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公开课

合集下载

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和起源1.2 分析古诗词的分类和形式1.3 探讨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第二章: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解读2.1 讲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和主题表达2.2 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2.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第三章: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与审美鉴赏3.1 探讨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3.2 分析古诗词的审美特点和艺术魅力3.3 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鉴赏和评价第四章: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历史价值4.1 介绍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4.2 分析古诗词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4.3 探讨古诗词在历史中的传承和影响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鉴赏5.1 分析具体古诗词案例,解读其思想内容5.2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实践鉴赏和创作尝试5.3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的讨论和分享第六章:诗歌的形式与韵律6.1 介绍古诗词的常见形式,如五言、七言、词、律等6.2 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6.3 指导学生通过韵律感知诗歌的美感第七章:诗歌的修辞手法7.1 介绍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7.2 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7.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创作诗歌第八章:诗歌的意象与象征8.1 讲解意象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8.2 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和象征意义8.3 指导学生通过意象和象征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第九章: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技巧9.1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9.2 分析如何把握诗歌的结构、情感、主题等9.3 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和技巧进行诗歌鉴赏第十章:诗歌的创作与表达10.1 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10.2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基本步骤10.3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教学教案,分为十个章节。

重点内容包括:一、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分类、形式以及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九-古诗词曲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金奖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九-古诗词曲鉴赏市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金奖课件

(二)(2023·衢州)古诗文阅读。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旳这首诗与他旳《渡荆门送别》都借水抒写离情,你以为哪一首 写得更加好?请详细分析。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3)表颜色旳词。颜色一般体现心情,增强描写旳色彩感和画面感,渲 染气氛。 答题模式:X字在诗句中旳意思是……,它利用了……旳修辞(或化静 为动,或化抽象为详细,或化虚为实),写出了……旳景象,体现了诗 人……旳思想感情。 (二)赏析名句 1.诗歌旳语言精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体现力。一般要求赏 析旳句子往往具有下列特点:
(一)(2023·德州)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旳是( C )
A.《蒹葭》
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这首诗旳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示例: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 ,小径明灭,任尔东西。 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种什么道理? 示例:喧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
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
旳美景,将边塞下 雪后旳奇特风光描
写得淋漓尽致
• 将人旳情感赋予花
和鸟,生动形象地
拟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体现出诗人当初面
对国家衰亡旳无奈
感叹和绵绵愁绪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优秀课件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优秀课件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 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 么用得好。
实战演练: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替换为其他字 吗?如:“到〞“过〞“入〞“满〞等,这句诗让你想象 到一副怎样的画面?
“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慨春光易逝, 人生短促之愁情。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春天的景象?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照应了前面哪两个字? 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照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 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 映成趣。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 的贬谪生活?
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 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 怎样的心理?
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忧家人的运,
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公开课ppt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公开课ppt
语有:孤寂、冷清(凄清、冷寂、凄凉)、恬静(恬淡、幽静、 静谧)、优美(清幽、清新、秀丽)、雄浑壮阔、萧瑟、肃穆
等。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概括时用二个双音节词四个字,例如: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 辽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凉、朴素自然、清新飘逸、 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 热闹、雄浑壮丽、迷蒙飘渺等。
14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 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 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3、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 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 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 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燕子筑巢图,写出了燕子
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的情形,烘托出了作者愉 悦的心情。
应试策略二: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托物寓 理、感物伤怀等) 2表现手法:烘托(反衬)、对比、象征、联想 、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白描 、言此及彼、意在言外、由远及近、由上而 下、远望近观等。 3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 用典、对偶、设问、反复、反问、互文等。 (附 解题格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谢 谢 指导
18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公开课
1
中考诗词鉴赏考什么?
• 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中考古诗词鉴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中考古诗词鉴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 取代旧事物。
表示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时尚,新生力量必将茁 壮成长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3/56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 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 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哲理。
文天祥

思、报国之 《已亥杂诗》
龚自珍

志、忧民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心。
《渔家傲》
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辛弃疾

壮词以寄之》
10/56
即景抒情 / 言志
《登飞来峰》 《望岳》
王安石 宋 杜甫 唐
《使至塞上》
王维 唐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 表示对爱情、《关 雎》 理想追求。
晏殊 宋
《乐府 南北 民歌》 朝 《诗经》 春秋
12/56
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考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能够使古诗词容量增大,表 示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 意丰效果。古诗词中典故和所要表示思 想经常是紧密联络在一起。所以,熟记 典故是我们了解古诗词主要路径之一。 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诗句归纳以下
• 表示对战争 《春望》 厌恶,对和 平生活向往。
杜甫 唐
• 对统治者批 《观刈麦》
白居易 唐
判,对劳感 人民同情。
《泊秦淮》
杜牧 唐
9/56
• 对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件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件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件一、引言古诗词鉴赏是一项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人文活动,它既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品读,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引导公众深入理解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我们特此制作了这份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件。

二、古诗词鉴赏的基本原则1.历史背景的了解:了解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2.诗词格律的把握:掌握古诗词的格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品味诗词的韵味。

3.诗人情感的体悟:通过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意境。

4.诗词意象的解读:挖掘诗词中的意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深层含义。

三、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揭示了诗词的主题,为我们鉴赏诗词提供了方向。

2.关注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是我们鉴赏诗词的重要线索。

3.理解修辞手法:古诗词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为我们鉴赏诗词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空间。

4.比较阅读:通过与其他诗词的比较,我们能更好地发现诗词的独特魅力。

四、古诗词鉴赏实例分析1.李白《静夜思》鉴赏要点:了解唐代背景,把握诗歌格律,体会诗人思乡之情,解读“床前明月光”等意象。

2.杜甫《春望》鉴赏要点:了解唐代安史之乱背景,把握诗歌格律,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之情,解读“国破山河在”等意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要点:了解北宋时期背景,把握词牌格律,体会诗人豪放之情,解读“大江东去”等意象。

五、古诗词鉴赏的意义1.提升个人文学素养:通过鉴赏古诗词,我们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内心世界。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增进民族认同感: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鉴赏它们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4.促进文化交流:古诗词鉴赏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六、古诗词鉴赏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活动,它能让我们在品味诗词之美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全省一等奖公开课PPT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全省一等奖公开课PPT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题专项复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5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013) 13.上阕写景,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4.“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6 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古诗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

4.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3. 代表性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代表性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并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代表性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古诗词的思想价值。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深入鉴赏,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搜集代表性的古诗词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古诗词,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理解和感受,检查作业的质量。

3. 课堂测试:进行简单的测试,检验学生对古诗词思想内容知识的掌握。

八、教学资源1. 古诗词文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案例。

2.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古诗词。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古诗词的解析和评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次课: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鉴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炼字品析
2、景物描写, 描绘画面
3、情感体味, 主旨领悟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1) 梅子、芭蕉、柳花 (2) “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 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饮酒 陶渊明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 春泥在筑巢。
方法点拨二:景物描写,描绘画面
描绘画面: 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古诗因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常见的提问 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春山夜月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现了一幅: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中酣睡,夕阳西下,一群 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叽叽思想情感?
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对农家生活的关心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和 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 2、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 生活? 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田舍
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 、请你展开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儿童眠落叶, 鸟雀噪斜阳”该句所呈现的景象。
秋日行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
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 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体会主旨,首先要了解诗歌作者,诗歌题裁,联系
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透露出来,并且往往渗透
到同期的许多作品中。
1、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 田园诗、壮志抒怀诗、怀乡羁旅诗等。 2、了解诗人及思想情感 3、一些事物在诗中能代表不同的情感,通过 不同的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例:雁、月、松、梅、浮云等。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所呈现的景象。
[答案]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 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知人论世
理解诗词时挖掘作者的内心世界,人生境遇,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 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
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 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 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 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 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 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 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方法点拨一:炼字品析
炼字品析: 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3、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这种题型的答题模式是: 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 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第三部,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绘的景象 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天生我材必有用
明日之


考点内容我心知
1、炼字品析 2、景物描写, 描绘画面
五大类型 题
3、情感体味, 主旨领悟 4、意境欣赏 5、表达赏析
1、精读诗作(这是基础)。诵读全诗,要抓住所描写的意象, 整体上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感悟作者蕴涵的情感,以获得 整体感知 2、知人论世(这是关键)。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 性格、气质,结合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特点、等因素, 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旨趣。 3、审题寻点(这是核心)。分析题目要求,揣摩命题人的意 图,审清题意,确定解题的范围,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4、组织答案(这是重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答案 要点要到位,语言力求诗化。句中尽量输入关键词,让阅卷老师 一目了然。
[答案] “惜”惜别 生动传神写出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 景,表达了作者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秋日行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 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答案]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 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 里。
答题模式:描绘了一幅……(用优美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画面, 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江畔独步寻花· 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 娇莺恰恰啼。”该句所呈现的景象。
[答案]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