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细胞破碎与料液分离设备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装置和酶反应器

第六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装置和酶反应器
因此,微载体培养系统较少单独使用通气搅拌。 返回
6.2
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6.2.1 机械搅拌悬浮培养生物反应器
罗氏搅拌器的结构如图6-11所示,它在较低的搅拌速度 下有较好的混合效果。罗式搅拌器有六叶搅拌器和四叶搅拌 器,一般常用六叶搅拌器。搅拌器的个数取决于反应器的高 径比,最低端的搅拌器离罐底的距离通常为反应器直径的三 分之一,第二个搅拌器与第一个搅拌器的距离约为搅拌器直 径的1.2倍,余此类推。后来,有人使用锚式搅拌器和螺旋 式搅拌器进行植物细胞的培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 这两种搅拌器的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如图6-12所示。一般认 为螺旋式搅拌器效果最优。
6.1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这种反应器的优点是:首先,液体在罐体内形成从下 到上的循环,罐内液体在比较柔和的搅拌情况下达到比较 理想的搅拌效果,罐内各处营养物质比较均衡,有利于营 养物质和细胞产物在细胞营养液之间的传递,剪切力对细 胞的破坏降低到比较小的程度。其次,由于搅拌器内单独 分出一个区域供气液接触,气体进入时鼓泡产生的剪切力 无法伤害到细胞。最后,这种反应器的气道也可以用于通 入液体营养,与出液口滤网配合进行细胞的营养液置换培 养增加了反应器的功能。
6.1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选择微载体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微载体表面性质。微载体表面性质必须使细胞能够 附着并快速生长。 2、比重。能够使用的微载体要求有一定的比重,需略 大于培养液的比重,但比重也不能太大。 3、微载体的大小分布应该比较集中,以便可以均匀地 悬浮在培养液中。 4、微载体不应该对细胞的生长有任何毒性作用,对细 胞产品也不能有任何不良作用。 5、微载体需要有一定的强度。 6、理想的微载体应该能够重复使用。
6.1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第六章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绪论解读

第六章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绪论解读

第四节 分离纯化的基本工艺流程
(三)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经细胞破碎与碎片处理的提取液中仍存在各种可溶 概 述 性杂质,这些杂质主要是多肽与蛋白质类、脂 类、多糖类、多酚类、核酸类、脂多糖、盐类 及去垢剂等,需采用适宜的方法去除,否则将 影响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
4
第四节 分离纯化的基本工艺流程
(四)萃取技术 1.溶剂萃取 溶剂萃取是用一种溶剂将目的药物从另一种溶 剂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当生物活性物质以不同 的化学状态存在时,在水及与水不相容的溶液 概 述 中有不同的溶解度。 例如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为游离酸,在醋酸丁 酯中的溶解度较大,可从水相转移到醋酸丁酯 相中;而青霉素在中性条件下成盐,在水中溶 解度较大,能从醋酸丁酯转移到水相,这样反 复萃取可达到浓缩和纯化的目的。 溶剂萃取法对热敏物质破环少,采用多级萃取 4 时,溶质浓缩倍数和纯化度高,生产周期短, 便于连续生产,但溶剂消耗较大,设备和安全 要求较高。
第一节
概述
生物药物是指综合运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 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
造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
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生物药物 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 脂类等。
4
三、分离纯化方法选择
初步分离纯化方
法的选择
多种分离纯化方 法交替使用
四、分离纯化方法步骤优劣的综合评价
初步分离纯化方
法的选择
多种分离纯化方 法交替使用
四、分离纯化方法步骤优劣的综合评价
分辨能力和重现性
回收率 所得药物的重量与活性平 衡 纯化工艺的总成本
第四节 分离纯化的基本工艺流程

第6章发酵产物提取和分离

第6章发酵产物提取和分离

工业用离子交换膜应具备离子透过性高, 导电性好,电解质扩散量小,水迁移量小, 有一定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好,膜结构 均匀一致,表面光洁,膨胀性小,价格便 宜等特点。
(1)等电点沉淀法: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电中 性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进行分离纯化。在低 离子强度下,调节至等电点,可使各种两性 电解质所带净电荷为零,能大大降低其溶解 度。
不同的两性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从而 将其分离开。
等电点沉淀法优点是许多蛋白质的等电点都 在偏酸性的范围内,而许多无机酸价格低廉, 并能为食品标准允许,因此常可无须除掉残 余的酸,而直接进行下一步纯化操作。
膜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可分为非均相、半 均相和均相离子交换膜;按作用可分为阳离 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具有特种性能的 离子交换膜;根据应用可分为电渗透浓缩用 膜、电渗透脱盐用膜、电解隔膜、对特定离 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扩散渗透 用离子交换膜、反渗透用离子交换膜。
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抗生素、 柠檬酸和氨基酸等产物的提纯。
高度纯化即精制,采用对产品有高度选样性 的分离技术,除去与产物理化性质相近的杂 质。典型的方法有层析、离子交换等。
成品加工是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产品,常用 浓缩、结晶、干燥等技术方法。
6.2 发酵液的预处理及菌体分离
发酵液预处理及菌体分离是下游加工的第 一步操作。
目的是改善发酵液的性质,去除部分可溶 性杂质,分离菌体和其他悬浮颗粒,以利 于提取和精制工序的操作。
但大多数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发酵液预处 理和菌体分离、提取、精制、成品加工。
发酵产品后处理过程流程图
发酵液预处理和菌体分离是采用凝聚和絮凝 等技术,加速固液分离,提高过滤速度。如 果是胞内产物,首先要进行细胞破碎,再分 离细胞碎片。

生物制药学——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细胞破碎和液固分离PPT课件

生物制药学——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细胞破碎和液固分离PPT课件

2、加入絮凝剂
絮凝作用:胶体悬浮液中加入絮凝剂,胶粒 吸附在絮凝剂表面上的功能团上,产生架桥
联接形成巨大的絮凝团沉淀出来的过程。
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如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及酰胺类衍生物、
聚苯乙烯类衍生物和聚丙烯酸类等)

2、助滤剂:硅藻土、纸浆、石棉、纤维素、 未活化的碳等
要求:惰性、无毒、细度及硬度,成本低。 使用方法:预铺法、混合法、生成法。

二、离心分离
1、过滤式离心机

2、沉降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 碟片式离心机 螺旋卸料离心机

第三节 液-固分离
一、过滤
(一)过滤方式
1、常规过滤 2、错流过滤

错流过滤装置

错流过滤原理示意图

错流过滤的优点 1)收率高 2)滤液质量好 3)连续工艺,自动化;不需助滤剂 4)完全封闭的系统,消除了污染的危险
第三章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细胞破碎 和液固分离

主要内容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细胞破碎 ❖固-液分离

第一节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生物原料的特点
1、含量低 2、杂质多 3、易变性失活
(现代生物技术: 微生物工程、细 胞工程、基因工 程、酶工程)
管式离心机

碟片式离心机

螺旋卸料离心机

三、影响液-固分离的因素
(一)悬浮物种类 (二)悬浮液黏度 (三)其他因素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目的:去除两大类杂质 1、可溶性黏胶状物质 2、某些无机盐

(一)去除细胞碎片与杂蛋白
1、加入凝聚剂
凝聚作用(coagulation)是指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 使胶体粒子的扩散双电层的排斥电位降低,破坏了胶 体系统的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P117页)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细胞的收集或除去为目的的固液离心分离,是分级离心 操作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为一级分级分离。
主要菌体和细胞的离心分离
菌体、细胞 大小/μm
大肠杆菌 酵母 血小板 红血球 淋巴球 肝细胞
2~4 2~7 2~4 6~9 7~12 20~30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离心力 实验室 工业规模
1 500g 1 500g 5 000g 1 200g 500g 800g
2. 操作中,根据实际物料的特点(目标产物和其他 组分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等)、分离的目的和所需 分离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操作条件(离心转数和 时间),可使料液中的不同组分得到分级分离。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差 速 离 心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2.2.3.2 离心分离法 差速离心是生化工业中常用离心分离方法。以菌体
酵母菌
霉菌
100~300
多层 葡聚糖 (30%~40%) 甘露聚糖 (30%) 蛋白质 (6%~8%) 脂类 (8.5%~13.5%)
100~250
多层 多聚糖 (80%~90%) 脂类 蛋白质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细胞破碎法
• 机械破碎 • 化学和生物化学渗透 • 物理渗透法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细胞破碎和产物释放原理
2000~7000 8000~80000 100000~600000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第二章细胞分离和破碎
离心沉降速度
离心设备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其所能达到的离心 力与重力的比值,称为分离因数。分离因数是衡量 离心程度的参数,用Z表示

发酵液预处理办法细胞破碎和固液分离

发酵液预处理办法细胞破碎和固液分离
❖ 化学试剂处理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Triton X100,十四烷基胺盐(CTAB);
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金属离子结合, 如阴性菌外层Mg2+、Ca2+处理的方法;
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丁醇、丙酮、氯仿及尿素。 这些试剂容易引起生化物质破坏,还会带来分离和 回收化学物质的问题。
过滤助剂
过滤助剂可解决两个问题
➢滤饼的可压缩性问题 ➢小粒子如菌丝碎片和细菌细胞,会渗入到转
鼓真空过滤预覆盖层内部,堵塞部分孔。
常用的过滤助剂 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白土
助滤剂两种加入方法
助滤剂用量等于悬浮 液中固体含量
预先铺一层助滤剂 (1~2mm)
(2) 过滤设备
➢板框过滤机 ➢真空转鼓过滤机 ➢加压叶滤机 ➢带式过滤机 ➢袋式过滤机
非机械方法 :辅助方法
– 2.2.3.2 化学和生物化学渗透 (1)酸碱处理;(2)化学试剂处理; (3)酶溶 – 2.2.3.3 物理渗透法 (1)渗透压冲击;(2)冻结-融化法
2.2.3.1 机械破碎
细胞匀浆液
(1)
阀座


匀 细胞悬浮液


碰撞环 阀
图2.11 高压匀浆器结构简图
• 破碎原理:
• 离心转速r=5000 r/min,半径R=30 cm, • 离心力?g
Zg=8385g Z=1.118×10-5×(r)2×R
超离心法
分为:差速离心,区带离心。
差速离心(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
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区带离心(Zonal centrifugation)

第六章膜分离过程

第六章膜分离过程
10
截留分子量: 微滤 0.02~10μm 透析 3000 Dalton~ 几万Dalton 超滤 50 nm~100 nm或5000~50万 Dalton 纳滤 200~1000 Dalton或1 nm 反渗透 200 Dalton
11
概述
膜分离法与物质大小(直径)的关系
RO NF UF MF
膜分离技术兼具分离、浓缩和纯化的功能,又有
使用简单、易于控制及高效、节能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膜分离技术,可替代过滤、沉淀、萃
取、吸附等多种传统的分离与过滤方法。
膜分离技术得到各国重视: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
“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工的未来”。
膜分离技术在短短的时间迅速发展起来,近30年
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 它的最高使用温度和pH范围有限,一般使用温度
低于45~50℃,pH3~8。
17
醋酸纤维特点:
①透过速度大 ②截留盐的能力强 ③易于制备 ④来源丰富 ⑤不耐温(30℃) ⑥pH 范围窄,清洗困难 ⑦与氯作用,寿命降低 ⑧微生物侵袭 ⑨适合作反渗透膜
45
蛋白质、无机盐 缓冲液
无机盐
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以截留率R(rejection) 来表示,其定义为

R=1- Cp/Cb
式中Cp和Cb分别表示在某一瞬间,透过液 (Permeate)和截留液的浓度。
如R=1,则Cp=0,表示溶质全部被截留;
如R=0,则Cp= Cb,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
29
截 断 曲 线
得到的截留率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截断曲线。 质量好的膜应有陡直的截断曲线,可使不同分子量的溶质 分离完全;反之,斜坦的截断曲线会导致分离不完全。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助滤剂。对于滤饼阻力较大的物料适应能力较 差。
58
➢离心过滤机(centrifugal filter)
➢结构:
转鼓(上有小孔,亦称悬框); ➢滤网; ➢滤布;
机架。
➢原理:
转鼓 滤饼 滤布 滤网
离心过滤机工作原理图
由于离心力作用,液体产生径向压差,通过滤饼、滤 布及滤网而流出。
61
第四章 细胞破碎
31
(1)斜角式离心机
❖是一类结构最简单的实验室常用离心机。
32
(2)平抛式离心机
❖一类结构简单的实验室常用的低中速离心机,转速一般 在 3000-6000rpm。
平抛式离心机转子
33
(3)管式离心机(tubular-bowl centrifuge)
34
35
**管式离心机特点:
• 结构简单。 • 管状离心机可以安装冷却夹套,有利蛋
白质分离。 • 固体挂壁多时,可采用多台交替操作。 • 适用于于分离乳浊液及含细颗粒的稀悬
浮液,适用于固体含量低于1%,颗粒度 小于5微米,黏度大的悬浮液澄清或固液 两相密度差较小的分离。
36
(4)碟片式离心机(disk-bowl centrifuge) 工作原理
37
(5)螺旋式离心机(scroll-type centrifuge)
成本高 实验室,部分工业
94
四、**选择性释放目标产物的一般原则
(1)仅对目标产物的位置周围破碎 (2)机械破碎法和化学法并用可使操作条件
更加温和,在相同的目标产物释放率条 件下,降低细胞的破碎程度。
96
讨论题:青霉素酰化酶细胞破碎的研究
一. 化学法
20%(W/V)大肠杆菌悬浮液 + 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