸。
我想了很多,假设了很多种情况及后果,也许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又要付诸东流了。
甚至都没有想到抽出时间来难过,我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在学院的楼上跑上跑下地联系导师当面交谈,或者打电话逐一联络。
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是六神无主了,此时有许多老师打电话去问的时候已经是有人选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些老师是要看复试成绩再决定招收与否。
并且幸运的是,我就在复试前一天晚上电话联系了现在的导师,并且老师也是需要根据复试的成绩来确定录取情况,这是我最不幸中的万幸。
因此,我至今都不敢再回想当时那种心急如焚的焦虑心情。
经过了惨烈的复试竞争之后,一切都终于尘埃落定。
今年暨大的复试严重缩招了许多名额,形式极其严峻!往年只要进入复试,就几乎不刷人的信科院,今年在第一志愿报考暨大进入复试的人中,至少一半人铩羽而归。
有些专业的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也照样被刷。
也有不少排名和分数在我之前的人都被刷,还有一些则调剂去了专硕。
我们第一志愿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许多的是来自于985院校的调剂生,并且许多的老师对于这些调剂生的钟情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2014厦大新传专硕二战经验

3月20日晚上9点多,刚从秦淮河玩完回到南大同学的宿舍,收到了学弟发来的恭喜短信,当亲眼看到录取名单上有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我心里总算尘埃落定,压抑了太久的感情终于得以释放。
最后以总分第3名被录取,我自己都没想到,消息出来后,周围充满着各种赞美和肯定,让我有些飘飘然了。
但冷静下来,我知道这些恭维并不真实,也不长久,真正让我骄傲的是——我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孤独和虚荣,我最终战胜了自己,并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首先说说我的情况,本人24岁,男,福建人,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4年二战考上厦大新传专硕。
晒下两年的分数:13年,政治:67,英语:63,专业实务:118,专业基础:120,总分:368,复试线:373,无缘复试!14年,政治:68,英语:70,专业实务:109,专业基础:136,总分:383,复试线:380,初试排名:第20,复试分数:93.75,复试排名:第1,总排名:第3,被录取!希望我的故事、经历和感悟能带给下一届考生哪怕一点点的帮助和启发。
1、计划进度(2013年)5月—8月中旬:(复习时间可忽略)在《厦门晚报》实习,每周坚持看《新闻周刊》,看完了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推荐)、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其他就刷刷微博,看看电视剧,跟同学玩。
主要在厦大法学院图书馆自习(这里自习太棒了,不用学生卡,外面看出去就是海,吹过来的都是海风,很凉快)。
这个阶段基本没有强度,主要忙着采访写、稿交差。
8月中旬—9月初:(每天复习时间约6小时)结束实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看完,英语每天做一两篇阅读理解(发现底子没丢多少,欣慰)。
主要在厦大教室自习(庄汉水楼)。
这个阶段目标就是调整学习状态,恢复一下知识积累,强度不大。
9月初—1月初:(每天复习时间约12-14个小时)这个阶段是大头,第一、二轮背诵:①专业课:这次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也因为有之前的积累,所以9月份主要把历年真题(97年-2013年)背了一遍(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
小编收到很多同学的私信说南开大学的真题资料找不到好用的,让小编推荐带有答案解析的资料书。
小编一直有按照学院的分类给大家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好再分享出来,这一次呢,小编安利的是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的考研真题资料,同学们快快动手,把下面的内容收藏起来吧。
小编多方打听后,最终决定安利的资料是《南开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红宝书-全程版》,由天津考研网主编。
具体包括了:南开大学新闻学原理04-08年考研试题、传播学原理03-08年考研试题、新闻传播学基础2009-2016年考研真题;南开大学新闻学原理04-08年考研试题参考答案、传播学原理05-08年试题参考答案、新闻传播学基础2009-2015年考研试题参考答案;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2-15年考研真题解析;南开大学新闻学理论与实践2009-2016年考研真题;南开大学新闻学理论与实践2009-2015年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下面是从资料中截取的部分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2015年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卷整体分析:2015年的真题难度适中,没有特别难的题,题型与往年一样,知识点分布也大同小异,出题主要还是围绕几本参考书的内容展开,没有超纲题。
填空题全部都是《中国文化史概要》,论述题并不难,组织答案也很简单,最后的综合题也在之前的专题里面涉及到了,不难作答。
一、填空题解析:填空题考察的依旧是基本知识,在书中能找到原文答案,有趣的是这一年的填空题全部源于《中国文化史概要》那本书,所以复习的时候这本书大家可以整理成填空题来进行备考。
1、乡试、秋闱、恩科2、《通典》、《通志》、《文献通考》3、《陶庵梦忆》、《西湖梦寻》4、志人书、志怪书5、荀子、宋玉以上呢就是小编想要和各位考研学子分享的资料信息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从中获益呢?无论如何,小编都希望各位研友可以实现自己的考研梦,在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大纲及辅导

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考试大纲及辅导(考研)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下分为两门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和传播学理论与实践,你考虑好选择什么方向了吗?历年考研大纲发布时间比较固定,一般距考研初试时间只有3个多月。
大家如果提前复习的话可以参照去年的专业课考研大纲来复习,因为每年的大纲变化不是特别大的,希望考生能抓紧有限的时间,按既定计划加紧复习,争取取得2017考研的成功。
在介绍大纲的同时我也要推荐给大家一份很好的考研复习资料《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红宝书(新闻传播学基础+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其中包含免费的南开大学传播硕士专业考研大纲解析视频(1课时):可以直接搜:南开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心得(考研辅导班-导学班-版本1)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考研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的备考中作用重大,但是卷面实际重点和大纲往往有所差别,甚至部分科目有超纲情况。
这份精彩的解析视频就是天津考研网协同本专业资深硕博团队为广大研友倾力打造独家权威考试大纲解读视频:主要内容包括考试科目综述(考试总体要求、科目特点、大纲作用、近年变动情况等)、大纲考点解析(对大纲中要求的考点展开解析及应对策略)、试卷结构分析(题型、分值及注意情况)、答题技巧(针对题型宏观指导)。
希望对刚刚步入考研路的研友有一些帮助。
下面是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下《新闻传播学基础》考试大纲科学硕士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传播学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相关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有关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知识系统、理论与方法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1、新闻学基本知识和理论。
2、传播学基本知识和理论。
3、中国文化史基本知识和系统。
4、对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把握。
三、考试基本要求1.具备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及相关专业的知识。
并对中国文化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2.关注现实问题,对社会热点有一定的敏感,能够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及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二战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略谈考研成功体会

二战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略谈考研成功体会那些话,那些事,那些年走过的路——纪念我的考研历程。
曾经有人告知我说,“人一辈子的路上,咱们走着走着,身后的路被黑暗吞噬了,于是,追赶着前面的光明和希望,手中的掌纹和身上的肤色慢慢与现实融合。
”记录下这一段走过的历程,本来是很早就打算的情形,可惜在第一次失败中搁浅了。
翻过电话的照片,看着以前的旧照片,每一张似乎都能唤出我内心最强烈的回忆。
这一切都定格在了2021年3月27日,这或许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对我而言的情形。
放下了一段经历,释怀了一段情感,也算是对自己有了交代。
一、迷离与痛楚日子中的爬行者这一切能够从去年的3月份开始提及。
关于每一名等待着毕业的待业青年来讲,前途的渺茫似乎意味着被社会抛弃。
看着身旁的朋友们都有着好的“归宿”,我似乎了选择一种逃避的方式来禁锢自己,也妄想着生活在一个与世隔间的生活里,不要让任何人看到自己。
可这一切似乎是一厢甘心,大四的生活不免会感到生活带来的一丝威压。
能够说当又一次能够面对自己的时候,大约是在5月份收到了澳大的offer和scholarship以后。
面对着一张似乎能够拯救我的入学通知书,满眼的期望却交织着内心的纠结。
接下来的日子需要进行一段长期的自我拉锯战。
若是坚持当初的新闻妄图,我必需付出一年的光阴和关于未知危险的勇气,如此看起来似乎澳大关于我加倍的适合,何况它也来得正是时候。
7月的魔都老是那么酷热和潮湿,今年也不例外。
酷热似乎并无让人产生倦怠,即便想找寻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但并无能够逃躲开选择的痛楚,一面是对未知的恐惧,一面是对失败的不甘。
这一刻,似有种惊惶失措的感觉。
或许是七月半的某一晚上,具体何时已经在漫长的经历中消逝殆尽了。
一个人走在淮海路的街道旁,看着过往的行人,有些悠然自得的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点点乐趣,有些享受着另一半给予的浓情蜜意。
惬意是一种美好,就像吸食大麻后沉醉其中的欢乐,蔓延着全身,刺激着每一寸肌肤。
2017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复试笔试内容复试程序安排出题方式

2017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复试笔试内容复试程序安排出题方式一、复试笔试科目091文学院本院笔试占复试的比例为_30_%,复试占录取成绩的比例为_30_%专业名称笔试内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二、2016年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具体安排(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时间地点内容3月14日(周一)上午8:00--9:00范孙楼章阁厅(二楼电梯旁)注:本科成绩单原件将收取供复试考核组参考,复试后一律不再退回。
交复试报名费90元,请自备零钱。
查验:身份证原件,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持学生证),本科学习成绩单。
3月14日(周一)上午9:30--11:30中文各专业、美术史论方向、艺术学理论、新闻学、传播学专业考生在范孙楼501、507、509教室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美术学(美术史论除外)考生在范孙楼章阁厅设计学和艺术设计考生在主楼139教室专业笔试3月14日(周一)下午2:00开始文艺评论与创作范孙楼207室中国现当代文学范孙楼207室中国古典文献学范孙楼501室中国古代文学范孙楼501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范孙楼507室新闻学、传播学范孙楼509室新闻与传播第一场范孙楼509室(初试成绩排前20名的专硕考生4:00开始)文艺学、艺术学理论范孙楼301室汉语言文字学范孙楼301室美术学范孙楼307室设计学、艺术设计范孙楼章阁厅专业面试3月15日(周二)上午9:00开始新闻与传播第二场范孙楼章阁厅(初试成绩排名第21-31的专硕考生参加第二场复试)复试流程:验证(确认身份)—抽取面试顺序—交复试费—找笔试考场就座—笔试—面试注意:本科成绩单需要有学校教务部门或者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复习攻略1、强烈推荐《育明教育:五阶段考研复习攻略》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
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叩:肆—贰-叁-叁-伍-肆-肆-伍)————育明教育考研寄语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预热原因:育明教育老师认为考研复习比较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
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经验。
专业考试基本情况新闻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和新闻学实务两门,各150分;传播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和传播学实务两门,各150分。
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的参考书目是:《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 方汉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外国新闻传播史》 郑超然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 李苓、黄小玲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戴元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广告学教程》(第二版)倪宁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现代新闻评论》 (第二版)赵振宇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闻采访学新论》 罗以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比较新闻传播学》 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专业考试的出题老师现在比较分散了,不再是以前那样以两位刘教授为主了。
但是各个口的老师把各自研究领域的题目报上去以后,由系主任刘运峰教授汇总后上报文学院。
所以现在的知识点领域也比较分散,比较注重基础,难度远远不如09年以前的考题。
预计现在的出题人是刘运峰、刘畅、陈宁、梁小建等老师。
所以如果在天津上大学的同学,一定要来南开听课的话,也最好听这几位老师的课,当然小有名气的熊培云老师的课也比较推荐,虽然和考研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认真听进去了绝对是一次思想洗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二战南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成功经验一、首先来汇报一下我的成绩政治:64;英语:77;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28;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39。
初试成绩与一个姑娘并列第一。
复试成绩86,加权总成绩专业第一,已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录取。
二、确定学校2013年备战南师大传播学硕士失败后,2014年经过反复的查询思考,最后定下了南开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定下这个专业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南开大学的文学类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新闻类虽然可能算不上强项(这点在南开版新传帖的数量上也可以看出),但有也有优秀的师资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是因为其新传专硕只面对非应届生招生,虽然竞争对手里一定会出现优秀并且经验丰富的二战考生,但是没有应届考研大军的竞争,压力自然小了不少。
确定了学校之后我就开始准备专业课资料的查询购买。
因为一战南师大时,有了政治64,英语一66的基础,我并没有把这两门公共课作为重点复习的对象,只是以一战的经验来保持每天基础的练习,其余时间就一心只想攻下一战的失利点专业课。
后来事实证明了我这么做是对的。
下面我就从专业课开始来分别说起吧。
三、专业课备考经验我专业课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反复。
先概括来说:南开新传专硕的两门专业课分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综合能力里包括新闻写作与传媒业经营管理两部分,专业基础包括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两部分。
以往两年学校都会在网站上给出参考书目,去年当我复习到10月份时,看到学校网站上通知参考书目变成了一份大纲。
但我没有慌,因为仔细研究一下大纲,里面内容跟四本参考书的内容基本一致,加上询问学长学姐后,他们都表示可以继续跟着参考书走,然后就安下心来继续复习。
话回到我定下学校与专业后。
那时是在本科毕业后的六月份回到家,下定决心时已经是六月底。
然后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南开新传专硕,还有学硕能找得到的一切资料。
然后发现相关信息和经验确实不多,这让我有喜有忧,喜的是报考人数确实相对不多(第一年南师大的信息到处都是),忧的是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对我的复习准备不是很有利。
最后幸运的是我在传媒人论坛上看到了一个13年考试的学姐在卖她的专业课笔记,于是我联系了她,她的专业课成绩很高,但因为英语没过线最终与南开失之交臂。
我买下了她的四本笔记,开始结合着参考书研读。
虽然考试重点大概就是那些知识点,但我觉得每个人对知识的解读不同,对书籍的理解不同,加上她的笔记有一些笼统,我又问她要来电子版,每天对着参考书一页一页的看,结合前两年的专硕学硕真题,把我自己认为的可能会考到的知识加到笔记上面,重新排版再整理出来。
怀着整理好一份精细的笔记差不多就可以丢掉书的目的,我一共把四本书整理了三遍,每一遍都查漏补缺,我对笔记的排版要求比较高,视觉上一定要好,不能打开书看起来心烦意乱(哈哈),所以这个过程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到大概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我终于整理好了四本笔记。
特别有成就感。
八月开始,我开始仔细研读我的笔记,这时还是结合着书进行的。
因为有了整理时的宏观印象,再系统的梳理起来思路就变得比较开阔。
我先看笔记中的知识点,默读两遍后,再看一遍书中相关的解读和延伸,这样对知识点就比较理解,为以后融会贯通打下基础,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传播学概论里很多知识点都不只出现在一个背景下。
十一章的传播流三部曲里,伊里调查中出现的既有政治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的等理论同样也是第十章提到的重要的受众观。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既是第三章符号学里的重点理论,又是第五章人内传播的典型。
)八月份就这么结合着书又把笔记自习过了一遍。
九月开始,我找到我一个从小一起长大也要考研的朋友,我们去到我家附近的一所大学旁租了两间小屋,从此在学校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安营扎寨。
此时我心里已经对专业课内容有构建起了基本的框架,可以丢掉书开始背诵笔记了。
想起第一年就是因为对专业课没有透彻的认识,背诵开始的太晚,所以到最后手忙脚乱。
今年决不能重蹈覆辙。
于是从九月份开始,我这么安排我每天的时间:7点钟起床吃饭后去自习室,背半个小时的英语单词。
然后拿着专业笔记去图书馆比较僻静的走廊里开始背专业课,直到11点半,回到自习室做半个小时的政治练习题,然后去吃午饭。
饭后回到教室继续做政治做到困,小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醒来洗把脸开始做英语真题。
11月之前晚饭后状态好的话会回到教室继续看专业课相关资料,读一些延伸读物,例如南方周末,看天下等报纸杂志,或者业界的论文,业界专著,南开教授出版的专著等,这些都对理解理论知识,打开思路和眼界有好处(南开14年真题里可以感觉到其考察理论和实际运用的结合比较多,例如今年有一道大题是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新闻评述的理解。
这个时候用事例阐述理论,平时的积累就显得很重要了)。
11月之前的晚上是隔三差五的学习,11月之后的晚上基本上坚持每天继续到十点半之后了。
我就这么每天反复的走那么几条路,反复的背诵自己的笔记。
我暗自给自己这种学习方法叫做车轮式碾压记忆法。
我不是天才无法过目不忘,只有用这种方法重复一遍一遍又一遍。
每天的生活轨迹都这么机械,时间久了难免会枯燥,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二战党心理压力大家应该都能想得到,专业课背到痛苦的不行的时候,我就想想一个前辈留下的话,他说“我们新传类的专业考试题量一向很大,甚至在考场上只有不停的写你才能把题目答完答圆满,那个时候是没有太多思考时间的,所以只有平时基础打得足够扎实,背到考场上紧张到蒙圈那些知识点都不会忘,那时才能自如应对一切。
要么这几个月痛苦,要么考场上和看到分数时痛苦,你自己选吧。
”简单粗暴,但是支撑到我一直走到了最后。
专业课在刚开始背诵时确实容易崩溃,总觉得面前的大山怎么那么难以跨越,但是背完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后,你会发现背完四本专业课的时间在逐渐缩短。
第一遍每天背三页,第二遍就可以每天背五页。
第一遍二十天背完了一轮,到考试前夕一个晚上就可以背完一本书。
相信我,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总之,总结一下,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就是结合书目整理笔记,然后反复背诵,加之课外读物,结合新闻热点和专题类、评论类的文章打通思路,和理论融会贯通。
考试时笔如泉涌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你就会明白了。
四、公共课备考经验政治:我政治第一年考了64,第二年丝毫没有提高,还是64==这可见我第二年根本没有在这里下很多功夫。
.相对于论坛里其他大牛,我这部分的经验可能不值一提。
但我还是简单说一下我的复习节奏。
九月份大纲出来之后我才开始。
因为一战时大纲上面已经有我自己勾画的知识点,所以14年大纲出来后,花了两天的时间把变化和新增的知识点剪下来,粘贴到我自己的老大纲上,这样看起来比较熟悉清晰又舒服。
可能没有重点看的缘故,我并没有觉得有在最后考试中真正帮上忙,但是用来串联知识点以及加深记忆却是极好的。
英语:第一年英语一66,第一年英语二77,这个成绩我已经满意了。
我英语基础不算差也不算很好。
四六级分别是470+和450+。
六七八月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阅读书,七七八八的做了不少但也没感觉到什么实质性地帮助。
第一年的英语成绩我自我感觉已经不错了。
到第二年时我暑假依然把单词过了好几遍,九月之前看完了一遍。
这时候虽然没有做真题,但是看完外刊书之后明显觉得自己对英语阅读的理解提高了一层,增加了不少自信。
九月开始继续看一战时买的英语一的真题,用一个月的时间过了一遍之后开始看英语二的真题,因为比较年份比较少,过得就特别仔细,一点一点研究出题者的意图和命题规律。
过完英语二的真题后,我买了本蒋的英语二作文书。
因为大作文部分不同于英语一,我没有经验。
所以从头看起,结合这本作文书自己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小作文和大作文的模版。
就上了考场。
五、兴趣是最大的老师那段时间英语的复习中我也领会到了兴趣确实是最大的老师。
得益于十月份复仇者联盟里Loki的扮演者Tom Hiddleston来华宣传雷神2,看了数个访谈后我又重新燃起了对漫威电影系列的热爱。
学英语的兴趣简直不能再足,甚至一度下决心练就一口剑桥腔,当然狂热逐渐平静,剑桥腔也没有炼成,但那时候每天恨不得记住每一个单词,学英语学的很开心的日子,确实无论于考试还是我个人的英语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X战警是我非常喜欢的系列电影,前阵子逆转未来上映,前夕我又重温了前几部,在第二部的最后,Jean为了救大家使用出自己的能力而最终被海水淹没,Scott痛苦的问X 教授我们为什么不救她,X教授说:“She made a choice.”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突然想起来自己考研这两年,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或者动力,仅仅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做出了这个决定,然后坚持了两年。
这个帖只是想提供更多的经验帮助需要的人,其他的没有多说,备战两年,多少跌宕起伏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体会,但我相信经历痛苦崩溃和愉快感动的一定不止我自己,我只是众多的一个而已。
今年看到考试成绩的一霎那,心里很激动,激动过后是满满的平静和满足。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年轻时的自己经过了努力达成了想要的目标,有效防止因为懒惰和不坚持造就的后悔人生。
那么大家一起继续加油吧!考研经验:晚起鸟也有春天:人大产业经济学摘要:本文作者复习的时间比较晚,但她通过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最终她以414分的成绩考入人大,希望她的经历给大家带来鼓舞。
▶自我简介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基本信息。
我本科就读于帝都一所211财经类院校,貌似很好猜,研究生报考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
录取结果已出,我的初试总分414,其中数学147,专业课802经济学129,英语73,政治65。
这篇帖子主要说说我的考研心得,最后也有一点经验分享。
回首看看过去的一年,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
如今想要写点什么,我好像突然化身白云大妈,“词”起“笔”伏,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既然这样,我就从题目开始,慢慢说说我的考研路。
一.晚起鸟养成计划(大家请勿模仿)话说那是2011年的秋天,虽然有些遥远,大学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班主任曾这样跟我们说:“同学们啊,现在你们已经进入了大学,是时候为以后做打算了。
大学毕业后,你们不外乎这么几条路:考研、出国、就业、公务员。
你们要早些计划,早些安排!”班主任的话让同学们群情激昂,我也在那时下定决心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的道路。
这哪里是晚起鸟,分明就是早起的鸟儿啊!可问题是,决心就只是决心,直到2014年的第一个学期,我才开始在考研路上徐徐迈步。
然而,这只是晚起鸟养成的第一步。
接下来需要的就是绝不早开始复习的果敢和拖延症晚期诊断书了。
这些特质从我的日程表中可见一斑。
2014年3月至4月,通过在校园各处接到考研辅导机构的传单,出没于各种考验辅导讲座,我成功获得技能“对考研略知一二”。
我知道了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考研科目有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