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18例报告

合集下载

中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邱嘉华;陈丽;谢小月【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01【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持续肠胃减压、抑酸、抑制胰腺分泌、防治水电解质紊乱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胃管内注入或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腺炎患者血清CRP、IL-6、IL-10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辅助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快速清除炎症因子,起到多靶点干预治疗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3页(P40-42)【作者】邱嘉华;陈丽;谢小月【作者单位】518000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18000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18000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尹丽华2.生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周金阳;马葆华;王鹏3.生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丽华;李鹰飞;黄神安4.中药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石燕燕;李树才5.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颜宁钟;蓝洲;邓海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6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65例

42 必须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 。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 中医理 . 在 论 指导下遣方用药。严格 掌握 中药的性味归 经、 功能主 治。即便是在使用 中成药时 , 也应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因为中成药的功能主治 、 适应证均 按 中医 药 理论 形 成 , 能按 西 医西 药 的思 维 方 式 去 使 用 中成 药 。另 外 , 能 不 不 把药当食长期用 , 应遵循“ 中病 即止” 。 4 3 规范中药 品种。加快推进中药材 G P的步伐 , . A 从各个环节来加强 中药的质量管理 , 制订可操作性强的中药质量管理体系。既能保证质量 。 又 能 有 效 的避 免 中 药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 4 4 加强对中药的基础性研究 。中药 的成份 十分复 杂。 临床大多以 . 且 复: 疗为主; 中药的新剂型、 新给药途径的出现, 尤其是 静脉给药 , 其复杂的药 理 、 理 、 理 要加 强 基 础 研究 , 毒 病 以提 高 临床 用 药 的 安 全 系 数 。此 外 , 西 药 中 物 的配 伍 与禁 忌 的 研究 也 比较 薄弱 。 艺问 4 5 完善 中药 不 良反 应 的 监 测 体 系 。 我 国 自实 行 不 良 反 应 报 告 制 度 . 以来 , 各 部 门 的努 力 下 , 在 已取 得 了 瞩 目的成 绩 。建 立 了较 为 完 善 的不 良反 应监测体系。但与 国外先进 国家 尚有较 大差距 , 如不 良反应大 部分 由医院 上报 , 生 产 药 品的 厂 家很 少 报 告 。似 乎 有 “ 丑 不 可 外 扬 ”的想 法 。迅 速 而 家 及 时地 发 现 和报 告 不 良反 应 , 有利 于 保 护 患 者 , 有 利 于保 护 生 产 厂 家 自 既 也 己 。应 认 真 贯彻 、 行不 良反 应 报告 和 监 测 制 度 , 少 漏 报 、 报 的现 象 , 执 减 不 有 效 的形 成 对发 生 较 多不 良反 应 药 物 的 预警 机 制 , 而 减 少 和 避 免 不 良反 应 从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
行。
随访结果分析
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医 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规律和特点,为
临床提供参考。
预后评估指标
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死亡率 等预后指标,评估中医药治疗急性胰 腺炎的远期疗效。
预后改善措施
针对随访中发现的预后不良情况,及 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患者的 预后效果。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及方剂
丹参、红花
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止痛 的作用,能够改善急性胰 腺炎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 。
桃仁、赤芍
具有破血行瘀、凉血消肿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 胰腺炎引起的瘀血症状。
血府逐瘀汤
由桃仁、红花、赤芍等组 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 止痛的作用,是治疗急性 胰腺炎的常用方剂。
利湿退黄类中草药及方剂
推广中医药文化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治疗急 性胰腺炎的认知和接受度,促进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 用和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副作用小等 。通过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等治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 状和体征,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不足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起效较慢、疗效不稳定等。此外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医药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替代西医治疗手段,需 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茵陈、栀子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 炎引起的黄疸症状。
金钱草、车前子
具有利尿通淋、排石的作用,能够促进急性胰腺炎 患者的康复。

急性胰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

急性胰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

急性胰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科臨床常见急症,为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部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约为10%,重症者达到20%。

急性胰腺炎属于中医学的”腹痛”、”胃脘痛”、”胁痛”、”结胸”、”脾心痛”、”膈痛”、”胰瘅”等范畴。

临床上以急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血及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发病率在我国各地普遍有所升高,但经过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索,死亡率已有大幅度降低。

目前对无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坚持中医辨证原则联合中药治疗取得了客观的疗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与大量饮酒、暴饮暴食、胰管阻塞、感染、外伤、手术、药物、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为各种因素造成胆汁胰液逆流,使腺泡破裂,胰液外溢激活胰腺组织中的胰酶,激活弹力蛋白酶原和磷脂酶原,引起胰腺的充血、水肿及出血坏死。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轻症属胃脘痛、腹痛、胁痛、呕吐范畴,重症属结胸、厥逆范畴。

中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多与平素的饮食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从而导致热邪蕴结脾胃、腑气不通,或平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蛔虫内扰、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从而导致热结胃肠。

本病病位在肝胆脾胃,其病机是热蕴遇阻,腑气不通。

中医理论认为”六腑以通为用,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丹溪心法·腹痛》记载:”初得之,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

治疗原则以攻下为主,治疗上应以”六腑以通为用”为总则,兼以疏肝解郁、理气,通里攻下,以及活血化瘀等方法,故在治疗中多予以清利肝胆脾胃湿热、通下等方法治疗。

但近年来,随着广大的中医工作者对本病研究的不断加深,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了更多不同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2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2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24例摘要】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治疗棘手;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生长抑素、营养支持等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早期配合中药汤剂鼻饲,可减少胰腺炎所致肠麻痹时间,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清胰汤【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05-02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严重,治疗棘手。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获得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2011年在我院住,使用中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24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拟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14例,女10例;轻症20例,重症4例;年龄16岁~74岁,平均48.7岁;其中胆源性9例,饮食不节引起者10例,劳累3例,原因不明者2例。

1.2治疗方法1.2.1常规治疗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生素、给予严密的监护,注意血液、影像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尤其要重视动态CT在AP诊疗过程中的意义;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要注意补液量和补液中胶体晶体的合理性,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给予生长抑素(如善宁等),联合运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这既可以抑制胰腺外分泌又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2.2中医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入院当天即给予中药鼻饲。

处方以清胰汤或大承气汤加减,方药:生大黄后下12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银花10克,木香后下10克,丹参15克,芒硝6克冲,白芍10克,柴胡10克,注意生大黄、芒硝、黄连的用量,具体药量要因人而异,并因根据实际病情辩证用药。

方法:上药水煎,取药汁100毫升,等温度适宜后注入,夹管1小时,每日2次,需注意芒硝是在药汁煎好后冲入。

中药治疗急性轻症、慢性胰腺炎经验谈

中药治疗急性轻症、慢性胰腺炎经验谈

1 0 / L , 中性 粒细 胞 比率 : 0 . 6 3; 血 淀粉 酶 : 8 9 5 u / L , 尿 淀
2 0 1 4年 4月第 4 2卷第 2期
Vo 1 . 42, No . 2, Apr . 201 4





Ac t a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y
中药治疗 急性 轻症 、 慢 性胰 腺 炎 经 验 谈
通・ 胁 痛》日: “ 饮 食 劳动之 伤, 皆足 以致 痰 凝 气
聚, ……然 必 因脾气 衰 而致 。 ” 故 以行 气 和 胃法 为 治疗 本病 的基 本法 则 。
2 . 2 清热 解毒 以治标 本 病 热 毒蕴 结 中焦 , 致 中焦气 机 不 畅 , 脾 胃损 伤 ,
湿邪 阻滞 , 湿郁 日久 化热 , 湿 热伤及 胃络而致 腹 痛 。以
急性 轻症 、 慢性 胰 腺 炎 是胰 腺腺 泡 和 胰 管 慢性 进
行性 炎症 、 破 坏和纤 维化 的病 理 过 程 , 常伴 有 钙化 、 假 性囊 肿 和胰 岛细胞 减少 或萎 缩 。临床上 有慢 性 复发性 胰腺 炎 和慢性 持续 性胰 腺炎 之分 。临 床上 以反 复或持 续上 腹痛 、 腹泻 、 消瘦 , 后 期 腹 部 包块 、 黄疸 、 糖 尿病 为 主要 表现 J 。 目前 发 病率 有 逐 年 增 高 的趋 势 , 严 重
本 病 由各种 原 因致脾 胃失 和 , 不能运 化水 湿 , 致水
湿 内停 , 进 而又 可 困脾 , 加 重水 湿 内停 , 导致 恶性循 环 。 湿为 阴邪 、 其性 黏腻 、 致病后缠绵难愈 , 所 以本 病反 复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中药外敷的疗效。

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分配法将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因急性胰腺炎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中药腹部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腹部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2.37±0.88)分低于对照组的(5.49±1.23)分,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血淀粉酶(413.42±84.13)U/L、尿淀粉酶(420.31±60.27)U/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755.68±113.48)U/L、(789.12±154.82)U/L,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住院时间(6.54±0.63)d短于对照组的(10.18±1.57)d,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中药外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药外敷;急性胰腺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224-02在肝胆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中,胰腺炎是非常典型的病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

经过临床研究者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不断研究,目前应有研究结果能够证实,在选择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药腹部外敷,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以100例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也将采取中药外敷腹部辅助治疗轻型胰腺炎患者,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从而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开展于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选择100例因急性胰腺炎就诊于我院的患者,所有患者依据采用临床随机分配法按照每组50例平均处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8.73±4.68)岁。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近况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多因暴食辛辣厚味及生冷、饮酒、胆道感染及感冒劳累等诱发。

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属中医的“胃脘痛”、“结胸”、“膈痛”等范畴。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报道日趋增多,现综述如下。

庄氏等[1]对15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中药清胰饮为主方治疗,治则: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方药组成:柴胡、黄芩、半夏、枳壳、神曲、大黄、川楝各10g,黄连6g,木香、厚朴各6g。

临证加减:大便秘结不通者加玄明粉15g;实热重者加银花15g,连翘10g;湿热重者加茵陈15g,栀子10g;口渴者加知母10g,芦根60g;病久者加赤芍、桃仁各10g,红花5g。

发热38.5c以上者用柴胡注射液2~4m1/次,可反复使用;并发胆道蛔虫者加苦楝根皮15g,乌梅6g,槟榔10g;腹痛较重者配合针灸治疗,一般水肿型和严重水肿型胰腺炎病人,每天服清胰饮2剂,分4次服,症状缓解后,每日1剂。

治疗结果:痊愈121例,显效3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9%。

伍氏等[2]用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本病100例。

基本方:柴胡15g,生黄芩、生白芍各12g,枳实、姜半夏各10g,延胡索9g,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g。

肝郁气滞型加广木香、莱菔子各10g;脾胃实热型加金银花、连翘、炒栀子、厚朴各10g;肝胆湿热型加龙胆草10g,茵陈12g,蒲公英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病情重者每日2剂,分4次服,疗程一般为7~10天。

治疗结果:治愈90例,好转5例,转外科手术5例,总有效率为95%。

罗氏[3]采用清胰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

辨证分型治疗:肝郁气滞型、胆火犯胃型,以通里攻下、疏肝理气止痛、清利湿热为法。

组方:生大黄(后下)、芒硝(后下)、黄芩、柴胡、白芍、木香、蒲黄、黄连、胡黄连各10g。

腹痛较重者加玄胡、郁金;湿热重者加黄柏、栀子、苡米;大便通畅后去芒硝;脘腹痞满重者加厚朴、大腹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18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3-05-09T09:07:47.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史莲琴
[导读] 中药治疗轻型胰腺炎的价值,近年已初步证明胰腺微循环障碍是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始动因素。

史莲琴(江西省上饶县石狮乡卫生院 334100)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383-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意义。

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11年2月间18例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及疗效。

结果 18例轻型胰腺炎,除1例重型化,其余17例治愈,平均治愈时间9天。

结论轻型胰腺炎腹痛缓解,可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问题目前仍是学术上的一个研讨热点。

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口服药液发挥作用。

鉴于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特点,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尤其在卫生院临床医师难免有一定顾虑。

因此,探讨其治疗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现就我2001年1月~2011年2月间18例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药参与治疗的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12例,女6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5岁,平均年龄41.5岁,暴饮暴食者10例(55.6%),既往有胆囊炎病史者5例(27.8%),反复发作胰腺炎3例(16.7%)。

1.2诊断标准(1)有胆系病史,或暴饮暴食后发病;(2)中上腹或左上腹突发剧痛,渐漫及全腹,呈持续性,向左肩或背部放射;(3)上腹或全腹压痛;(3)血白细胞计明显增高;(4)血、尿淀粉酶升高;(5)B超示胰腺炎性改变。

1.3 治疗方法轻型胰腺炎发病初期均用中医办法治疗。

中药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10g,枳实9g,赤芍10g,陈皮10g,炒大黄10g (后下),生地榆15克,虎杖10克,炒来服子20克,丹参20克,生甘草6g,蒲公英20克,水煎成500ml,分次口服,每日1剂。

1.4 治愈标准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正常;B超或CT检查结果正常;无并发症。

1.5 治疗结果结果18例轻型胰腺炎,除1例重型化,其余17例治愈,平均治愈时间9天。

2、讨论
中药治疗轻型胰腺炎的价值,近年已初步证明胰腺微循环障碍是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始动因素,持续和加剧损害的因素[1];而且胰腺炎病变具有渐进性、多层次性,水肿、出血,早期坏死、晚期坏死犬牙交错,相互并存无明显分界线的特点[2],中医中药有它的特点,可以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止呕、促进肠蠕动及减轻腹胀等方面的中药合理组合使用,从多环节、多方面一齐发挥作用。

本组17例轻型胰腺炎在用中医治疗后,病人腹痛很快消失,排便次数增加,腹胀明显减轻,病人感觉腹部舒适。

笔者认为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张延龄.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9):521.
[2]何跃明,艾中立,孙权.重症急性胰腺炎再手术原因及时机的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4):2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