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XXX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
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和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
6.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
7.“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XXX接听电话喊道。
XXX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8.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
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
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近。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的响度相同,乙、丁的音调相同,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0.钢琴、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能够区分它们各自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拉二胡时,弹奏者不断上下移动手指,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来改变声音。
11.一把钢尺可以用作物理实验工具,如图10所示。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子,然后拨动钢尺。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速度,听振动发出的声音。
实验结果表明: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若钢尺每分钟振动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600赫兹,人耳能够听到这个频率。
12.海豚的质量比蓝鲸小得多,海洋动物学家的研究表明:海洋动物的体积越小,它们发出的声音就越轻,越尖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4×104Hz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
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让所有人都可以听见,听起来很刺耳C.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D.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3.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如图),演唱时以梆子击节,以板胡、笛、梆子、笙等乐器伴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演员演唱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朵里B.观众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判断是哪种乐器C.调节板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观众通过演员的演唱感知人物的情绪,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4.“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B.“呼麦”中的高低音都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的低音频率应该低于20Hz D.“呼麦”中的高音频率应该高于20000Hz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声纹锁是通过音调辨别不同的声音B.乙: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丙;用筷子敲击装有高度不同水的玻璃瓶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丁:排箫又叫“参差”,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7.以下关于声音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B.只闻其声,能辨其人C.倒车雷达原理是通过红外线定位D.同学唱歌的声音不可能是噪音8.端午节期间,多地要举行赛龙舟活动。
声音的特性练习(答案)

10.“高声呐喊”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 “低”是指(B ) 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用力和不用力 D.无法判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D.声音在固体、液体比空气中传播得慢
5.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 不同。 6.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 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实际上他们模仿的主要 是声音的 音色 。 7.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 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 音的 响度(填“音调”或“响度”) 8.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 音色 听 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求他把声音讲大声 点,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 响度 (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
练习: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 音调 、响度 、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快慢 决定的,发声体 振动 越快 ,音调越高。 每秒振动的次数 叫频率,大多数 3.发声体每秒 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低于20H的 声音叫 次声波 。 4.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叫响度。声源振幅 越大 ,响度越大;响度还跟发声体到人耳之 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相对来 说就越 小 。
12.小明和妈妈去买碗,他看见妈妈把两只碗碰 一碰,说是好碗,小明的妈妈判断碗的好坏主 要是根据声音的( )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13.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常旋动琴弦轴以调 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 B 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14.轻敲和重敲鼓面,听到的两次声音( C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都一样
2.2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2.2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指:、、,也叫声音的三要素。
2、“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不同。
3、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决定的。
雷声和人声相比较,声音响度大。
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 决定的。
4、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5、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叫做。
6、《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吼,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相比,牛的叫声响度大,蚊子的叫声响度小
B、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相比,牛的叫声音调低,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C、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到
D、几个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可以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2.2 声音的特性参考答案
1、音调;音色;响度
2、音色
3、振幅;雷声;快慢(频率)
4、音调;音色
5、20Hz-20000Hz;超声波;超声波
6、C
7、D。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物理学中,用“高”和“低”来描述音调。
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就是指音调。
日常生活中,有时也用高和低来表示响度,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
【考点】音调2.频率为100Hz的声音()A.每分钟振动100次。
B.人耳听不见。
C.响度比10Hz的一定大。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解析】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100赫兹的声音指发声体每秒振动100次,这个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能听到;100Hz的声波比10Hz的音调高,但响度不一定大。
【考点】音调和响度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答案】低频率低于20赫兹【解析】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变慢,所以音调会逐渐变低。
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当频率低于20赫兹时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
【考点】音调的影响因素4.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质量的水,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瓶;若用嘴贴着瓶口向瓶内吹气,也会发出声音,此时的发声体是________。
【答案】甲瓶内空气柱【解析】瓶子内装水,用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声,水越少,越容易振动,其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水少的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向瓶内吹气,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水越多,空气越少,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考点】声音音调的改变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声音的特性》习题

《声音的特性》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4.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
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
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发出声音。
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
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_决定。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9.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相同。
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
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
10.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而发出声音,人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传来的。
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声音的特征1.声音的特征有三个要素:_ _ _ _ _ _ _ _、_ _ _ _ _和_ _ _ _ _。
回答: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指的是_ _ _ _ _ _,它描述了物体的振动。
频率单位是_ _ _ _ _ _。
频率决定_ _ _ _ _ _。
回答:每秒振动的次数,快和慢赫兹(赫兹)音调3.轻轻敲打鼓,然后用力敲打。
两次敲击之间的变化是()..音调b..响度c..音色d..有三项没有改变答案:B 4。
“女高音”中的“高音”和“低音”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思维分析:大多数女孩的声带又细又短,频率高达1300赫兹。
他们的声音频率和音调都很高,听起来也很尖细,所以他们被称为“女高音”。
大多数男孩的声带又长又宽,他们能发出低至64赫兹的声音。
声音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也低,所以被称为“低音”。
答:答“大声唱歌”和“轻声耳语”中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高b级..响度级c .音色级d..最重要的是,思考和分析是可能的:”放声歌唱”是指人们在情绪高涨时大声歌唱。
“小声”指的是具体的戒指在各种情况下,小声说话。
所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响度。
回答:b 6.当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他们经常轻轻敲打车轮,判断车轮是否被声音损坏,这是基于..音调b .响度c..音调d..无论声音是否刺耳思维分析:当车轮损坏时,我们可以理解发声器本身发生了变化,音色是由发声器组成的这是由它自己决定的,因此当车轮损坏时,声音的音色(音质、音质)将会改变。
答:c7.当听音乐时,有必要根据()来判断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声音b的响度..音调c..声音d的音色..声音节奏思维分析: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发出的声音的音色(音质)也不同,以此来判断是哪一种乐器的声音。
答:c8.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病情,其原理是..为了减少声音分散,增加响度b..改变音色c..为了增加音调d..以增加声音发生器的振幅。
2.2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练习题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填空题1.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响度与的关系.鼓面的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话,非常好玩儿,“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产生的.3.花花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固定在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l)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4.一个声源2分钟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 Hz,入耳(填“能”或“不能”)听到;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次.5.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l)“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大.(2)“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美.(3)“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高.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声音,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二、选择题7.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8.为了不影响小红学习,妈妈看电视时把声音调小,这改变了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9.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0.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 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11.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12.音乐会上,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一位女高音歌手,下面关于两人声音的说法确的是( )A.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大;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小B.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小;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大C.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D.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小;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大13.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14.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1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哨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第15题图三、实验题16.【提出问题】玲玲同学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听到暖水壶竟然“唱起歌”了,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结合声音的三特性,她认为,声音由低沉变尖说明“歌声”的音调越来越,她又想,一切发声体都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这个发声体是什么呢?第16题图【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暖水壁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声;猜想二:可能是暖水壶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猜想三:可能是振动发声.【设计实验】为了验证哪个猜想正确,玲玲和同学找来七个完全相同的空玻璃瓶和一个小木棍,先将七个空玻璃瓶排成一排,然后在每个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水量依次减少,如图所示.【进行实验】①玲玲先用小木棍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七个玻璃瓶,同学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②玲玲又用嘴对着瓶口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向七个玻璃瓶吹气,同学们听到的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沉.【分析与论证】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玲玲倒水听到暖水壶发出的“歌声”的发声体是.【评估与交流】(l)为什么吹和敲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化正好相反呢?对此问题,同学们展开了交流:第①次实验时,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这时听到“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水量越多,它们越(填“容易”或“不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变(填“高”或“低”)而造成的.(2)第②次实验时,通过吹气时发出的声音音调的变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音调越高.17.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l)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第17题图(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填“能”或“不能”);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 依次 声音的特性 习题(含答案)、单选题 (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4.0 分)1. 在公共场所 “轻声 ”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见.这里的 “轻声 ”和 “高声 ”是指声音的( )A. 音调B. 音色C. 频率2.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 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音 调 与 物 体 振 动 频 率的 关 系B. 响 度与物 体振动幅 度的关需要时间 3. 赵丽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 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系 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高声 ”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 D. 响度C. 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D. 吉 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4.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生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5.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A.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 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D.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初中物理试卷第 2 页,共15 页就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小明说: 你听,小提琴的声音多么高亢激昂 ”,小华说: “大提 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6. 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 音 调 的 声 音 . 据 此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A. 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B. 发声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C. 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 D. 从左至右音调保持不变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多选题 (本大题共 2小题,共 6.0 分)8. 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 88dB .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 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 56dB .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7. 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 ⋯”小花接听电话喊道.小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悦耳动听A. 甲发声体振动快快B. 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C. 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 D. 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 音调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 小题,共18.0 分)10.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同一乐曲,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各是哪一种乐器演奏,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 不同.当拉二胡时,按弦的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______ 来改变声音的.11.一把钢尺可以做物理实验.如图10 用钢尺作器材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若某次实验中,钢尺每分钟振动了600 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______ ,人耳 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12.海豚的质量比蓝鲸小得多,海洋动物学家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是轻而尖锐,如图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海豚和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_______ (选填“甲”或“乙”)波形图表示的音调较高,甲图是______ (选填“海豚、蓝鲸”)发出的声音波形图.13.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男中音的________ 大,女高音的_____ 高.(选填“音调“或“响度”)1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______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来判别的.15.小明和小华携手前往音乐厅去欣赏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还没有进入音乐厅,他们初中物理试卷第 4 页,共15 页琴的声音也深沉浑厚”.“高亢、深沉”表明大小提琴的声音 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16.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__ 20Hz .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 且_______20000Hz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这里的“女高音”是“乐音三要素”中的.18.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里的“高”指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6.0 分)19.设计实验:请完成如表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课题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数据记器材钢尺,刻度尺录表格实验步骤就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小明说:你听,小提琴的声音多么高亢激昂”,小华说:“大提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 分)20.经过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每分钟振动大约600 次,算一算,蝴蝶的振动频率.初中物理试卷第 6 页,共15 页答案】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1. D2. A5.D6. B7. C10. 音色;频率11. 慢;低;10Hz ;不能12.乙;蓝鲸13. 响度;音调14. 振动;音色15.音调16. 小于;小于17.音调18.音调高;响度大;音色19. 解:(一)设计与实验:3. B 4. A 8. BC 9. A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二)分析总结:声音的音调跟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三)数据记录表格如下:钢尺振动的快慢慢较快快音调的高低低较高高故答案为:课题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数据记录钢尺振动的快慢慢较快快器材钢尺,刻度尺表格音调的高低低较高高(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实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步骤(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0. 答:蝴蝶的翅膀每分钟振动大约600 次,即蝴蝶的翅膀在1 秒内振动的次数:n= =10 次,所以蝴蝶翅膀1 秒钟振动10 次,即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是10Hz .【解析】1.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D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初中物理试卷第8 页,共15 页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 解:用硬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慢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齿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选A .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发声,木梳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注意本实验中不变的量是材料和用力的大小,振动快慢发生了改变.3.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则吉他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B 错误;C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故 C 正确;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时,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 正确.故选B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以及特征,只要对声音的产生和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有深刻的认识,并对吉他琴弦有深入的了解,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便能找到答案.4.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因两次木梳齿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A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两个要素响度和音色的区别.这两个因素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5.解: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B、医生带着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身体,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不符合题意;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不符合题意;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初中物理试卷第10 页,共15故选D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6. 解: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音调最高的水少的.故选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首先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行解答.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明确在敲击瓶子时,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水柱;吹时,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7.解: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花通过声音就能分别出是外婆打来的电话,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选C .①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②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解:响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8.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甲的振幅大;二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A 、甲发声体振动快,即说明甲的音调高,故与响度无关,故 A 错误;B、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可能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乙距离声源远,故B 正确;C 、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若甲发声距仪器远,但甲的振幅非常大也是有可能的,故 C 正确;D 、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发声体振幅可能大,但不能说一定大,故 D 错误;故选BC .声音的响度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响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分贝作为单位来进行比较.分贝数越大,响度越大.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相关因素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判断.9.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偏离原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 正确;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只是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 错误;C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丁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C 错误;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偏离原位置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只是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D 错误.故选A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初中物理试卷第12 页,共15 页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以及音色的辨 别,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振幅和音色.10.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 别乐器的种类.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 调越高,拉二胡时,按弦的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 动的快慢(频率) ,因此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答案为:音色;频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其三要素的区别,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11.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 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内振动 1 次,称为 1Hz .如果每分钟振动 600 次,则其频率为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的下限 20Hz ,此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答案为:慢;低; 10Hz ;不能. ( 1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 音调就越低.( 2 )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 超过这个范围的,人耳是听不到的. 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关系、 声音频率的计算以及对人耳听觉范围的理解, 属基础内容的 考查.=10Hz ,20-20000Hz 之间,12.解:由信息知: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故响度大,音调低;由图象知:甲的振幅大,频率低,故甲是质量大的蓝鲸的叫声的波形图,相反乙是海豚的叫声的波形图,而且波形图振动频率快,所以表示的音调高.故答案为:乙;蓝鲸.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此外还要通过波形图来认识声音的特征,对波形图的各种特征要了解.13.解:男中音的声带振幅较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但声带振动频率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女高音的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但声带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故答案为:响度;音调.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14.解:僧人撞击大钟时大钟会振动发出声音,因为大钟发声材料与其它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哪种乐器;初中物理试卷第14 页,共15 页故答案为:振动;音色.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和音色的特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一些问题.15.解:小提琴的琴弦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比较高.大提琴的琴弦质量大,体积大,不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小,音调比较低,故“高亢、深沉”表明大小提琴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这个结论没有在课本上直接出现,但是在音调的习题中频频出现,一定要熟练掌握.16.解: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 次/秒左右,小于20Hz ,属于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 且小于20000Hz ,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答案为:小于;小于.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 ~20000Hz ,低于20Hz 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 的是超声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了解,并能据此判断蝴蝶与蜜蜂飞行的振翅频率的不同,是一道基础题.17.解:“女高音”是指发声时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音调.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能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解:“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是指声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高是指音调高,“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里的“高”是指声音很大,指的是响度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高;响度大;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幅决定;区分音调和响度要分清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考查了两对比较容易混淆的定义:音调和响度,知道高低不一定都指的是音调,有时还指的是响度.19.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影响声音的因素有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因此设计的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使发声体的材料和响度都不变,只改变的是物体的振动快慢.本题考查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证明某个结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现,符合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20.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初中物理试卷第16 页,共15 页本题主要考查频率的定义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