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1药学分析化学复习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化学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下面是一份分析化学的详细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和技术。
一、定性分析方法1.火焰试验:通过不同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独特的颜色来判断化合物的成分。
2.沉淀反应: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沉淀来判断其成分。
3.气体反应:根据化合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气体的类型和产量来判断其成分。
4.酸碱滴定:通过添加酸碱溶液来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5.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来判断其成分。
二、定量分析方法1.极谱法:利用溶液中物质的电极电位和电流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2.光度法:通过测量溶液中化合物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过性来确定其浓度。
3.电解分析:利用电流通过溶液中的物质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4.火花光谱法:通过将化合物激发成光源,然后测量其发射光谱来确定其成分。
5.气相色谱法:利用化合物在气相中的分离性和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来测定其浓度。
三、常用仪器和技术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过性。
2.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量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3.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气相中的化合物并测定其浓度。
4.离子色谱仪:用于分离水溶液中的离子并测定其浓度。
5.质谱仪:用于分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质量。
以上是分析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记住,理解原理和应用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关键,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祝你考试顺利!。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作者:————————————————————————————————日期: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
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一、准备有的放矢,谋定后动。
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
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
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
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
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
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
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
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
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
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
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
笔记本。
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
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名词解释题 3. 多项选择题 4. 计算题 5. 单项选择题6.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7. 简答题1.简述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的使用原理及其使用目的。
正确答案: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把离子对试剂加入到含水流动相中,被分析的组分离子在流动相中与离子对试剂的反离子生成不带电荷的中性离子,从而增加溶质与非极性固定相的作用,使分配系数增加,改善分离效果。
离子对色谱法是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分子电荷相反的离子(称为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到流动相或固定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疏水型离子对化合物,从而控制溶质离子的保留行为。
离子对色谱法(特别是反相)解决了以往难以分离的混合物的分离问题,诸如酸、碱和离子、非离子混合物,特别是一些生化试样如核酸、核苷、生物碱以及药物等分离。
离子色谱法是指将改进后的电导检测器安装在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后面,以连续检测色谱分离的离子的方法。
离子色谱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离子的含量,特别适于测定水溶液中低浓度的阴离子,例如饮用水水质分析,高纯水的离子分析,矿泉水、雨水、各种废水和电厂水的分析,纸浆和漂白液的分析,食品分析,生物体液(尿和血等)中的离子测定,以及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涉及知识点:分析化学2.色谱检测限正确答案:检测限系指试样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它是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无需定量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浓度即可。
涉及知识点:分析化学3.定量限正确答案:指样品被测物能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涉及知识点:分析化学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4.表示色谱柱柱效的物理量是( )。
A.HR</sub>“ value1=“B”>B.tRC.n1/2</sub>“ value1=“D”>D.W1/2E.R正确答案:A,C,D解析:B是色谱法的基本定性参数,不能用来衡量柱效。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4. 计算题5. 单项选择题1.请设计一种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方法测定CaO的含量,要求写出化学反应式、指示剂,确定终点方法及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首先应该进行定性分析,了解石灰石样品中的金属杂质是什么,按一般情况,即金属杂质主要是Mg2+和Fe3+来考虑。
(1)试样准备取m克的试样用盐酸溶解,加NaOH调pH=10,过滤并用冷水洗涤沉淀,滤液和洗出液收集在一起。
(2)测定将试样用盐酸或者硫酸酸化,加入过量的(NH4)2C2O4,然后用稀氨水中和至甲基橙显黄色,并陈化一段时间,过滤,用冷水按“少量多次”的方法洗涤沉淀。
将以上的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中(70~85℃),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有关反应为: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2MnO4- 5C2O42-+16H+=2Mn2++10CO2+8H2O 设KMn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用去体积Vml样品,Ca2+的物质的量为n,2MnO4-+5C2O4+16H+=2Mn2++10CO2+8H2O n=5cV/2000mol 样品中CaO质量为n×56,钙含量(用CaO表示)为56n/m。
涉及知识点:分析化学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2.在重量分析中,使用有机沉淀剂代替无机沉淀剂进行沉淀的优点是( )。
A.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干净B.沉淀溶解度小,有利于被测组分沉淀完全C.可以避免局部过浓,生成大晶粒沉淀D.沉淀摩尔质量大,分析准确度高E.沉淀剂品种多,能与大多数离子起沉淀反应正确答案:A,B,D解析:在重量分析中,使用有机沉淀剂代替无机沉淀剂进行沉淀的优点是:①可选择的种类多,选择性高;②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沉淀完全;⑧吸附杂质少,沉淀纯净;④沉淀摩尔质量大,分析准确度高。
药用分析化学复习内容

药用分析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加样回收试验2.在酸碱滴定中,凡是变色点pH( )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A.等于7B.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C.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D.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外3.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硼酸(Ka1=5.8×10-10)B.甲酸(Ka=1.77×10-4)C.苯甲酸 (Ka2=6.28×10-6)D.乙酸 (Ka=1.75×10-5)1.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为()。
A.ZnO B.无水碳酸钠 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邻苯二甲酸氢钾2.用氢氧化钠直接滴定苯甲酸,应选用( )作指示剂。
A.甲基红 B.甲基橙 C.酚酞 D.甲基黄3.普通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范围为( )。
A.1—14 B.1—9 C.< 1 D. >94.下列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所需要能量最小的是( )。
A. σ→σ* B. n→σ* C. π→π* D. n→π*5.衡量色谱柱效能高低的指标是( )。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分配比 D. 有效塔板数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 )做溶剂。
A.冰醋酸 B.水 C.95%的乙醇 D.无水乙醇3.下列何种溶剂对HAc、HCl、HClO4有均化效应?( )A.甲酸 B.水 C.乙二胺 D.苯1.下列反应中, ( 麦芽酚反应)属于链霉素的特有鉴别反应。
A.茚三酮反应 B. C.重氮化反应 D.硫酸—硝酸呈色反应1.电位滴定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重量分析中样品杂质被其沉淀属于AA 方法误差B 仪器误差C 试剂误差D 操作误差2 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DA 1B 2C 3D 43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DA H3PO4--Na2HPO4B H2SO4--SO42-C H2CO3-CO32-D (CH2)6N4H+--(CH2)6N44标定EDTA时常用基准物质BA 无水Na2CO3B ZnOC NaClD Na2C2O45 用配位滴定法测Al3+采用BA 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6 在EDTA法中,K MIn>K MY时会产生CA 僵化现象B 氧化变质现象C 封闭现象D 掩蔽现象7 下列因素使配位滴定突跃变小的是CA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B 溶液PH越大C 配位效应影响越大D 被滴定金属离子浓度越大8 用基准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属于何种滴定方式CA 直接B 剩余C 置换D 间接9氧化还原滴定突跃范围大小与哪一个因素有关AA △φ’B △φ’InC φInD 标准电极电位10 间接碘量法滴至终点后,若产生即时“回蓝”现象,可能是由于CA 试样中杂质的干扰B 空气中氧气氧化碘离子C 第一步反应不完全D 淀粉指示剂变质11关于氧化还原指示剂,说法不正确的是BA 指示剂的变色点时φIn=φ’InB 指示剂在作用时不消耗标准溶液C 氧化态与还原态颜色应明显不同D 是通用型指示剂12下列可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是DA 用Na2S2O3溶液测CuSO4·5H2O含量B 间接碘量法C KMnO4法D 直接碘量法13银量法中三种指示剂法都不能在何种溶液中进行CA 强酸性B 弱碱性C 强碱性D 弱酸性14 形成晶形沉淀的条件CA 稀快搅热陈B 浓快搅热陈C 稀慢搅热陈D 浓慢搅热陈15沉淀生成速度过快,易形成DA 吸附B 后沉淀C 混晶D吸留二 填空1 从碘量法本身来说, 间接碘量法中引入误差的主要因素是__I 2_的挥发_和__I -_被氧气氧化_______________.2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分为_氧化还原指示剂,__自身指示剂,__特殊指示剂_.3 恒重是指试样_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质量差不超过±0.3mg 即为恒重。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分析化学基础(一)基本概念1.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的表示方式及计算。
2.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滴定液的配制方法和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4.什么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运算和修约规则5.滴定分析、标准溶液、滴定、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基准物质等基本概念以及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稳定常数、酸效应、配位效应、条件稳定常数等。
6.可逆电对的概念7.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8.电子跃迁类型及紫外光谱中的常用术语如:R带、K带、B带和E带;生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等。
9.频峰、泛频峰、特征峰、相关峰、特征区、指纹区等基本术语。
10.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色谱峰、保留时间、半峰宽度、容量因子等。
11.塔板数、塔板高度、柱效等概念。
12.分离度的定义;分离度R与塔板数n、分配系数比 和容量因子k的关系。
柱长、固定相、柱温,常用载气氢气和氮气的特点等。
(二)分析方法及基本原理1.酸碱滴定法:滴定突跃、滴定突跃范围、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以及弱酸、弱碱能否直接滴定的判断依据、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盐酸标准溶液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定常选用的基准物是什么。
2.非水酸碱滴定法:为什么可以用非水溶剂作为滴定分析的介质,来滴定一些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K a或K b值小于10-7的酸或碱。
非水酸碱滴定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和溶剂等。
3.沉淀滴定法:银量法原理、滴定条件和指示剂。
4.配位滴定法:EDTA 的一些特性、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椐和最高允许酸度的计算方法。
5.氧化还原滴定法:条件电位差越大,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程度越高,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710药学基础综合(一)分析化学部分复习大纲 .doc

710药学基础综合(一)分析化学部分复习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入学考试药学基础综合(一)考卷中分析化学考试部分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数据分析的要求;理解各种分析方法应用的要素;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分析化学部分总分60。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分析化学》第6版上下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胡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计算题、问答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的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分析化学
掌握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基准物质的概念和标准溶液使用要求,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四种滴定方法,重量分析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具体问题。
第二部分仪器分析
掌握色谱分析的方法和原理,熟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熟悉色谱仪器的构成和检测器的分类,色谱分析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各种色谱分析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薄层色谱的应用等;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相关仪器使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及相关仪器;能熟练应用合适的仪器分析具体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析化学复习重点望各位好好复习,先系统的看书,然后做联系,祝你考试成功!一.题型选择题30*1=30填空题20*1=20简答题4*5=20计算题6*5=30二.计算题题型: 1.容量法计算(酸碱滴定平衡、氧化还原滴定)2.归一化法测含量、塔板理论3.朗伯-比尔定理应用4.两点法的应用(电极电位)三、绪论1、分析化学及仪器分析化学分类的依据误差1、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的特性及减免方法2、有效数位的保留3、误差偏差的定义4、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滴定概论1、常用的标准溶液及标定用基准物质2、基准物质应满足的条件3、滴定方式的分类4、适合滴定分析的反应应满足的条件酸碱滴定1、混合碱滴定的特点及组成2、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3、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4、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5、影响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6、强弱酸的区分试剂7、非水溶剂的分类8、混合碱滴定的计算配位滴定1、酸效应系数的定义及计算2、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滴定误差的概念3、配位滴定直接滴定的条件4、根据配体平衡浓度计算中心离子浓度氧化还原滴定1、根据电极电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2、碘量法所用指示剂、及指示剂加入的时间3、高锰酸钾法应用的条件沉淀滴定法1、莫尔法原理、测定条件及适用范围2、重量法受盐效应及同离子效应的影响3、佛尔哈德法的原理、使用条件4、晶形沉淀形成的条件电化学分析法1、能够作为参比电极的应该具有什么特征2、膜电位产生的原理,与金属基电极产生电位的区别3、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4、条件电位的意义5、永停滴定法属于电流滴定6、比较法测定未知溶液的PH光谱法概论1、摩尔吸光系数的定义,其大小所反映的含义2、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分别在哪个范围内误差最小3、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计算4、吸收光谱的绘制方法,吸收光谱绘制的意义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紫外可见吸收产生的原理2、紫外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性特点荧光分析法1、能够产生荧光的物质应该具有什么结构特征2、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的关系3、产生高的荧光效率应具备的条件4、发射光谱的特性红外吸收光谱1、能够产生红外吸收的物质应该具有什么特征2、红外光谱的分区3、自由度的计算色谱法概论1、色谱法的特点、定性定量的依据2、色谱分析的两大理论分别是什么3、速率理论表达式,各项分别表达的含义,在什么情况下哪项对柱效起主要作用4、柱效率高低与塔板高度与塔板数的关系5、理论塔板数塔板高度的计算6、色谱法定量的方法,归一化法必须满足的条件7、分离度的定义气相色谱1、气液、气固色谱组分出峰顺序2、归一化法计算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重点、详点1. 已知某二元酸H2A的Ka1=1.0×10-4、Ka2=4.6×10-9,若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L-1的H2A溶液,则有个突跃,计量点的pH值为,宜选用为指示剂。
2. pH=4.00时,HA的分布系数,A-的分布系数。
(已知:HA的Ka=4.8×10-6)3.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某盐中氮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3.18%、23.13%、23.33%、23.12%、23.15%,用Q检验法判断23.33%应(保留或舍弃)。
(已知Q0.95=0.73) 4.试写出浓度为C mol·L-1的NaH2PO4溶液的PBE 。
5.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反应速率加快,这种现象称为;用K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这种现象称为;Ag+存在时,Mn2+被S2O82-氧化为MnO42-,这种现象称为。
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副反应D、诱导反应6.系统误差意味着有三个显著特点, ,和.7.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沉淀吸附杂质愈。
8.在一给定体系中,物质的分配比为8,每次用20%溶液体积的有机溶剂进行多次萃取,总萃取率要达99%以上需萃取次。
9.吡啶偶氮间苯二酚的离解常数PK a1 PK a2 PK a3分别为3.1,5.6,11.9,则其形成常数K1= ,K2= ,累积形成常数β1= ,β2= .10.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硼砂,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是邻苯二钾酸氢钾。
11。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溶液的酸度越大,a Y(H)愈大(愈大or愈小),K MY′愈小(愈大or愈小),突跃范围愈小(愈大or愈小)。
12.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误差,它是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量度;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叫偏差,它是分析结果精密度的量度。
13.已知某二元弱酸H2A的Ka1= 1.010-3、Ka2= 4.610-5,若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l-1的H2A溶液,则有 1 个突跃;宜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14.若某酸碱指示剂的Ka=1×10-4,则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3-5 。
15.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粗分为无定形沉淀和晶形沉淀,在重量分析中,最好能获得晶形沉淀,把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我们叫做陈化,目的是使晶粒长大,沉淀纯净。
16.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时,若溶液的酸度越大,K'MY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
17. 佛尔哈德法是以铁铵钒为指示剂,测定Cl-时,需过滤除去银盐沉淀或加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这是为了防止避免AgCl转化为AgSCN 。
18.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原因造成的,使测定结果总偏高或偏低。
当重复进行测量时,他会重复出现,其大小,正负是固定的。
19.0.02010mol/LKMnO4标准溶液对Fe2O3(M=159.7g/mol)的滴定度为g/mol20.在进行重量分析时,使用了定性滤纸,最后灰分加大,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属于误差。
21.在极稀溶液中,甲基橙的理论变色点为pH=3.4,今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则甲基橙的理论变色点将。
22.王水是由和以3比1混合而成,它具有强烈的氧化性23.酸碱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规律性。
滴定突跃的大小与和有关24.以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石灰石中Ca2+、Mg2+总量时,Fe3+、Al3+会,可用做掩蔽剂来消除干扰。
25.系统误差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
26.在非水滴定中,可以利用溶剂的效应测定各种酸或碱的总浓度,也可以利用溶剂的效应分别测定各种酸或碱的含量。
27.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滴定时应选用在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28.1.8*10-2mol/LKOH溶液的pH=29. 已知某二元弱酸H2A的Ka1= 1.0 10-30、Ka2= 4.6 10-5,若用0.1mol·L-1NaOH 溶液滴定0.1mol﹒L-1的H2A溶液,则有个突跃;计量点的pH值为,宜选用为指示剂。
31. 系统误差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误差:, , , 。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32. 当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时易形成沉淀。
33. 在重量分析法中,同离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34.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变化为特征的。
滴定使酸、碱的浓度愈,滴定突跃范围愈,酸碱的强度愈,则滴定的突跃范围愈。
35.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时,若溶液的酸度越大,K'MY,滴定突跃范围。
36.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差叫,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叫。
1、在KMnO4法中,若用HCl调节溶液酸度,则被测物的含量将( A )A.偏高 C.偏低B.正常 D.偏低或偏高2.为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D )A. 分析纯的H2O2B. 分析纯的KMnO4C. 分析纯的K2CrO4D. 分析纯的K2Cr2O73. 碘量法测定CuSO4含量的过程中,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A )。
A 还原剂、沉淀剂和络合剂B 缓冲剂、络合剂和预处理剂C 沉淀剂、指示剂和催化剂D 氧化剂、络合剂和掩蔽剂4. 采用铬酸钾指示剂法,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pH在6.5~10.5范围内。
若酸度过高,则( B )。
A 形成Ag2O沉淀 C AgCl沉淀吸附Cl-增强B CrO42-浓度降低,Ag2CrO4沉淀推迟 D AgCl沉淀不完全5、以下四种滴定反应,突跃范围最大的是( B )A.0.1mol/L NaOH滴定0.1mol/L HClB.1.0mol/L NaOH滴定1.0mol/L HClC.0.1mol/L NaOH滴定0.1mol/L HAcD.0.1mol/L NaOH滴定0.1mol/L HCOOH6、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 D )A.中性 B.碱性C. 酸性D.不能确定其酸碱性7、HCl、H2SO4、HNO3及HClO4的区分性溶剂是( C )A. 水B. 乙醇C. 冰醋酸D. 液氨8、以下何种方法不能减小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A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对使用的砝码进行校准C、作空白实验D、进行方法对照实验9、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A.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C.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10、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数的是 ( D )A.pH=11.25; B.[H+]=0.0003mol/L;C.[Cl-]=0.0250 mol/L; D.CaO%=15.76%1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D )A. 越小越好B. 等于0C. 接近0D.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12.已知0.1mol.L-1一元弱酸HB溶液的pH=2.5,则其0.1mol.L-1共轭碱pH是( D )A. 11.0B. 9.0C. 8.5D. 9.513、H3PO4的pK a1~pK a3分别为2.12,7.2,12.4。
当H3PO4溶液的pH=7.3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形式是( A )A.H2PO4-+HPO42- B. HPO42- C. H2PO4- D. HPO42-+PO43-定其中的M,若C M=10C N,则要求ΔlgKA. 5B. 6C. 4D.733.NaOH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2,若以此NaOH溶液滴定HC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则HCl的分析结果将( C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确定34. 下列哪个条件符合络合滴定条件: ( B )A、CKa≥10-8B、lgK′≥8C、lgK′≥5D、lgK′≥635.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一般来讲,物质溶解度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 沉淀反应中的陈化作用,对沉淀颗粒的纯净不起作用C. 同一沉淀物,其表面积愈大吸附愈小D. 同一沉淀物,其小颗粒的溶解度大于大颗粒36.可用0.1mol·L-1HCl溶液直接滴定相同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是:( C )A. NaAc(HAc的Ka=1.8×10-5)B. NaH2PO4(H3PO4的Ka1=10-2.12Ka2=10-7.2 Ka3=10-12.4)C. NaCN(HCN的Ka=7.2×10-10)D. HCOONa(HCOOH的Ka=1.8×10-4)37.0.30M NH4Cl-0.2M NH3(已知PKb=4.76)缓冲溶液的PH值为( D )A、9.21B、8.94C、9.50D、9.0638.已知Mg2P2O7样品重0.5000g,则样品含MgO为:( D )A. 1.380gB. 0.09056gC. 2.760gD. 0.1811g(已知:MMg2P2O7=222.6g·mol-1MMgO=40.31 g·mol-1)1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方法是( C )A. Q检验法B. t检验法C. F检验法D. W检验法16.用K2Cr2O7测定溶液中的S2O32-的浓度,滴定方式属于( C )A.直接滴定B. 置换滴定C. 间接滴定D. 返滴定17.在盐酸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Fe2+时,需加入MnSO4,其主要作用是( C )A. 阻止MnO2生成B.防止诱导效应和Cl-氧化C. 加快反应速率D.防止KMnO4分解18.以甲基红为指示剂(pKIn=5.2),用0.10mol/L NaOH滴定0.10mol/L HCl,则终点误差为()A. -0.01%B. -0.02%C. 0.01%D. 0.02%19.用EDTA为标准溶液,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滴定相同浓度Ca2+时,突跃范围最大的是( D )A. pH=8B. pH=10C. pH=9D. pH=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