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译者素养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中文素养课教案英语初中

中文素养课教案英语初中

课程名称: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课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2. 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3. 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么英语学习需要培养核心素养?2. 学生分享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看法。

二、讲解英语核心素养(10分钟)1. 介绍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如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2. 讲解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强调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关于英语学习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或挑战。

2. 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讨论和策划,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各组展示他们的活动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创新思维训练(1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如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方法,创造出新的英语学习方法或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应用所学的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总结,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高中英语教案电子版(通用7篇)

高中英语教案电子版(通用7篇)

高中英语教案电子版(通用7篇)高中英语教案电子版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有关曼哈顿的艺术博物馆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识。

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学习有关介绍博物馆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并能在特定语境中合理运用。

(2)通过扮演导游对感兴趣的博物馆进行介绍,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掌握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中的词汇用法。

(3)通过提供相关词汇进行对潍坊本地的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写一个宣传广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现曼哈顿以及曼哈顿五个艺术馆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为节课做热身。

(2)通过阅读课文利用Skimming 和 Scanning阅读技能找到每个艺术馆的地理位置、艺术特色等相关信息,提高分析处理英文信息的能力。

通过寻找描述每个艺术馆的关键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同时为下一个扮演导游介绍艺术馆的活动做铺垫,提供相关的语言词汇铺垫。

(3)通过提供相关词汇进行对潍坊本地的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写一个宣传广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的艺术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对艺术的兴趣。

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运用文中相关词汇进行说和写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读、写、说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正确、准确、有效的介绍各个艺术馆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展示学习目标与小组评价规则(二)“导入”展示曼哈顿的相关图片,展示课文中出现的5个艺术馆的图片及名字。

(三) Fast reading快速扫读课文(四)Detailed Reading: 详细阅读(五)Challenge your speaking(口语能力提升)提供参考词汇: Welcome to …This museum is located in…It displays(展出) art works in… centuries of …countries, including …It will appeal to…You shouldn’t miss…(六)Challenge your writing (英语写作能力提升)Watch the videos and then write an advertisement to introduce one of the museums in Weifang. within80 words写作参考词汇: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Weifang World Kite Museum)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Yangjiabu Folk Art Museum)kite 风筝 wood-print new year pictures木板年画 be located in 位于…is famous/well-known for …因…而出名 it displays/shows…展出Here you can enjoy…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 artist 艺术家 appeal to 吸引 tourist 游客 it’s well worth a visit 很值得参观(七)成果展示个别学生优秀作文展示(黑板展示)展示作文评分细则教师点评课后习题测评练习测评一: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短语和句子。

英汉翻译实用教程教案

英汉翻译实用教程教案

英汉翻译实用教程教案第一章:翻译概述1.1 翻译的定义与历史介绍翻译的定义和作用简述翻译的历史发展1.2 翻译的类型与标准介绍不同类型的翻译(如直译、意译、同声翻译等)讨论翻译的标准(如准确性、流畅性、忠实性等)1.3 翻译的过程与方法介绍翻译的基本过程(如理解原文、表达译文等)探讨有效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第二章:词汇翻译2.1 词汇的选择与转换讲解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词汇2.2 专业术语与行业用语的翻译介绍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的特点讲解如何准确翻译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2.3 词义辨析与词性转换讲解词义辨析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词性转换第三章:句子翻译3.1 句型结构与句子成分讲解英语和汉语句型结构的差异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句子成分的平衡3.2 语法调整与句子重构讲解语法调整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句子重构3.3 意译与直译的运用讲解意译和直译的区别与适用场景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意译和直译第四章:段落与文章翻译4.1 段落结构与主题句的翻译讲解段落结构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翻译段落主题句4.2 逻辑与连贯性的保持讲解翻译过程中逻辑和连贯性的重要性探讨如何保持原文的逻辑和连贯性4.3 文章风格与翻译策略讲解不同文章风格的特征探讨如何根据文章风格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第五章:文化差异与翻译5.1 文化背景与翻译讲解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化背景5.2 文化词汇与翻译讲解文化词汇的特点和翻译难点探讨如何准确翻译文化词汇5.3 跨文化交流与翻译实践讲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应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第六章:翻译技巧与策略6.1 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深入探讨直译与意译的定义和应用场景分析直译与意译在实际翻译案例中的运用6.2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讲解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6.3 翻译中的补偿与调整分析翻译中补偿与调整的必要性和方法通过实例展示补偿与调整在翻译中的应用第七章:文学翻译7.1 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探讨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和原则分析文学翻译中应注重的方面7.2 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翻译深入讲解不同文学文体的翻译特点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不同文学文体的翻译方法7.3 文学翻译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翻译案例讨论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和解决策略第八章:商务翻译8.1 商务翻译的基本要求讲解商务翻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分析商务翻译中应注重的方面8.2 商务合同、广告、报告等文体的翻译深入讲解不同商务文体的翻译特点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不同商务文体的翻译方法8.3 商务翻译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商务材料的翻译案例讨论商务翻译中的难点和解决策略第九章:口译技巧与实践9.1 口译的基本类型与技巧讲解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口译类型的特点探讨口译过程中的技巧和策略9.2 口译中的听力理解与信息处理分析听力理解在口译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提高口译中的信息处理能力9.3 口译实践案例分析提供口译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导如何应对口译中的挑战和困难第十章:翻译软件与工具的使用10.1 翻译软件的种类与功能介绍市面上的主要翻译软件及其功能分析翻译软件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10.2 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讲解翻译辅助工具(如在线词典、术语管理工具等)的运用探讨如何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10.3 翻译软件与人工翻译的结合讨论翻译软件与人工翻译的结合方式分析如何利用翻译软件辅助人工翻译工作重点和难点解析6.1 直译与意译的界定和应用场景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诸暨市实验小学电子教案(语品)

诸暨市实验小学电子教案(语品)

诸暨市实验小学电子教案(语品)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拼音、笔画、字体、词语等。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1.2 教学内容拼音的学习: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笔画和字形的认识:基本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词语的学习:常用的词语和词组。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拼音、笔画等知识。

1.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拼音、笔画、词语的测试,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章的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结构等。

分析推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

判断评价: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和判断。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以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过程,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要求:文章的结构、语言的流畅性、逻辑的严密性等。

写作技巧的培养:描写、叙述、议论等基本写作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写作技巧。

3.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写作练习,以检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的结构、语言、逻辑等方面,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章:口语交际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4.2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语音、语调、语速等。

交际能力的培养:倾听、表达、交流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教学。

英语学科素养教案模板范文

英语学科素养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英语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词汇、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辅助工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词汇、语法知识,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通过图片、实物或情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呈现(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词汇、语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小组竞赛、抢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情境模拟(1)教师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以下为具体教学步骤:Step 1: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如:“Hello, how are you?”等问候语。

- 通过图片或实物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如:“Do you like animals?”(你喜欢动物吗?)Step 2: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如:“I have a cat. It is black.”(我有一只猫,它是黑色的。

翻译教案2

翻译教案2

第二课: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授,实训教学目的:1. 学习翻译必须具备的基本功(4点)。

2. 正确处理翻译中的几个关系。

重点和难点:1. 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2. 用译文把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参考书目: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作者:庞春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实用日语翻译 主编 薛朝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实用中日文口译(同声传译) 周殿清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第二课:翻译中的几个注意事项翻译的过程是个理解与表达的过程。

换句话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文的理解以及用译文表达出来两个阶段组成的。

第一个阶段是理解,也可以说这是翻译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了解并掌握原文的基本思想。

第二个阶段是表达,就是用译文把理解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日汉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因此在构词、语法规则、句法构造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在思维形象、表达习惯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注意语序结构的不同我们知道汉语的基本词序为: 主—谓—宾而日语的词序基本型则为: 主—宾—谓例如: 你——吃——什么 小王——看——电视あなたは——何を——食べますか 王さんは——テレビを——見ます因此在日语的汉译中,谓语一定要前移。

自分の顔と名前とを——売り、人気とお金とを——手に入れる出卖——自己的面孔和名字、换取——声望与金钱还有在日语句中主语往往是被稳去的(不出现),我们仅凭谓语动词的表现,就能判断出主语是谁。

但在汉语中如果没有了主语,听话的人就会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了。

例如:ペッキンは——初めてですか。

您是——第一次来北京的吗?お荷物を——お持ちしましょう 我帮你——拿行李吧二、思维形象的差异由于各自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等不同的影响,各种语言截取外界事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思维形象是人们对事物属性所产生的联想,不同民族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不同,联想自然也就不同了。

比如,汉语中的“天生有福”,俄国人说“穿着衬衣生下来”;英国人说“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德国人说“梳好头才出世的”;而日本人则说“幸運の星のもとに生まれる”。

【外语课件】笔译(电子教案)

【外语课件】笔译(电子教案)

【外语课件】笔译(电子教案)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笔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笔译能力。

2. 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笔译的基本概念、分类、过程和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时长:2课时。

二、笔译的基本概念1. 笔译的定义:笔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材料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字材料。

2. 笔译的分类: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

3. 笔译的过程:理解、表达、校对应付。

4. 笔译的方法:直译、意译、编译等。

三、笔译的技巧1. 词汇翻译技巧:同义词选择、词性转换、词义引申等。

2. 句子翻译技巧:句子结构调整、长句拆分、短句合并等。

3. 语篇翻译技巧:逻辑关系表达、文化背景适应、语篇连贯性等。

4. 译文评价技巧:准确性、可读性、忠实度等。

四、笔译实践1. 练习材料:选取一段英文文章,要求学生将其翻译成中文。

2.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翻译技巧。

3. 学生互评:分组展示译文,进行互评和讨论。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翻译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笔译作业布置1.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翻译一篇英文短文。

2. 作业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注意语言风格和语篇连贯性。

3. 作业提交:下周课堂提交,并进行课堂讨论。

【外语课件】笔译(电子教案)六、笔译的挑战与策略1. 挑战:笔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语言差异、文化背景、专业术语等。

2. 策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翻译质量。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时长:2课时。

七、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1.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SDL Trados、memoQ等。

2.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笔译。

3. 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时长:2课时。

八、笔译案例分析1. 分析具体笔译案例,讨论其中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2. 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汇报分析结果。

大学四级网络课程翻译课程教案(2024)

大学四级网络课程翻译课程教案(2024)

介绍了在线词典、机器翻译、语 料库等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 和资源获取途径。
2024/1/30
28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翻译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了多篇英译中和中译英的翻译作品 ,涉及不同领域和文体,体现了学生的翻译 实践能力。
2024/1/30
学习笔记与反思
学生整理了详细的学习笔记,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进 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提高了自身的翻译素养。
特殊句型
了解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 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16
句子的理解 理解句子含义,注意词义的选
择和引申。
2024/1/30
把握句子语气
理解并表达句子中的语气,如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调整句子结构
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调整句子 结构,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
25
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
异化策略
在翻译时采用异化的策略,即尽可能保留 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以便读者更
好地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
注释法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注 释,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
和含义。
2024/1/30
归化策略
在翻译时采用归化的策略,即将原文中的 文化信息转换成读者所熟悉的文化信息, 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
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含义 和用法,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更好 地处理文化差异。
2024/1/30
13
词汇翻译实例分析
实例一
分析原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选择合适的 译文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实例三
探讨原文中的文化特色词汇在译文中的处理 方式,保持文化信息的传递。
2024/1/30
实例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的素养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1993:134-137)在谈及译者的能力时认为,译者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即双语能力,双重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

翻译一般涉及两种语言,因此译者首先必须精通所关涉的两种语言。

但翻译不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所以,译者还必须对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如操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风俗、心理以及通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科技和意识形态等尽可能地了解。

翻译的内容无所不包,译者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

因此译者要量力而为,选择自己欲从事的翻译领域,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医学翻译、法律翻译、军事翻译等等。

恰当地确定翻译的范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能事半功倍,胜任愉快。

翻译还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翻译虽不是创作,但类似创作。

创作是“无中生有”,是用文字(一般为母语)表达作者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思想情感。

为什么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作家?一个重要因素是表达能力的问题。

翻译是“有中生有”,是译者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

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我们甚至因此说翻译比创作还难。

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当像作家一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这是对译者的基本要求之一。

否则,无论你对原文理解多么准确透彻,不会表达,翻译就很难实现。

傅雷认为,一个译者,特别是一个文学翻译者,“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他还说,“平日除钻研外文外,中文亦不可忽视,旧小说不可不多读,充实辞汇,熟悉吾国固有句法及行文习惯”。

(罗新璋,1984:695)今天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商业化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渗透进人们的心灵。

这是一个对翻译需求愈来愈大的时代,翻译市场愈来愈大,翻译商业化性质愈加彰显。

面对商业化浪潮的冲击,我们认为译者应当坚守以下三种精神:
1. 追本穷源的精神
有人会说,追字词之本义,穷用典之源头,贯通原文乃译者本职,似乎用不着强调。

其实不然。

目睹译界某些怪现状,使人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拿Generation X的翻译为例。

有人根据美国作家Douglas Coupland 的同名小说(在该小说中Generation X用以指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那些从事低报酬的体力劳动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一代)的内容将其译作“无名一代”,还有人干脆译作“X一代”。

前译还有所本,后译则完全是一种想当然的翻译。

这里的X究竟指什么?是与数学里的未知数同义进而喻指“无名”呢,抑或与罗马数字“十”有关系?有人理解为表示数字“十”,并提供了证据:“从美国建国的1776年算起到1991年是215年,一二十年为一代,差不多是十代”(周新,2001:61)。

按这种推理,Generation X应译“第十代”。

且不论这种理解和翻译正确与否,其追根究底的精神实在可嘉。

也许,Generation X既包含“无名一代”又包含“第十代”亦未可知。

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

答案在作者脑子里,而他是不会明说的。

关于想当然,吕淑湘先生就曾因自己的一个小疏忽而深有感触地向翻译工作者发出忠告:Never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在这方面,那些译界泰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例如王宗炎先生,为了搞清楚Alliteration的翻译,查阅了十多种词典,参考了不少外国学者的观点,最后得出Alliteration是“双声”而非“头韵”,传统译法被推翻。

2. 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鲁迅先生曾批评某些译者,“翻开第一行就译”,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罗新璋,1984:292)在当代社会,“负责任”是所有人、所有行业、所有实体组织都需要的一种精神,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流行概念。

中国就一直郑重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国有国格,人有
人格。

作为翻译人,亦应郑重承诺(在心底而不是口头)永远做一个对读者负责人的人。

对作者、读者、编者和出版者负责,是译者基本的职业道德。

而中国当今译界却有极少数不守职业道德之人。

比如某些旅游手册的翻译,企事业单位及其产品简介的翻译,教辅材料的参考译文,还有极少数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翻译,其中误译、漏译、改译、乱译甚至胡译的现象时有所见。

这些虽然不是翻译界的主流,译者也主要是一些打游击的非职业译者,但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有的翻译是给外国人看的,有的是给国内学习者和读者看的。

错误的翻译不仅误导人,还损坏了中国翻译人的整体形象。

3. 淡泊名利的精神
市场经济和高校现行的考评体制把一些游击译手市场化、功利化了。

翻译能带来名和利。

于是有人自不量力搞起了翻译副业,承接什么手册、什么简介、什么产品之类的翻译业务。

还有近水楼台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外最新畅销书,在商业动机的役使下进行抢译。

有的勉强译之,有的仓促译之,有的草率译之,结果便有了形形色色的译文。

这些译者不重过程,只重结果。

只要文章发了,书出了,就达到了目的,译事的是非让别人说去。

译者的良知已凐灭于市场大潮。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译者是人,必须生存,商业性翻译无可非议。

但是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不坚守职业道德,过于看重名利,这些都是翻译所拒斥的。

淡泊名利是中国译界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早为古人彦琮所提倡,后世译人努力践行。

晚清名儒辜鸿铭翻译的儒家经典《大学》因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而未予付梓。

像傅雷、朱生豪这样的翻译大师,做翻译常常是几移其稿,以向读者奉献精品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却不知抢译为何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要点概括
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包括 和 ;整数包含: 、 、 ;分数包含: 、 。

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有理数。

2. 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正数和负数经常用来表示 的量。

4. 数轴有三要素: 、 、 。

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边的总比 边的大。

5. 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 a 和-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任意的数前面添上“ ”号,就表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

6.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a|”表示。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当a 是正数时,a a =;当a 是负数时,a a =-;当a =0时,0a =
7.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大的反而小。

8. 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个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的两个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 的符号,并
用 减去 。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9.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得 。

1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

一般地,数a 的倒数是 (a )0≠.
12. 乘法交换律:ab ba =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
13.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除。

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且0不能作除数。

14. 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 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即a n a a = ,在n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读作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

15. 乘方的正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

16. 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7.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a 只有一位 的整数,n 是 的位数。

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8. 有效数字:从这个数左边第一个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
数的有效数字。

n 个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