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合集下载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资料整理—— 子南博客:/ 郑州seo:/u/3057380924
如何对待读大学
导语——
从我们选择读大学到开始步入大学这个圈子,我们有时不得不计算一下它 的机会成本。对于这个问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又 该如何认识呢?
著名的经济学家曼昆对“机会成本”是这样的解释的,即“某种东西的成 本是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有组公式:收益:积累知识,好的工作机会, 甚至学校里更便宜的住房和伙食费;损失:大学期间工作机会和工资,时间 成本。
延伸
当然对于样在上大学的上学的学生也是一样,机会成本也是如此重要。例 如:在工作和读研的机会成本。一个学生选择读研就意味着要损失几年的工 作时间,当然就损失了这段时间能学到的工作经验和这个过程中的经济收入。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在毕业时注意机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因 为有时要等到读研完不一定能找到比现在好的工作。还如:大学时谈恋爱的 机会成本问题。当一方在选择了另一方时意味着他们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其 他的选择对象。同时在谈恋爱和不谈恋爱的选择也是有很多机会成本的,它 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做兼职赚钱,也以用去学习。当然不谈恋爱的机会 成本是:如果遇到这个对象他或她没有选择好,可能以后就与不到这么合适 的对象,甚至以后好多年甚至这辈子也与不到合适的,这个机会成本也是相 当巨大的。在大学里机会成本抉择还很多,做社会工作和全值学习的机会成 本选择,关键还是在自己权衡!
上大学的成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及资 料费
对此,也有人列出所相关的公式……其实 上大学不仅仅是这种成本的耗费。它还有另一种 成本——机会成本。例如:如果没有选择上大学, 而是选择参加工作,那么,在四年上大学期间参 加工作预期能够赚到的钱,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 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 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 得不放弃其他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 的条件下,由于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 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当人们作选择时,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大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成本探析-3页word资料

大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成本探析-3页word资料

大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成本剖析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

从资源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个人、厂商或社会决定使用一定量具有稀缺性资源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时,就放弃了将这些资源用于其它生产或提供其它服务机会,而这些资源用于其它生产或提供其它服务能够获得一定收入,放弃这些收入就是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所必须付出代价。

因此,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解释是: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所放弃用于其它用途能够产生价值,更确切地讲是指所放弃“次佳”选择产生收益。

一、高等教育机会成本概述(一)高等教育机会成本界定及分类教育需要耗费时间,而时间耗费方式可以在不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教育机会成本。

小学生与初中生因为尚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缺乏工作机会,因此其接受教育机会成本没有(法律禁止童工)或者很小(寒暑假期中参加家庭劳动或被短期非法雇佣),但到高中阶段特别是大学阶段时,其接受教育机会成本将显著上升。

就高等教育而言,其机会成本一般可分为个人机会成本与社会机会成本:(1)个人机会成本。

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已经成年,达到了国家规定最低法定年龄,其接受高等教育占用了4年左右时间,而该部分时间本来可以用于出售劳动力以换取工资或者直接休息享有闲暇以增进个人福利,这部分因为受教育而放弃工作或减少闲暇所隐含机会收入与闲暇(福利),就构成了其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成本。

(2)社会机会成本。

从全社会来看,可以将高校视为“生产厂商”,只不过一般生产厂商产出是产品与服务,而高校产出是受过高等教育人才;高校高等教育势必占用相当多并且越来越多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优秀教育科研人才、稀缺土地、庞大建设资金投入、日趋增加运营资金等,而这些稀缺社会资源,如不投入高等教育,自然可以有很多其它用处,既然存在稀缺资源使用多用途性,因此,高校与其它生产厂商生产一样具有机会成本,从全社会角度看,这就构成了高等教育社会机会成本,其金额等于社会因投资于高等教育而放弃使用相同资源用于其它生产用途所能得到最高收入。

经济学原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

经济学原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导入成都女孩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但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而是根据这些资源在其他用途上可能产生的最好收益来衡量。

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当人们作选择时,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我们上大学的收益是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日后更好的工作机会,失去的是更早的工作机会和工资,那么我们放弃的东西和得到的东西是不是平衡的呢?大学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分析对于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而言,是工作还是读大学,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选择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有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出炉的时候,更注重先是收益而忽略了机会成本。

那么,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他们做出上大学这一决策而不参加工作或做其他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成本如下:(一)收益成本收益成本是指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

对于本文而言,则指一名应届生四年读大学期间所放弃收益的最大收入,其中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

1、投资收益如果大学生学费不投资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回报或存入银行所得的收入皆构成大学生的机会成本。

若以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费24000元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依靠行业来定。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通俗的说就是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这是也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的其中一个,讲的是我们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为之付出的代价。

我们上大学的收益是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日后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学校里更便宜的住房和伙食费;失去的是更早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或者说是时间,因为我们把好几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业上,这就是我们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因此他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们上多。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就比如姚明,他为什么不选择上大学而选择去NBA打球一样,假定他不去NBA,而去上大学,那么他需要付出四年的学费20000左右(如果他上的是一般的本科院校),同时他的年龄也在增长,他放弃的就有去NBA每年一千多万美元的年薪,还有拍广告所得到的广告费。

假定他一年可以赚5000万美元,上大学所需要四年的时间他可以赚到2亿美元。

同时他在打球之余还可以去买股票或者基金什么的,那么他又将得到一笔收益。

但是如果你把上大学所需四年花的钱都去做投资,即使回报率很高估计怎么也比不上去NBA打球。

所以对于他来说,只有去NBA才是合理的理性的选择。

其实对于穷人来说或者是没什么发展的人来说,上大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假定上大学四年学费25000元,而你不上大学你去找分稳定工作,一月可净赚1500(对于没什么特长的人差不多也就这么多了),那么四年就是72000,如果你把支付学费的25000存到银行,即使是死期的存款,那当时的利率算回报还是不怎么高。

那么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差不多是100000。

但是他毕业后由于掌握了一门比较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他一个月可净赚的金额可以达到3000,那么他仅仅需要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赚到100000,同时你还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福利还有奖金什么的。

机会成本论上大学值吗

机会成本论上大学值吗

上大学值吗国贸1310班杜峥 2013010522曾经大学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广大学子追求知识的殿堂。

而如今大学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它已是身份,财富等等的象征了,拿到一本毕业证书就意味着拿到了以后工作的录用书,因此有些人倾其所有也要上大学。

其实上大学也是要讲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因此上大学不见得是我们最好的人生出路,只有通过对上大学的成本和机会成本的研究分析,我们才知道值不值得上大学,从而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在中国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通过对大多数家庭消费结构的研究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消费支出中占比重最大的支出,不是基本的生活支出,也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享受支出,而是对子女的教育支出。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重视教育是我国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在古代,学而优则仕,是所有学子的梦想。

因为出仕不仅可以光耀门楣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如今也不例外,大多数家庭平时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可以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可以找一个好的工作,改善生活。

但也不乏存在其他目的的,就总体而言,出于第一种目的者是居多的。

那么现实是否如人们所想的那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呢?其实不然,或许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是各种企业的“抢手货”,大学生在社会上还可以分一杯美羹,但如今随着内地教育模式和经济模式的改革,导致大学毕业生出现剩余,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今要想找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已经不是很容易了,所以才会出现北大高材生卖猪肉的闹剧。

因此上大学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唯一出路,况且,上大学是需要成本的,可以说,上大学是一种风险投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上大学的成本。

说到成本,何为成本?通俗的说就是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除了经济方面的成本外还有一个机会成本,具体到上大学上,也存在着这两种成本。

就经济方面的成本而言,无外乎是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娱乐消费以及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消费。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在校期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将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与此高校在校期间也存在着机会成本的问题。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个决策选择了某种方案时,放弃了其他方案所产生的成本。

在高校在校期间,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选择,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兼职工作、实习机会等,每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

研究显示,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学生没有有效管理和降低机会成本,可能会错失许多有价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对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机会,有效降低机会成本,为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降低这些机会成本,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在校期间的资源和机会,提升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能力。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 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评估和衡量这些机会成本?2. 高校生活中存在哪些能有效降低机会成本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3. 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学习背景和就业需求的学生在面临机会成本时的应对策略和效果。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旨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求学阶段更好地平衡学习、工作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机会成本,为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1.3 研究意义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某种活动或决策,而放弃了其他可能的机会所付出的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包括错失了其他可能获得的机会所带来的效益。

研究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和教育管理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在校期间面临的选择和取舍,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

通过深入研究机会成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论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当需要作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那个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在大学教育中,选择是否上大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机会成木问题。

本文应用机会成本的观点来分析上大学的得失。

首先,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所有的机会和资源成本,这些成本主要体现在时间、金钱和精力上。

首先,上大学需要投入四年的时间,这也意味着不能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其次,上大学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包括学费、书费、住宿费等等。

此外,大学学习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容易忽略其他的事情。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还包括未来的机会成本,因为大学教育通常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也涉及到机会的价值。

上大学的机会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在未来更好的就业和抓住更多的机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上大学可能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例如,一些实践性的工作,如木工、车工等等,上大学并不能为这些领域提供最好的职业发展和获得更好的职位。

在这种情况下,否决大学的机会成本会因失去职业发展机会和在未来无法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产生。

最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还涉及到人与家庭的福利和幸福感。

在许多情况下,家庭和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压力可能会超过个人的预期和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可能会因为上大学而失去家庭和自由时间。

这种情况下,大学教育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精神与福利感受无法实现最优。

综上所述,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包括所有的机会和资源成本,而且涉及到机会的价值和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福利和幸福感。

尽管上大学可能会为个人带来许多好处,包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发展,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但对于某些人,放弃其他机会可能会更符合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因此,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应该在个人充分思考之后得出决策。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一、什么是机会成本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二、上大学的成本首先大体计算一下读大学的成本:一年的学费大约是4500元,住宿费1000元,书费等200元、生活费7000元,共计12700元,以此作为每年的平均成本,四年就是50800元,加上买电脑、手机等,差不多总成本为125000元。

三、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1.投资如果将上大学的花费用于投资,以银行存款为例,定期存款三年利率为4.65%,五年利率为5.10%i,为方便计算取利率为5%,四年后本利和为151,938.28ii元,利润仅为26,938.28元。

显然上大学比投资更合理。

2.工作如果用这四年时间来工作,没有本科学历月工资约为1500元,每年收入为18000元,加上奖金、补贴等其他收入,每年收入约为20000元,四年总收入就是80000元。

换句话说,如果我没有上大学而去工作,不仅可以节约125000元,而且还可以多赚80000元,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放弃上大学而去工作似乎是比较合理的决策。

不过以目前社会状况来看,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具有相应较高的竞争力,学历越高,工资也相对越高。

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会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假定每月工资为3000元,每年的收入约为36000元。

比较不难发现,四年前的每年收入是20000元,四年后每年的收入是36000元,相当于四年前的两倍。

假设每年工资相同,累计收入情况可以用下表表示: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在第9年时累计收入就可以持平了,第9年以后累计收入超过高中毕业生,在第17年时超出的金额便可将大学投入的成本弥补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一、什么是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二、上大学的成本
首先大体计算一下读大学的成本:一年的学费大约是4500元,住宿费1000元,书费等200元、生活费7000元,共计12700元,以此作为每年的平均成本,四年就是50800元,加上买电脑、手机等,差不多总成本为125000元。

三、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
1.投资
如果将上大学的花费用于投资,以银行存款为例,定期存款三年利率为%,五年利率为%i,为方便计算取利率为5%,四年后本利和为151,ii元,利润仅为26,元。

显然上大学比投资更合理。

2.工作
如果用这四年时间来工作,没有本科学历月工资约为1500元,每年收入为18000元,加上奖金、补贴等其他收入,每年收入约为20000元,四年总收入就是80000元。

换句话说,如果我没有上大学而去工作,不仅可以节约125000元,而且还可以多赚80000元,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放弃上大学而去工作似乎是比较合理的决策。

不过以目前社会状况来看,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具有相应较高的竞争力,学历越高,工资也相对越高。

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会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假定每月工资为3000元,每年的收入约为36000元。

比较不难发现,四年前的每年收入是20000元,四年后每年的收入是36000元,相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在第9年时累计收入就可以持平了,第9年以后累计收入超过高中毕业生,在第17年时超出的金额便可将大学投入的成本弥补回来。

由表格可以看出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

另外,大学毕业后升职加薪的几率远远大于高中毕业,这样上大学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3.通过提高自身降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对于大学生而言,既然上大学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应该从如何提高不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入手,从而降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在相同的大学中,有些人的机会成本很高而有些人却很低,关键在于在大学中学习什么,如何把自己培养为人才。

(一)、积累人文素养
积累人文素养,学会如何做人,这是上大学要完成的要务之一,而且是终身的要务。

我们都知道任何高楼大厦都是立于坚实的地基之上。

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做人。

做人的基础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
才的内在品质。

一个人无论是当官从政,经商致富,还是治学为师,无论是立身、立世、立业、立功,都要以好的人品做底子。

一个人做人的底子不好,他的才能越大、能力越强,他就变得越危险,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我们应该把“积累人文素养”作为上大学应完成的要务之一,加深加厚加固做人的底子,竖起一座坚挺的人格丰碑。

(二)、形成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人生的拐杖,也是人生的朋友。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命的能力。

好习惯越多,离成功越近。

这些好习惯包括:诚实正直,自信,充满激情,关注细节,沉静,积极主动,能吃亏,目标在先,思考质疑等等。

(三)、培养生存技能
这里的生存技能包括:
1)涵盖感知技能、知书达理能力、运作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
力、交往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承受能力、自省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基
本技能。

2)涵盖专业能力、数学逻辑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的业务能力。

3)与工作岗位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能完成某项专业活动、可以给
我们带来工作和发展机会的特长技能。

四、结语
在这所大学里,我们有些人都是在轻松的享受着自己的大学,而却没有想到自己在四年后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想到四年后自己会付出什么样的机会成本。

我们应该把握好我们的每一天,好好地培养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的机会成本才会最低。

i数据来源:。

ii该数据由Excel中FV函数计算得到。

iii该表格由Excel计算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