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原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导入成都女孩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但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而是根据这些资源在其他用途上可能产生的最好收益来衡量。
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当人们作选择时,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我们上大学的收益是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日后更好的工作机会,失去的是更早的工作机会和工资,那么我们放弃的东西和得到的东西是不是平衡的呢?大学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分析对于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而言,是工作还是读大学,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选择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有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出炉的时候,更注重先是收益而忽略了机会成本。
那么,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他们做出上大学这一决策而不参加工作或做其他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成本如下:(一)收益成本收益成本是指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
对于本文而言,则指一名应届生四年读大学期间所放弃收益的最大收入,其中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
1、投资收益如果大学生学费不投资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回报或存入银行所得的收入皆构成大学生的机会成本。
若以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费24000元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依靠行业来定。
大学的机会成本

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果问上大学的成本是多少?有人会列出一个算式:上大学的成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及资料费……其实,上大学还有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
如果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选择参加工作,那么,在四年上大学期间参加工作预期能够赚到的钱,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当人们作选择时,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个人在选择是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时如此,作经济决策也是这样。
企业经营者在决定上什么产品时,必然要考虑其机会成本———把同样的资源用于开发、生产其他产品的预期收益。
但是,仅靠决策者的自觉,一时可能靠得住,长期就靠不住;少数人可能靠得住,相当多的人恐怕靠不住。
这不是贬低人们的觉悟和道德水平,而是说制度比人强。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的机会呢?就是因为人们预期上大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参加工作的收益。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收益不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是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说谁先参加工作,那么,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会过高,选择上大学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在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害的。
同样,如果作决策的人的收益不取决于其决策为社会带来的收益,那么,他就没有动力把稀缺资源用于对社会最有益的用途,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样看,草率决策、盲目上马新项目,甚至屡屡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一方面,要尽量把配置资源的功能交给市场,并确保市场有效,防止市场信号被人为扭曲,以避免出现类似很多人不选择上大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必不可少的资源行政配置,必须解决好对决策者的监督和激励问题意坚运用弹性理论说明“谷贱伤农”这句中国古话谷贱伤农是说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时候,降价销售会造成总体收入减少。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一、什么是机会成本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二、上大学的成本首先大体计算一下读大学的成本:一年的学费大约是4500元,住宿费1000元,书费等200元、生活费7000元,共计12700元,以此作为每年的平均成本,四年就是50800元,加上买电脑、手机等,差不多总成本为125000元;三、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1.投资如果将上大学的花费用于投资,以银行存款为例,定期存款三年利率为%,五年利率为%i,为方便计算取利率为5%,四年后本利和为151,ii元,利润仅为26,元;显然上大学比投资更合理;2.工作如果用这四年时间来工作,没有本科学历月工资约为1500元,每年收入为18000元,加上奖金、补贴等其他收入,每年收入约为20000元,四年总收入就是80000元;换句话说,如果我没有上大学而去工作,不仅可以节约125000元,而且还可以多赚80000元,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放弃上大学而去工作似乎是比较合理的决策;不过以目前社会状况来看,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具有相应较高的竞争力,学历越高,工资也相对越高;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会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假定每月工资为3000元,每年的收入约为36000元;比较不难发现,四年前的每年收入是20000元,四年后每年的收入是36000元,相当于四年前的两倍;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在第9年时累计收入就可以持平了,第9年以后累计收入超过高中毕业生,在第17年时超出的金额便可将大学投入的成本弥补回来;由表格可以看出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另外,大学毕业后升职加薪的几率远远大于高中毕业,这样上大学的优势将更加明显;3.通过提高自身降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对于大学生而言,既然上大学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应该从如何提高不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入手,从而降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在相同的大学中,有些人的机会成本很高而有些人却很低,关键在于在大学中学习什么,如何把自己培养为人才;一、积累人文素养积累人文素养,学会如何做人,这是上大学要完成的要务之一,而且是终身的要务;我们都知道任何高楼大厦都是立于坚实的地基之上;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做人;做人的基础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一个人无论是当官从政,经商致富,还是治学为师,无论是立身、立世、立业、立功,都要以好的人品做底子;一个人做人的底子不好,他的才能越大、能力越强,他就变得越危险,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我们应该把“积累人文素养”作为上大学应完成的要务之一,加深加厚加固做人的底子,竖起一座坚挺的人格丰碑;二、形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人生的拐杖,也是人生的朋友;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命的能力;好习惯越多,离成功越近;这些好习惯包括:诚实正直,自信,充满激情,关注细节,沉静,积极主动,能吃亏,目标在先,思考质疑等等;三、培养生存技能这里的生存技能包括:1)涵盖感知技能、知书达理能力、运作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承受能力、自省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基本技能;2)涵盖专业能力、数学逻辑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业务能力;3)与工作岗位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能完成某项专业活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工作和发展机会的特长技能;四、结语在这所大学里,我们有些人都是在轻松的享受着自己的大学,而却没有想到自己在四年后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想到四年后自己会付出什么样的机会成本;我们应该把握好我们的每一天,好好地培养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的机会成本才会最低;i数据来源:。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名词解释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英语为:opportunity cost,名词,不可数。
是指进行一项投资时放弃另一项投资所承担的成本。
选择投资和放弃投资之间的收益差是可能获取收益的成本。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例:假如国债收益为5%,而投资股票收益为8%,放弃国债投资的机会成本为3%,即8%-5%=3%。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简单的了解了机会成本的含义,接下来就要进入老师为我们布置的题目《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读大学是目前中国青年人面临的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导致的一个重要的结果。
在我国很多家庭和个人甚至是我们的国家都承认大学的学历在青年人将来的事业和成才上的巨大帮助功能。
客观的说,我们在抨击今天我们在读的大学的制度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他在我们未来事业成功上的作用。
至少一个出身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其就业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其在社会上获得较高社会地位也是相对容易的。
根据机会成本的含义我们知道在我们选择读大学的这项教育投资的同时放弃了这四年间有可能在社会上取得财富和地位的机会。
而这种有可能在社会上取得财富和地位的机会就是我们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定的付出的,因此读大学也会存在成本。
一个人读大学的成本应该包含两种,一是直接成本,就是大学期间的学杂费,二是机会成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当然知道读大学的机会成本,然而我却认为这种机会成本的付出是值得的,而且是有必要的。
也许有一些大学生在读上大学之后会说读大学没什么用,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显然这些人有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就在他们一边埋怨大学埋没了他们的才华,浪费了他们的青春的时候,却又在就业时拼命的利用自己的学历找寻好的出路。
因此,我觉得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投资大学还是很认可的。
我们读大学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不上大学,我们可以做其它的事情。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通俗的说就是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这是也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的其中一个,讲的是我们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为之付出的代价。
我们上大学的收益是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日后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学校里更便宜的住房和伙食费;失去的是更早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或者说是时间,因为我们把好几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业上,这就是我们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因此他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们上多。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就比如姚明,他为什么不选择上大学而选择去NBA打球一样,假定他不去NBA,而去上大学,那么他需要付出四年的学费20000左右(如果他上的是一般的本科院校),同时他的年龄也在增长,他放弃的就有去NBA每年一千多万美元的年薪,还有拍广告所得到的广告费。
假定他一年可以赚5000万美元,上大学所需要四年的时间他可以赚到2亿美元。
同时他在打球之余还可以去买股票或者基金什么的,那么他又将得到一笔收益。
但是如果你把上大学所需四年花的钱都去做投资,即使回报率很高估计怎么也比不上去NBA打球。
所以对于他来说,只有去NBA才是合理的理性的选择。
其实对于穷人来说或者是没什么发展的人来说,上大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假定上大学四年学费25000元,而你不上大学你去找分稳定工作,一月可净赚1500(对于没什么特长的人差不多也就这么多了),那么四年就是72000,如果你把支付学费的25000存到银行,即使是死期的存款,那当时的利率算回报还是不怎么高。
那么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差不多是100000。
但是他毕业后由于掌握了一门比较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他一个月可净赚的金额可以达到3000,那么他仅仅需要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赚到100000,同时你还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福利还有奖金什么的。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引言在高校就读期间,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所放弃的最大价值的选择。
在校期间,学生可能需要面对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还是专注学业,选择兼职工作还是参加实习,选择参加社交活动还是专心研究等等。
如何有效降低这些机会成本,使自己的学校生活更有意义,是每个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这些成本。
一、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1. 学业与社团活动在校期间,学生需要面对学业和社团活动的选择。
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但也会耗费大量时间。
如果学生过于投入社团活动,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下滑,错过就业机会或者升学机会。
2. 兼职工作与实习许多学生希望通过兼职工作来赚取一些生活费,然而过度的兼职工作可能会影响学习和实习的机会。
相比之下,实习能够让学生在校园外获得更多的职场经验和社会资源,但实习通常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 学术研究与社交活动在校期间,学生们需要面对学术研究和社交活动的选择。
有些学生可能过于专注于学术研究,缺乏社交生活,导致人际关系较差;而有些学生则过于投入社交活动,忽略了学术研究,导致学业受损。
二、有效降低机会成本的方法1. 合理规划时间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可以利用时间管理工具来帮助自己制定学习、社团活动、兼职工作、实习和社交活动的安排,确保各项活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照顾。
合理规划时间,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平衡学业和其他活动,降低机会成本。
2. 建立明确的目标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建立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参加哪些社团活动、找哪些实习机会、参加哪些社交活动,从而避免过度投入或者错失机会。
3. 多元化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元化发展,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可以参加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尝试不同岗位的实习、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等。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上大学的成本是什么呢?可能你会想到你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还有上网费、看电影、谈恋爱等各项杂费加起来的总和,但这种加总的成本并不能代表你上大学所放弃的东西,或者说这些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
那么你上大学的真正成本是什么?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实是“时间”。
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写作业的时候,你就不能把这些时间用于工作和挣钱。
对于你们而言,上学所放弃的工资收入才是你们受教育的最大成本。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放弃高考,不上大学直接工作,说明在一些人心目中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很高。
我们选择上大学,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牺牲四年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未来所能获得的收益一定比早早参加工作的收益多。
但现在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和高中的应试教育,没有让他们在与其他进入社会多年的同龄人中表现出优势,这就使一大批人感觉上大学“不值”。
一个普通大学的大学生每年学费是3000——6000元不等,四年就是12000——24000元,而入社会打工每月工资15000元,每年可赚1500×12X4=78000元,则这个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大约100000元,对于一些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如果就读的大学不能保证他尽快找到工作,放弃读大学也许是更明智的决定。
腹有诗书气自华就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具有相当较高的竞争力,一般而言学历越高,其薪金也相对较高。
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工资的一般水平会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对于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来说,上大学会是更好的选择,在大学学到的知识,接触到的人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许他们在一时的竞争中不能占有优势,但在长远的发展中,他们的知识将给予他们更广阔的空间。
一个高中毕业生所能拿到的平均工资只在2000元,他们很少再往上走,而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拿的不多但慢慢都会有上涨,一般普通大学的学生平均工资可在5000元,从高考往后推10年,参加工作的人获得的报酬是2000X12X10=240000元,读大学的人5000X12X6-24000=336000元,以十年为限,不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96000元。
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

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上大学是要花钱的,这就是上大学的成本。
从目前来看,每位大学生在四年期间学费、书费等各种支出约为4万元。
这种钱要实实在在地支出,称为会计成本。
但上大学的代价决不仅是这种会计成本。
为了上大学,要放弃工作的机会,放弃工作所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收入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例如,如果一个人不上大学而去工作,每年可以得到1万元,这四年的机会成本就是4万元。
上大学的代价应该是会计成本4万元与机会成本4万元,共计8万元。
对一般人来说,进大学会提高工作能力,有更好的机会,以后会收入更多。
例如,如果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1万元,从18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42年共计收入42万元。
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为 l.5万元,从22岁开始工作,到 60岁退休,38年共计收入57万元。
上大学的人一生总收入比没上大学的高出15万元。
上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为8万元。
15万元减去8万元为7万元。
这就是上大学的经济利润。
所以,上大学是合适的。
这就是每个人都想上大学的原因。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一个有篮球天才的美国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打篮球、每年可收入Zbo万美元。
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美元。
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
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
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
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
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
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
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整理—— 子南博客:/ 郑州seo:/u/3057380924
如何对待读大学
导语——
从我们选择读大学到开始步入大学这个圈子,我们有时不得不计算一下它 的机会成本。对于这个问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又 该如何认识呢?
著名的经济学家曼昆对“机会成本”是这样的解释的,即“某种东西的成 本是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有组公式:收益:积累知识,好的工作机会, 甚至学校里更便宜的住房和伙食费;损失:大学期间工作机会和工资,时间 成本。
延伸
当然对于样在上大学的上学的学生也是一样,机会成本也是如此重要。例 如:在工作和读研的机会成本。一个学生选择读研就意味着要损失几年的工 作时间,当然就损失了这段时间能学到的工作经验和这个过程中的经济收入。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在毕业时注意机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因 为有时要等到读研完不一定能找到比现在好的工作。还如:大学时谈恋爱的 机会成本问题。当一方在选择了另一方时意味着他们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其 他的选择对象。同时在谈恋爱和不谈恋爱的选择也是有很多机会成本的,它 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做兼职赚钱,也以用去学习。当然不谈恋爱的机会 成本是:如果遇到这个对象他或她没有选择好,可能以后就与不到这么合适 的对象,甚至以后好多年甚至这辈子也与不到合适的,这个机会成本也是相 当巨大的。在大学里机会成本抉择还很多,做社会工作和全值学习的机会成 本选择,关键还是在自己权衡!
上大学的成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及资 料费
对此,也有人列出所相关的公式……其实 上大学不仅仅是这种成本的耗费。它还有另一种 成本——机会成本。例如:如果没有选择上大学, 而是选择参加工作,那么,在四年上大学期间参 加工作预期能够赚到的钱,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 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 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 得不放弃其他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 的条件下,由于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 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当人们作选择时,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大学给我们带来的得与失;
很多数据表明,现在的就业眼里越来越多。 出现就业难大学生都不能糊口的情况。我们的大 学,一般都是大的阶梯教室然后老师在上面讲着 他们的东西,下面的我们不是打瞌睡就是听歌, 看杂志,背英文单词或者复习另外一门课就要考 的内容,这种西方人的学分制模式在我们面前显 得无力苍白,导致每学期的选课凑学分和学期末 的突击是我们主要关注的东西。我们没有得到我 们本应该得到的东西。企业不会傻到增加成本地 把一般的高中初中毕业生就能做的事情给大学生 做。我们所学的和所要面对的东西没有衔接上。 我们失去了好的工作形势和机会,而这不是我们 上大学的最初理想。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很多人都想通过读大学来令自己有个好的 未来,一部分家长更是认为只要好好的读书就会 得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因而开始在涂鸦式教育中 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我们从来就专注于 题目是什么,没有思考过提出问题。也许有些人 说上大学是由于别人,看见别人上大学自己也上 大学,说到底还是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过自己要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