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L_十辊矫直机数学模[1]...
《2024年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范文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管材的质量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在众多工业生产中,超细管材的生产及加工已成为一个关键环节。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是提高超细管材加工精度的关键设备,而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则直接影响矫直效果。
本文将对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及精度分析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领域的研发和设计提供参考。
二、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1. 辊型设计原理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是基于矫直理论,根据超细管材的材料性能、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特性,综合考虑辊子的布局、大小、形状及相对位置等因素。
设计中要保证管材在经过各道矫直时能均匀地变形,达到矫直效果。
2. 辊子布局设计在十辊矫直机中,辊子布局是关键。
根据矫直理论,合理的布局能保证管材在矫直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少变形不均和弯曲现象。
通常采用对称布局,使各道矫直力相互平衡,降低管材的应力集中现象。
3. 辊子尺寸与形状设计辊子尺寸与形状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矫直效果。
在设计中,要根据管材的直径、壁厚等参数,确定辊子的直径、长度及表面粗糙度等。
同时,考虑到矫直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问题,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
三、精度分析1. 精度指标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精度指标主要包括矫直后的直线度、圆度、表面质量等。
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矫直机的性能和效果。
在精度分析中,应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对矫直机进行全面评价。
2.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如管材的材质、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还包括矫直机的结构、工艺参数等。
在精度分析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矫直效果的影响。
3. 精度提升措施为提高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精度,可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优化辊型设计,改进结构布局,调整工艺参数等。
此外,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部件也是提高精度的有效措施。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为验证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超细管材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对超细管材的矫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辊矫直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矫直设备,其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对于提高矫直效果、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二、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1. 辊型设计原则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超细管材的材质、规格和矫直要求,合理确定辊型结构。
(2)考虑辊子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确保矫直过程中辊子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优化辊型曲线,使管材在矫直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小矫直力,提高矫直效率。
2. 辊型设计要点(1)辊子直径:根据管材直径和矫直要求,合理选择辊子直径。
过大的辊子直径可能导致矫直力过大,影响矫直效果;过小的辊子直径则可能降低矫直机的刚性和稳定性。
(2)辊型曲线: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辊型曲线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模拟管材在矫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到最佳的辊型曲线,使管材在矫直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小变形。
(3)辊子间距:合理设置各辊子之间的间距,使管材在矫直过程中能够顺利通过各辊子,同时保证矫直效果。
三、精度分析1. 精度分析方法对十辊矫直机的精度分析,可采用以下方法:(1)理论计算:根据辊型设计参数,通过力学理论计算各部位受力情况,评估矫直机的精度和稳定性。
(2)仿真分析: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模拟管材在矫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评估矫直机的矫直效果和精度。
(3)实验验证: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实验数据,验证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对矫直机的精度进行实际评估。
2. 精度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1)辊子制造精度:提高辊子的制造精度,保证各辊子之间的同心度和平行度,减小管材在矫直过程中的受力不均和变形。
(2)润滑系统:优化润滑系统,保证各辊子之间的润滑良好,减小摩擦力,降低矫直力,提高矫直精度。
美国一公司开发出新型10辊精密矫直机

美国一公司开发出新型10辊精密矫直机张立【期刊名称】《钢管》【年(卷),期】2005(34)4【摘要】美国Turner Machine Company Inc.公司自1994年开发Wyko England系列以来,一直是10辊矫直机的主要生产厂商。
并不断开发新的产品。
该公司新开发的10辊矫直机可矫直外径小于57.15mm(2 1/4 in)的钢管。
新型10辊矫直机的型号有:912,914,916,920,922和924;可矫直钢管外径范围分别为:1.58~7.93,3.18~15.88,4.76~22.23,6.35~31.75,7.93~44.45和9.53~57.15mm。
【总页数】1页(P60-60)【关键词】美国;Turner;Machine;Company;Inc.公司;10辊精密矫直机;型号;外径范围;矫直精度;椭圆度【作者】张立【作者单位】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3.23【相关文献】1.新型精密管材矫直机矫直辊角度检测机构 [J], 陈峰;蔡军党;赵永平;汪恩辉;张超;黄维勇2.日研制出太阳能农用拉机/日本用远红外线保持粮仓干燥/日本开发粮食杀虫新技术/美国培育出免剪草坪种子/改变奶牛基因产低乳糖牛奶/美国新型割草机 [J],3.美国一公司开发出用于计算机硬盘制造的含绿茶提取物的新型处理液 [J], 无4.英国研制新型蔬菜包装--胡罗卜纸面市/日本开发出新型环保包装材料--钢箔/美国推出可自行降解的塑料杯/德国成功研制便携式真空包装器/彩虹镀铝卡纸制作技术难题被攻克/美国成功研制出玻璃塑料 [J],5.印度ITL公司开发出6辊、10辊及14辊钢管矫直机 [J], 林艳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范文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超细管材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满足其高质量的生产需求,超细管材的矫直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十辊矫直机作为矫直超细管材的关键设备,其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对于提高管材的矫直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对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及精度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二、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2.1 设计原则在进行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超细管材的矫直需求,确保矫直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考虑辊型对矫直力的影响,优化设计以降低能耗;(3)确保辊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延长使用寿命。
2.2 设计要素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要素:(1)辊的直径和长度:根据超细管材的尺寸和矫直要求,合理确定辊的直径和长度;(2)辊的分布和排列:考虑各辊在矫直过程中的作用,合理分布和排列各辊,以提高矫直效率和精度;(3)辊的材质和表面处理:选择耐磨、抗腐蚀的材质,并对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2.3 设计流程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初步设计、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和详细设计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确保设计的辊型能够满足超细管材的矫直需求。
三、精度分析3.1 精度评价指标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精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矫直后的管材直线度、椭圆度、表面质量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反映矫直机的精度和性能。
3.2 精度影响因素影响十辊矫直机精度的因素包括:辊型设计、矫直工艺、设备性能等。
其中,辊型设计是影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行精度分析时,需重点考虑辊型设计的合理性。
3.3 精度分析方法对十辊矫直机进行精度分析的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实验验证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矫直机的性能和精度,为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的合理性和精度,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辊式矫直机的工作原理

辊式矫直机的工作原理辊式矫直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将金属板材或条状材料进行矫直。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多组辊轮的协作,施加弯曲力和张力,将金属材料扭曲的形态进行矫正,让其达到平整的状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辊式矫直机的工作原理。
一、冲击式冲击式辊式矫直机采用滚动压制的方式来达到矫直的目的。
它通过下面的五个步骤完成这个过程:1、进料阶段。
物体被放入了矫直机中,其中宽松、胶合、弯曲和翘曲的特征很明显。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会决定整个矫直过程的成功或失败。
2、预矫直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体正在被矫直机的辊轴压制。
矫直机通过施加力量并协调各矫直轴辊的方向,帮助物体的表面部分逐渐变平,并消除轻微的偏差。
3、敲打阶段。
在这个阶段,矫直机会以更加断续和强烈的方式施加力量。
这个过程中,辊式矫直机会让矫直轴辊在物体表面来回滚动,施加较固定的力量,并通过反复的打击使得物体表面更加平整。
4、后处理阶段。
此时,物体已基本上变得平整,但还会存在一些不对齐的地方。
在这个阶段,矫直机会将物体送到下一个设备中(如切割机,如果需要切割)进行后续处理。
同时也可以通过高精度测量来判断物体是否已达到精确的矫正程度。
5、出料阶段。
最后,已完成矫直的物体被从矫直机中送出。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矫直机会将矫直轴辊在物体表面上缓慢滚动,以确保物体在离开矫直机后不会受到任何损伤或重大的出现错误。
二、弯曲式弯曲式辊式矫直机则采用翘曲弯曲的方式来达到矫直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把物体夹在矫直辊与底板之间,对物体进行精确折弯,并将物体恢复原来的平整状态。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 物体被放入碗型翘曲辊上;2. 底板上存在一条弯曲线,当物体碰到它时,将开始翘曲弯曲过程;3. 物体的前端上升,并通过压下翘曲辊的方式弯曲至凹形状态;4. 采用偏转辊等方式使局部产生平整,如此反复;5. 调节压下和过渡辊的位置和角度,使物体经过此过程之后达到平整状态。
全液压十一辊矫直机矫直力的计算

辊 全液压矫 直 机 试验 平 台 的建设 , 利用 曲率 积 分理论 . , 虑 矫 直 过 程 中矫 直 辊 与板 材 之 间 2考 J
一
性)
作用在 辊子 上 的压力可 根据 各断 面力矩 平衡 条件 求得 :
P 1=2 /t×M 2=2/ t×M s
的接 触点所处 的位 置及 相互之 间 的距离 对板材 弯 曲的影响 , 立符 合矫 直变形 规律 的变形 曲线 , 建 从
M2 =M, M4 M 塑性 ) = = (
M 3=M 2=M
一 一 一
矫直力 、 矫直机整体 自控水平低等问题 , 不能充分
发挥矫 直设备 的实际矫 直能力 。本 文就是 基 于十
=
Mw( 弹性 )
M s= M 6 = M 7 = M 4=( Ms—Mw) 2 弹 塑 /(
Pl 1=2 t× M 1 / o=2 /t×M w
王效岗( 96 17 一), , 男 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王树环( 9 1 ) 女 , 1 8一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轧钢工艺
及理论。 2 4
《 中国重型装备》 C I A H A Y E UP N H N E V Q IME T
Y n ioa W a gX a g n , n h h a a gX aj n, n io a g Wa gS u u n
Ab t a t By r s ac ig s ag t n n r cpe,a d b s d o l s ct n lsii e d t e r swel sc r s r c : e e r h n t ih e i gp i i l r n n a e n e a t i a d p a t t b n oy a l a u - i y cy h
800mm辊式矫直机技术附件

800mm辊式矫直机技术附件第一章:简要说明1、设备名称800mm辊式矫直机机列2、设备用途用于矫直在挤压拉伸后的部分形状不合格的型材,该矫直机包括一组主校正轮系及两组辅校正轮系,可矫型材宽度800mm,高度420mm。
3、基本性能800mm辊式矫直机,采用德国技术设计制造,有两根主校正轮轴及八套辅校正轮系组成,换辊采用单侧牌坊开合方式,十分方便,所有操作均采用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执行,方便可靠,所有元件均采用进口的德国力土乐或意大利阿托斯、MG产品。
对于大型工业型材而言,型材的校正是必不可少的,此种辊式矫直机是专为此种型材设计的大型、重载校正机。
4、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矫直型材材料:铝及铝合金型材屈服强度σs Max 350N/mm2型材宽度 Max 800mm型材高度 Max 420型材壁厚 2—12mm主校正辊工作宽度 Max850mm Min 100mm矫直辊中心距 (可调) 340—600mm矫直辊轴直径 150mm矫直轮材料尼龙,夹布胶木,硬塑料安装总功率 75kw校正速度 1—50m/min(连续可调)设备安全标准:符合我国现行的设备保护法律噪声:无负荷工作时,噪声低于85dB供电标准:电压:3*400V±10%频率:50HZ信号灯电压:220VAC控制电压:24VDCPLC控制电压:24VDC电磁阀电压:24VDC第二章:结构介绍该设备由一个用厚钢板焊接而成的坚固的底座,两个焊接结构牌坊和一个油箱泵站组成基本框架。
两列牌坊中间有两个传动轴,分别装在置于牌坊窗口中的轴承座上,由两套液压马达带动,可正反向旋转并可无级调速,上传动轴、轴承座及马达在压下机构的带动下可以上下移动,下传动轴则通过垫板调整高度。
在两列牌坊的两侧壁上装有8套辅助校正轮,它们可以旋转以适应所有不同的型材形状,辅校正轮通过丝杆可以调节开口度,通过液压马达调整压下量。
电控箱直接吊挂在(或安装在)设备上,这样整个设备可根据现场情况移动,并且方便操作,所有操作按钮均装在操作面板上。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

《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篇一一、引言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中,管材的矫直工作是关键环节之一。
超细管材因其尺寸小、精度要求高,其矫直工作尤为关键。
十辊矫直机作为矫直超细管材的重要设备,其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对于提高矫直效率及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及其精度分析。
二、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1. 设计原则在设计十辊矫直机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确保矫直效率与精度的平衡;二是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三是便于维护与保养。
此外,还针对超细管材的特殊性质,如尺寸小、材质特殊等,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
2. 辊型设计十辊矫直机的主要部分是十个矫直辊,这些辊的设计决定了矫直效果。
我们根据矫直力、摩擦力等因素,对每个矫直辊的形状、尺寸、材料等进行了详细设计。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材质和规格的超细管材的矫直需求,我们还设计了多种辊型,以适应不同的矫直任务。
三、精度分析1. 精度指标对于超细管材的矫直工作,精度是关键指标。
我们通过分析矫直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矫直力、摩擦力、温度等,确定了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然后,我们设定了相应的精度指标,如管材的直线度、圆度等。
2. 精度分析方法为了确保十辊矫直机的精度达到要求,我们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预测了不同辊型和工艺参数下的矫直效果。
然后,我们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不断优化辊型和工艺参数。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矫直后的管材进行精确的检测和评估。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十辊矫直机的设计效果和精度,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辊型设计和工艺参数可以显著提高超细管材的矫直精度和效率。
此外,我们还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精度分析的准确性。
五、结论与展望本文对超细管材十辊矫直机的辊型设计与精度分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钢管矫直的变形过程
钢管在矫直前,不仅存在纵向弯曲,而且存在横断 面椭圆变形。钢管在矫直过程中,通过矫直辊的压下量 (偏移)使钢管产生弹塑性弯曲,可以消除钢管的纵向 弯曲,通过调整对置矫直辊的距离(辊缝),使钢管产 生横断面的压扁变形,可以消除钢管横断面椭圆变形, 钢管在矫直过程中,一边旋转一边沿轴线方向前进,做 螺旋运动,矫直辊和轴线成一定角度,钢管最大面积和 轧辊接触,接受充分压扁变形。 影响钢管的矫直质量的因素很多,不仅与管材的规 格、材质有关,而且还与矫直机的辊型、调整规程有关, 而后者影响最大。
7 结论
利用矫直机辊位设定数学模型,可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出矫直调整规程,并得到了实际运用, 有效的加快了调整速度,提高了矫直质量。 矫直机的变形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涉 及的知识很多,而变形参数计算公式中很 多参数是经验参数,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 况修正,矫直机数学模型的开发,是一项 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 不断优化、提高。
6.4 生产实际使用情况 我们开发了两种辊位设定设定模型,即离线式和嵌入 式,离线式数学模型主要供理论研究使用,嵌入式数学模 型用于指导生产。设定钢管外径、 壁厚、钢级、温度,就 可以计算出轧辊倾角、压下量、偏移量,通过计算机把调 整信号传送到一级PLC控制程序,精确调整轧辊位置。先 试矫一支钢管,然后人工进行微调,实现高精度自动矫直, 提高钢管质量。 测量矫直后钢管精度:管体直度:0.8 mm/m,管端直 度:1.0 mm/m,满足API标准及用户要求。 从矫直结果看,矫直精度大大提高,能够满足生产需 要。同时矫直精度没有达到最初设计要求,这和矫直辊磨 损有关,同时需要积累调整经验参数。
2 钢管矫直辊辊形曲线的设计
2.2基准钢管的选择 基准钢管的选择是矫直辊辊形的设计的前提条件, 从现状看,基准钢管规格的选择方法各不相同。德国 和英国学者认为应该选取最大规格作为基准钢管,而 前苏联、日本及我国学者认为应该选取最小规格作为 基准钢管。 2.3辊形曲线的求解方法 从五六十年代起,国内外陆续发表了不少关于辊 形曲线计算方法的文章,基于不同的设计思想,推导 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基于直管条件设计方法可以划 分为作图法和解析法,作图法包括包络线法、近似圆 法等,解析法包括截辊法、截管法、包络法、共轭曲 面法、共轭曲线法等。作图法误差较大,解析法比较 复杂,计算量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出现利用
4 矫直调整规程的编制
矫直过程主要是弹塑性弯曲和压扁变形,因此调整参 数主要包括倾角、压下量、偏移量和矫直速度。确定这些 参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试验研究通过大量试验得到 经验参数,另一种是理论计算,根据矫直辊型及矫直变形 过程计算,可以推导出变形参数计算公式。 4.1 计算轧辊倾角 调整矫直辊的倾角是为了改善辊管的接触情况,国内外各 种文献给出了很多计算公式。 SINαn=SINα×SQRT((RD+ρ+rx) /(Rd+ρ+r)) 式中:αn——轧辊倾角 α——最大倾角 ρ——辊子喉口半径 Rd——所矫钢管与辊子接触点半径 rx——钢管半径 r——钢管最大半径
5 矫直机辊位设定数学模型的开发
利用编程语言,编写出矫直机辊位设定数 学模型,但是,这种数学模型和实际生产还有 很大出入,生产中可以使用计算得到参数进行 预调整,然后结合钢管来料弯曲情况、矫后钢 管质量、矫直辊磨损情况进行微调。 矫直机辊位设定数学模型有两种,一种是 离线的纯理论模型,一种是嵌入式数学模型, 可以结合生产实际调整情况进行经验积累,不 断修正矫直规程计算公式中的经验数值,更加 完善。
6 JCL十辊矫直机辊位设定数学模型的应用
6.1 JCL十辊矫直机辊型设计 JCL 十辊矫直机就是基于反弯和旋转矫直理论的综合运用 设计的多机架、斜辊式钢管矫直机,十个辊都是主动辊,具有 矫直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残余应力小的特点。 矫直辊辊型曲线设计思想是基于反弯思想设计的,辊型为 双曲线,辊型曲线采取等距曲面法求解,基准钢管选取为∮150。 6.2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6.2.1 矫直范围 钢管外径:∮70~∮168mm 壁厚:3.5~16mm 长度:6000~14360mm δs(max)<1180Mpa 6.2.2 矫前状态 钢管弯曲度:≤10mm/m,全长不大于80mm 最高温度:<150℃ 最高速度:<2.6m/s 6.2.3 矫直后钢管 管体直度:≤0.5 mm/m, 管端直度:≤0.6 mm/m
2 钢管矫直辊辊形曲线的设计
矫直机的矫直质量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矫直机的辊形,合理的辊形应 该是在矫直过程中,沿矫直辊的整个 工作段钢管与矫直辊完全接触,形成 空间接触带。一种辊型曲线是按照一 种钢管尺寸确定,但是一条钢管生产 线,生产的钢管外径是有一定范围的, 这就要求满足一定尺寸范围的钢管矫 直要求,生产中通过调整矫直辊的倾 角来满足。
1 矫直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1.1.1压力矫直 轧材在辊子所形成的压力点与支点之间形成反弯,同时不 断改变压下量,就可以使各种程度的原始弯曲得到矫直。 由于轧材原始曲率有随机性和规律性,随机性体现在弯曲 部位和弯曲程度在不同轧材上不同,规律性是指弯曲部位 一般较集中,且变化连续。这样,压力矫直就需要支点可 调、压下量可调,轧材能够自由移动,保证轧材各处弯曲 都能够得到矫直。 1.1.2 递减反弯矫直原理 人们从实践中受到启发:金属材料在明显的塑性弯曲条件 下,弹复能力几乎是相同的,不管轧材各处的原始曲率如 何不同,在经过较大的弯曲后,几乎可以得到各处均一的 曲率。不过,金属的刚性越大,压弯后的残留曲率的均一 性越差,但是随着反弯次数的增加,差值随着减小。
6 JCL十辊矫直机辊位设定数学模型的应用
以矫直139.7*7.72 N80钢管为例
规格 材质 倾角(°) 1#辊缝值 2#辊缝值 3#辊缝值 4#辊缝值
单位:mm
5#辊缝值 2#偏移量 4#偏移量
139.7*7.72
N80
39.19
137.9
137.7
137.31
137.5
137.7
7.3
6.57
4 矫直调整规程的编制
4.2 计算压下量 从入口侧开始施加压下,通常是管材直径的1-2.5% , 一般第二对辊的压下量最大,第一、第三、第四、第五 对辊依次减小,以便对管材的圆度误差进行矫直。在国 内,关于压下量的分配理论研究很少,在各种文献上都 未见理论计算公式,生产中,根据钢管的弯曲度、温度、 钢级等条件的不同,一般都是按照经验调整,在这里, 给出一个经验计算公式: △hi=Ki* DZ 式中:△hi——对应机架应调整的辊缝值 Ki——系数,根据钢管的不同,取不同的系数 DZ——所矫钢管的直径 4.3 计算偏移量 △Xi=Ki*575/DZ 式中:△Xi——所矫机架应调整的偏移量 Ki——系数,根据钢管的不同,取不同的系数 DZ——所矫钢管的直径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
0 前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化工、汽车等工业的发展,无缝 钢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对材 质和机械性能提出要求,为了满足加工的要求,钢管的纵 向弯曲度和断面圆度方面要求也非常高。矫直机做为钢管 生产精整线上重要设备,对钢管的最终质量影响很大。国 内外对矫直理论研究很多,有的开发出了数学模型,但是 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的并不很多。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使用的矫直机是洛阳中 信机械公司制造的JCL十辊矫直机,是当今最先进的钢管 矫直机,设计矫直精度很高。但是在生产使用中,矫一些 高钢级、薄壁管、大弯曲度的钢管时,矫直质量并不能令 人满意。影响矫直精度的因素很多,如辊形、变形参数、 调整经验都直接影响矫直质量。为了提高矫直质量,满足 用户的需要,我们对钢管矫直机的辊形设计、调整规程、 数学模型的开发做了有益的探索。
2 钢管矫直辊辊形曲线的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采用三维造型 C A D 软件设 计辊形,造型过程是轧辊旋转,钢管作为铣刀,将发生 干涉的轧辊部分材料切除,从而得到辊形。基于反弯思 想设计者认为,确定具有某一原始曲率且必须达到一定 矫直精度的钢管所需要的反弯曲线的曲率,按照反弯曲 率设计辊形,使用的都是解析法,有等距曲面法、矢量 法,这种设计思想都是把钢管原始曲率看作单向。由于 钢管在矫直过程中一边旋转一边前进,其原始曲率应该 考虑为双向,且具有双向原始曲率的轧件经过一次反弯 是不能矫直的,被矫钢管必须经过多次弹塑性弯曲才能 达到目的,基于这种思想,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具有特殊 辊型矫直辊的矫直机。
1 矫直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金属材料的矫直主要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 的特性,金属材料在明显的塑性弯曲条件下,弹复能力几 乎是相同的,不管轧材各处的原始曲率如何不同,在经过 较大的弯曲后,几乎可以得到各处均一的曲率,从而达到 平直的效果,考虑到不同形状的材料弯曲特性和矫直目标 的差异,在矫直板材、型材时多用反弯矫直法,而在矫直 管材时多用旋转矫直法。 1.1 金属材料的反弯矫直 矫直机是源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想设计出来的,直观 的,人们把弯曲的金属材料根据弯曲程度的不同而加以不 同程度的反向弯曲,从而达到矫直的目的,最常见的是压 力矫直机。
1 矫直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矫直的理想状态是各处残留曲率趋近于零,这就要 求轧材受到多次反弯变形,并且变形量逐渐递减,一直 到等于纯弹性变形为止。 1.2旋转矫直原理 旋转矫直一般用于圆材矫直,圆形具有抗弯能力全 圆周上一致性、弯曲方向随机的特点,圆材矫直反弯的 同时进行旋转,就能得到全圆周的矫直。
2 钢管矫直辊辊形曲线的设计
2.1矫直辊辊形设计思想 矫直辊形的设计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 思想基于直钢管与矫直辊辊身全长接触来设计辊形;第 二种思想认为为了矫直钢管,钢管在矫直过程中必须有 反弯,因此,直钢管与矫直辊辊面接触实际并不存在, 设计辊形的时候必须考虑钢管的反弯因素,在我国,以 崔甫为代表的学者对这种辊形做过深入研究;第三种思 想认为在实际生产中,矫直辊的辊形可以做成分段圆弧、 辊形两侧对称,每侧由2 - 3段圆弧连接而成,各段圆弧 曲率递减,从生产实践来看,这种辊形更切合实际生产, 但是这种辊形的设计,需要积累大量实践经验,理论求 证困难,国内对这种辊形研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