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及其意义
肾病化验血各项指标详细解读

肾病化验血各项指标详细解读
肾病化验血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 血清尿酸:肾脏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值可能会升高,有助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
然而,肾外影响因素较多,需排除痛风、白血病等疾病。
2. 血尿素氮和肌酐: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
当肾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时,血尿素氮和肌酐值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但在肾脏疾病的晚期或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尤其是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且增高程度与病情成正比。
3. 钾:正常参考值在3.5~5.5mmol/L,过高则引起高钾血症,这是肾友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4. 磷:正常参考值在1.13~1.78mmol/L。
磷是肾小球超滤过的元凶,可以加重肾功能的损害,也是肾友常见并发症之一。
5. 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在110~130g/L。
这是判断肾友是否贫血的标准,贫血对肾友的运动耐量、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都有显著影响。
6. 血清白蛋白:临床上有效反映肾友营养状态的最常用指标,正常参考值在35~55g/L。
7. 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旁腺功能的诊断指标,增高则表示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
肾友甲状旁腺素激素的值与钙、磷值息息相关。
此外,还有血NaHCO3、CO2CP和血液pH值等指标,它们反映体内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管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肾病化验血各项指标的详细解读,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书籍。
透明质酸酶 标准

透明质酸酶标准透明质酸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酶,在医学、生物技术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确保其质量和效用,制定透明质酸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透明质酸酶的标准问题,包括其定义、性质、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以及应用等方面。
一、透明质酸酶概述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是一种能够降解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酶。
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某些细菌的荚膜中。
透明质酸酶通过催化透明质酸的水解反应,将其分解为低分子量的片段,从而改变组织的渗透性和黏弹性。
二、透明质酸酶的性质1. 酶活性: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是其最关键的性质,通常以单位时间内降解透明质酸的能力来衡量。
酶活性受到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稳定性:透明质酸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对于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酶应保持稳定且不失活。
3. 特异性:透明质酸酶对透明质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能够选择性地降解透明质酸,而不影响其他多糖或生物分子。
三、透明质酸酶的制备方法透明质酸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法、发酵法和基因工程法等。
提取法是从动物组织或微生物中提取透明质酸酶;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透明质酸酶;基因工程法则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在宿主细胞中表达透明质酸酶基因,从而获取大量的酶蛋白。
四、透明质酸酶的质量控制为确保透明质酸酶的质量和效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酶活性测定:通过测定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酶活性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黏度法等。
2. 纯度检测:通过检测透明质酸酶的纯度,判断其是否含有杂质或污染物。
纯度检测方法包括电泳法、色谱法等。
3. 稳定性评估: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评估透明质酸酶的稳定性。
例如,在不同温度、pH值和储存时间下测定酶的活性变化。
4. 安全性评价:对透明质酸酶进行毒理学和药理学评价,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的水平,评价其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0例无白蛋白尿(A组)、有微量白蛋白尿(B组)及有大量白蛋白尿(C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进行了检测。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有蛋白尿组较无蛋白尿组显著升高。
结论 HA、LN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DM);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Summary】the purpose inquire into the transparent quality in 2 diabetic sera sour (HA)and layer the level that glue to connect egg white(LN),evaluate its clinical value.The method adoption projects immunity method to 70 have no white albuminuria(A set),have little white albuminuria(B set)and have a great deal of white albuminuria(C set)of the transparent quality in 2 diabetics and 30 sera of normal matched controls is sour(HA)and the layer glue connect the egg white(LN)carried on an examination.Result 2 diabetic serum the transparent quality is sour(HA)with layer glue connect the egg white(LN)check against to show Zhao to heat up a little bit as usual,if there is albuminuria set,compare have no the albuminuria set show Zhao to heat up.The conclusion HA and LN is a diabetic kidney to hurt of the earlier period assistance diagnose index sign.【Keyword】2 diabetes(DM);The transparent quality is sour(HA);The layer glues to connect egg white(LN)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2型糖尿病(DM)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肾脏病理关系探索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肾脏病理关系探索徐海山;陈开仪;林丹华;许永成;陈洪;戴岚涛【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1(006)032【摘要】目的探索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43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分析判断血清HA、LN、PCⅢ水平与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无1例4级肾小球硬化和4级肾间质纤维化.1级(33例)和2级(5例)肾小球硬化的患者血清HA、LN、PC 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5例)肾小球硬化的血清HA、LN、PC Ⅲ水平较1级和2级患者均升高.1级(31例)和2级(7例)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血清HA、LN、PC 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5例)肾间质纤维化的血清HA、LN、PC Ⅲ水平较1级和2级患者均升高.结论血清HA、LN、PC Ⅲ水平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肾小球硬化或肾间质纤维化比较严重.【总页数】2页(P22-23)【作者】徐海山;陈开仪;林丹华;许永成;陈洪;戴岚涛【作者单位】35110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35110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35110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35110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35110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35110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J], 周朝晖;佘为民;倪燕君2.Stiffness值、B超及血清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J], 王雷;张小玉;田玉岭;臧志栋;朱晓云;殷卫卫;傅煕琳3.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J], 刘淑娥;肖丹;张桂香;徐雁4.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与氧化损伤指标的关系探究 [J], 王薇;匡丹丹5.慢性肝炎的分度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摘要)——附2600例(280例肝活检)血清指标分析 [J], 蔡卫民;郑敏;翁红雷;陈峰;刘荣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陈广新;苏学飞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03(000)05b
【总页数】1页(P55)
【作者】陈广新;苏学飞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2
【相关文献】
1.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陈广新;苏学飞
2.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陈慎实;张磊
3.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刘玉风;杨文才
4.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甘胆酸,透明质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安;刘智玲
5.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黄春红;黄昭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透明质酸钠含量检测下限

透明质酸钠含量检测下限
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 Sodium,简称HA)是一种在医学美容和医疗领域广泛使用的物质,常用于填充和保湿。
对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之一。
透明质酸钠的含量检测通常使用一些化学分析方法,例如紫外光谱法(UV),核磁共振(NMR),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下限检测取决于使用的具体分析方法、设备敏感度以及样品制备的精细程度。
通常,对于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检测,下限可以控制在几百微克/毫升(μg/mL)到几十微克/毫升的范围内,具体取决于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要求。
例如,对于一些高灵敏度的HPLC方法,下限可以达到几微克/毫升以下。
生产商通常会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法规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确保其灵敏度足够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透明质酸钠含量检测通常需要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下进行。
透明质酸120参考值100

透明质酸120参考值100摘要:一、透明质酸简介1.透明质酸的定义2.透明质酸在人体中的作用二、透明质酸120 参考值100 的含义1.参考值的含义2.120 与100 的对比三、透明质酸检测的意义1.反映人体健康状态2.评估治疗效果四、影响透明质酸水平的因素1.年龄2.生活习惯3.疾病状态五、如何保持透明质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1.健康饮食2.规律锻炼3.定期体检正文: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糖物质,主要分布在关节、皮肤、眼睛等部位。
它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保持关节润滑、维护皮肤弹性、保护眼睛等。
近年来,随着对透明质酸研究的深入,它在医疗、美容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透明质酸120 参考值100 是指在医学检测中,正常人的透明质酸水平一般在120μg/ml 左右,而参考值设定为100μg/ml。
当实际检测值高于参考值时,可能表示人体透明质酸水平过高,反之则可能过低。
透明质酸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检测透明质酸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指导作用。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透明质酸水平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透明质酸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生活习惯和疾病状态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透明质酸的合成能力会逐渐降低,导致水平下降。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均衡、缺乏锻炼等,也可能影响透明质酸的生成。
此外,一些疾病状态,如关节炎、糖尿病等,也会导致透明质酸水平异常。
为了保持透明质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支持透明质酸的生成。
其次,要进行规律的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新陈代谢。
血清肾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清肾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肾功能是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血清肾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及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
通过监测血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可以确定肾脏病变的程度、类型,并有助于确诊和治疗相关疾病。
本文将探讨血清肾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
一、尿素氮(BUN)指标尿素氮是人体代谢产物中的一种,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
尿素氮的水平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情况以及尿液浓缩和稀释的程度。
在一些肾脏疾病中,如急性肾损伤、肾衰竭等,肾小管的排泄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尿素氮的水平升高。
因此,监测尿素氮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从而判断肾脏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二、血清肌酐(SCR)指标血清肌酐是人体代谢产物中的一种,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
与尿素氮相比,血清肌酐的水平更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情况。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清肌酐的水平会升高。
因此,血清肌酐的水平是判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根据血清肌酐的水平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判断肾脏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三、尿酸(UA)指标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中的一种,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
尿酸的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管的排泄功能以及尿液的酸碱平衡。
在一些肾脏疾病中,肾小管的排泄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尿酸的水平升高。
同时,尿酸还与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监测尿酸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小管功能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情况。
四、尿肌酸酐(ACR)指标尿肌酸酐是尿液中的一种成分,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后对蛋白质的重吸收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应存在肌酸酐,因为它被肾小球完全重吸收。
但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尿中的肌酸酐释放增加,造成尿肌酸酐的水平升高。
因此,尿肌酸酐的水平可以用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情况,对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血清肾功能指标的监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胞相应增生。诊断依据 : ①脾肿大可为轻度 、 中度 或重度 , 但脾肿大与脾亢的程度亦不一定成比例 ; ②血 细胞 减 少 , 红细胞 、 白细胞或 血小 板可 以单 独 或 同时减 少, 一般 早期 病例 只有 白细胞 或血 小板 减 少 , 晚期病 例 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 ③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 , 但有成 熟障碍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④脾切除后可以使 血细胞数 接近或恢 复正 常 。 ’
恶 性 组织 细胞 病 ( 简称 恶 组 ) 原发 于 网状 内皮 系 :
统 的恶性疾病 , 临床有高热、 肝脾肿大 , 全血 细胞减少 及进行性衰竭等特征 , 由于网状 内皮系统遍布全身. 其 增 生初 发 部位 不 同。 临床表 现 多 种 多 样 。诊 断依 据 : ①起病急骤, 来势凶猛 , 发热为首先及常见症状 , 大多 为不规则高热 , 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无效 ; ②往往有 白细 胞 减少 , 随着 病情 发展可 发生 全血 细胞 减少 , 数病 且 少
慢 性 肾 病 患 者 一 清 透 明 质 酸 的 测 定 及 其 意 义 i f n
周 海 军
( 北 省 滦 平 县 医 院 , 河 北 滦 平 河 08 5 6 2 0)
关 键 词 : 慢性 肾病 ; 血 清透 明质 酸
中图分类号 : l 9 t 2 6 文献标识码 : B
素实 验等 以除外 P H。 N 3 造血 紊乱综 合症
胞及血小板减少 , 故临床上易误诊为再障, 但前者多有
肝脾 及淋 巴结 肿大 , 有胸 骨压 痛 , 白细胞 虽然 减少但 反
复检查 血 片 常可找 到 幼稚 细胞 , 骨髓 穿 刺检 查 见 到 大
量 原始 及 幼稚 细胞 可明确诊 断 。
6 脾机 能 亢进
出现 ; ②单核细胞 > %或绝对值 > 0/ m ; 9 50 r 。 ③骨髓 a
增生 , 粒红 比例减 低 , 始 粒 细胞 增 加 , 一般 <5 ; 原 但 %
也可达 2 % 一 0 ; 骨髓 象 中出现 畸形细胞 , 0 2% ④ 红系 有 巨幼样变 , 中性 粒细 胞呈分 叶 过多 或不 分叶 现象 , 巨 核细胞异常增多, 形态怪异者或微 巨核 > 0 ⑤染色 1%; 体异 常及干 细胞培 养呈 异常 生长 方式 。
血 清透 明质 酸 ( A) H 的测 定对 肝病 的鉴 别 和 预后
观察有 较大 的意义 。为 了探讨 血清 透 明质 酸浓度 在 肾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对象 : . 正常对 照组 :8例 ( 2 3 男 6例 , l ) 年 女 2例 ,
脏疾病时的变化及意义。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 定 了7 3例慢性 肾功 能衰竭 患者 血清 透 明质酸 含量 , 现 报 告 如下 。
维普资讯
第l 4卷
第1 期
河 北 医 学
HEBE EDI NE IM CI
Vo1 4 , .1 No. 1
20 0 8年 1 月
Jn 20 a .,0 8
加; ②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 ; 脾肿 大; ③ ④红细胞 寿命 缩短 ; 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 酸酶积分减低 , 血清铁不 高 。此时 需动态 观察 酸 溶 血 , 水 试 验 及 尿含 铁 血 黄 糖
维普资讯
龄2 O一5 6岁 , 均 4 . 平 2 5岁 , 为 我 院健 康 体 检 人 群 。 均
肾病 患者 组 :3例 ( 3 7 男 4例 , 3 女 9例 ) 均 为我 院 肾 内 ,
科 住 院病 人 , 龄 2 年 5—8 O岁 , 均 4 . 平 5 3岁 。其 中 , 慢
・
15 ・ 2
5 恶 性组 织 细胞病
造血紊 乱综 合症 ( 称 M S : 病 的特征 为 在血 简 D )本 象及 骨髓象 中存 在某 些 非 特 异性 的异 常 , 根据 一 般 临 床诊 断标准 , 能诊 断 为 何 种 血液 疾 病 。也不 能 肯 定 不 为 急性 白血 病 , 经 数 月或 数 年 后 发 展 成 为急 性 白血 但 病, 故又称 为 白血 病前 期 。MD S多 有 血 细 胞 减 少 , 可 为单 一系列 细胞 减 少 , 可 为 全血 细 胞 减 少 。而 以全 也 血细胞 减少 为最 常见 , 血 细 胞 形 态 改 变对 本 病 的诊 但
4 白细胞减 少性 急性 白血病
脾 机 能亢 进 ( 简称 脾 亢 ) 本 病 系一 综 合 症 群 , : 临 床表 现 为脾 脏肿 大 , 一种 或 多 种 血 细胞 减 少 而骨 髓 造
白细胞 减少性 急 性 白血 病 : 急性 白血 病 系 幼 稚 白 细胞在骨 髓其 它造 血 组织 中异 常 增 生 , 广 泛 浸 润 全 且
人 血 片 中可找 到异 常组 织 细胞 , 外 周 血浓 缩 寻 找异 而
断更有价值。由于 M S缺乏特征性 的J 床及血液学 D } 6 i 变化 , 故有以下表现时应考虑 M S的可能 : D ①外周血
中长期 有一 种或数 种 细 胞 减 少 , 时 有 少许 早 期 细 胞 有
常细胞可以提高阳性率 ; ③肝脾及淋巴结可有不 同程 度肿大 ; ④骨髓或受 累脏器病理检查 找到异 常组织细 胞 或 多核 巨细胞 可 以确定诊 断 。但 由于本 病 病理 改变 为 局 限性 损 害 , 布不 匀 , 应多 次多 部位 检查 。 分 故
身各组织脏器的病症 , 通常外周血 中自细胞显著增多 ,
亦有大 量幼稚 细胞 ; 也 有 部分 病 人 外 周 血 中 自细胞 但
不 增多甚 至低 于正常 , 片 中较难发 现 异常幼 稚 细胞 , 血 后 者称为 白细胞 减少 性急 性 白血病 。由于 同时有 红细
文章 编 号 :0 6- 2 3 20 )1-02 0 10 6 3 (0 8 0 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