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口岸相继开放。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 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 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
革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6.使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为中国培养了
一批近代化人才。
【针对练习】 2.(2012 年江苏南通期末)“(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 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 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 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
2.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 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 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 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诞生。 4.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__________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列强大 鸦片战争 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和“织”分离;中国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 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 国工匠。
材料三:洋务运动期间,慈禧太后支持顽固派,用来制 约洋务派。
材料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
中学
中国封建制度
西学
西方先进科技
(根本、前提)
体
用
中 体 西 用
(手段、表现)
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 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 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 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 曲。
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 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 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 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李鸿章反思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五: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 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 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 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 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 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 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 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 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 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 术能负其责?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材料三:《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鸦片战争前 1845年 1851年 1853年 茶叶 生丝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8010 9919 10122 13220 23040 62896
大量洋货涌入 上海通商口岸 英国运茶快船 “海上贵族号
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 洋务运动
1.背景: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由,云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 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 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 犹欲以成法制止,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口号:“自强” 性质:官办封建性近代工业 重要企业: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I.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II.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 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 由于各国制造军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 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 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
赴美留学儿童
4.结果和影响 (1) 结果: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2) 意义: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 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方面也打开了缺口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历史必修2课堂探究: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含答案 精品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洋务企业的特点史料导入洋务运动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
……这一类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
问题在于如何估价它的垄断性及其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创办洋务企业的目的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提示: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师夷长技以自强)。
积极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名师精讲洋务派所办企业的特点(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特点:①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②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
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的同类产品,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
③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
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特点:①民用工业都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
②民用工业的创办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
民用工业刺激了商人投资近代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民用工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去,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例题1】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这说明开平煤矿()A.是典型的早期中外合资企业B.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序幕C.已具有近代企业的典型特征D.仍是旧式的手工作坊式的企业题目立意: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虽然使用机器生产,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但其产品不投入市场,而是由国家无偿调拨,因此,它们是带有近代因素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1张PPT)

晚年李鸿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 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 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不揭破 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 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 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 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 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 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 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市场、劳动力。 (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只 是开始解体,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 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年李鸿章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 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 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 也。…
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 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 此则吾所敢断言也。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
1.生产方式 手工劳动→机器生产
2.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市场管理
3.所有制形式 国有→民有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 的现代化运动。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诸如此 类开风气之先的业绩,铭刻着筚路蓝缕的开创者的 历史功勋。可是,从全局看,它是失败了的实践。 而这个现代化良机所以丧失,说到底是由于历史积 垢的重负,是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产生的恶果,创 巨痛深。但强者永远注视着未来。
-张研 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问题三: 洋务派的活动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把种种官僚病带进经济活动过程, 使之丧失了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企业充塞 着腐朽的衙门作风,机构臃肿,冗员甚多,官派的总办、 会办等大员,大部分是不懂经营管理而又不愿认真学习的 庸碌官僚,再加上企业的盈亏盛衰与这些官僚没有直接的 利害关系,营私舞弊倒能饱填私囊,其前途也就不卜而知 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洋纱输入→纺与织分离(自纺自织到不纺只织)
洋布输入→耕与织分离(不纺只织到不纺不织)
自纺自织:均属自然经济 不纺只织:不纺属商品经济、只织属自然经济 不纺不织:均属商品经济 农副产品商品化→产品日益依附市场
1.鸦片战争后,英对华商品输出增加了3.5倍,棉纺织品 占总值70%以上,增加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洋 货充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仅当梭布之三分之一。 民间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外无市场联系,内无资金积累。
资金来源: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 教育:设立新式学堂,公费官派留学生 军事:筹办近代海防:建立三支海军
首批30名赴美留学幼童:1872-1875年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1.背景: ①晚清面临内外交困的统治局面; ②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顽固派和洋务派)。 2.展开: ①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历 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中国五种经济成分发展走势图
① ①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投资于轻工业; ①晚清面临内外交困的统治局面;
军事:筹办近代海防:建立三支海军
思考如下问题:
1.有人认为,从生产关系来说,洋务军事工业是历史上官 办封建工业的延续。你同意此说法吗?为什么?你是如何 理解的?
2.探究: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异同?
探究: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异同?:
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845年,福州官员 洋纱涌入
奏称:洋货“充积 中国市场
于厦口”。洋布、 市场
洋棉“其质既美、 品 价
其价复廉,民间之 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因此,
质格 劳好动低力
“江浙之棉布不复
畅销”。
洋布涌入
中国市场
纺与织 分离
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
耕与织 分离
掠夺原料,使 其服务于资本 主义市场,农 业生产日益商
代化的起步。 • 外交:培养翻译人才,促进外交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戒虚,谋
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 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 欤?”
课堂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官僚资本
主义资本
自
外国资
主义
然
本主义
经
济
民族资 本主义
十九世纪六七年代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步履维艰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
(1)经济 新的生产方式,新经济因素产生,使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促进自 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壮大。 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促进 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3)思想 为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 促使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 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 “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 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必修2第九课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目录
•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 •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影响
01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耕织分离
随着外国商品的输入,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逐 渐解体,耕与织开始分离。
04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
土地改革
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 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
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工业生 产,如提供贷款、引进技术等。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为了稳定经济秩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如实行统购统销等。
02
03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导致社 会阶层流动加速,新兴阶 层崛起,传统阶层逐渐衰 落。
推动思想观念变革
经济结构的变动促使人们 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传 统观念受到挑战,现代思 想逐渐兴起。
加速城市化进程
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城 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 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水 平得到提高。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农民 需要更多地与市场发生联系,以满足 生产和生活需求。
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难以与机器生 产的工业品竞争,导致传统手工业逐 渐衰落。
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01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02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 1、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 起来,洋务派想以此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 可能实现的。 •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近代科 技人才,刺激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用 工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封建经 济的瓦解。
思考:
• 洋务派筹划海防的目的是什么? • (防范和抵御列强的侵略) • 洋务派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 • (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教 育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封建儒家思想典籍。 洋务运动兴起,需要了解更多的西方科学技术, 这对翻译、科技、军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急 需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
洋 务 运 动 兴 起 的 背 景
英法联军
19 世 纪 50——60 年 代 的 清 政 府
太 平 天 国
洋务运动目的:
自强、求富 摆脱内忧外患 维护封建统治
内 忧 外 患
——
曾 国 藩
奕,洋务
派在中央的代表
人物,1861年后
掌管军机处和总
理各国事务衙门 左宗棠
洋 务 派 在 地 方 的 代 表 人 物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 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 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问题探究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有何表现?
(1)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2)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农产品大量出口,使中国农副产品进一 步商品化
我国最早的官办民用企业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 船
我国最早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
我国最早的大规模钢铁企业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张 之 洞 视 察 汉 阳 铁 厂
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什么?
• 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 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李 鸿 章
张 之 洞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 1、19世纪60年代: 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 2、19世纪70年代开始: 创办民用企业(求富) 创建三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洋 务 派 创 办 的 近 代 军 用 企 业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官办军用企业 创 办 者 曾 国 藩
问题探究2、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1、资本主义入侵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 的原因。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前提条件。
3、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 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二、洋务运动
问题探究4、什么是洋务运动、其发 生的背景是什么?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 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 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知识小结
欧 美 工 业 革 命
海 外 殖 民 扩 张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世 界 市 场 中 国 近代工业产生
洋 务 企 业
民 族 工 业
总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哪两 个方面?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产生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 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 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官办造船企业
创 办 者 左 宗 棠
福 州 船 政 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建安舰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洋 务 派 创 办 的 近 代 民 用 企 业
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 洋务派在培养人才方面主要有两项措施: • 一是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涉及翻译、军 事和科技等各方面,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 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标志着中国教育 开始步入近代化。 • 二是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兴起后,有计划地向 美、德、英等国派遣留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人, 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中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
•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甲午 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终 失败。源自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1)、根本原因: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 度; • (2)、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 (3)、西方列强的阻挠,限制。
问题探究:
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呢?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问题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怎样 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鸦 片 战 争 后
c洋务运动诱导 b外商企业 的刺激
问题探究: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概 括中国的民族工业的特点?
材料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 族资本工业约有百余家,其中资本万元以上的50余家, 资本总共不过五六百万。 1894年以前,资本超过1万以上 的制造业,平均每家资本还不到9万元,只有清王朝所办 的同类企业资本的1/10。 材料2: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 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船坞”加工、 制造船舶零配件;70年代,这个厂发展很快,已能制造 小火轮船,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 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造。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工业布局不合理: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附近
材料3: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工矿企业, 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
材料4:
1895——191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辅。
材料5: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