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条件3

合集下载

物体的平衡与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与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静止或运动中的状态。

在物理学中,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不会产生任何加速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我们需要满足一定的平衡条件。

一、物体的平衡在解释物体的平衡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相关的概念。

物体的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于物体所施加的吸引力,其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而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则被称为非重力力。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这意味着重力与非重力力的合力为零。

也就是说,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非重力力相互平衡,互相抵消。

这种平衡状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平衡在水平方向和平衡在竖直方向。

二、平衡条件物体平衡的条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平衡条件。

根据物体平衡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平衡条件:1. 平衡在水平方向的条件在水平方向上,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等于零,也就是说,水平方向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等于非重力力的合力,即:\[F_{\text{重力}} = F_{\text{非重力力}}\]这个平衡条件适用于水平放置的物体。

当物体处于水平表面上时,表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因此,在水平方向上物体所受非重力力只有支持力。

2. 平衡在竖直方向的条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等于零,也就是说,竖直方向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等于非重力力的合力,即:\[F_{\text{重力}} = F_{\text{非重力力}}\]这个平衡条件适用于竖直方向上的物体。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所受到的非重力力可以包括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

三、角平衡条件除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角平衡条件也是实现物体平衡的重要条件之一。

角平衡条件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力矩为零,也就是说,物体所受到的力矩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乘以力矩等于零。

\[M = F \times d = 0\]这个平衡条件适用于物体绕转轴旋转的情况。

《工程力学: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解析

《工程力学: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解析

工程力学 1. 选择研究对象。以吊车大梁 A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2.建立平衡方程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FAX FTB cos 0 Fy 0
F
x
0
: (1)
M
FAy FQ FP FTB sin 0
A
(F ) 0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3.3.1 滑动摩擦定律
概念:
静摩擦力:F 最大静摩擦力:Fmax 滑动摩擦力: Fd
静摩擦因数:
水平拉力: Fp
Fmax f s FN
fs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2 考虑摩擦时构件的平衡问题
考虑摩擦力时与不考虑摩擦力时的平衡 解题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 但是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且在滑动之前摩擦 力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
l l sin 0
(3)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 联立方程(1)(2)(3)得:
FAX
FQ FP 3 l x 2
(2)由FTB结果可以看出,当x=L时,即当电动机移动到大梁右 端B点时,钢索所受的拉力最大,最大值为
非静定问题:未知数的数目多于等于独立的平衡方程的数目,不能 解出所有未知量。相应的结构为非静定结构或超静定结构。
会判断静定问题和非静定问题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2.2 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特点与解法
1.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 系统如果整体是平衡的,则组成系统的每一个局部以及每一个 2.研究对象有多种选择 刚体也必然是平衡的。

原题目:化学平衡的条件

原题目:化学平衡的条件

原题目:化学平衡的条件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或反应速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要达到化学平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封闭系统:化学反应必须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这意味着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逸出或进入系统外部。

只有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才能保持稳定。

2. 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要求反应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

当反应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较快;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慢,直至达到平衡。

3. 温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速率,但也可能改变平衡位置。

某些反应在高温下呈放热反应速率会增加,而在低温下呈吸热反应速率会增加。

4.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而言,压力也是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气体的压力会使平衡位置发生变化,以减少总气体分压。

5. 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化学平衡要求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保持恒定。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应该满足一定的关系,否则反应将继续进行,无法达到平衡。

以上是化学平衡的条件。

了解和掌握这些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和特性。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条件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条件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条件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或者压力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的速率互相抵消,但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仍然存在,只是其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性质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平衡常数与平衡条件密切相关。

1.平衡常数的定义与基本概念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在给定温度下的平衡状态的一种数值。

对于一般反应的一般表达式: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c[D]^d/[A]^a[B]^b,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a、b、c、d分别为各个物质的反应系数。

2.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密切相关。

对于反应的正向方向,平衡常数大于1;对于反应的逆向方向,平衡常数小于1。

当平衡常数接近于1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几乎相等,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有密切关系。

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会导致平衡常数的变化。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将向着减少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重新建立平衡。

- 温度: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反应的活性,影响反应速率和热力学平衡。

对于吸热反应,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

- 压力:在气体反应中,改变压力会改变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增加压力使平衡常数减小,因为反应会向分子较少的一侧移动。

- 浓度: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会改变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反之亦然。

4.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从而计算平衡常数的数值。

平衡常数还可用于预测反应的方向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转子的平衡总复习题及解答

转子的平衡总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 转子的平衡一. 考点提要1. 静不平衡对于轴向长度和直径的比值(长径比)小于或等于0.2的转子,可以被视为一个薄片圆盘,即不考虑不平衡质量在轴向的距离,都看作在一个端面上。

这样的圆盘上如果有不平衡的偏心质量,则不需要输入动力转矩,只要用手松开转子,转子就会转动,直至不平衡质量的重心在正下方为止。

由于不需要输入动力就可以看出不平衡,所以称为静不平衡。

静不平衡实际上是圆盘质心偏心造成的离心力的不平衡。

2。

动不平衡对于轴向长度和直径的比值(长径比)大于0.2的转子,即使实现了静平衡,由于不平衡质量分布在轴类构件的不同端面上,会产生不平衡的力偶,在输入力矩后,转子会产生动压力的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动不平衡。

3. 静平衡的校正对与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的圆盘,只要进行力平衡,在圆盘上增加一个配重,使各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力互相抵消即可实现平衡。

设圆盘上有n 个不平衡质量,某个不平衡质量的半径为i r ,某个不平衡质量i m ,配重质量b m ,配重半径b r ,则所有离心力的矢量和应为零:0)(21i ni i b b r m r m约去角速度得:01i ni i bb r m r m既质量和半径的乘积(质径积)的矢量和为零。

图8.1 静平衡的校正建立坐标系,如图8.1所示(图中有三个不平衡质径积,一个配平衡的质径积),把各向量对X,Y 轴方向投影得:0cos cos b b b i i i r m r m 0sin sin b b b i i i r m r m 得:22)sin ()cos ( i i i i i i b b r m r m r mii i i i i b r m r m cos sin 角度再根据坐标系中X ,Y 坐标方向分量的正负号确定象限并调整即可。

4. 动平衡的校正把轴向各个不平衡质量保持方向不变,向两个准备安装配重的校正面利用力矩相等的原则分解, 以图8.2为例:221)()()(L r m L L r m i i A i i 121)()()(L r m L L r m i i B i i这样就把i i r m 分解为校正面上的A i i r m )(和B i i r m )(,方向不变。

《建筑力学》第3章 刚体平衡

《建筑力学》第3章 刚体平衡

3. 结果
Rax=10kN,Ray=19.2kN,Rby=18.1KN
第3章 刚体平衡
上周内容回顾: 一、刚体平衡条件 二、支座反力计算
12/34
一、刚体平衡条件
∑Fx=0 水平合力为零 ∑Fy=0 竖向合力为零 ∑Mo=0 力对任一点O的力距之和为0
13/34
二、支座反力计算
Rax
q=4KN/m
A
B
L=4m
解题步骤(3步): 1. 受力图 2. 方程 3. 结果
新内容:线均布荷载
【解】
A
1. 受力图
2. 方程
∑FY=0 ∑MA=0 3. 结果
Ray Ray+Rby-qL=0 Rby×4m-qL ×L/2=0
Ray=8KN , Rby=8KN
q=4KN/m B
L=4m
Rby
【例题5】求如图所示梁支座B、D处的支座反力。
Ray
Ray+Rby-F=0 Rby×4m-F ×3m =0
Ray=5KN , Rby=15KN
F=20KN
C
B
3m
1m
Rby
【例题2】求如图所示梁支座A、B处的支座反力。
F2=10KN
F1=10KN
D
A
C
B
2m
2m
2m
【解】
F2=10KN
F1=10KN
1. 受力图
D
A
C
B
2m
2m
2m
2. 方程
1. 受力图 2. 方程 3. 结果
【解】 1. 受力图
Rax
A
F1=20KN
F2=20KN 600 B
2m
3m

工程力学3—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工程力学3—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三 章 力系的平衡条 件和平衡方程
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章
受力分析的最终的任务是确定作用在构件上的所有未知力, 受力分析的最终的任务是确定作用在构件上的所有未知力 , 作为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设计、刚度设计与稳定性设计的基础。 作为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设计、 刚度设计与稳定性设计的基础 。 本章将在平面力系简化的基础上, 本章将在平面力系简化的基础上 , 建立平衡力系的平衡条件 和平衡方程。 和平衡方程。并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单个构件以及由 几个构件所组成的系统的平衡问题, 几个构件所组成的系统的平衡问题,确定作用在构件上的全部 未知力。此外本章的最后还将简单介绍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未知力。此外本章的最后还将简单介绍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平衡”不仅是本章的重要概念,而且也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 平衡”不仅是本章的重要概念, 概念。 对于一个系统,如果整体是平衡的, 概念 。 对于一个系统 , 如果整体是平衡的 , 则组成这一系统的 每一个构件也平衡的。对于单个构件,如果是平衡的, 每一个构件也平衡的 。 对于单个构件 , 如果是平衡的 , 则构件 的每一个局部也是平衡的。 这就是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 的每一个局部也是平衡的 。 这就是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 。
M =m1 +m2 +m3 +m4 =4×(15)=60Nm
由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由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与力N 组成一力偶。 力NA与力 B组成一力偶。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NB ×0.2 m1 m2 m3 m4 = 0
∴N A = N B =300 N
∴N B =
60 =300N 0.2
[例4] 图示结构,已知M=800N.m,求A、C两点的约束反力。 例 图示结构,已知 , 、 两点的约束反力。 两点的约束反力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规律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规律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规律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浓度、压力、温度等各项性质在一段时间内基本稳定,不发生显著变化。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规律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在不受外界影响的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稳定当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较高,生成物浓度较低,反应速率快。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逐渐消耗,生成物逐渐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稳定,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2.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物质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由反应方程式的摩尔系数所决定。

根据平衡常数K的定义,可以得到平衡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3.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

这意味着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互相抵消,形成了动态平衡。

二、化学反应平衡的规律化学反应平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规律:1. 利用平衡常数表征平衡状态平衡常数K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引导。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它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与反应物质的量无关。

2. 影响平衡转移方向的因素平衡转移方向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会发生偏移,以减小外界影响,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 温度:提高温度会使反应向终点方向偏移,反应产生吸热时温度升高,反应产生放热时温度降低。

- 压力: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数不同时,由于物质浓度不同,会使平衡向分子数较少的一方偏移。

-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偏移,减小反应物浓度则使平衡向反应物方向偏移。

3. 平衡的动态性质虽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但反应仍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备课人:上课时间:3.29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你要理解杠杆的平衡状态,并会的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你应该能识别出杠杆的类别
3. 你要会用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平衡条件的应用
活动一:复习杠杆的五要素和力臂作图
1、在图1中画出力F l和F2的力臂L1和L2.
2.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和,杠杆平衡的乘积式表达式是:比例式公式是。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200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4∶1,那么,杠杆平衡时,
阻力是 N。

[0.5]
活动二:讨论杠杆分类和应用
4.撬棒如何使用最省力
5.标出动力F1、F2和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省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费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臂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巩固练习
1、以下工具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省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是费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填序号)。

1、镊子
2、铡刀
3、瓶盖起子
4、起钉锤
5、天平
6、钢丝钳
7、钓鱼竿
8、独轮车
9、理发剪刀
2、人的前臂是一个______________杠杆(类型),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各种剪刀,要剪较硬的铁皮,最省力的是()
A B C D
4.下面物体是哪种杠杆,说法中正确的是的是()
A 天平是等臂杠杆
B 钓鱼竿是费力杠杆
C 镊子是省力杠杆
D 螺丝刀是省力杠杆
6.在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理发剪刀 B.道钉撬 C.钢丝钳 D.开汽水瓶盖的起子
7.使用杠杆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省力应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B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C为了省距离应使用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D 为了既省力又省距离,应用等臂杠杆
8.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活动二:能力提升
4.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
4.用一根硬棒撬石头,如果石头重2.4×l03N,动力臂是1.2m,阻力臂是20cm,那么,要把这块石头撬起,施加的动力应当是 N。

[1.0]
5.如图9-8所示,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相等,每只钩码等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5]
(1)左右两边各加挂一只钩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2)左右两边各加挂一只钩码,杠杆会顺时针转动。

()(3)若右边再加挂一只钩码,左边必须再加挂两只钩码才能保持平衡()(4)如果左边钩码向左移一格,则右边钩码必须向右移两格,才能保持平衡()
小结
自我评价:我学到了:我还存在的问题是:组内评价:图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